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在位54年,卻花了44年去打匈奴,為何劉徹揪著匈奴不放?

LosAngeless


匈奴,秦末漢初稱霸中原以北的強大遊牧民族。自漢興以來,匈奴就一直與漢朝為敵,公元前201年,匈奴冒頓單于親率10萬鐵騎兵圍韓王信的王都馬邑,韓王信不敵,只得派使者在與匈奴議和,但因這次議和韓王信並未告知劉邦,而是私底下的行為,所以劉邦在得知此事後,就懷疑韓王信暗通匈奴,有謀反的嫌疑,於是就致書責問韓王信。



韓王信在收到劉邦的責問後,深怕劉邦會在不久將自己罷免,甚至是株連。所以韓王信索性就以馬邑之地請降於匈奴,並與匈奴約定共同攻打漢朝,隨後韓王信就與匈奴一起揮師南下,攻下太原郡。

公元前200年冬季,劉邦親率30萬步騎(多數為步兵)出兵平叛,不久就擊潰了在太原郡的韓王信叛軍,韓王信也逃往匈奴。隨後劉邦乘勝追擊,兵鋒直指北方匈奴之地,先後擊潰左、右賢王等匈奴部。但因勝利的太輕鬆,劉邦開始對匈奴起了輕視之心,他不顧劉敬的勸阻,執意帶著先鋒部隊先行進攻匈奴。



最終劉邦為自己的輕視與魯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他被匈奴40萬大軍圍困於白登山達7天7夜。最後在陳平建議用重金賄賂冒頓愛妾閼氏的計策下,再加上韓王信的部隊未按時會師,冒頓懷疑他與漢軍已和解,所以冒頓終與漢軍議和,放出劉邦。

此戰過後,僥倖逃生的劉邦在見識了匈奴強大的軍事能力後,自此再也不敢與匈奴爭鬥,隨後西漢對匈奴的政策就由主動進攻變為被動防禦,同時開始被迫採取“和親”的政策來緩和漢匈的矛盾。



之後惠帝、文帝、景帝等數代君主都遵循著對匈的“和親”政策。可無論漢朝對匈奴如何的“討好”,漢初所面臨的“匈奴問題”是自先秦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沒有之一。

從惠帝到武帝初期,西漢所面臨的“匈奴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軍事威脅。

軍事威脅是漢初面對來自匈奴的最直接的問題。自匈奴誕生以來,匈奴就是一個十分好戰的民族,《史記》言匈奴“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其天性也” ,匈奴人一生下來就要學會如何打戰與打獵,再加上秦以來匈奴接連丟掉河南等富庶之地,匈奴常年面臨著缺衣少糧的窘迫局面,所以此後匈奴人就從未停止過對外征戰。



之後隨著匈奴第一位雄主冒頓單于的出現,匈奴更是頻繁發動對外的戰事。而後在經過數十年的征戰,匈奴相繼征服了北方如東胡、樓煩、白羊河南王、丁零、渾庾、屈射、鬲昆、薪犁等的遊牧民族,自此匈奴雄霸北方之地。

如此,在匈奴穩固了對於北方的統治後,中原這塊富得流油的繁華之地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匈奴人接下來要征服的第一目標。因此,自漢建立以來,匈奴就經常襲擾漢朝的邊境地區,更是時常重兵壓境。



前177年,《史記.匈奴列傳》載:“其三年五月,匈奴右賢王入居河南地,侵盜上郡葆塞蠻夷,殺略人民”,匈奴右賢王率數萬騎大舉入侵漢北地、上郡等數郡,並大肆殺戮漢百姓。前158年冬,《漢書.文帝紀》載:“六年冬,匈奴三萬騎入上郡,三萬騎入雲中”,匈奴三萬騎入侵上郡,三萬騎入侵雲中。前144年六月,《漢書.景帝紀》載:“六月,匈奴入雁門,至武泉,入上郡,取苑馬”,匈奴入侵雁門,至武泉後又進入上郡。

可以說從歷史的記載來看,漢在面對匈奴的軍事威脅時,大多都是採取被動防禦的戰略,且即使派兵前往抵擋,匈奴多數也不是被擊敗而退,而是在盡情劫掠後,在無利可圖時才主動撤退的。如前177年,匈奴右賢王入侵上郡,文帝派兵抵擋,但是漢軍還未到,匈奴軍見無利可圖,就主動退出上郡。



而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是因為此時漢朝的軍事實力絕對是要弱於匈奴的。如白登之戰,漢朝雖有32萬大軍,但大多數都是步兵,作為那個時期的“重武器”騎兵卻並沒有多少,而反觀匈奴的40餘萬大軍,幾乎全都是騎兵,這等差距自然就讓漢朝在與匈奴的戰爭中始終都是落入下風。也就是如此,漢初對於匈奴的軍事威脅,往往就都只能採取被動防禦的戰略。

二、地理威脅。

剛才也說了,匈奴自從出了冒頓單于這位雄主後,就“西擊走月氏,南並樓煩、白羊河南王,悉復收秦所使蒙恬所奪匈奴地者”(《史記.匈奴列傳》),先後擊潰月氏、東胡等強國,吞併樓煩、白羊河南王等部落,同時收復被秦所佔的河南等地。



如此匈奴在經過數十年的征戰後,疆域得到了大幅度的擴張,此時“諸左方王將居東方,直上谷以往者,東接穢貉、朝鮮;右方王將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月氏、氐、羌;而單于之庭直代、雲中: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史記.匈奴列傳》)。這個時候,極盛時期的匈奴的疆域囊括今蒙古高原、陝西北部、甘肅大部以及遼寧、河北北部的廣大地區。

而這個時候如果從地圖看,我們就會發現此時匈奴已經將漢朝的北面團團包圍住,此時漢朝若想往北發展,都必須要面對匈奴的兵鋒。同時匈奴也經常藉著這等地理優勢,時常就派重兵對漢朝發動深入境內的軍事行動。



如前166年,《漢書.匈奴傳》載:“匈奴單于十四萬騎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都尉卬,虜人民畜產甚多,遂至彭陽。使騎兵入燒回中宮,候騎至雍甘泉”,要知道甘泉縣(今陝西省延安市中部)可是西漢最為核心的地帶,絕對是屬於腹地中的腹地,而匈奴都率兵打到了這裡,可想而知對於漢朝的威脅有多大。

此外,此時的西漢不但要時刻防備著匈奴直接從北方一擁而下,還得時刻面臨著匈奴欲圖與西北的國家夾擊西漢的意圖。當時匈奴在進攻西漢時,就經常聯合西北的少數民族如氐、羌等部落來聯合進攻漢朝,並藉著跟他們的聯盟來阻礙漢朝向西發展,以此來限制漢朝的生存空間,從而保障自己的安全。



三、經濟破壞。

西漢時期,北方絕對是全國的中心地帶,不但是政治中心,更是經濟中心。而匈奴無論是襲擾,還是南下,恰恰就必須會經過北方。“安國為材官將軍,屯漁陽,捕生虜口,言匈奴遠去,即上言方佃作時,請且罷屯,罷屯日餘,匈奴大入漁陽、上谷”,當時漢廷為了防範匈奴對於北方的迫害,漢朝不得不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派重兵駐守北方要地。而常常這種駐紮就是長時間的,因為一旦漢朝撤兵,匈奴就會立刻派兵南下,所以為了讓匈奴忌憚,漢朝只能是一直都在邊境駐紮重兵。



而這樣的局面,勢必就會破壞漢朝的經濟發展,此時的漢朝因為剛剛建立不到百年,國內的經濟還處於新興階段,因此漢朝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資金去維持這種長時間的駐紮,但是不駐紮又不行,所以強撐下去後就造成了“屯戍者多,邊粟不足給食當食者”(《史記.匈奴列傳》)。到最後漢朝顯然以維持不了這巨大的開支,最終逼得漢朝只能靠賣爵位來維持駐兵的費用,《史記.平準書》載:“於是募民能輸及轉粟於邊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長”。

從漢朝只能靠賣爵位來維持軍事開支,我們可以得知匈奴對於漢朝的北方壓力,的確是對漢朝的國內經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再是匈奴對於北方的騷擾,造成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北方邊境郡縣的經濟開始陷入停滯狀態,並嚴重影響到邊境郡縣的生產活動。但是匈奴每次入侵都會掠奪各郡縣大量的糧食、牲畜、人口,秉持著“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思想的匈奴人,在掠奪的過程中往往是執行“三光”政策,即殺光、搶光、燒光。如此,每次匈奴大肆入侵的時候,漢朝邊境地區就會出現大量的“無人區”,而匈奴這般作為對於漢朝邊境地區的經濟破壞絕對是致命性的打擊。



此外,漢初因漢朝實力的不允許,導致漢朝只能是被動防禦匈奴,同時為了讓匈奴能夠消停會,不要每年都對漢朝的邊境地區發動頻繁的入侵,漢朝除了用軍事來應對外,還有的就是採取“歲奉匈奴絮繒酒食物各有數”(《史記.匈奴列傳》)的重金賄賂政策,就是每年都將徵收上來的大量物資、財寶贈送給匈奴,以此來達到和平相處的目的。想想看如此做,自然就是在極大的削弱漢朝自身的經濟實力,漢初賦稅本來就少,現在還要時不時的給匈奴送一半過去,這樣做不就是削弱漢朝自己的國力嗎?

四、插手中原事務。

漢朝初期,匈奴為了達到佔領漢朝中原之地的目的,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什麼辦法都用,這其中用的最多的無疑是軍事征伐。但是漢朝實在太大,而且實力也沒有弱到哪裡去,所以匈奴始終沒能在軍事上達到完全征服漢朝的目的。



當然無論如何,匈奴也絕不會放棄對於中原的覬覦之心的,那在軍事不能完全征服漢朝的情況下,匈奴就另闢蹊徑採用或用武力,或用武力來支持漢朝內部叛亂勢力,以此來達到削弱漢朝的目的,從而讓漢朝毀於內訌中,這樣匈奴就有可乘之機。

眾所周知,劉邦自建立漢以來,他認為秦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沒有與自己親近的諸侯王的幫助,所以為了讓自己的劉氏王朝能江山永固,他分封了大量的同姓和異姓諸侯。



最初這些諸侯王的確是在穩定大漢江山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諸侯王一代代的傳承,諸侯王與中央皇帝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個別諸侯王已經有了蠢蠢欲動的篡位之心,再加上少數諸侯王藉著封地的富饒已經開始有了躍居中央政府的實力,如此,西漢皇帝開始忌憚諸侯王的存在。

為了防止諸侯王對西漢造成真正的威脅,西漢皇帝紛紛開始或明,或暗的推行“削藩”之事。當然這件事顯然是那些諸侯王所不能容忍的,他們絕不會坐視自己的權力被皇帝所剝奪,所以一些有實力的諸侯王紛紛開始搶先下手,即起兵造反。可是無論如何單憑諸侯王自己一人的實力是不可能擊潰中央政府的,所以他們要想贏就得藉助外力,而當時唯一能借助的力量無疑就只有自匈奴。



而匈奴本就有削弱漢朝的心思,他一看到能有機會削弱漢朝自然是不會錯過的。所以每次諸侯王向匈奴求助,匈奴都會答應派兵助之,幫助那些造反的諸侯王抵抗漢中央的進攻。如前201年,韓王信叛亂,韓王信就“與匈奴約共攻漢”(《史記.韓信盧綰列傳》),再如前154年,吳楚七國叛亂,趙王劉遂就“北使匈奴與聯合”(《史記.楚元王世家》)。

可以說漢初幾乎大部分的諸侯叛亂其中都有匈奴的影子,甚至還有許多是匈奴人蠱惑造反的,而匈奴這般插手中原事務的做法的確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漢朝的國力,時常的戰亂讓漢朝不能安心的發展民生和經濟,從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漢朝的發展。



綜上所述,漢初所面臨的匈奴問題是非常嚴峻的,匈奴為了佔領漢朝,是無所不用其極,他們不但時常肆意侵擾漢朝的邊境,更是大肆屠殺漢朝百姓,對漢朝邊境郡縣更是奉行“三光”政策,同時他們還時常資助漢朝國內的叛亂行為,讓漢朝不得不疲於應付國內的內訌,從而不能安心的發展國內的經濟。

此外,匈奴還藉助著地理優勢,聯合其他對漢朝有敵意的國家對漢朝行封鎖一事,如此讓漢朝沒有向外發展的機會,讓漢朝成長不起來。可以說,匈奴人對漢朝的種種做法無疑是想在經濟、軍事等全方面對漢朝進行全面壓制,然後等待著漢朝的衰落,就對漢朝實行全面的佔領。

也就是說,只要有匈奴在一天,漢朝就沒有壯大的機會,就不可能成為強大的王朝,也不可能雄霸四方。只有消滅匈奴,漢朝才能成為真正的“強漢”,正所謂“匈奴必須滅,因為漢朝需要生”。



如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武帝為何要揪著匈奴不放啦,因為實在是沒辦法,匈奴不滅,漢朝將永遠沒有出頭的機會,只有匈奴消失,這天下才會是屬於漢朝的天下,四夷才能真正臣服於大漢,大漢才能成為真正的“強漢”。


澳古說歷史


漢武帝幾乎是耗費了畢生精力來與匈奴進行決戰,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忍無可忍,不需再忍。眾所周知,漢朝初年對匈奴施行了近七十年的和親政策,這都是因為漢朝不得已。首次和親是在著名的“白登之圍”後,劉邦看清楚了當時的局勢——根基未穩的漢朝根本就無力與匈奴對抗,所以採取了劉敬(即婁敬)的建議,開始與匈奴和親。呂后時期,冒頓單于給呂太后寫了一封充斥著羞辱性的“求愛信”,樊噲當即表示自己要率領十萬精兵“橫行匈奴中”,但呂太后最終聽取了季布等人的建議,忍受屈辱,繼續和親。和親政策在漢文帝、漢景帝時期繼續執行下去,但是漢朝初年的和親政策,完全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匈奴根本就不會因為和親而停止南侵!漢朝嫁過去十幾位公主,只是白白的助長了匈奴的囂張氣焰而已。

屈辱求和的局面總會被打破的,而漢武帝正好是這麼一個人。

第二、漢朝的確已經有了與匈奴爭衡的資本。漢朝剛剛建立之時“自天子不能具醇馴 , 而將相或乘牛車”,經過前面幾任領導人的休養生息以及鼓勵生育、鼓勵養馬政策的堅決執行,漢武帝即位之時已經是“牛馬成群,農夫以馬耕載,而民莫不騎乘”。有馬就意味著可以發展騎兵,有了騎兵就意味著可以長途奔襲,也就意味著防禦可以轉變為進攻。

第三、漢武帝不只是和匈奴過不去,他是和一切與大漢對抗的政權過不去。漢武帝在位期間與閩越、南越、衛氏朝鮮、大宛、樓蘭等國都有戰爭,但是這些小國基本上都比較容易臣服,只有匈奴是打了還要打,那隻能奉陪到底了。


國史通論


不是漢武帝劉徹揪著匈奴不放 ,而是匈奴揪著大漢朝不放,劉徹打匈奴是被迫反擊的 。

從劉邦建立西漢王朝開始,匈奴就屢屢南下騷擾邊境,搶掠大漢朝的物資和人口,公元前200年,劉邦還被匈奴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還是靠陳平花重金收買了匈奴單于的老婆才得以脫身。

西漢剛剛建立的時候,經過七年的戰勝,國力衰弱,而當時的匈奴卻是歷史上最強大的時期,劉邦時期的匈奴單于叫冒頓,是匈奴歷史上最偉大的首領,冒頓單于在世時,也是匈奴歷史上最強大的時候。

為了保證剛剛建立的西漢政權的穩定與安全,劉邦在婁敬的建議下對匈奴採取和親的政策,也就是將漢朝的公主嫁給匈奴的單于,同時每年贈送給匈奴一定數量的財物,並開放若干過境城池讓雙方進行貿易。

和親政策其實是一種不平等政策,是一種屈辱的政策,但是對於漢朝來說,實力不如匈奴,再加上剛剛建立的政權,國內也不穩定,只能採取和新的政策,攘外先安內。

劉邦採取和親的政策對待匈奴,估計也是這個意思,先應付著匈奴,等到漢朝強大起來,實力超過匈奴,再一勞永逸的解決匈奴問題。

劉邦去世後,呂后掌權,呂后在收到匈奴冒頓單于的一封調戲信後,在樊噲等人的附會下,差一點就不理智的發兵與匈奴開戰,還是季布清醒,勸阻了呂后,要不然大漢朝早就亡在匈奴手中了。

呂后去世後,漢朝掌權的就是漢文帝和漢景帝了,兩人統治下的漢朝被稱為文景之治,仍然是繼承了劉邦對匈奴的和親政策,同時在國內埋頭搞發展、韜光養晦。

雖然漢朝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但實際上匈奴並不守信用,仍然經常縱兵南下搶掠物資和人口。

漢文帝時期,公元前177年,匈奴入侵河南地上郡,燒殺搶掠物資與百姓。公元前169年,匈奴入侵狄道。公元前166年,匈奴14萬人侵入那肖關,殺漢朝北地都尉,搶掠百姓牲畜,匈奴前鋒部隊已經進至雍地、甘泉附近,離長安不遠,並且燒燬回中宮。公元前158年,匈奴三萬騎兵入侵上郡,三萬騎兵入侵雲中郡。

漢景帝時期,公元前148年,匈奴入侵燕國。公元前144年,匈奴入侵雁門郡,至武泉後又進入上郡。公元前142年,匈奴入侵雁門郡,雁門太守馮敬戰死。

漢武帝即位之後,匈奴南下擾邊的情況仍然持續,雖然漢朝仍與匈奴在進行和親的政策,但是匈奴絲毫不遵守協議,可見和親政策並不是解決匈奴問題的根本。

漢武帝16歲即位為皇帝,首先考慮的就是穩定統治,當時的大漢朝經過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和文景之治的盛世,國庫充盈、百姓富足,倉庫的糧食多的都開始發黴了,穿銅錢的繩子都爛掉了,而漢朝國內穩定,威脅只有外來,當時的外來勢力能夠對漢朝形成威脅的只有匈奴。

但是當時的漢武帝也沒有底氣對匈奴動武,畢竟經過漢初的幾代人都不敢對匈奴主動出擊,而只是被動防禦,而且朝廷上的大多官員都反對與匈奴開戰,也讓漢武帝投鼠忌器,公元前134年,匈奴又派人向漢武帝和親,當時的朝廷有人建議繼續和親,也有人建議不要和親,但當時23歲的漢武帝最終沒敢對匈奴開戰,而是選擇了和親。

到了第二年,發生一件事,當時的大行令(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長)王恢與馬邑當地的商人聶壹商量一個引誘匈奴大軍進入馬邑,然後由漢軍包圍消滅的計謀,漢武帝終於同意了這個計策,並開始實施。

結果事與違背,當聶壹引誘匈奴單于率領十萬騎兵正一步步進入漢軍包圍圈時,匈奴人起了疑心,抓了一個漢軍的雁門尉史,結果這個雁門尉史把整個計謀講給匈奴人了,匈奴人一聽立即退軍,馬邑之謀就白費了,同時匈奴與漢朝也正式撕破臉皮,進入敵對狀態。

直到這個時候,漢武帝才真正開始下定決心與匈奴全面開戰,可以說漢武帝的決心,是被馬邑之謀的失敗堅定出來的,雙方關係已經破裂,沒有任何緩和餘地,戰爭是唯一選擇,也可以漢武帝與匈奴的戰爭是被動逼迫的。

接下來漢朝就正式與匈奴開戰了,一直到漢武帝去世前2年,漢武帝下達《輪臺罪己詔》,對自已的罪過自我反省,同時停止對外戰爭,休養生息,無為而治,從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89年,漢朝與匈奴在漢武帝時期一共打了44年才暫時停止。

之所以打了44年,是因為匈奴一直沒有被打垮,漢武帝時期與匈奴的戰爭,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試探階段;

從公元前133年開始,漢朝與匈奴開始進入敵對戰爭狀態,這個時候雙方互有攻守,更多隻是試探實力階段,互有勝負。

2、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時期;

由於漢武帝重用衛青與霍去病,漢朝開始對匈奴的戰爭取得全面勝利,這一時期從公元前129年衛青第一次領兵作戰開始,到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為止,有12年的時間。

這12年的時間,是漢朝對匈奴作戰取得輝煌勝得的12年,基本上每戰都能擊敗匈奴人,尤其是霍去病,不僅封狼居胥,而且橫掃整個漠南匈奴,從此匈奴漠南無王庭,逃到更遠的漠北苦寒之地。

這一階段,漢朝對匈奴作戰取得全勝,斬首匈奴人近20萬,沉得打擊了匈奴實力,匈奴一下子由盛而衰。

而在這個空檔期,漢武帝覺得匈奴被打殘了,還一度把精力放在其它地方,比如徵西南、南越國和朝鮮,匈奴在這一個空檔期迅速恢復了一些實力。

3、李廣利對匈奴作戰失利時期。

衛青、霍去病都去世後,匈奴捲土重來,漢武帝重用了貳師將軍李廣利對匈奴作戰,由於缺少名將,李廣利才能又不行,這一時期,漢朝對匈奴的作戰基本上是失敗,漢朝不僅損兵折將,而且主帥李廣利還投降了匈奴。

本來匈奴轉弱的實力,在取得一系列勝利後,匈奴與漢朝形成了對峙階段,一時之間,誰也吃不了誰,到了公元前89年,漢武帝就罷兵了。

不是漢武帝一直揪著匈奴不放,而是在漢武帝一生,就沒有完完全全的擊敗匈奴人,最終打成對峙階段,戰爭都沒有真正勝利,怎麼可能放任匈奴不管呢?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要正確的描述漢武大帝的豐功偉績,匈奴是繞不過的一道坎,漢武帝在位54年期間,整整花了44年去打匈奴,可以說,為了抗擊匈奴,消弭北方的大患,漢武大帝整整耗費了兩代人的青春。

漢武大帝為什麼留住匈奴人不放呢?這主要有國仇家恨兩方面的因素。


匈奴人在秦朝的時候被蒙恬打得落花流水,到了秦夢農民大起義的時候由於,實力強勁的九原秦軍,進入內地,討伐起義軍,這才使得被打出翔來的匈奴人緩了一口氣,並且趁著秦軍調防逐漸做大。到了大漢帝國建立的時候,已經成為了漢朝邊境上的心腹大患。

白登之戰,劉邦率領大軍被圍,要不是中華計王陳平的妙計,很有可能,劉邦就交代在匈奴人的手裡了。這一戰也讓劉邦正視了匈奴人的威脅,認識到漢朝現今的國力不足以抗擊匈奴,他們只能採取和親的方式,通過嫁公主來換取廉價的和平。

可是區區一個公主就能填滿匈奴人的貪慾嗎?明顯不能。雖然漢朝人願意俯首做小低三下四,但是匈奴人可沒有什麼契約精神,每年該打的秋風還是一次不少。


更有甚者,匈奴單于曾經寫過一封挑釁意味極重的信件給當時值漢朝國柄的呂后。劉邦去世以後,他的遺孀呂后就成為了太后,成為了這個大漢帝國真正的掌權人,整個大漢帝國都是這個女人說了算。對於漢惠帝劉盈,幾乎就不存在的。

然而,當呂后權勢滔天之際,來自北方的匈奴冒頓單于寫來了一封求婚信,他表示,自己是一個寂寞的君主,呂后也是一個寡婦,肯定也很寂寞空虛冷,雙方都無法取悅自己,那不如交換資源,互相滿足。

這封信寫得極其粗鄙不堪,滿朝文武皆以此為恥,但是呂后不愧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她知道漢朝目前最大的任務是休養生息,培養國力。

如果為了一時之氣和匈奴大打出手,對於整個國力的培養不利,最後她不得不用低三下四的口氣回覆了這封極具挑釁色彩的求婚書,雖然兩國沒有因此爆發戰爭,但是仇恨的種子已經埋下。漢武帝劉徹每次聽到這麼一個屈辱的故事,他都恨得牙癢癢,這讓他在心中下定決心要收拾匈奴。


另一方面,漢朝經過文景之治,國力大漲,要人有人,要錢有錢,甚至馬匹也不缺。在文景之治時,如果長安人騎一匹母馬出遊是會被看不起的,後來經過漢武帝的馬政政策,漢軍擁有了大批合格戰馬,所以真的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漢朝具和匈奴打大仗的實力。

有了實力,正是可以一雪前恥!漢武帝劉徹剛剛登基的時候年輕氣盛,他一心想報仇!他打算對匈奴動手,而且漢武帝的作戰思想和以往的漢家皇帝不同,他主張彼能往吾亦能往,他變消極防禦為主動出擊,這在以往處於弱勢地位的漢軍是不敢想象的。

漢武帝是幸福的,他的時代擁有兩位能夠最大程度契合他戰術思想的天才將領衛青和霍去病!在這兩位天才的指揮之下,打的匈奴人節節敗退,隨著漢軍實力的逐步增強,在草原上的戰爭形勢也發生了變化,漢軍成為了獵手,而匈奴人成為了被漢軍攆的到處跑的老鼠。

輝煌的戰績,又給了漢武帝無窮的信心,能夠下決心一次又一次的征討匈奴。匈奴人在漢武大帝的打擊之下, 從當初那個強大的草原帝國逐漸衰弱,最終,在後世被分化瓦解,漢武大帝功不可沒。


歷史評說


前言:“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漢武帝劉徹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用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自己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可是美中不足的是,漢武帝在位的54年,居然花了44年去攻打匈奴,連年的戰爭,勞民傷財,可是劉徹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第一,匈奴的崛起對大漢邊境危害極大

每一個朝代,都會有他自己的死敵,諸如:秦漢與匈奴,晉朝與鮮卑,隋唐與突厥,兩宋與遼金,明朝與滿清,滿清與列強,隨著秦末漢初,連年的戰爭,使得匈奴得以趁機崛起,東征東胡,西破月氏,揮師北上征服漠北諸民族,等大漢朝建立之初,匈奴已經成了超級草原帝國。由於遊牧民族資源有限,因此,便經常肆意騷擾我大漢邊境,由於匈奴大多數是以騎兵為主,經常席捲一個地方之後,洗劫一空,牛馬,人口一併搶掠,等到大漢軍趕來,匈奴騎兵早就撤回草原,因此匈奴的存在對大漢邊境危害極大。

第二,匈奴與大漢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打完和親和親再打反反覆覆

1.匈奴與大漢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漢朝建國之初,漢高祖劉邦大軍一度被匈奴人圍困在白登山,還是劉邦手下謀士陳平賄賂冒頓單于的寵妃才解圍脫困,西漢早期一直對陣匈奴人都為守勢,只能通過和親政策進行籠絡,以保持漢朝北方邊關的安寧。之後,經過漢朝幾代皇帝的努力百姓得以修生養息,因此大漢國力日盛,自漢武帝登基上臺後,立即改變了這種以女人與錢糧換取和平的軟弱外交政策,進而使用強力手段。最後,大漢政策的改變,而匈奴由於遊牧民族資源匱乏,既然你大漢不再上貢,那麼,匈奴又只能再回到原始辦法,搶掠,打一槍換一地的戰略,這樣一來雙方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第三,整整44年的戰爭,漢武帝:“不再妥協,有足夠資本打贏”

1.促成漢武帝劉徹下定決心與匈奴對戰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經過前任幾代皇帝的努力,雖然採用了和親進貢的方法,但是畢竟百姓結束了秦漢末年戰爭之苦,得以安居樂意修生養息,此時的大漢日益強盛,兵強馬壯,自身強了也就不會再對匈奴示弱。

其二:匈奴越來越過分,胃口越來越大,由於之前和親進貢,匈奴嚐到了甜頭,因此匈奴對大漢索要的越來越多,女人,牛馬,生活器具等等,稍微不滿意或者沒有達到預期,就派出起兵在邊境肆擾搶掠百姓。

其三:漢武帝將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公主與西域強大的烏孫國國王獵驕靡和親聯姻,有了烏孫國在背後的相助,大漢王朝即少了一個敵人多了一個朋友,有烏孫國在匈奴背後鉗制,大漢可以正面攻擊匈奴,無疑,這次的和親大漢是成功的。

第四,為什麼這場戰役會打的如此之久,需要整整44年?

雖然漢武帝劉徹決定向匈奴用兵,然則匈奴並不是那麼的好打,畢竟,遊牧民族居無定所,而且軍隊是以騎兵為主,機動性極強,大漢每次糾集重兵,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不說,最後還不了了之。

漢武帝發動長達44年對匈奴的戰爭無疑是失敗的,連年的戰爭,使得國庫空虛,百姓居無定所,民不聊生,在這種情況之下,漢武帝決定停止了長達幾十年的戰爭,修生養息,讓百姓過上了太平日子。


唯戀無名


草原民族對中原的威脅是客觀存在的,匈奴不可能因為漢朝和親,就不打漢朝。如果漢朝在強盛的時候不打匈奴,那就會像後來的金朝那樣,強盛的時候不打蒙古,等到衰敗的時候就只能挨蒙古的揍了。

西漢早期,匈奴對其的威脅非常大。楚漢戰爭期間,匈奴趁著中原內戰,統一了整個漠北草原,而且還佔領當年秦將蒙恬所奪的匈奴地及朝那、膚施(現寧夏、陝北地區)等郡縣。直接威脅到漢朝北部的統治。

公元前201年,冒頓單于和韓王信勾結,匈奴的前鋒部隊一度殺到了太原,席捲了整個山西北部。如果不是後來劉邦起傾國之兵把匈奴又給推到了長城以外,冒頓單于會不會像吞併河套地區一樣,把代國也吞併掉,都很難說。

白登山之戰後,漢匈開始和親,雙方表面上維持了大體上的和平局面。

說到和親,很多人都給予了極高評價,甚至把漢初的安定局面,都歸功於和親。比如當年的御史大夫韓安國。


然而,這是一種很扯的觀念。

因為,和親只是一種權宜之計,就好比兩個小孩子拉鉤,是否守信,全看人品。匈奴人不守信,漢朝拿匈奴一點辦法也沒有。

就拿公元前166年的漢匈戰爭來說。漢文帝在陪嫁了宗女和大量物資後,匈奴軍依然無端入侵,出動14萬騎兵,一邊殺人,一邊搶劫,一邊放火,幹著比強盜還強盜的勾當,把邊境上的人和物都被搶得差不多了。甚至於,匈奴的前鋒軍一直壓到了甘肅涇川縣境內,距離長安只有200多華里。大有進攻長安之勢。

匈奴欺負到了家門口,刀駕到脖子上了,此時此刻,漢朝能怎麼辦?除了整軍備戰跟匈奴玩命,還能怎麼辦?

因此,漢武帝選擇對匈奴開戰,原則上沒有問題。因為漢朝不反擊,匈奴也會入侵。與其被動的捱打,不如主動出擊,一勞永逸的解決匈奴造成的邊患問題。


另外,漢武帝作為西漢的第六位統治者,他身上是揹負了使命感的。

何為使命感?

前面說了,和親就好比拉鉤,沒有任何實際約束力。匈奴沒吃沒喝了,就會打漢朝。不會因為和親就不打漢朝。

在武帝之前,漢朝之所以堅持了70年沒讓匈奴進入中原。一方面,是匈奴基礎差,沒有入主中原的條件;另一方面,是漢朝高惠文景四位皇帝和呂后,都是聖主明君,把國家治理的很好,沒給匈奴渾水摸魚的機會。

但是,誰能保證漢朝出了一個昏庸皇帝,把國家搞亂了,不會讓匈奴渾水摸魚呢?就好比後來的北宋一樣,與遼締約,維持百年和平。然結果就是“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一個小小的女真就能把宋遼一起橫掃。


其實,早在漢文帝時,文帝就想幹這事,替後世子孫一勞永逸的解決匈奴。他當時點軍十多萬,打算親征漠北。只不過薄太后知道了這件事後,堅決不讓他去,文帝才很不甘心地放棄了親征的打算。

既然,當年的文帝都能有這種覺悟,享受了高惠文景“福利”的武帝,又有什麼資格推卸這種使命感呢?

老話說,一代人幹一代人的事,武帝這代人該乾的的事,就是打匈奴。他不打,難道要留給兒子打?


總的來說,漢武帝堅持要打匈奴,跟秦始皇打匈奴,隋文帝打突厥,唐太宗打突厥,清朝康雍乾三代打準嘎爾是一樣的道理。有能力,有實力,當然要趕在自己還提的動刀的時候把邊患問題解除了。

如若不然,把問題留給子孫後代,自己落一個“仁君”的空頭名號,這是很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Mer86


提到漢武帝劉徹,世人給予他的評價都很正面,劉徹也用自己的實際努力締造了王朝霸業,但是有一點一直被世人詬病,就是劉徹征討匈奴這一壯舉,之所以這一壯舉會引起非議,就是因為耗時太長,這場戰爭耗時四十四年,而劉徹在位期間其實只有五十四年,就是說劉徹一生基本上都在打仗。國家打仗倒黴的自然是百姓,所以在漢朝和匈奴征戰的這幾十年間,讓百姓苦不堪言,那麼劉徹為什麼對攻打匈奴這件事如此執著呢?

1、 匈奴是漢朝的大敵

其實對於任何一個朝代來說,都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敵人,這些敵人即便不是很強大,也可能會危機國家的穩定,而匈奴對於當時的漢朝來說就是這樣一種存在,匈奴經過了長期的成長,在漢朝建立後也漸漸崛起,當時匈奴十分強勢,也成為了草原上的霸主,所以他們有資本和漢朝叫板,經常騷擾漢朝的邊疆,讓漢朝的統治者十分頭疼。匈奴以騎兵為主,所以他們在燒殺搶掠時動作十分迅速,所到之處會將財物洗劫一空,長期以來對漢朝的穩定統治帶來了巨大的煩憂,所以漢朝的統治者是不可能放過匈奴這樣的大敵的。

2、 漢朝和匈奴之間的關係不可調和

其實在古代,很多統治者都會通過和親的方式來緩解矛盾,和親比起打仗來說要輕鬆很多,只要可以捨出去一個公主就可以解決問題。這樣看起來雖然簡單,但是潛在的問題也不少,一個王朝如果只能依靠女人來擺平矛盾,那也意味著這個王朝是在示弱。另外匈奴其實並不好安撫,十分善變,和親只能算是一種暫時緩解矛盾的方式,無法解決根本問題。而漢朝在建立之初,確實因為根基不穩,不可以隨便打仗,因此當時只能依靠和親來安撫匈奴。但是到了劉徹登基之後,漢朝已經休養生息多年,算是有足夠的錢財和匈奴對抗,所以劉徹不想要再通過犧牲女人來換取和平,而是要通過和匈奴正面較量將其拿下。

劉徹征討匈奴這一壯舉其實無可厚非,只不過這場仗打的時間確實很長,到了後面就連劉徹也認為不得不放棄,不能看著百姓們繼續受苦,所以這場仗漢朝並沒有佔上風,但是贏在了骨氣上。


歷史課課代表


有的人說漢武帝在位一直在打仗,勞民傷財,苦了老百姓,把國家掏空。我對這事有自己的看法:

1 西漢在漢武帝之前的幾位皇帝都很不錯,文景之治把國家治理的強大,經濟基礎也非常不錯,老百姓也非常信任中央政府。

2 其實匈奴一直在北邊騷擾老百姓,燒殺掠奪一直不斷,並且一直向南邁進。匈奴的實力一直在壯大。

3 漢武帝當時的威望非常高,是一個有能力有膽識的人,他意識到如果匈奴還這樣下去,遲早會被他們吃掉,苦的就不知是老百姓了。

4 後來的南宋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政府領導人沒能力沒膽魄,看不清當時的情況,到後來明白了已經為時已晚,漢武帝當時看的非常清楚。並且漢武帝打擊匈奴並不是侵略,不是一味的擴張領土。元朝時也是個例子,一味的侵略他國領土,最終還滅亡。

5 所以綜合各種情況和原因,這個仗不打不行。既然打就大車店。漢武帝非常堅決,再加上全朝文武百官服從,老百姓支持,又加上幾個得力的武將,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最後的上等兵戰狼


漢武帝從上臺不久就開始打匈奴,一直打到晚年時期還在和匈奴作戰,前後經歷了四十多年。而且他的將軍也換了幾撥,從前期的衛青、霍去病、李廣,到後期的李廣利、李陵,都已經是兩代人了,漢武帝還在和匈奴打仗。

如果說,匈奴對漢朝一直存在威脅,漢武帝與匈奴作戰,也說得過去。但實際上,自從衛青、霍去病多次打擊匈奴後,他們對漢朝已經沒有什麼威脅了,這種情況下,為什麼漢武帝還要繼續和匈奴作戰呢?

更為嚴重的是,由於漢武帝長年累月與匈奴作戰,讓漢朝的國力受到了巨大的損耗,甚至到了崩潰的邊緣。這一點,漢武帝自己也意識到了。他在晚年的時候,曾下過一道《輪臺詔》,後世普遍認為這是漢武帝下的“罪己詔”。在這份“罪己詔”裡,漢武帝對他的西域政策進行了反省。這說明,漢武帝也對他一直與匈奴糾纏不休有些後悔。那麼,當初漢武帝為什麼要那樣做呢?

(漢武帝劇照)

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從古人的角度來思考。

一、開疆拓土是國家主題。

我們現在非常肯定“文景之治”的政策,包括“文景之治”時期對匈奴的政策。實際上,古人並不是這種觀點,他們並不認為“文景之治”外交政策是好的,是講和平的,而是認為“文景之治”時期的匈奴政策是懦弱的,是因為打不贏,才勉強那樣。如果打得贏,他們一定會打。

漢文帝曾經對李廣說:“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意思是說,你沒有遇到打仗的時候,要是遇到了,封一個萬戶侯太簡單不過了。漢文帝說這個話,其實就是認為自己所處的時代沒能力和匈奴打仗,要是有能力,肯定也是會打的。

漢景帝曾經把五個投降過來的匈奴人封為侯,為此,還和周亞夫鬧了矛盾。其實,他們的核心問題是,周亞夫想打仗,但是漢景帝不想打,只想招撫。也不是漢景帝不想打,而是他知道打也打不贏。如果打得贏,他一定會打。

到了漢武帝時期,有這個打仗的國力了,因此,他也就要堅持不斷地打。

這也就是說,實際上征伐是古人的一個主題。讓國家的地盤變大,讓國家的臣民變多,是作為一個君王必須要做的事情。只是看國家當時的實力強不強。如果實力強大的時候,他一定會對外征伐,絕對不會停頓下來的。

(周亞夫劇照)

二、建功立業是人生理想。

在古人的價值觀裡,人一生下來,就應該建功立業。作為大臣,就是要通過建功立業封侯。作為君王,就要通過建功立業讓四海歸附。

但什麼樣的作為才叫建功立業呢?我們今天所講的,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發展經濟,讓老百姓富裕起來,過上和平安寧的日子。但是古人不是這樣認為的,他們並不認為富裕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反而認為富裕是禍害,重要的是“安貧樂道”,也就是說安於貧困,還要順服統治。

古人所謂的“建功立業”,就是要打仗,要征服別的國家。劉邦曾經和大臣們立下一個“白馬之盟”,規定,非劉姓不能封王;非建功,不能封侯。也就是說,封“王”,那是血統問題,是沒辦法改變的,追求也追求不過來的。但是封“侯”,則是大家都可以想法實現的。而封侯,就要建功。要建功,就要征伐。

這種思想,既是一般大臣的,當然也是君王漢武帝的。對於漢武帝來說,打擊匈奴,擴大疆域,那就是莫大的功績。

(攻打匈奴,圖取其意)

三、光宗耀祖是君王道德。

古人認為,祖宗創建了一片基業,作為子孫後代,必須把這份基業守住。守不住,將來百年之後,是無法前去面對列祖列宗的。

如果不但能守住基業,還能夠擴大基業,那將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也就是說,你這樣做,是在給祖宗長臉,是在給整個家族長臉。這在作為家族社會的古代,顯然是極為重要的。

所以,雖然漢武帝已經解除了匈奴的威脅,但是,他還需要光宗耀祖,而把匈奴打出去,把西域那一塊納入大漢的版圖,那就是漢武帝建立的不朽功勳,是最為體面光彩的事。


張生全精彩歷史


漢武帝對匈奴持續用兵個人持正面評價!楚漢爭霸後,漢滅楚,劉邦夾戰爭勝利餘威討劃匈奴,可謂是大敗!靠走後門😊才得以倖免於難!匈奴時有呈強,經常騷擾我們大漢,漢以和為貴又是送美女👩又是送禮物🎁,也保不了真正太平,雖然大戰沒有小戰還是有的,文景之治,也算韜光養晦吧!國力漸漸強大!能知彼知已,家有養🐴,當時戰爭,匈奴騎兵優勢大!漢武帝待時間成熟派衛清小試牛刀就收回河套地區!由於戰爭的勝利激勵才有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御駕親征匈奴,基本把匈奴打趴下,或逃之夭夭八百里之外!或投降漢化! 漢武帝長期用兵匈奴,一、有政治上的原因,建立功勳,鞏固地位使自己合法化。二、匈奴自以為是,步步緊逼,以遊牧民族的特性,騷擾大漢。三,通過文景之治、韜光養晦,國力增強,有了作戰的本錢。四、人才輩出,特別是衛青、藿去病……,主戰派佔優勢。五、戰爭的節節勝利鼓勵士氣,有了打持久戰的信心。六、漢武帝性格剛毅,有雪恥的決心!七、匈奴此一時彼一時,國力相對較弱!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使漢武大帝持續用兵。但是到最後英武的漢武帝也明白過度用兵不利國家的生產發展,安心搞建設,提高子民的生活水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