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語文《在牛肚子裡旅行》說課稿(附板書設計)

部編語文《在牛肚子裡旅行》說課稿(附板書設計)

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在牛肚子裡旅行》以下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四個方面來對本課做具體的闡述。我的教學理念是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一、說教材

本篇課文選自三年級上冊第十課,是張之路的作品。本文主要講了一篇有趣的科普故事。文章通過兩隻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隻不幸被牛吞到肚子裡,在牛肚子裡“旅行”了一次,最後僥倖逃脫的危險經歷,告訴我們了一個科學知識:牛有四個胃,牛吃食有反芻的現象,同時也讓同學們體會到了友誼的珍貴!根據新課標的階段目標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我制定了本科的教學目標

1)能夠認讀本節課的生字、詞,掌握會寫字,會認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夠展開想象,複述故事大意。

3)能夠通過理解青頭的話,讓同學們體會到當你遇到困難時,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同學們要用心幫助別人,珍惜友誼!

本課的教學重點為

1)抓住描寫青頭行動和語言的句子感受青頭為了朋友不顧個人安危。2)通過閱讀,認識到青頭不僅知識豐富,還能鼓勵安慰紅頭,幫它走出困境。本課的教學難點為引導學生感悟文章所蘊含的的道理,體會科普文章的趣味性。

教學時間:根據課文需要,本節課安排了2個課時,現在講的是第二課時。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和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三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教學中我主要採用的是朗讀法、討論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配合現代教學手段,是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樂於學,勤于思考。那麼在學法上,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於是我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通過自主分角色朗讀、合作交流、談論探究等方式展開。並要求學生在交流學習中勾出相關語句並加以思考。並根據新課標要求讓孩子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三、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我將分以下幾個方面涉及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一)串聯詞語,回顧所學

三年級孩子正處於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階段,通常要接觸一些實物,我通過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些上節課所學的生字和新詞,要求孩子們在會讀的同時,將這幾個詞語串聯成上節課所學的內容,通過複述課文大意,初步感受作品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任務的命運和喜怒哀樂,並能與同學們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二)精讀課文,仔細體會、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讓學生充分閱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因此,在回顧了上節課所學後,我先讓大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第二部分,紅頭被困牛肚中,青頭髮揮聰明才智將紅頭救出這一部分,並要求大家邊讀邊想象,仔細體會青頭和紅頭的對話,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在閱讀中體會青頭和紅頭這兩隻形象鮮明的人物深厚的友誼。再閱讀文章的最後一部分,通過想象對話的方式,體會紅頭對青頭的感激之情。最後讓同學們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這更加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通過將它演成小話劇的形式,更加深了孩子們對於課文的理解以及人物性格的理解。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並在朗讀中體會感情,領悟內容。總之通過這一系列的“讀、悟、賞、再讀”使學生有所感悟,思考,最終受到情感薰陶獲得啟迪,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三)總結評價,延伸拓展。

學生帶著疑問走出課堂是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必需。因此再對課文作出綜合性總結和評價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知識延伸,讓學生想想“紅頭看見自己的朋友,高興得流下來眼淚:”謝謝你……“還說了什麼?這個問題又一次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最後我用法國的一個諺語“人生無友,猶如生命中沒有太陽”結束了本節課。

(四)安排作業,複習強化

為了複習。強化學生所學知識,我安排了兩項作業:

1、請將這個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2、請同學們積累有關於友誼的名言或詩句,為下一課作鋪墊。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青頭 幫助--鼓勵

朋友間真情始見

紅頭 嘴 胃 嘴

最後我談一下我的教學效果,本節課通過朗讀、討論、交流合作以及多媒體展示等課堂活動,使得絕大部分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力求讓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我的說課就到這裡,感謝大家的聆聽!謝謝!

部編語文《在牛肚子裡旅行》說課稿(附板書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