《长恨歌》究竟“恨”什么?(原创)

《长恨歌》究竟“恨”什么?(原创)

《长恨歌》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叙事诗。一经问世,广为流传,有“千古绝作”之美誉。作者也自感是得意之作,曾自评:

“一篇《长恨》有风情”(《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还自许《长恨歌》是他的“压卷杰构”。唐宣宗在追悼白居易的挽诗中说: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此诗影响可见一斑。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全诗尾联,既卒章显志又呼应标题,可谓全诗之“眼”。那么,“恨”是何意,怎么理解呢?谈点个人浅见。

《长恨歌》究竟“恨”什么?这应从《长恨歌》的主题说起。

《长恨歌》主题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三种观点。

爱情说----赞扬李杨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政治说----揭露统治者荒淫无道,最终导致国家动荡不安;

双重说----二人既是祸国殃民的统治者,又是美好爱情的体现者。

由此,我们对“恨”的理解似乎就有了一定依托:

从爱情角度来说,李杨之爱,超越了帝王荒淫本身的限制,具有了普遍的意义。

全诗主要写他们缠缠绵绵的爱情过程、阴阳两隔的悲剧结局以及杨死后“人鬼情未了”的相思,这已经上升到普通民众的情感,所以极具典型意义,完全可看成是歌颂了他们爱情的坚贞和专一。

《长恨歌》究竟“恨”什么?(原创)

也因此而言,唐玄宗李隆基的“恨”应该是“无奈”----虽贵为当朝皇帝,却因“六军不发”的“兵谏”而一筹莫展、无能为力、无可奈何,致“宛转蛾眉马前死”----眼睁睁地看着杨玉环死在面前。“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这是多大的“恨”!

《长恨歌》究竟“恨”什么?(原创)

关于这段史实,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上是这么说的:

上(玄宗)杖屦出驿门,慰劳军士,令收队,军士不应。上使高力士问之,玄礼对曰:“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上曰:“朕当自处之。”入门,倚杖倾首而立。久之,京兆司隶韦谔前言曰:“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晷刻,愿陛下速决!”因叩头流血。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长恨歌》究竟“恨”什么?(原创)

由此来看,他赐死贵妃,实属无奈!也许李在下令赐死心上人之时,不止是“恨”己无奈,更“恨”己“无能”!

从杨贵妃角度来说,她的“恨”应该是“无助”----马嵬坡前,面对愤怒的六军,自己成了众矢之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连至高无上的唐明皇都成了过河的泥菩萨。自己一个弱女子,只能是待宰的羔羊。那种孤立无援、孤独无助成了她最大的“恨”!

还可以想见,在她临死时,不可能不知道让她死也是“皇命”,故不排除她还“恨”唐皇的“无情”!

从政治角度来说,全诗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说汉皇是以汉喻唐),译过来是“唐明皇爱好女色一直在寻找绝色美女”。先声夺人,分明在讥讽皇帝贪恋女色不谋其政。

《长恨歌》究竟“恨”什么?(原创)

自从杨被“一朝选在君王侧”后,“三千宠爱在一身”,“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从此君王不早朝”。

《长恨歌》究竟“恨”什么?(原创)

这也罢了,更令天下无法忍受的是“姊妹弟兄皆列土”----杨家的兄弟姐妹都因杨玉环而列土封侯,其堂兄杨国忠甚至把持朝政,一味谋私内斗。终致安禄山乘虚而入,天下大乱。美好的大唐江山从此直转急下。

这让包括作者在内的时人、后人无不油然生“恨”。由此而言,这个“恨”既是“遗憾”,也是“怨恨”。

从此义讲,归根结底,人们是“恨”唐玄宗“无度”和“无道”。无度是说他贪恋女色,荒淫无度,没有节制;无道是说他只顾个人享乐,不管国家命运,不讲君道。

从双重主题说来理解“恨”,就是把以上的“爱情”、“政治”合二而一即可。


总之,《长恨歌》之“恨”可多向解读,意蕴丰富:

唐明皇之“恨”,是“恨”己无奈,“恨”己无能;

杨贵妃之“恨”,是“恨”己无助,“恨”帝无情;

白居易之“恨”,既是“遗恨”也是“怨恨”:

为二人的忠贞爱情而“遗恨”;也为唐皇的“无度”“无道”而“怨恨”。

《长恨歌》究竟“恨”什么?(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