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角斑病案例講解分析,一次治好角斑病

黃瓜諮詢比較多的是黃瓜角斑病,角斑病發生非常迅速,僅次於霜黴病,毀滅性也特別強。我今天給大家,從健身栽培理論的角度,詳細講解這個病害,教會大家正確診斷,預防住這個病害,萬一特殊天氣,特殊氣候他出現,怎麼辦,那麼我教大家,一招搞定這個病害,且立竿見影,咱們先看看,朋友傳上來的,黃瓜角斑病,田間發病情況。

黃瓜角斑病案例講解分析,一次治好角斑病

初期葉子佈滿小黃點

黃瓜角斑病案例講解分析,一次治好角斑病

發病葉片背面

黃瓜角斑病案例講解分析,一次治好角斑病

後期導致葉片失去功能性

診斷依據:根據照片,可以初步診斷為黃瓜角斑病,根據是第一原始病斑是一個點,這個區別於霜黴病,第二病斑佔格表現不太明顯,第三中部葉片高發第四背部透亮是圓形亮點角斑病三點, 第一原始病班是一個黃點,第二背後有菌膿,第三對光看葉片透亮透光。

霜黴病和角斑病不好鑑別他們的的區別是,病葉對光的透視度不同,角斑病病葉有透光感覺;霜黴病病葉無透光感覺。發病部位不同,角斑病主要浸染葉片和瓜條,有時危害瓜蔓;霜黴病主要危害葉片。病斑顏葉和穿孔有差異,角斑病病斑顏色較淺,呈灰白色,初期易開裂,形成穿孔;霜黴病病斑顏色較深,呈黃褐色,不開裂不穿孔。葉片背面病斑特徵不同,角斑病葉片背面病部有乳白色菌液,乾燥後呈白色膜或白色粉末;霜黴病病葉背面有黑色或紫灰色黴層。病斑形狀相似但大小不同,角斑病病斑較小,浸染速度慢;霜黴病病斑較大,浸染速度快,中期病斑相互連接成片。清早角斑病病葉背面蜂窩形水浸狀;霜黴病病葉背面不規則形水浸狀。

發病原因

  1. 多雨季節溼度大,秧苗老化葉片相對營養不足,雨水又不斷淋澆,葉片抗性降低病菌侵染,還有人為製造多雨環境,因為這個病一般是種子帶菌(種子上的病菌在種皮和種子內部可存活1---2年)播種後直接侵染子葉病菌在細胞間繁殖,借雨水反濺、棚頂水珠下落、昆蟲等傳播蔓延從寄主自然孔和傷口侵入經7-10天潛育後出現病斑潮溼時產生菌膿。
  2. 肥料不足,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秧苗表現營養不足,比如漚根根系缺氧,葉片抗性降低病菌侵染
  3. 棚室內澆水後通風不暢,長期大量結露,葉片功能降低病害侵染
  4. 密度過大,通風不暢,露水不容易幹。葉片功能降低,病菌侵染
  5. 連續陰雨雪天,沒有光合產物,葉片失去營養。抗性降低。
  6. 秋季溫度偏高、多雨、多霧 年份發病重

總的來說就是營養不良的葉片,遇到了長時間的水,不管是雨水還是灌溉水,還是露水,就是水。連作、排水不良、種植過密、大水大肥、低溫高溼發病重。仔細觀察,有機質豐富的土壤,生長的黃瓜,葉片營養良好,柔韌度高,活力強,基本不發生角斑病,只有葉片功能低下,老化葉片才容易發生。早春外界溼度低,黃瓜基本不發生角斑病。

預防

種子消毒,千方百計供給秧苗有機營養,延緩葉片衰老 ,加強通風 ,千方百計降低溼度,控制葉片結露,防止葉片形成水膜時間過長。增加有機肥尤其是氨基酸和腐殖酸,合理使用氮肥控制旺長,增加細胞活力提升秧苗抗性。可以使用三千預防。也可以使用有機銅。什麼樣的黃瓜抗性強,有效有機質達到6%以上,腐殖酸佔到4%氨基酸佔到2% ,怎麼做呢一畝地200斤黃豆100斤肉加上12方腐熟的奶牛糞,腐熟。加上覆合生物菌,加上田美樂,長出來的黃瓜有機膠質多,拿起來粘手,掰開再對上能站住不掉下來。吃起來口感香甜,黃瓜清香久久停留在嘴邊。半天都可以回味。那種麻麻的感覺,黃瓜的清香在嘴裡回味。秧苗抗性驚人,葉片柔軟,鮮嫩,色澤豔麗。在這樣的土壤上,傻瓜也能長出好黃瓜。7萬多斤的黃瓜也是這麼長出來的!

治療:30%琥膠肥酸銅(DT殺菌劑)可溼性粉劑500倍液、53.8%可殺得2000幹懸浮劑600倍液、47%加瑞農可溼性粉劑800倍液、12%松脂酸銅(綠乳銅)乳油300倍液、冠菌銅、以上藥劑可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3-4次。銅製劑使用過多易引起藥害,一般不超過3次。溫度高易藥害,酸性藥物不可復配,不內吸,分佈有漏洞。

特效處方

在有機質豐富,秧苗年輕,合理控旺,合理營養的基礎上 ,第一天氯溴異氰尿酸或者大消,第二天可殺得3000或者琥膠肥酸銅,或者硝基腐殖酸銅,第三天中生菌素,葉枯唑,噻唑鋅或者噻菌銅第五天基本病班就不會再擴展。

感謝大家觀看,有不懂得的問題可以關注評論留言,可以轉發給更多需要的人學習,也謝謝你們關注,每天學習更多種植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