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乾媽”面臨跌下神壇質疑,你上次吃是什麼時候?

“老乾媽”面臨跌下神壇質疑,你上次吃是什麼時候?

在東方,有一股非常神秘的力量。

它能一滴入魂,讓你感受到熱辣氣息,燃燒你的卡路里。它能化腐朽為神奇,讓任何難吃的飯菜都變得可以下嚥。

“老乾媽”面臨跌下神壇質疑,你上次吃是什麼時候?


它的身影遍佈江湖人海,只要有華人,就有它。它是辣醬界的傳奇,英文名the godmother,別稱angry lady,中文人稱——老、幹、媽。

然而,盛名之下,其實老乾媽正在面臨一個空前挑戰:被譽為國民第一品牌的“老乾媽”,突然賣不動了!

這一點,估計很多人從直觀上,就能感受到:請問,你有多久沒有吃過“老乾媽”了?這是為什麼?”

如果說直觀感受或有偏差,那麼數據就更有說服力了:

從業績上看,雖然近幾年“老乾媽”依舊保持著自己的銷售神話,但卻並未獲得長足的進步,開始止步不前,甚至在2019年上半年業績也一度回落。 根據京東、淘寶等電商數據顯示,近幾年來“老乾媽”的銷售更是經歷了斷崖式的下跌,遠遠不如從前了!

對此,我們不禁要問:老乾媽究竟是怎麼了?

柳青講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其實,這句話對企業家也很有啟示。

說起老乾媽,中國人不會陌生。1996年陶華碧借用貴州雲關村村委會的兩間房子,創辦了這家叫“老乾媽”的辣椒醬加工廠,從白手起家到日產230萬瓶辣醬,可謂中國快消品市場的一個神話。

特別是近幾年老乾媽在國外備受追捧,在國外被譯作“LaoGanMa”還登上了奢侈品折扣網站Gilt,並被譽為全球最頂級的辣醬。在國外網友說,“當你和中國女人結婚的時候,等於娶兩個女人:你的未婚妻和陶華碧”。老乾媽也因此被稱為是用舌尖征服了世界人民。

“老乾媽”面臨跌下神壇質疑,你上次吃是什麼時候?


不上市,不融資,不做推銷,不打廣告,沒有促銷,坐在家門口,經銷商就來搶貨。此前,老乾媽之所以能夠打遍天下無敵手,主要得益於三大“辣”招。

第一,好吃的味道。老乾媽的主打產品是風味豆豉和雞油辣椒,數十年如一日,從沒變過其獨特的味道和品質。

為了保持口味,老乾媽此前用的一直都是貴州辣椒,主產地在遵義。陶華碧遵循現貨現款,從不欠款。給她的辣椒,全部要剪蒂,一隻只剪,這樣揀剪過的辣椒,再分裝,就沒有雜質了。這點,其他企業想學也學不來。

“老乾媽”面臨跌下神壇質疑,你上次吃是什麼時候?


第二,獨特的品牌。這一點上,老乾媽和格里有點像,一個是陶華碧,一個是董明珠,都是企業當家人出來給產品代言。

老乾媽更是直接把陶華碧的頭像印在辣醬瓶上,用一個丈夫去世早,獨自一人帶兩個孩子,白手起家創業,執拗又可愛的老太太形象,在吃貨的心智裡,烙上了老乾媽忠誠勤勉、貨真價實的品牌形象。

“老乾媽”面臨跌下神壇質疑,你上次吃是什麼時候?


第三,良心的價格。老乾媽穩住了一個合適的價格,競爭對手根本殺不進來。每個市場都有最肥美的領域,而調味品市場毫無疑問最肥美的領域在於7-10元之間。

老乾媽的主要規格為210g和280g,其中210g規格鎖定8元左右價位,280g佔據9元左右價位,這就等於變相壓制住了所有競爭對手。

然而,花無百日好。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外部條件變化,老乾媽以前的種種優勢,可能成了反噬它自己的最大敵人。

1、味道變了:為了降低成本,老乾媽的原材料從貴州辣椒變成了相對便宜的外地辣椒,穩住價格,保住利潤,卻丟了味道。

“老乾媽真的變味了?”、“現在老乾媽的味道,似乎和多年前有點不了”、“味道不正了”、“總感覺差點什麼”之類的聲音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中!

“老乾媽”面臨跌下神壇質疑,你上次吃是什麼時候?


為什麼老乾媽味道會變?

其實說白了,就是在原材料和人力等成本上漲的情況下,老乾媽為了繼續保持8元到9元這個價位,只好在原材料成本上動心思:捨棄以前價高質優的貴州辣椒,換用價低質次的外地辣椒。

2015年,《商界》雜誌走進了“老乾媽”的家鄉貴州,但在那裡記者們在坊間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老乾媽現在不用貴州辣椒,用的全是河南辣椒,原因只有一個——河南辣椒便宜!

根據《財經國家週刊》的報道,老乾媽一罐辣椒醬八九元的終端價格,在原材料不斷上漲的情況下,老乾媽始終不漲價,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現象,背後就是替換原材料而完成的,用外地辣椒替換本地辣椒,口味上肯定有變化。

老乾媽在市場上風行多年,消費者對老乾媽的味道早已產生了一種依賴,有一股情懷在其中,如今老乾媽的味道發生改變,這種情懷也就不存在了,這就導致了用戶的流失。

2、產品缺了:超市貨架上有很多老乾媽新產品,老乾媽精製牛肉末、油辣椒、水豆豉、辣三丁、香辣脆等等,而老乾媽最經典的風味豆豉卻斷貨了。

這同樣也是為了繼續保持8元到9元這個價位,而造成的問題。

要知道,老乾媽280g風味豆豉的零售價多年來一直維持在8-9元/瓶,但渠道商自身的運營成本一定是不斷增加的,包括人力成本、物流成本、倉儲成本、管理成本等,這些成本逐年增加,如果渠道利潤空間卻沒有變化,這就必然會降低渠道商的利潤。

“老乾媽”面臨跌下神壇質疑,你上次吃是什麼時候?


儘管消費者多喜歡這個老產品,老產品不掙錢,渠道商也只能忍痛割愛,調整產品結構,弱化老產品,強化新產品,由此來提升經營利潤。

3、品牌變了:為了打開年輕人的市場,盲目改變老乾媽品牌形象設定,衝擊了老乾媽那種淳樸厚道、貨真價實、物美價廉的想象。

要知道,“老乾媽”之所以能創造今天的傳奇,第一靠的是產品,第二靠的就是它的創始人陶華碧!陶華碧的勵志故事和個人形象,也為老乾媽辣醬積攢了良好口碑,成為了老乾媽品牌想象的重要內核。

然而,現在老乾媽的管理層,可能覺得老乾媽這個品牌形象土老帽了,開始在品牌形象設計時尚化、潮化。然而,消費者並不買賬。

比如,在去年的紐約時裝週上,印有“老乾媽”頭像的衛衣,袖子倆邊印上了國民女神大字,就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質疑和詬病。

“老乾媽”面臨跌下神壇質疑,你上次吃是什麼時候?


最近,老乾媽推出了一支名叫“擰開乾媽,看穿一切”廣告片,更是徹底顛覆原來的品牌形象,讓人大跌眼鏡。

如果你認真看看老乾媽這個廣告片,會發現“老乾媽”這一經典形象被偷樑換柱了,從以前質樸的農村婦女,換成一個年輕小蘿莉。

“老乾媽”面臨跌下神壇質疑,你上次吃是什麼時候?


品牌廣告主人公的故事,也成了都市屌絲吃著老乾媽逆襲,在老乾媽陪伴下步步高昇、飛黃騰達、功成名就、收穫愛情的故事。

“老乾媽”面臨跌下神壇質疑,你上次吃是什麼時候?


當然,最讓人尷尬癌發作,是廣告裡那個rap歌詞——擰開乾媽,擰開乾媽,擰開乾媽,伴隨著這顛來倒去、莫名其妙的四個字,廣告人物一遍遍地擰開辣醬瓶瓶蓋的動作。

“老乾媽”面臨跌下神壇質疑,你上次吃是什麼時候?


這種廣告,既不純、又不美,很難讓人有感同身受的代入感,也與老乾媽原來的品牌基因大相徑庭,嚴重摧毀了消費者心中,老乾媽那種淳樸厚道、貨真價實、物美價廉的想象。

很多消費者友邦驚詫之後,不禁大潑冷水:老乾媽,你在搞什麼搞,這是在自毀長城!

要知道,像可口可樂、耐克這種品牌,對換包裝、換廣告語、換品牌形象都是千思百慮,慎之又慎,可以說,有時候一個廣告,往往直接導致了一個產品的成敗,怎可如此草率?

其實,就老乾媽所處的行業來看,其獨特的炒制工藝和以陶華碧為代表的工匠精神,是老乾媽的“賣點”;而若為了節省一時的成本、討好一時的用戶,換了原料和品牌形象,使得老乾媽變味,失去靈魂,老乾媽又怎麼在競爭激烈的辣椒醬行業中一直硬核下去?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與所有“創一代”一樣,老乾媽產品和品牌層面反映出來的守成與創新之間的亂局,其背後隱藏的,其實是一個家族企業的接班大考。

眾所周知,老乾媽是一家十足的家族企業。正是因為“家族企業”這個獨特的身份,老乾媽在諸多方面都顯得與眾不同。

對於家族企業優勢,陶華碧一直豪不諱言、信心很足:“談到家族企業,外界不看好,我不那樣看,沒有家族企業,企業是賺不到的。不是一家人,就容易各是各的心,同是一條心,企業才能做大。”“我覺得家族企業挺好,老乾媽只有作為家族企業才能發展得好,我們就是家族企業。”

“老乾媽”面臨跌下神壇質疑,你上次吃是什麼時候?

如今,陶華碧年事已高,已經宣佈退休,將公司交給自己的兒子來打理。2018年10月發佈的胡潤百富榜中,老乾媽的兩個兒子李妙行和李貴山分別以40億元人民幣和39億元人民幣的身家排名貴州省第五和第六位。

網上資料可查,2014年6月之前,南明老乾媽的股東結構中,陶華碧佔1%,大兒子李貴山持股49%,小兒子李輝持股50%。2014年之後,老乾媽股權再次變化,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自然人李妙行持股51%,李貴山持股49%,陶華碧徹底從老乾媽退出。

陶華碧退出之後,公開資料顯示,李妙行關聯公司5家,均為老乾媽系統的公司。陶華碧大兒子李貴山涉獵則更廣,相關聯公司14個,是多家房地產和投資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股東。

而也就是在陶華碧退出公司後的這幾年,民眾對“老乾媽”的評價第一次出現了不小的波瀾。關於味道變了、份量變小了、包裝不嚴實、漏油等一些列不好的評價都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更有甚者,是一直保持“三不原則”的“老乾媽”也在此後幾年裡被媒體頻傳需求上市的新聞。

今年8月,老乾媽廠區更是先後兩次失火,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但也某種程度上折射出,沒有陶華碧的老乾媽,管理上的漏洞。

“老乾媽”面臨跌下神壇質疑,你上次吃是什麼時候?


行業內普遍擔心,“老乾媽”的二代交接或許並沒有預想的那麼順利,而離開了陶華碧的“老乾媽”也變了很多味?

要知道,從古至今。家族企業在生命週期上有著“富不過三代”的延續規律。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約有70%的家族企業未能傳到下一代。88%未能傳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業在第四代及以後還在經營。

在中國,家族企業更有“富不過三代”之說。中國家族式私營企業的壽命很短,能夠持續發展下去的並不多: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24年,恰好與企業創始人的平均工作年限相同;有30%的家族企業可以傳到第二代手中,其中有不到2/3的企業能夠傳到第三代,後者中大約13%的企業能夠傳出第三代。

要知道,當年任正非為了改變華為這種家族企業的氣息,可是花了40億學費,向IBM虔誠拜師學藝,歷時五年,這才練成了一身天下無敵的企業管理模式,這也正是支撐華為登上世界通訊科技巔峰的關鍵因素。

“老乾媽”面臨跌下神壇質疑,你上次吃是什麼時候?


任正非總裁在IBM總部聽取彙報現場,左一為郭士納

反觀未經現代管理方法洗禮的老乾媽,能否打破家族企業“富不過三代”的規律,在二代傳承這場大考中,實現驚險一躍?

讓我們祝福它吧!

這真是一個令人激動的年代,無數的機會令人心動,一個偉大品牌往往在一瞬間便打造而成;這也是一個冒險的年代,未知的的風險又令每一個人不寒而畏。

多少企業快速成功,以極快的速度暴富;又有多少企業分秒之間隕落,驟然間發出慘遭屠殺的慘叫。

機會風口一來,因緣際會之間,多少企業烈火烹油,躍上前臺;風口一旦消失,又有多少企業上演高臺跳水的悲劇,無可奈何花落去!

一場場風暴的到來,就像彼得伯恩斯坦在《風險》中說那樣:企業興盛或衰敗,股市繁榮或崩潰、戰爭與經濟蕭條,一切都週而復始,但它們似乎總是在人們措手不及的時候來臨。

在這樣一個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江湖裡,每個企業家,必須時刻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必須集中所有時間和精力,去辨析各種敏感信號,去洞察戰略大勢,去處理好品質與成本、品牌與用戶、守成與創新之間的關係。

特別是在中國製造業告別粗放式發展,向附加值更高的產業鏈高端攀升時,戰略思考和把握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向前一步是幸福,退後一步是黃昏,關鍵處行差還是走對,靠的,就是企業家的戰略思考和把握。

凡所過往,皆為序章!

老乾媽,加油!中國企業家,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