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好狠一公司,应届生你给 201 万年薪

近日,华为又爆出一个猛料。

其总裁办发布通知称,将对 8 位 2019 届顶尖毕业生,实行年薪制!

年薪能达到多少呢?

最低 89.6 万,而最高竟然达到 201 万!

华为,好狠一公司,应届生你给 201 万年薪


这种扎心的事,自然引起广大群众热议。

抛开种种议论,透过这起事件,想和你讨论两个话题。

员工的忠诚真的是靠钱换来的

有人对这些「华之骄子」表示很羡慕;也有人对华为的大手笔表示折服。

但也有人认为华为是在炒作,很 low。


华为,好狠一公司,应届生你给 201 万年薪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且不说华为是否需要这种方式炒作,就算是,良叔也觉得蛮好的。

最起码给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高材生=高「财」生。

倘若绝大数公司都这样,那么众多含辛茹苦的学子们,再也不用羡慕搔首弄姿的网红了。

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那为什么还有人抨击华为的这种做法呢?

我讲一件事,你大概就明白了。

一位朋友是某通讯行业的,也是华为的竞争对手。他就非常排斥华为。

按他的说法,华为总不按套路出牌。

就说定薪这事,华为在关键岗位的定薪,是同行业的三倍。

这样一来,最好的人才必定先去华为报到。

被筛选下来的人,才会流入到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所以同行都挺反感华为的这种做法。

于是我问他:「那你们也多给钱呗?」

他白了我一眼,说:「我们公司体制和华为不一样,哪有那么简单?」

你看,很多公司做不到这样。

所以,每当华为放出这种消息,就好像在他们伤口上撒盐,出来怼两句,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人才可不管你有什么体制。

他们只遵循最简单的法则:谁给的钱多,我就跟谁走。

于是,好人才带来高收益,收益的一部分拿来吸引好人才。

良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

而做不到这一点的企业,只能接受市场的残酷法则。最终苟延残喘,或者一败涂地。

你可能觉得这 8 位高材生是特例,不具有代表性。

但 200 万这种量级的年薪,在华为也是史无前例的,否则总裁办也不会下发通知了。

2016 年,媒体曾曝光华为在南京高校招聘的合同。

你知道一名应届生年薪有多少吗?

曝光的合同显示:28.8 万。

华为,好狠一公司,应届生你给 201 万年薪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能给出 28.8 万的年收入,对于招聘应届生的公司来讲,绝对是凤毛麟角吧?

这还仅仅是刚入职的工资。

实际上,华为每年要拿出 1000 多亿,发工资以及支付各种激励。

所以,华为年薪超过 100 万的,有 1 万多人,超过 500 万的,有 1000 多人。

有这样的收入,谁还不豁了命地干?还用担心什么忠诚问题?

小米雷军也懂得这点。

7 月 22 日,小米跻身《财富》世界 500 强。

雷军老高兴了,说,大家都不容易,每人分 1000 股吧......

小米一共有 2 万多名员工,每人 1000 股,就是 1.6 个亿,雷军这高兴的代价可真不低啊。

不过,这就是格局。

进了 500 强榜单,别光吆喝,要拿真金白银出来分享,这才能让员工有盼头。

在给员工发钱这事儿上,马化腾也没闲着。

7 月 8 日,腾讯发公告,称将发行 3400 万新股,激励 42% 的员工。


华为,好狠一公司,应届生你给 201 万年薪

此次,总金额超过 120 亿,分配给 2 万多名员工,每人收益 51 万港元左右。

乖乖,这些大佬们,变着花样疼员工,真让人受不了......

你可能会说,华为、小米、腾讯都算是科技或互联网行业,人家利润高,当然能拿出大把钱来激励员工了。

好吧,那咱们再看看传统行业。


华为,好狠一公司,应届生你给 201 万年薪


去年 8 月 24 日,董明珠在格力明珠广场的奠基仪式上宣布,首批 3000 多套人才公寓将启动建设。

她曾许诺,要为 8 万名员工每人都提供一套住房,这是兑现的第一批......

8 万名员工,每人一套房?

这相当于格力 5 年的利润,有人问董明珠值不值得?

董明珠说,这太值了。

你给员工家,他们才会把企业当成家。

你看,董小姐看得多通透。

去年 9 月 26 日海底捞上市,市值过千亿。

一个火锅店,为何如此成功?

其实就一点:极致的服务。

服务这东西,充满弹性,无法考核。

完全是一种体验,要靠员工去传递。

那怎么才能让员工,死心塌地做好呢?

创始人张勇的秘诀就两个字:给钱。

黄铁鹰写过《海底捞你学不会》一书,其中说到:

某餐饮大佬找他,想挖海底捞的大区经理,让他帮助联系。

黄铁鹰回绝地很干脆,说:「算了,海底捞给的钱太多,你根本挖不走。”

这还真不是黄铁鹰不愿意帮忙,而是张勇对他说过:

「在海底捞打工不容易。但是只要能混到店长级别,我就一定不亏待他。无论什么原因,只要你说要走,我就给你嫁妆。小区经理,给 20 万;大区经理,我给一家火锅店,或者 800 万。」

所以,你看到的海底捞服务好、员工忠诚,都是有原因的。虽然说起来很俗,但那确实是用钱换来的。

有人问张勇管人有什么方法吗?

他只说了一句话:

「谈钱,才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