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贤孝《秦雪梅吊孝》考证与赏析

凉州贤孝《秦雪梅吊孝》考证与赏析

赵大泰 凉州贤孝博览馆

《秦雪梅吊孝》是许多地方戏剧中的经典剧目,如豫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淮剧、秦腔乃至二人转正戏中都有相关剧目,但其中以豫剧大师阎立品主演的豫剧《秦雪梅》影响最为深远。

《秦雪梅吊孝》历史非常悠久,明末就有剧目《双吊孝》、唱本《新刻秦雪梅三元记》、《雪梅教子》,到民国时期梅寄云著有《秦雪梅吊孝三元记》。

凉州贤孝艺人吸纳了地方戏曲的故事素材,进行了彻底改造,创作了曲目《秦雪梅吊孝》,在其中注入了诸多的本土元素,可以说除了故事情节相似外,这个作品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贤孝曲目。

在戏曲中,故事发生于明宪宗成化年间,当朝宰相秦国政之女秦雪梅与同朝宰相商宗胜之子商林,自幼青梅竹马,结为秦晋之好。后尚家受奸党之害,家道败落,商林借馆秦府读书。

李武莲、冯天民编著的《凉州贤孝精选》中收录了《秦雪梅吊孝》的完整唱词。在凉州贤孝中,开头部分进行了许多的简化。开篇词用八句诗交代了明朝的时代背景:“大明一统震环宇,成皇掌朝把贤人提。人生世上就由命,荣华富贵天造定。千年的方地转北斗,国王的江山转他人。真命天子登金殿,风调雨顺太平年。”然后,一句话承上启下,“按下国家休提表,我把秦尚两家往前明。”

这里有一点需要指出,可能是因为在武威本地鲜有“商”姓,所以文化工作者写成了“尚”姓。对于秦尚两家之事,寥寥几句带过,“秦尚两家同把官来做,他二人指腹结成亲。可怜尚家时运不顺,家财三起儿火灾焚。尚公子再不能在学堂里把书念,再不能皇榜上盼功名。秦尚两家同商议,送尚公子秦府里读五经。”在这里,秦尚两家同把官来做,皆为官宦之家,到底官居何位,无关紧要。尚家衰败,是由于时运不顺,家财三起儿火灾焚。戏曲里面所说的政治争斗、奸党陷害只字未提。秦家嫌弃尚家家道衰落悔婚之事也未交代,在后面会通过秦雪莲之口交代。

话说尚公子在秦府读书读了三年整,这一天恰逢清明节,就离开书馆去野外踩青。秦雪梅此时已经17岁,在家中想起婚姻大事,不免烦心,长吁短叹,乃至伤心落泪。丫鬟劝说秦雪梅到花园里游玩散心,秦雪梅便开始梳妆打扮。

对于秦雪梅梳妆打扮的过程,曲目中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绘:

左面抬过梳拢架,右面掌过净水盆。

象牙的梳子金篦子,青铜的镜子照乌云。

江南的好粉擦了脸,苏州的胭脂荡口唇。

左梳右挽盘龙髻,右梳左挽水波云。

前梳狮子鸳鸯对,后梳童儿拜观音。

头顶里青丝长得长,梳定一对鹦哥儿闹嚷嚷。

鬓间的青丝如墨染,梳定一对蝴蝶儿戏水莲。

鸳鸯堆里人说话,水波云间鲤翻身。

三元牌子八宝全,鬓间里斜插的水红莲。

上身穿的金丝绣花袄,八幅罗裙紧系腰。

豆绿丝带红绸裤,裙带上拴的响铃悬。

小小金莲二寸半,花绣鞋上绣牡丹。

由此可见,凉州贤孝虽然属于北方曲艺,整体风格粗犷豪放,但也会有细腻精致之处。

秦雪梅和丫鬟梳妆完毕,就到花园里游玩。花园里百花争艳,果树茂盛,玉浆池上“鸳鸯对对水面上玩,五色鲤鱼水中游”,秦雪梅也是个才女,让丫鬟拿来笔墨纸砚,就写了一幅诗联:绿树荫浓夏日长,绿彩倒映水池溏。满园的鲜花繁花舞,朵朵花儿喷喷香。

秦雪梅和丫鬟一时兴起,又来到了尚公子读书的书馆。在书馆里,秦雪梅看到了粉墙上的诗联,尚公子的画作、文章,断定尚公子也是才华横溢。在书馆中有一幅画,画的正是秦雪莲,秦雪莲起初以为尚公子贪恋美色,不务读书,后来经丫鬟解释是一个老道人赠送的,才消除了误会,秦雪梅便把画收了起来。

再说尚公子踩青回来,见到了书馆中的秦雪莲,顿时惊为天人。尚公子与秦雪莲交谈一番,就提出要在书馆里配对成亲。秦雪莲一听怒气生,将尚公子训斥了一番。正在纠缠之中,在外面玩耍的丫鬟来到了书馆中,秦雪梅和丫鬟便离开书馆回到了房中。

秦雪梅离开之后,尚公子又羞又恼,发现画着秦雪梅的画轴儿也不见了,更是又急又气, 竟然得下了一场重病,奄奄一息。秦相害怕连累自己,就连忙派人把尚公子送回了尚家养病。

尚公子回到家中,尚老太太遍请名医,却是汤药无效,针灸无用。尚公子告诉母亲自己是思念秦雪梅得下的相思病,尚老太太便急忙请媒人去秦家提亲。

秦相嫌贫爱富,蓄意悔婚,便提出三年内尚公子高中状元才能成亲。这样的条件,其实就是变相拒绝。尚公子病重,命悬一线,哪能等到高中状元。

无奈之下,尚老太太想出了一个办法。她让自己的丫鬟爱玉儿假扮秦雪莲和尚公子成了亲。由于尚公子其实只见过秦雪莲一面,倒也没有发现。

爱玉儿精心伺候了尚公子三个月,尚公子的病情也减轻了八分。尚公子一日突然提出要贤妻把诗条对联念出来,写一篇文章让自己看看。爱玉儿一听顿时大惊失色,诗句文章哪是一个丫鬟精通的?见无法遮掩,爱玉儿便说明了实情。

尚公子一听,又气又恼,病势立即加重,不吃不喝,昏昏沉沉了三天三夜,嘱咐爱玉儿照顾父母二老后就一命归阴了。

爱玉儿此时已经怀孕三个月了,擦干眼泪就开始操办尚公子的丧事。报丧的帖子发到了秦家,秦相竟然喜在眉梢笑在心,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解除婚约。秦雪梅听到噩耗,自然是悲痛欲绝。秦雪梅坚持去尚家吊孝,以死相逼,加上秦夫人劝说,秦相才答应。

置办了大量的祭奠物品,秦雪梅便在母亲的陪同下去尚家吊孝。秦雪梅只哭得是天摇地动,众人无不纷纷落泪。爱玉儿把前因后果以及身怀有孕的事告诉了秦雪梅,秦雪梅一听钦佩不已,便决定留在尚家,两人以姐妹相称,一起照顾老人,养育孩子。

秦雪梅的想法得到了母亲的支持,秦雪梅便留在了尚家。爱玉儿生下了一个儿子,起名叫尚罗儿。姐妹二人抓养尚罗儿到七岁,就送到了南学读书。读书读到五年整,尚罗儿学有所成,就去北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不负众望,尚罗儿最终高中状元。尚罗儿奉旨回乡祭祖,衣锦还乡,一家人皆大欢喜。皇帝封赏了尚家全家,尚罗儿的爷爷奶奶封到养老宫,安享天年,两位母亲封为一品夫人,尚罗儿也被招为东床驸马,成了皇亲国戚。

整个故事结局圆满,其实不难想象,秦雪梅赡养老人,抚养幼儿的过程充满了辛酸。在这个贤孝曲目中,穿插了一段尚罗儿和同学吵架打架的插曲。话说尚罗儿在南学读书,有一个捣蛋鬼同学名叫蔡儒魁。有一天,师父不在,蔡儒魁便邀尚罗儿去放风筝。尚罗儿说是大妈妈家法严谨,要认真摹字背书,不肯去玩。蔡儒魁恼羞成怒,就揭了尚家的老底,说是尚罗儿本是二娘爱玉儿的亲生子,怎么能把黄花姑娘当亲娘。尚罗儿一听自然勃然大怒,拿起石块就把蔡儒魁打得鼻青脸肿。蔡儒魁恶人先告状,告诉秦雪梅尚罗儿不听好劝还动手打人。尚罗儿回到家中,秦雪梅狠狠教训,打了20板子,把双腿都打肿了。尚罗儿被打得急了,跳起来开口叫骂,出言不逊把秦雪梅活活气得昏死过去。爱玉儿听到响动,过来救醒了秦雪梅,二人对尚罗儿很失望,商定要同回秦家,不再管尚罗儿了。尚罗儿一听着了忙,便去找尚奶奶帮忙。尚家奶奶疼爱孙儿,便找秦雪梅理论,堵在门口不让秦雪梅离开。尚家爷爷赶忙过来劝和,秦雪梅和爱玉儿方才作罢。尚罗儿重回南学,认真读书。

秦雪梅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奇女子,她为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反抗嫌贫爱富的父亲。在尚公子去世后,仍然能专情不移,克服困难去尚家吊孝,成了千古美谈。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还能抛弃富贵,留在贫寒的尚家,赡养二老,抚养幼儿,而所有这些人与她都没有血缘关系。

17岁的秦雪莲,未婚夫病亡,还和别的女人有了孩子,虽然是阴差阳错,但她心中肯定也不是个滋味。为了责任,为了报答未婚夫的深情,秦雪莲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幸好是善有善报,苦尽甘来。5年之后,也就是秦雪梅22岁时,尚罗儿高中状元,她也得以母凭子贵,被封为一品夫人。

许多评论人认为,秦雪梅是一个勇敢的女子,她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己的幸福。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秦雪梅到底幸福吗?当然,人生一世,冷暖自知。秦雪梅心中的想法,别人无法猜测。

秦雪梅反抗封建礼教,我看未必如此。秦雪梅反抗了嫌贫爱富的父亲是真,所谓女大不中留,女生外相,自古如此,作为一个父亲,希望女儿过上富裕的生活,也是无可厚非的。秦雪梅有如此的心性和作为,我看其实是封建礼教教育的优秀成果。她从一而终,她孝敬公婆,她抚养未婚夫的遗腹子,她和未婚夫的二老婆姐妹相安,这些不都是封建社会宣扬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吗?

或许,被我们习惯性批判的封建礼教,其实是有许多值得肯定的东西,可以培养出高尚的品格。因噎废食,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思路摧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根系,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就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