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户“真假难辨”,如何精准识别?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很实用

如果你到农村,能够走到人群当中,你会听到很多农民发自肺腑的声音:我们遇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不再为温饱问题担忧了,一旦陷入困境就会得到全社会的帮助,其中对鳏寡孤独的老人有“五保户”的待遇,对其他原因造成贫困的有“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待遇。这对弱势群体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雨中送伞,不仅能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生活状况,还能燃起他们面对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农村贫困户“真假难辨”,如何精准识别?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很实用

可是让人痛心的是,再美好的事情,也会出现一些瑕疵。在这些被接受帮助的人群当中也掺杂着有钱人,他们贪婪地吸取着这些贫困家庭的补助款,也当起了“贫困户”。国家一次又一次的清查,这些人都能够狡猾“漏网”,总是显示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让人心情激愤却敢怒不敢言。农村贫困户确实是如同真假美猴王一样“真假难辨”,这让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精准识别。

而一些真正的贫困家庭,却没有办法、甚至丝毫也得不到社会帮扶,致使这些人也是怨气冲天,甚至会是在群里爆“粗口”。我通过细微观察发现了很多端倪,这些真正贫困却得不到帮扶的人,都是“不会来事”,说话直来直去容易得罪人。

农村贫困户“真假难辨”,如何精准识别?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很实用

而那些假贫困户,确实会左右逢迎,甚至是溜须拍马无所不能,肯定是勾结了村里管理人员弄虚作假。这就使得农村贫困户,总是“真假难辨”。那么如何精准识别?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很实用。比如小学和初中的孩子,现在都是住校在食堂吃饭,孩子们很容易发现,有一些是“低保户”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孩子,生活消费水平很高。因为孩子不会隐瞒真相,会回到家里告诉家长,所以在假日接送孩子的家长人群中,多少年总是听到很多人在议论纷纷,表达着对这些假“贫困户”的不满。

而对那些真正贫困的孩子,在学校里省吃俭用甚至是很“可怜”,每顿饭只吃很少,甚至交不足饭费的孩子,却得不到社会救助,都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很多家长只是在背后议论却没有人敢指出来,现实中也都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溜须拍马、唯唯诺诺,不过这也能理解,都是害怕被“穿小鞋”,何况还是事不关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农村贫困户“真假难辨”,如何精准识别?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很实用

确实农村贫困户“真假难辨”,让陌生人来清查很难,如何精准识别?看看那些人家的孩子在小学和中学,消费水平如何?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方法,并且很实用。我认为给那些七老八十的人一些帮扶,这是一个好现象,毕竟这些老农民辛苦一生,也没有退休金,失能老人在贫困家庭里自己有点钱,能鼓起他们追求长寿的勇气,现实的无奈就是如此。

而五六十岁以下的农民,我觉得即使是身体稍微有点残疾,在农业机械化地区,只要轻微努力一下,也不至于贫困。一个村子里生活水平几乎相差无几,只不过有人家供养学生,侍候失能老人,所以显得捉襟见肘。不过苦一点的人生更能教育孩子,家长奋发向上,孩子也会懂得自强自立。那种假低保家庭,不会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为了那些不该要的钱,而使孩子学坏是不是得不偿失啊!

农村贫困户“真假难辨”,这是一个现实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同一个村子,会有很多家庭生活水平相差无几,如何精准识别?可能有“火眼金睛”也很难。只不过是一些人家省吃俭用过日子,而那些人家大吃二喝而已,这样也给了一些村干部优亲厚友的机会。不过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很实用,就是有小孩子在中小学住校读书的家庭,会很容易识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