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帮一个小国平乱,直接导致了一场大战,中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导语:清朝帮一个小国平乱
,直接导致了一场大战,中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在历史上中国在亚洲当了2000多年的老大,无数小国依附,称臣纳贡。在中国众多小弟中,朝鲜就是其中一个。满清入关后,朝鲜不服清廷管教,满清八旗横扫朝鲜,连屠三城,抓走大批皇室人员做人质,还掳走50万朝鲜人做俘虏。从这以后,朝鲜就只能乖乖给满清做小弟。

清朝帮一个小国平乱,直接导致了一场大战,中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朝鲜的统治者和贵族对外唯唯诺诺、卖国求荣,对内却横征暴敛、穷奢极欲。赋税的增加导致百姓苦不堪言。1885年,朝鲜南部各道发生严重的饥荒,于是爆发了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一直到1894年,农民起义也一直在不断激化。

清朝帮一个小国平乱,直接导致了一场大战,中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1894年4月,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东学党起义声势浩大,很快兵临汉城。朝鲜统治者一方面上书北京求清朝大哥支援,一方面跟叛军谈判。消息到了北京,光绪一看这事得管。当时的清朝刚刚经历鸦片战争,急需一场胜战鼓舞人心,于是出兵帮助朝鲜平乱。

在中法战争结束后,中日两国签订过一份《天津条约》。规定两国都要在朝鲜撤军,而且日后有事需要往朝鲜派兵的时候,要互相通知,同进同退。所以这次直隶提督叶志超奉命入朝,总理衙门通知日本,那时候东学党反日,日本政府以派兵保护日本侨民为理由,集结了大批队伍队,进入朝鲜。

清朝帮一个小国平乱,直接导致了一场大战,中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结果中日两国的军队到了朝鲜之后,朝鲜统治者和东学党谈妥了条件,东学党被招安了。中国就通知日本,两国同时撤军。结果没想到,日本不仅不撤兵,反而突袭朝鲜王宫,擒获高宗和闵妃,扶大院君执掌朝政。大院君这个人也是一个反日分子,所以一方面把消息告诉清军,一方面派人联系东学党,企图让清军和东学党南北夹击,干掉日本和闵妃,他好重掌朝鲜。所以一场清朝帮朝鲜平内乱的战争渐渐演变成了中日之战。

清朝帮一个小国平乱,直接导致了一场大战,中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而东学党的起义军,经验和实力都不行,在日军的连番攻击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被镇压下去了。而驻朝鲜的清军,由于兵力不足,而且腐败不堪,战斗力低下,9月份不得不撤出了朝鲜。至此之后,整个朝鲜全境就沦为日本的控制范围。

清朝帮一个小国平乱,直接导致了一场大战,中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1894年6月23日,日军战舰到达朝鲜海域,清廷海军和日军战舰激战,战斗中,清军海军舰长方伯谦见势不妙,率先逃走,此次海战,中国军舰“广乙”搁浅自焚。运输舰“操江”被日舰掳走。运兵船被击沉,船上千余名中国官兵殉难。同年9月,中日黄海大战爆发,中日战舰在黄海展开激战,中国的“超勇”和“杨外”先后中弹起火沉没、搁浅,方伯谦见再次率逃跑,导致清军阵脚大乱。

清朝帮一个小国平乱,直接导致了一场大战,中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经此一役,北洋水师损伤惨重,再也没有和日本舰队一战之力,李鸿章恨极此人,将方伯谦斩首示众。腐朽无能的清政府输掉了战争,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中国在经济上至少倒退100年。而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竞相争夺在华利益,抢占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空前危机。

清朝帮一个小国平乱,直接导致了一场大战,中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小编有话说:甲午战争为什么会失败,怪法各有不同,有的人怪前方将领贪生怕死,方伯谦临阵脱逃。有的人怪高层贪污腐化,李鸿章一味调停不积极应战,还有慈禧老佛爷拿建海军的钱修了园子……怪来怪去都是怪某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从来不在整个国家层面找问题。其实当时日本明治维新,开始彻底学习西方的制度,有了现代化的人才,有了西方先进设备和武器,成了一个“现代化”国家。而清朝呢还沉浸在自己的大国人设中无法自拔。

甲午战争的惨败虽然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但是在亡国灭种的危急形势下中国才真正认识到自己落后,从各方面向西方学习,所以仅仅四十多年以后,日本全面侵华时,虽然付出巨大牺牲但是最终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现代化程度更高了,到抗美援朝时中国军队都已经能和世界最强大的美军抗衡。

所以要想不不挨打,还是要进步啊。大家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