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离开编制做城投公司副总,年薪20万,要考核,另一个在行政单位提副科,怎么选?

用户6653925996


我来回答试试,看能不能帮你解答副总还是副科的问题!

首先,城投公司的副总,年薪20万,第一眼看起来这两个级别似乎有些不搭噶!一个公司如果能够混到副总级别,我觉得年薪怎么也得30万+吧,20万确实有点少,更何况这20万年薪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发放?是税后还是税前,如果是税后20万的话,勉强还凑合,前提是你最好生活在三线、四线的城市,否则这个年薪在一二线收入较高的城市确实不确实没有较大竞争力,承担后期的失业风险并且收益不高,这个很少有人去选。如果是税前20万的话,那就更不可取了,你算算每月到手的工资,扣除各类保险和公积金,每个月能有多少呢?明确了这个税前和税后,另一个是如何考核的问题,考核对你来说是否有难度或者压力?这个很重要,如果你有一定的难度和压力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因为本身这20万的年薪赚的就不踏实也不容易,如果再因为考核的问题被部分扣除,那对于你来说真的不值当。

反倒是我觉得行政副科比较靠谱,行政副科级代表你有一定的能力并且已经得到了单位、部门领导的认可,也就说你在过去的两年三年的工作受到了领导的赏识,认为你是一个可以承担更多工作的好青年,相信你、看中你并需要你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你压压担子,担任行政职务来讲对你来说是天大的好事,而且我觉得这个行政副科的岗位对应的年薪至少在10万以上吧?如果能够达到15万上下,你万万不能因为几万的收入差距放弃单位当前大好的前程!!!如果是我个人,只要是行政副科级年薪在10万以上,我肯定选择副科级领导岗位,具体原因我会在下面慢慢说。

你不妨这样思考一下,一个城投公司的副总岗位属于企业性质,为什么会看中你选择你,不外乎你的到来能够给你带来相应的企业效益,单位既然能给你开出20万的年薪,那么你势必能够为单位获取超过50万以上的效益才对,企业就是以效益为衡量标准的,因此企业看中的是你的个人能力,因此要想获得这20万+的年薪,你要付出的会更多。还有就是你要全面分析一下自身的条件,现在在行政单位,切莫轻易跳槽,因为你在单位有能力是一回事,跳槽到另外一个单位并且能够给单位创造财富是另外一回事,一句话:“莫把平台当能力”。如果你跳槽后在企业中不能为单位创造财富,被企业丢弃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现在你要做出决断的困难也就在于此,一定要分析清楚当前的机遇和情况。

和你说一下我自己的情况供你参考,我现在公务员单位担任中层副职,也就是副科级领导岗位,年薪也就是10万+(这单收入连提年薪都不好意思),但是行政单位有这样的一个优点,就是工作压力相对小一些,个人的职业规划相对清晰一些(虽然并不一定获得提拔),平时的时间相对多一些。在这里就不要讲我宁愿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赚更多的钱之类的话,因为等你上了年纪(35岁以上,成了家,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你就会意识到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对你和你的家人来说有多重要,每年多出来的几万块钱真的是用你的时间和身体不等价换取的,到头来想想真的不值当,当然如果你选择的岗位收入能够给你和你的家人一个更为优厚的环境和保障的话,这个另当别论(华为、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年薪都是50+,如果年轻有能力,确实值得常识一下,辛苦一下奋斗一下为自己和家人打下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

因此说,你如果有一定的能力你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现在互联网那么发达,搞点副业也不是什么难事,如果你手中有资源,加之你有足够的能力(当然是合法的)

,在副科级行政岗位上工作压力较小,利用这样的空间时间,把副业做大做强,额外的收入用以弥补两个岗位之间的收入差距,何乐而不为?


遥敬业看职场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敞开天窗说亮话,我建议你选择到行政机构做副科级干部,而建议你选择去城投公司做副总。

近几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收缩和银根政策的收缩,城投并不是“吃的香”的公司。

在前几年,我的一位朋友做的是云南城投公司总经理。当时云南城投公司的净资产是2100亿。


去年,他有幸到北京来,我才知道,他早已辞去了云南城投总经理的职务,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油水可捞”。

作为我们普通人而言,在选择一份职业或工作时,我们往往看到的是这份工作下面潜藏的一灰“灰收入”和隐形的“利好”。

那么,记得在前几年,我曾一次到云南省做调研时,就是这位曾经的朋友——云南城投公司总经理,在云南宾馆用丰富的晚餐招待了我们,饭后才知道他请我们当晚吃的那饭在100,000元以上。

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到当时城投公司的油水是非常丰厚的子可以说,在2016年之前,各大国企和各大省市城投公司的负责人都是相大“牛”的。

为什么说他们牛呢?

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各省市的城投公司主要负责的项目是国家3P项目,而所谓国家的3P项目就是城市道路建设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

举个例子:

我是北京城投公司的总经理。那么,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需求,今年将打通北京到西安的另一条高速公路。那条,北京到西安总里程大概约1400千米左右,如果真正的要破土动工,开始建设者1400千米的高速公路,那我大概估计这条高速公路修成的总费用大概在500,000,000,00元人民币左右。

要完成这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虽说国家是分批拨款的。假如从北京修到了河北大约是300千米左右,那么国家拨款100,000,000,000元。那么,对于我一个城投公司的总经理而言,这100,000,000,00元,打到公司的账户上,项目是我负责的,而在项目的招标过程中,如果我稍微动一点手段,可以说我可以从这1000亿人民币中,捞点油水,捞大概在10亿左右。所以,后面的结果,你可想而知吧。

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家宏观经济的收缩和相关政策的调控以及国家经济放缓的同时,国家也基本停止对各省市3P项目的批签和建设。

那么这时,你如从一只凤凰变成了一支农家鸡。公司帐上没有了钱,那么你这个总经理凭着微薄的薪水,你还有势吗?


所以,这是我建议你不要选择做城投公司总经理的主要原因。

接下来我将分析一下:为什么要建议你做副科级干部?

在政府部门或者在国企央企做行政部门的副科级干部,看似没有做城投公司总经理身份显赫,或者说身价高。

但是做副科级干部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 ①如果自己在岗位上突出,那么晋升空间比较大
  • ②如果自己有可靠的人际关际,那么上升空间比较大
  • ③如果自己有夯实的知识储备,那么职业选择空间大

但是,我相信以上三点,仅仅只是行政副科级干部的一些好处。


总结: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换一种思维而言,在国家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我们是可以做政府相关的行政人员或者说做企业里面的行政人员;如果是在国家经济上升形式的情况下,我们是可以做城投公司的总经理。

总之,在不同的国家经济形势下,我们只有灵活选择工作岗位,才能切切实实、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为我们带来不同的“便利”。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工作的本质就是权力和利益。


所以,在如今国家经济放缓和国家相关经济的调控下,选择做一名规规矩矩的政府行政主管或者说副科级干部。我认为会相对好一点。


在下国华


我来说说吧。因为我也面临过这样的选择。本人三线城市的一个区级单位。行政副科已经7年。不出意外1到2年可以解决正科了。年收入9个多。今年37岁。去城投可以担任分公司经理或城投部门负责人。收入20。几年以前就有跳出体制的想法。所以自学了几门考试。 目前一建双专业。一消在手。 当然没有挂靠(国家查的严。胆子小不敢弄)这是背景。

年初城投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能过去。但因为我自己单位也承担重要岗位。并且单位一把手刚来。所以不想让我走。意思就是不想放人。 后来我考虑。如果现在就跳出去。以后想回来不容易。而且永远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如果等一等,解决正科后。再进退留转。余地和机会会更多。正科去城投年薪25+。另外。区一级的城投平台太小。抗风险能力有限。几年以后的情况不好说。所以我没有去。依旧在原单位苦熬着。 希望对你有帮助


用户1951917301247


一个是离开编制做城投公司副总,年薪20万,要考核,另一个在行政提副科,怎么选?

我真心建议你选城投公司副总。你是不是忘了,行政也是要考核的。我把这个问题跟某人说了之后,他一脸吃惊的说,这种问题竟然有人问,竟然还要选择。我来介绍下某人的悲惨经历吧。

某人22岁大学毕业后考入公务员,半年后进入市委核心部门,现在也处在即将提拔的关口。然而,目睹其十余年的经历,加班加点、起早贪黑,周六从来正常上班,周末经常加班,连陪媳妇产检、陪刚出满月的孩子打疫苗的时间都没有。

毕业时,身高1米8,体重140斤的玉树临风一少年,到现在发际线明显上扬(毕业十周年同学聚会评价)脂肪肝、胃炎、痔疮、鼻炎等等,各种毛病找上门,人也成了大腹便便一油腻男。

他经常跟我吐槽,等提拔了就提要求,明确表示不要前途,只要去闲散部门清闲度日。

所以,当我把问题摆到他面前时,他才会那样惊讶。

不知道楼主为什么特意指出要考核,好像公务员不需要考核一样,的确,公务员的考核一般跟工资没啥关系,但现在xf、扶贫等等工作,都是要追责的呀,一不留神可能就被处分了,工作压力很大的好吧,要知道现在就连学校的老师都不愿意干班主任了,你是有多想不开呀。

同样是起早贪黑的干活,同样是考核,公务员还要接受各级的巡视巡查,尤其是现在的形式,狠抓八项规定落实,如果你不是一心一意为人民,全心全意搞奉献,大公无私,舍小取大,我真心劝你还是选钱吧,至少城投公司副总拿钱多些,你说是吧?


落落的成长阅读


你这种情况小公碰到过。

四年前,小公原来单位有个科长领导准备提拔他,有两个选择,一是去经投当副总,享受副处待遇(比照),年薪35+,但其实已经剥离公务员身份,以后想回来,比较难;另外就是去一个群团组织担任副职,留在体制,每月领五千出头的工资,比经投副总收入低多了,好处是升职有想像空间,至少退休捞个正处是没问题的。

两个选择让他很纠结,最后出于经济考虑,他去了经投,先期工资收入高,觉得还不错,这两年因为各项规定限制,加上指标任务又重,再碰到他,口风又不同了,他觉得压力大,又没前途,到退休恐怕都提不了正职,想回体制又没有位子。而和他同一批提拔的,现在好多要么转岗到重要领导职务,要么提拔扶正,前景看好。相比之下,他感觉自己来经投吃亏了。

经投和城投都是政府下属的国有企业、平台公司,过去主要任务是为政府盘活资产,说白了就是融资,这两年随着国家对政府平台公司的限制,类似的平台公司日子并不好过,多数是靠着现有的政府资产运营存活,企业效益和效应不见得好,不少在帐面上体现出来的是亏本运营。不过无论怎么不景气,领导的收入是有保障的,只不过没了体制身份,再想回机关单位比较难罢了。不过只要有实力,有领导欣赏,从国企杀回机关也不是难事。

总的来说,去国企还是待在行政机关,主要看自身条件。想钱途,去国企,正大光明拿年薪;奔前途,留在机关,去国企虽然也有机会回来,但这个机会小之又小,没有一定的实力和背景,不要轻易尝试。


80后小公


公务员那些事,带您了解公务员这一职业。

建议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发展前景问题,如果您的年龄偏大,在仕途上的发展潜力有限,提了行政副科后,即使是将来职级并行也得靠年头熬,如果想奔钱途,建议可以考虑去城投。如果是年轻干部,年级30左右的,我建议还是留在体制内,还有大好的前途。

二是工作压力,其实我本人是不怎么看好城投公司的,城投公司说白了就是为政府融资的,本身没有什么实体产业的,现在的经济环境不是很好,工作压力还是蛮大的,我更看好水务、文旅等有实体产业的垄断性质的集团。

三是待遇。说实话年薪20万元,在发达地区的吸引力不是太大,在发达地区副科一年也有十几万的,工作压力还没那莫大,在我所在的东北地区市级的城投公司副总相当于副处,您这个职位应该是县级市的城投公司相当于副科,对基层公务员来说,20万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选择无所谓对错,将来如何发展谁也无法预料!依据本心进行选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公务员那些事


这是一个钱和身份的选择题。

城投公司,全称是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是城市大拆大建的产物。隶属于政府,是政府下属为数不多的国有企业之一。

其主业,是城市建设经营,是一个典型的融资平台。前些年,全国各地掀起造城运动,而政府又不能担任融资主体,各级政府就通过设置国有城投公司来运作,一是整合现有固定资产,诸如储备的土地、办公业务用房等,通过资产抵押担保来实现融资,确保城市建设正常运转。二是担任城市建设各类项目的业主,采取城市建设收支与财政收支剥离的方式运作。

城投公司老总及副总,通常由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兼任,任职领导大多不会脱离编制,尽管不规范,但一般都是这种操作。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城投公司领导班子转变编制身份,那是迟早的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造城运动的控制,加上中央对地方融资规模及地方账务的控制,城投公司运转越来越难,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工作压力比较大,职业前景比较单一,脱离编制后,基本失去晋升机会。

新一轮机构改革后,行政单位数遭到腰斩,行政领导职数急剧减少,通常50人以下单位,设置领导职数为一正二副。领导岗位,以后会成为香饽饽,其含金量也越来越高,竞争也空前激烈。但工作相对城投公司还是比较轻松,晋升前景也比城投公司好。当然,薪资肯定不及城投公司。

综上,如果你看中薪资,那可以选择城投公司,如果不想放弃编制身份,还想在仕途上发展,提拔行政副科是一个不错的起点。


小公务


怎么好事都让你遇到了,一个城投公司的副总和一个体制内的副科,都是让人羡慕的地方。如果非要做一个选择的话,我更偏向于城投公司副总职位,原因有三:

1、有奖就有罚,有考核就有激励

其实城投公司本身就属于一种政府投资单位,主要投资城市建设,大部分情况下属于投资方或者甲方。一个掌控城市建设的政府投资单位,年薪20万显然并不会是全部,主要奖金应该来源于项目,一个成功的投资项目很有可能为你带来更多的收益。

而一个行政单位的副科,每个月的收入是固定死的,而且仅仅是一个行政单位而已,属于后勤保障部门,真的不会有太高的收入。

2、手中权柄是不同的。

城投公司首先隶属于政府,其次作为投资方或者甲方参与项目,已经是非常高的一个水准了。尤其记得当年投资我们工程项目的城投单位,一个小部门的负责人到了工地上,都能把我们项目经理搞得点头哈腰,权利差距可想而知,当然这仅仅是因为“钱”的原因,投资方和甲方都是出钱的单位,对于乙方这种拿钱办事的单位简直不要使唤的太过瘾。

而一个行政单位的副科,实在想不出可以有多大空间实行权柄。

3、个人成就感的差距

行政单位的成就感来源于什么?来源于被评为“先进个体或先进单位”吗?

城投单位的成就感除了手中掌控的权柄以外,同时还有城市建设的参与,一个宏伟的项目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参与的,一个成功的项目都能被你写进履历之中。而且综合来看,城投参与的项目都是会通过许多次专家评审后才会投资的,并不是个人说投就投,所以项目盈利概率很大,风险很小,在这种环境下又可以参与盈利项目投资,又可以把这些项目都写进自己的履历,同时还有较大的权柄使用,个人成就感差距不言而喻。


以上仅作参考
---End---
欢迎关注@银桑笔记,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师,十年职场人,专注职场干货分享,感谢阅读、点赞与评论,欢迎关注向我提问!

银桑笔记


城投在很多地市属于新成立的市属企业,不知道您所在的地区城投成立多久了。很多地方的城投大都是一个空壳子,资产都是虚的。这个各地情况不一,暂且不谈。

就题论题,题主主要考虑的是待遇问题。城投年薪二十万,确实不低,但需要考核,就增加了不确定性,一定要打听清楚之前进去的人待遇如何,要达到什么标准才有这待遇,自己是否能达标。再看行政副科,按照现在的工资标准,副科级一年工资加上十三薪在八万左右,财政状况较好的发达地区应该还要再高一些。不知道你所在地区发不发精神文明建设奖,如果发,一般东部地区副科年收入要在十万左右。因为完成任务奖励力度大,江浙一带部分沿海镇街副科一年在二十万左右。就算你的收入在副科中偏低,没有任何奖金,一年只有八万左右收入,但马上就要实行新的公务员职级晋升制度了,提副科之后几年时间就可以进三级主任科员,普通工资晋级与职级晋级叠加,工资上十万也很容易。并且晋升副科后,你的人脉资源将会更广阔,不可否认,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隐性的福利就是在体制内办事会比体制外方便,这一福利价值几何就见仁见智了。一方面是不一定能到手的二十万,另一方面是提拔后的工资增长,人脉扩展,应该不难选择,并且如果提拔副科后,也不是没机会去城投。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您已经四十五岁以上,此时再提副科意义不大,不如到城投拿几年年薪,更无体制内问责压力。


七八点的太阳


首先,我不知道你说的离开编制是不是通过聘任制的方式当副总。城投也是国企,而且在地方上属于资金雄厚,下属企业众多的国企。。。。且至少应该是个副厅级或者正处级单位。。。不过你提出还有个方案是副科领导岗位,那你的副总也不可能是行政编制了。

然后,就是副总一年20万,副科一年少的可能八九万,多的有十三四万。。。主要看部门,在我们这,是公检法司,一年十三四万随便拿,如果是普通单位,可能就10万左右。。。聘任制公务员都有年限的,等年限到了,就走人或者续约,也就是工资较高的合同工,副科可以长期的。。。

如果你是铁了心要跳出体制,那这个国企副总经历对你进私企或者创业很有帮助,因为站位高,认识的人也不一样。所以我建议,如果你是年轻人,可以去当副总,如果你年纪较大,40或者45以上,还是安心当副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