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諜」延安經費,13萬兩黃金!膠東隱蔽戰線功勳-敢向虎口奪食

中國山東招遠,盛產黃金,是中國第一個年產萬兩黃金的地區。其黃金資源遍佈全境,藏量豐富。重點集中在東北部、北部、西北部和南部的群山之中。僅阜山、玲瓏山、羅山至金華山長達60餘公里的區域內,就分佈有大小幹餘條可供開採的金礦脈,而且藏量多,品位高。

「說諜」延安經費,13萬兩黃金!膠東隱蔽戰線功勳-敢向虎口奪食

鳥瞰招遠鄉村

在開國之初,招遠的金礦為一窮二白的新中國注入了生存的“血液”;今天,它是地區經濟和國家財富的重要保證之一。而在艱難的為民族獨立而戰鬥的抗戰時期,它更曾為生活困苦但依然為捍衛民族尊嚴,爭取民族獨立、自由而浴血奮戰的中共秘密送去了鉅額經費-13萬兩黃金之巨。

「說諜」延安經費,13萬兩黃金!膠東隱蔽戰線功勳-敢向虎口奪食

在今天的歷史上,對於中共延安時期的經費常有一些編造的非議,很多所謂說法是是非非,造成了混淆。而其實,延安時期的中共,除了生產自救,敵佔區隱蔽戰線(金融線)奉命經營的企業,各個根據地送來的各類繳獲(有限,根據地本身也是物資匱乏);當然,在第二次國共合作最初期,國民黨曾撥付過很短時間的,屈指可數的經費。除上之外,更主要的就是招遠的黃金,中共膠東隱蔽戰線中,膠東特委在這段隱秘的黃金爭奪戰中具有不賞之功。

「說諜」延安經費,13萬兩黃金!膠東隱蔽戰線功勳-敢向虎口奪食

日本侵略者早就對招遠的黃金垂涎欲滴,在1923年,日本的《立案調查書類第四編第四卷山東金礦調查資料》中稱:“玲瓏金礦為華北第一大金礦,大有開發之必要,地下埋藏量達27萬公噸,平均每噸含9.5克…………”

招遠市《黃金志》載:“七七事變”發生後,侵華日軍小川支隊,於1939年2月27日武裝佔領了招遠城,翌日又佔領了玲瓏金礦,之後成立了北支那開發公司,開始了對黃金資源的瘋狂掠奪。為加強對玲瓏金礦的封鎖,在方圓不到五華里的礦區範圍內,日軍駐紮了一箇中隊的兵力,在四周山上修築了七座炮樓,在中心礦區圍架起三層電網和鐵蒺藜,在礦區唯一的通道上設立了三道崗哨。金礦駐地的大、小蔣家村,許多百姓被逐出家園,一個偽軍連和一個機槍連進村佔駐。周邊的大園、九曲、臺上和歐家夼等村,也均設立了日、偽軍據點。玲瓏金礦,被日寇圍守得水洩不通。

「說諜」延安經費,13萬兩黃金!膠東隱蔽戰線功勳-敢向虎口奪食

日軍的玲瓏鍊金廠廠址

資料不完全統計,日軍在佔領招遠金礦資源的六年多時間裡,僅就黃金就掠奪了高達45萬兩之多(不算其他礦產資源及經濟物資)。

「說諜」延安經費,13萬兩黃金!膠東隱蔽戰線功勳-敢向虎口奪食

日軍當年在膠東地區拍攝的照片

1941年7月,日軍侵略者於玲瓏金礦修建了一座日產黃金150噸的木結構選礦廠,僱用人員達1200餘人,加緊對黃金資源的掠奪。為防止八路軍滲入,日寇對成品金全面實行管制併成立黃金稽管大隊,對私賣黃金者一律沒收;對親近共產黨八路軍者,格殺勿論。

「說諜」延安經費,13萬兩黃金!膠東隱蔽戰線功勳-敢向虎口奪食

玲瓏金礦廢棄後的礦口

為了虎口奪金,中共膠東特委成立了一個絕無僅有的常設機構,膠東黃金工作委員會。而在日軍佔領招遠地區前,山東八路軍已經成立了“招遠採金管理委員會”。在這些中共組織的領導下,具有民族意識的礦工們與日本佔領軍及偽軍進行了機智靈活的鬥爭,採取了用爛石頭換下高品位金礦石,在礦井下將金礦石砸碎帶出來等方法。甚至出現

“同一座礦山,鬼子在南邊掘進,中共在北邊挖洞”的狀況。

「說諜」延安經費,13萬兩黃金!膠東隱蔽戰線功勳-敢向虎口奪食

日軍掠奪來的物資運送中

另外,膠東特委(黃金工委)還自己秘密開挖金礦,組織地方武裝伏擊日寇的運礦車、運金車來奪取黃金。利用騷擾和襲擊礦區日偽據點,懲治漢奸和賣國賊,組織礦工舉行罷工等方式,破壞敵人的正常生產。

「說諜」延安經費,13萬兩黃金!膠東隱蔽戰線功勳-敢向虎口奪食

將礦石秘密送進中共隱蔽的鍊金廠,煉出成品金後則通過秘密交通站運往延安。大批膠東兒女付出了鮮血和生命的代價,將黃金源源不斷地運往革命聖地延安。

「說諜」延安經費,13萬兩黃金!膠東隱蔽戰線功勳-敢向虎口奪食

整個抗戰期間,不完全統計,招遠就為我黨我軍貢獻黃金多達數十萬兩。僅在1940年,黃金工委書記蘇繼光和陳文其等人就秘送黃金至延安達兩萬多兩。周恩來、朱德感懷不已,特別招蘇繼光等人到延安親自接見嘉勉。

「說諜」延安經費,13萬兩黃金!膠東隱蔽戰線功勳-敢向虎口奪食

後排左二為蘇繼光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奪金大戰中,蘇繼光無疑是關鍵人物之一。

《煙臺文史資料》載:1939年冬,在掖縣(今萊州市)夫子石中共膠東特委駐地,時任中共膠東區工會書記的蘇繼光接受了一項特別任務,組織上派他到招遠搞黃金。

「說諜」延安經費,13萬兩黃金!膠東隱蔽戰線功勳-敢向虎口奪食

接受任務後,蘇繼光在龍口碼頭老工友的幫助下,混在上班的礦工人流中進入金礦。

而當時,該地區犬牙交錯,還駐有國民黨頑軍,在金礦附近的柳行村,就有國民黨雜牌孫務本部。孫務本為控制黃金,用一個連駐守金礦。監視礦工勞動,兵痞們還經常對礦主敲詐勒索。礦工的生活則非常艱苦。

蘇繼光和礦工們每天生活、勞動在一起,表面看,他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苦力。然而,一到晚上,他就走門串戶開展工作,宣傳抗戰和進步思想。礦工們雖然不瞭解他的身份,但覺得他處處為工人著想,都把他當做靠山和主心骨。

有了工人們的支持,蘇繼光接著就是做礦主的工作。他偽裝成偽軍顧問,贏得當地最大的礦主“許小眼”的信任,利用“許小眼”私藏的幾十條槍,組建起8支工人護礦隊,由蘇繼光控制,最終將孫務本的雜牌軍趕出礦區。從此,蠶莊金礦歸我抗日人民政府所屬。

「說諜」延安經費,13萬兩黃金!膠東隱蔽戰線功勳-敢向虎口奪食

通過鬥爭的各種方式,膠東中共隱蔽戰線積累了大量黃金,如何通過敵佔區的層層封鎖,運往延安呢?

中共膠東隱蔽戰線的黃金等物資是通過“渤海走廊”“濱海通道”秘密送到中共山東分局、山東軍區和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及魯南區委,之後再轉運至延安。許多膠東兒女為此拋頭顱、灑熱血,這當中一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已被塵封。

呂品三,1950年6月9日,被掖縣(今萊州)人民政府批准授予革命烈士稱號,但具體事蹟當時政府部門卻不清楚。

「說諜」延安經費,13萬兩黃金!膠東隱蔽戰線功勳-敢向虎口奪食

呂品三

2004年3月25日,呂品三的後人在修繕老屋時,無意中從高處牆縫裡發現一張破損發黃的紙片:1943年膠東行政主任公署簽發給抗日工作人員家屬的優待糧證明書,上面印有“掖字第52號、糧600斤、家屬5人”等字樣。

呂品三老母回憶:在掖縣解放前,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趁著深夜給她家送來糧食,每次都是十斤、二十斤,用布袋裝著放在院門口或從門洞塞進來。她雖然不知道兒子到底在幹什麼,但她知道鬼子、特務一直在通緝追捕他。這期間,呂品三有時候秘密回家,在自家南院裡和一些陌生人接頭、密談,也有幾次遭遇過敵人,但他都機智地逃脫了。他非常瞭解和信任自己的母親,總是將一些重要文件交由母親保管,並囑咐:“如果我一旦出了事情,一定要把這些文件全部燒燬。”

1943年6月,因叛徒出賣,呂品三回家後正準備前去與秘密聯絡員接頭之際,被日特抓獲。

作為要犯,呂品三很快被押到招遠城日軍司令部,敵人嚴刑逼供,讓他交代八路在幹什麼、上下級組織的情況,而他只承認自己是八路軍,其他隻字不提。後來,惱羞成怒的敵人將他裝進麻袋,用刺刀狠命地刺,他在麻袋裡疼得不住地跳罵,鬼子們卻當做是“娛樂”,哈哈大笑著一刀一刀將呂品三刺死。

另據一些在當地戰鬥過的老同志證明,呂品三就是當年運送膠東黃金的主要人員。

1939年至1943年,呂品三和戰友們採取秘密收購、武裝鬥爭等方式從鬼子手裡奪回了大量黃金。籌措好的黃金沿著名的“渤海走廊”運送至中共山東分局,然後轉運延安。由於一路上要穿越敵人的封鎖線,都是選派精幹的八路軍戰士身穿特製衣服,將黃金裝在衣袋裡,基本上每人攜帶十兩左右,這樣既方便行軍,遇到敵情也能隨機應變,靈活應付。

「說諜」延安經費,13萬兩黃金!膠東隱蔽戰線功勳-敢向虎口奪食

當年日軍的炮樓

呂品三犧牲後,其母果斷地將其託付保管的重要資料燒燬,沒留下一點線索,保證了其餘中共秘密人員的安全和中共戰爭黃金的秘密,這也造成了後來,只知道呂品三有功,卻不知因何而功的原因。

解放後,蘇繼光擔任了膠東地區的領導要職。但也因為當年這段極為秘密,驚心動魄的黃金潛伏生涯,“曾以偽軍顧問身份進入金礦”,在60年代曾被打成叛徒,遭遇不公。

1982年,平反,恢復公職。

1993年12月,蘇繼光在北京逝世,葬於八寶山公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