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圍影片簡介(一):第三屆“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影展”

第三屆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影展共入圍55部作品,其中大多數影片基於長時期的田野調查與參與觀察,作者多元、主題開闊,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對這個時代中國社會與民間文化的影像守望。視覺人類學觀察近期將對部分入圍影片進行簡要介紹,期待這些民族誌價值非凡的影片能夠擁有更廣闊的觀眾群體與更長久的生命週期。

入圍影片簡介(一):第三屆“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影展”

《大利》取材於貴州榕江大利侗寨,拍攝一年,反映大利侗寨人們的傳統本味習俗與生活。侗族是歌的民族,在他們的歌中,我們能體會他們的情感是那麼的豐富與細膩。

本片以楊成方寨老的點滴生活貫穿全片,除了以重建設風雨橋、住房和侗族特有的牛腿琴製作與演唱為線索,帶入大利侗族的各種傳統習俗與生活方式,他們的歌,樂器,食物,家庭,老人與小孩,節慶等讓你感受到原生態的侗族生活氣息,也體現到一定的現代文化帶來的改變,這是一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正在交匯的時節!

我們不知道傳統的文化還能存留多少年,現在記錄下歷史,留存後人!謹以此片獻給所有還保持傳統鄉土生活的人們。

入圍影片簡介(一):第三屆“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影展”

楊建芬是北川羌族自治縣原居民,她的獨生女兒在汶川大地震中喪生,她一度陷入了無盡的悲痛中。楊建芬的父親看到自己女兒的情緒日益消沉,倍感擔憂。

幾番權衡之後,他和家人做了一個決定,把自己的孫女,也就是楊建芬親弟弟的女兒方楊維莉過繼給楊建芬做養女,本意是讓方楊維莉陪伴自己的姑媽(三娘)儘快度過這場災後應激障礙的難關。

養女方楊維莉的到來,給這個沉悶悲傷的家庭氛圍注入了生機和活力,起初的一段日子裡,方楊維莉洗衣做飯樣樣都行,楊建芬兩口子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他們不住的誇獎著方楊維麗,好像在她身上看到了親生閨女方娟的影子。

隨著二人相處的時間增加,她眼見方楊維麗的一些小缺點慢慢的暴露出來,就更加思念起親生女兒方娟來。並且在日常中開始時不時的拿方楊維麗跟方娟做比較,這讓方楊維麗很是苦惱,她在家裡洗衣做飯的次數越來越少。

就這樣,這個才剛剛安定了沒多久的家庭,又慢慢充滿了火藥味,家庭矛盾越來越激化,就像火藥桶一樣,一觸即發……

入圍影片簡介(一):第三屆“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影展”

彝族克智是國家級非遺名錄,內容廣博,涵養天文、地理、歷史、傳說,形式自由灑脫,天馬行空,旁徵博引,是彝族民間古老智慧的象徵。

涼山州美姑縣尼哈鄉尼哈村7歲的彝族少年吉則爾曲是近幾年涼山彝區湧現出的少有的能夠流利演說克智的少年。本片講述了吉則爾曲天真無邪的童年生活、涵養克智藝術的非遺水土以及他學習克智藝術給他家庭帶來的深深困惑。

克智藝術的傳承、傳播在廣大彝族社區日益空心化、空殼化的背景下面臨的巨大挑戰和瀕危處境。

吉則爾曲的父親在彝族老人古老的智慧裡找到的答案是堅定兩腿走路的信念,既要培養兒子努力學習克智藝術,力爭成為克智高手;同時也讓爾曲接受更好的現代教育,傳承傳播這一古老藝術,發揚民族優秀文化。

入圍影片簡介(一):第三屆“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影展”

十世班禪大師曾說過,“沒有犛牛就沒有藏族,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犛牛。”犛牛與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生死相連,犛牛與藏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獨特的藏族文化。

在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樂都區海拔3000多米的農牧區,生活著一戶與犛牛世代相伴的藏族人家。從六歲起開始放牛,與犛牛共同生活了四十幾年的阿爸,將來會離開犛牛,搬去縣城居住的奶奶、考上重點高校,面臨現代與傳統、漢文化與藏文化交融的小女兒……

傳統的牧民生活在時間的洪流中逐漸發生改變,在人與犛牛的相處中,藏民千百年來的文化信仰是否也已經被悄然撼動?小女兒從現代化的高校重返家園,她與犛牛的情感又從何談起?

入圍影片簡介(一):第三屆“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影展”

柳琴戲是流佈於豫魯蘇皖的稀有劇種,柳琴戲的音樂配器為民間俗稱的土琵琶。因成本、音色等種種原因,半個世紀以來,鄉民們一直自行研發做琴的門徑。

時至今日,柳琴戲已淡出村野,做琴也後繼無人。居住在姜莊的老藝人秦化光,是今天屈指可數的手工制琴者。這個盛夏,年近古稀的秦化光決定製作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把柳琴……

入圍影片簡介(一):第三屆“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影展”

一縷絲綢,為中國打通海上絲綢之路;一架織機,鋪開經緯分明的商業版圖;一種工藝,記載真正的“中國質造”;在過去的100年裡,“黃金之紗”曾隨著戰爭、消費習慣的改變而銷聲匿跡,又隨著改革開放煥發生機。

用個體生命照見大歷史的方式,挖掘一件國際高級定製服裝背後,中國人的製造王國。以“黃金之紗”的製造過程為線索,讓“黃金之紗”的製造者們逐一亮相。

講述在“世界工廠”的大環境下,中國廣東,依然保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雖默默無聞,生存在行業的最底層,但都身懷絕技。正是毫不起眼的他們,秉承傳統,用數十年如一日的匠心,製造出世界最昂貴的絲綢之一——香雲紗。

入圍影片簡介(一):第三屆“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影展”

生活在江西省婺源縣的汪宣烈,現在是手工花燈的非遺傳承人,以他與走馬燈為切入點,在現當代社會背景下,尋找出傳統手工藝品的生存出路。“傳統文化”和“匠心精神”帶給很多傳統手藝人的,除了榮譽也有壓力。我們這次作為一個傾聽者,去聽聽民間的手工藝人汪宣烈的心聲。

入圍影片簡介(一):第三屆“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影展”

這是一部走進海南黎族最後一個紋面師的現實生活的紀錄片。她生活在偏僻的村莊,不為人知的角落。她們不是漸漸的淡出我們的視線,而是在人們的關注中從未真正的存在。瘦骨嶙峋的她卻忍著病痛挑水、洗衣,在苦海無涯的生活中,她卻能夠笑唱山歌、面對生活、感恩社會。

入圍影片簡介(一):第三屆“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影展”

廣西西林縣八大河村位於桂、滇、黔三省交界的南盤江畔,壯族人世代聚居於此。在生活勞作和節日慶典等場景中,壯族婦女身穿的袞服成為最顯著的民族標識。

時事境遷,流行服飾商鋪林立街頭,但壯族傳統裁縫鋪仍然在夾縫中得以堅韌生存,其背後蘊藏著西林壯族民眾的民族文化自信和壯寨裁縫創新傳續的力量。過去未去,未來已來,傳統技藝的延續需要內生動力。

裁縫手藝不僅是一種物化的呈現,更是一個民族千百年來歷史、文化和情感深厚而綿密的傳承。

壯寨的郎堅美裁縫演繹了“生計、融合、堅守、創新”的故事,她用針線縫紉維繫生計,同時傳承民族服飾製作技藝,在不同身份的轉換中將壯族傳統與他族和現代技藝相融合,在創新中激活了壯族袞服的生命力。民族技藝和記憶浸潤在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踐行和堅守中,煥發勃然生機的未來可期。

入圍影片簡介(一):第三屆“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影展”

獨龍族是我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這個民族屬於直過民族,直過民族指的就是從原始社會末期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

本片的拍攝地點選擇在獨龍族人口聚居密集的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從該族獨特的風土人情出發,反映國家改革開放以來,獨龍族人民的生活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