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上寶寶緊盯“國際友人”20分鐘,媽媽的處置換來對方會心一笑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好奇心驅使著孩子去發現,去觀察,去探知,去學習,去了解周圍的事物。

可有時候孩子的好奇心,卻會給別人帶來困擾,媽媽要及時“制止好奇”

地鐵上寶寶緊盯“國際友人”20分鐘,媽媽的處置換來對方會心一笑

一天, 一位媽媽帶著寶寶乘坐地鐵,對於這種陌生的環境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寶寶的眼睛總是不夠使,東瞅瞅西望望,最後孩子的目光轉移到了一位“國際友人”身上,可能因為他從來沒有見過膚色、頭髮不同的“國際友人”,這導致寶寶特好奇,寶寶歪著小腦袋足足的看了對方20分鐘。

地鐵上寶寶緊盯“國際友人”20分鐘,媽媽的處置換來對方會心一笑

媽媽發覺孩子的行為不妥後,立即蹲下身子,輕聲細語地對著孩子說:“寶寶你這樣總盯著阿姨看,阿姨會很尷尬的哦,而且這樣總盯著人看也不是很禮貌的,你看這樣好不好,為了滿足你的好奇心,那咱倆一起過去邀請阿姨拍張照片好不好。”

地鐵上寶寶緊盯“國際友人”20分鐘,媽媽的處置換來對方會心一笑

孩子的小臉蛋上洋溢出開心快樂的微笑並點頭同意,“國際友人”友好的微笑和寶寶開心地笑,咔嚓就定格在了一張照片中。

相比於直接告誡孩子這樣做不禮貌,媽媽的妥善行為其實更能幫孩子滿足好奇心的同時,戒掉不禮貌的行為,鍛鍊孩子的膽氣。

地鐵上寶寶緊盯“國際友人”20分鐘,媽媽的處置換來對方會心一笑

其實,孩子的好奇和調皮是一個孩子探知世界與開發腦力的好表現,作為家長我們要去鼓勵與引導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及理解他們喜怒哀樂的方式

孩子的好奇心很年齡階段,不同年齡的孩子,好奇心的引導方式不同

● 第一階段是0-1歲

對於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他們的認知與識別還有活動範圍的限制,他們總是躺著去關注懸掛物或者吊墜的東西,他們時而笑時而發呆,這也充分表現出他們對這些物件的好奇。

等到六個月後他們就可以爬爬走走,這時候他們就不甘願停留在床上那片小小的空間裡,他們隨處亂爬,而且他們認知開始慢慢變強,手指靈活度也大大提升,這時的他們對於身邊任何的物件都感到好奇與新鮮,他們就會握在手裡搖晃或放到嘴裡去啃咬來探知其中的奧秘。

這個階段媽媽應該做的是陪寶寶探索世界,同時做好安全隱患的防護和基本保護處置。

地鐵上寶寶緊盯“國際友人”20分鐘,媽媽的處置換來對方會心一笑

● 第二階段是1-2歲

對於這個階段的寶寶,她們大多都能夠直立行走了,不需要家人的攙扶了,所以家中的“戰地”已經滿足不了她們的好奇心,她們轉移營地,往外延伸“戰地”了。

馬路上行駛的車輛,川流不息的人群,路旁色彩斑斕的招牌,都是吸引她們眼球,更激發著她們對這些移動事物的興趣與探知慾。

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在外面轉轉,讓他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與大自然的美好。

● 第三階段是2-3歲

這個階段的寶寶,認知會隨著時間不斷的完善,這時的寶寶已經形成了自己一定的思維模式了,他們對事物已經有了初步的印象和理解,他們這個階段已經不是單一的把好奇心與思考放在心裡,此時的他們已經可以表達他們的想法與求知。

“為什麼”時刻縈繞在耳旁,大多的父母一開始會耐心仔細的回答,但隨著問題接憧而來,有些父母就會逐漸失去了耐心回答的興趣,不厭其煩的說:“真的很煩,怎麼那麼多為什麼?”

這個階段的父母,應該多讓寶寶說出自己的觀點與理解,寶寶的為什麼,或者是一系列的無厘頭,請家長務必要已熱情積極的態度去回應孩子的問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地鐵上寶寶緊盯“國際友人”20分鐘,媽媽的處置換來對方會心一笑

好奇心對於孩子往後生活息息相關,請家長一定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好奇心,平時要多鼓勵並耐心解答孩子的好奇,多與孩子一起實踐行動去驗證自己好奇的觀點。

寶媽們,你家寶寶有哪些行為好奇的現象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您轉載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加入粉絲圈瞭解更多內容,更多育兒知識一起分享,限時免費中歡迎加入。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地鐵上寶寶緊盯“國際友人”20分鐘,媽媽的處置換來對方會心一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