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有着几次和假释官员的谈话,唯独最后一次才成功,你怎么看?

影视北阁


很多观众在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老瑞德为什么能在最后说出那么激烈的话后依然得到假释?而之前几次一次都没有成功?

01

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世界上最好的事,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不同意原著已经把结局定好了,所以编剧的艺术创作只是一个黑色幽默,就随便怎么解读就行了的说法。这是艺术创作没问题,但是说这是编剧搞的一个黑色幽默,可以随便解读,那就有些太敷衍了。

电影,无论是不是根据小说改编,如果要去解读的话,都不能太把原著当一回事,因为它从拍摄开始,就完全属于二次创作了。电影跟小说,完全属于另一种载体的表达,不能一概而论。

一部成熟的改编电影,导演和编剧要增加加任何一点东西,哪怕是无关紧要的细节,不伤大雅的修改,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故事更丰满,让人物更鲜明,让主题更突出,老瑞德的经历就这样诞生了。

编剧通过三次不同的假释谈话,让我们彻底的感受到了一件事——先给瑞德希望,继续让瑞德还有所期望,最后让瑞德彻底绝望。

然后一切水到渠成之后,再一次完全的爆发,让瑞德的希望重新燃起,这不正应了那句话吗?

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世界上最好的事,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02

《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瑞德说自己是肖申克唯一有罪的人?

最后一次假释时,瑞德对假释官员说:我无时无刻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感内疚, 这不是因为我在这里 (监狱),也不是讨好你们(假释官)。回首曾经走过的弯路,我多么想对那个犯下重罪的愚蠢的年轻人说些什么,告诉他我现在的感受,告诉他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解决问题。

可是,我做不到了。那个年轻人早已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只留下一个老人孤独地面对过去。重新做人?骗人罢了!小子,别再浪费我的时间了,盖你的章吧,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很多影迷都认为这里应该是一个暗示,暗示瑞德最终会获得假释。一个犯人,首先意识到自己犯罪,才能有悔罪行为,同时也表现出瑞德对安迪的坦诚,安迪听到瑞德的回答,暗暗点头,表现出内心里对瑞德这个朋友的认可。

安迪走前煞有其事的给瑞德留下一个谜团,就是希望瑞德如果假释后,不要想老布那样因为不适应而再次犯罪或者自杀,而那个谜团显然是安迪出狱之后才设置的,最后瑞德出发去找安迪的路上那种发自内心的高兴,以及两个好朋友在海滩上再次重逢,虽然表面上好像很平静,但是透出一种真实。

03

《肖申克的救赎》中到底救赎了什么?

在肖申克这座监狱里,一个银行副总裁的安迪,一个蒙受不白之冤十九年的安迪,一个最终变成太平洋小岛上船主的安迪,这一段人生旅程,是他的救赎之路,那么,他到底救赎了什么?冲破环境以及经历所给与的无形的禁锢,也即挣脱那个叫作“命运”东西。

在绝境之中坚守着希望,相信与坚守着这个可能会让人变得疯狂的东西。因为这也是很多身处困厄的人心中所曾有过的最美好的事物。而放弃它也是格外地可惜的,我想这就是救赎的意义之所在了吧。

肖申克的救赎,救赎了安迪的自由,也救赎了瑞德的希望。而安迪,就是点亮瑞德希望的那盏灯。

关注不知名影评人@热茶电影 手捧一杯热茶,看一部电影,共同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热茶电影


这部电影我没看过,接到邀请后我把电影看了一遍,简单说说我的理解。电影里面前后共见了3次假释官,但是根据后面10年见一次的频率,他应该在第十年时候也见过一次,不过电影没体现出来。

瑞德第一次见到假释官是他进入肖申克监狱的第20年,这时候的他充满了出去的希望,从他回答问题的表情能看出他很认真的回答了假释官的问题,渴望能够假释,他还年轻。



第二次见到假释官时,他已经在监狱呆了30年,因为经历了布鲁克出狱后自杀的事件,瑞德已经不想出去了,他回答假释官问题时表情很犹豫,这时他已经没有出去的强烈愿望,他已经放弃了出去的希望。



瑞德第三次见到假释官时是他在监狱里的第40个年头,他已经彻底失去了出去想法,甚至是害怕出去,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老了,他知道自己出去后的结果会和布鲁克一样的,他故意气假释官想继续留在监狱里,假释成功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担心,出狱后杂货店老板告诉他上厕所不用报告时他竟然尿不出来了,如果不是安迪留下的信他的结局要么是回到监狱要么就是选择和布鲁克一样了结自己的生命。



当人失去了自由以后会被剥夺一切,除了自己的思想,没有了思想失去了希望以后就会失去活下去的动力,长期的生活习惯会改变一切,就像安迪说的监狱高墙 ,开始你会痛恨它,慢慢你会喜欢它,最后你会离不开它。人活着就就要有希望


昊子轩


小时后我父亲养过一只鸟,关在笼子里养的,养了很久,每天早上它都在叽叽喳喳的叫唤,吵个不停。某一天小鸟的叫唤不再那么频繁,我跑去观察了会,以为它生病了,试着逗它,看它眼睛依然活灵活现,我打开鸟笼,鸟飞了出去,吓的我半死,以为它跑了不再回来,没承想,过了不到几分钟它又自己飞回到鸟笼里。我赶紧关好笼子不禁暗喜,这鸟真傻,给机会都不跑。

后来我看了《肖生克的救赎》,里面的老布,那个监狱里的图书管理员,刑满释放了,在监狱里呆了一辈子,不知道是五十年还是六十年,总之是从小犯错就坐了牢,在监狱,他的生活有规律,受人爱戴,不愁吃穿,也有事干。出狱后的老布就上吊自杀了,起初觉得挺可怜,终究认为还是没必要自杀吧。直到我想起了我家鸟的事,如果这人是鸟,把鸟放到陌生的环境里,让他自己觅食自己找伴,自己搭巢,你以为是给他自由,其实是让他自生自灭。

电影里瑞德跟假释官谈话的前面几次,是报希望出去的,有着积极的愿景,想出去看下多年没有接触过的世界。他给假释官的谈话里充满了期待和渴望,各种承诺和保证,他的生活技能,思路看起来还是社会上那一套阿谀奉承,阳奉阴违,尽管他多么的真诚与善良,可在他不纯粹的内心里依然活着那个犯错的小孩。事与愿违,假释官没能给瑞德机会,是制度的强悍和不近人情把他的自由扼杀了,要把一个活生生的灵魂,沾染上社会陋习的灵魂彻底给洗掉。直到他心灵深处完全觉得连悔恨都是多余的时候,才是那个"小孩"被消灭的时候。他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机会溜走,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自由被剥夺。后来他想明白了,他清楚的知道出去和不出去只是换个环境生活,与其在外面的世界找生机,不如安逸的在监狱里活着,这样他还可以靠自己在监狱里的资源过得比外面精彩。

无所谓出不出去,心被囚禁,到哪里都是监狱。所以到最后那次申请答辩他已变得无所谓,内心已不在被囚禁。假释官看出来他内心的自由度和心理空间,也依赖司法制度的管理给刑满释放的犯人找到超市收银的工作。其实在瑞德来看只不过是换个地方坐牢。外面的世界似乎比监狱还充满不确定和恐惧。每当他上厕所打报告,吃饭打报告,旁边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出入也都是一个人,跟外面的社会格格不入,他就像关在笼子里多年的鸟被放出,可他找不到伙伴和实物,那时候的他知道这才叫绝望,外面比监狱更加无情。出狱后的社会才是他人生路上又一堵高墙。是制度剥夺了他内心里那个渴望自由的小孩,硬生生地把枷锁铐在了他的心里,即使走出监狱,也是牢房。

附加:

有人留言说文章没有直面回答为什么前两次不放偏偏最后一次才放他出狱?

还是借用鸟的比喻说吧,如果把鸟放进鸟笼没养几天,它会叫唤不停,这代表它想逃离这个笼子,它渴望自由自在的飞翔,把笼子打开,鸟就不会飞回来了,这时的鸟还是鸟的本性。瑞德的前两次答辩他有各种保证和期待,这就表明了他对自由的渴望。他向往美好,这无可厚非,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美好期待蒙蔽了观众的眼以为假释官不讲人情。恰恰不是,因为假释官知道他的渴望背后是想逃离,一个想逃离的人会是真正的救赎吗?犯错就要勇敢承担,逃离就是对后果的无视,就不是真正的救赎。电影想告诉我们的恰恰是这个道理。



心理拍案


《肖申克的救赎》真的是一部非常!非常!非常有意义的电影,相信不少网友和我一样,刷了不下三遍,但是每一次的感觉都不太一样,每一次都能感悟到新的东西,对生活的希望,人性嘴脸的丑陋,对自己命运的掌控......

都说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瑞德从怀揣着迫切的希望到希望的热情一点点被磨灭,他看透的不仅仅是结果,更是一点点被体制化,被顺从化。其实这三次的谈话结果都是必然的,从影片的细节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接下来我分析一下我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次谈话对面坐了五个人,瑞德被问了两个问题。从他进门的行为举止来看,表现的很拘束,嘴唇是紧紧抿着的,手不停的在攥动着自己的帽檐,第一次被问到:“你因被判终身囚禁在此服刑了20年”第二次是“你是否认为自己已经改过自新。”他的回答显然充满了急迫感,尽自己全身的努力,想让自己尽量的表现的好一些,从而能得到释放。在解释自己是否改过自新时,他甚至换了三重不同的解释,从“是的,先生,绝对改了,先生”到“我是说,我已经接受教训了”再到最后的“说实话,我已经完全改变了,不会再对社会有危险了,我向上帝保证。”一层一层的递进解释,其实是他认为自己还有机会能得到释放,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依然是抱有些许期待的,对外面的花花世界还是很向往的。

第二次谈话是十年之后,场景是一样的,问题也是一样的,他被问到“你因被判终身囚禁在此服刑了30年”他的回答也和第一次大同小异,但是神态之间似乎多了一丝的不在乎,嘴角多了一丝丝的微笑,不知道是在嘲讽询问者,还是在自嘲。因为他自己心里清楚,这一次同样只是走一个流程,并不会放他出去,但是他还是抱有希望,因为这是他自己内心的一个矛盾点,同时也是这部电影对细节刻画,令人深思的一个剧情点。之前布鲁克斯的不愿离去事件其实就已经为他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埋下了一个伏笔。正如他自己所说“这些围墙很奇怪,刚来的时候你会很讨厌它,但是日子久了你会发现自己离不开它了”其实这就是被监狱体制化的一个表现,同时也侧面凸显出了人性的一些黑暗点。

最后一次进来的时候,有3个细节,特别耐人寻味。第一:虽然审核的人数还是五个人,但是其中的一个却换成了女的;第二:他们落座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前两次的清一色无人连坐了,二是侧边两个,中间三个;第三:他们让他落座时,不像之前的两次那样直接用命令的口吻让他坐下,而是加了一个敬词“请”。由此可以看出这次的审核似乎在暗示着他可以得到释放了。反观他,再也不像是之前的两次那样,对自己抱有希望,认为自己有机会可以出去,并且言行举止似乎流露出一丝丝的不屑与不耐烦,甚至用调侃的口吻让审核官赶紧敲下与前两次一样驳回的印章。然而,第三次他通过了,不再被驳回,他被假释了,重新获得了自由。

如果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希望多多留言沟通呀,如果哪里回答的不好,也十分欢迎留言交流。

最后,希望大家能留下手中那个宝贵的赞,要是能给个关注的话,那将是万分的感谢!


乔巴带你看电影


我也经历过办信用卡,给我发信息让我办,申请了打电话审核以后不通过,后来又发信息让我办,办了以后给我打电话审核,我直接给它挂球了,爱下不下,最后竟然给我下了,觉着应该是差不多的,瑞德最后是去你妈的,爱放不放,老子无所谓了


忽而今夏M


一入监门深似海,来到肖申克,就不要奢望自由了。有机会出去,10年一次,假释谈话。效果如何,瑞德有发言权。

他是监狱里的资深老油条了,人脉深,路子广。能够在鱼龙混杂、三教九流的肖申克监狱谋得一个安身角落,并且靠倒卖资源获得一定地位,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会看人、会说话是免不了的。可以想象,当瑞德第一次参加假释谈话时,他会多么重视这个机会,务求走出监狱,得到久违的自由。

然是事与愿违,尽管他用最标准的套话表达自己洗心革面、痛改前非的决心,希望能够得到重新做人的机会,听惯这一套说辞的假释官还是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一个否决。深受打击的瑞德第二次假释谈话时,沉稳了许多,不再那么慷慨陈词了。毕竟10年冷板凳不好坐,再被看成是演戏演砸了可不好。然而尽管小心翼翼了,这一次还是被否决。

第三次面见假释官,瑞德已经在牢里呆了40年,须发变白,年纪一大把,眼神都变了不少。他已经看惯监狱风云,认清人性百态,也已经熟悉和接受了在监狱里耗去大半生的命运。在剩余不多的生命里,出去不出去,自由不自由,对他来说已经没什么意义。既然假释已经不是一件值得追求的事,无欲则刚的他在假释官面前反而可以放松地表达自己了。他的表达也很简单,那就是去你的假释,老子不需要了。他也不是泄愤,而是看清之后的平静。自由不能说不是好东西,但这东西的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里,何苦争取?

结果呢,这一波反传统操作换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他被同意假释了。

为什么呢?影片里没有交代假释官的思路,我觉得不外乎这几种可能:

1.正如瑞德理解的那样,假释不假释的关键不在于犯人自己,而在于假释官。不管犯人说些什么,假释官都有自己的判断,而且无须告诉你判断的理由。这就有点随心所欲的意思了,类似于传说中的签证官看心情给签证吧。关了40年的老犯人,估计放出去也没什么破坏力了,说不定假释官本来就打算给瑞德假释的,根本不需要听他本人的陈述;

2.假释官就是看瑞德不顺眼,就是想逗他玩。他越是想出去,假释官越是不遂他的意。他越是无所谓,假释官越要他尝一尝身上套了40年的枷锁一下子卸去之后的滋味。估计那时瑞德不会觉得自由的空气多甜美,只会觉得头晕目眩脚步踉跄失去人生定位。事实上,瑞德刚开始过假释生活的一段日子,真的就是这样,茫然得差点都要自尽了。

3.假释官见多识广,目光如炬,熟悉狱中老油条们的心理,对于什么是装模作样油嘴滑舌什么是实话实说不玩花样心中有数,40年过去,从瑞德的表现看出他已经心如止水无欲无求,觉得放归社会确实不会有问题了,所以就同意了假释。

不管是哪种可能,在我看来,都体现出了体制特有的力量:傲慢、强大、不知不觉中对人的驯化。

第一种不用多说,关乎一个人生命、尊严与自由的问题可以这么儿戏地处理,仅仅因为代表体制的假释官拥有碾压式的、和对方完全不对等的权力,而且假释官肯定也习惯了,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就是体制对人思想的异化。在体制里,人会异化成机器,要不就是习惯性“按流程走”,不肯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去还原事物本来面貌,要不就是影片里这种随心所欲,出发点都是尽量“简洁高效”,处理事情不带多余情感和推理,直接把人看成机器的思路。

第二种,人性本来就有傲慢自大的一面,而强大的体制,会放大体制中人的这种人性。总有一些体制中人,浸淫体制太久,把自己和体制混在一起,把体制的力量误认为是自己的力量,把人们对体制这种强大力量的服从误认为是对自己力量的服从,一旦碰到表现得不那么服从的,就下意识想要展示自己的力量,让对方臣服。一句话,在体制太久,人会失去自知之明,容易膨胀。

第三种,表面看没有什么问题,假释官如果能这样分析犯人的心理,还显得很专业,不敷衍。但究其本质,是忠实地履行了体制这个大BOSS所交给的任务。《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很深刻的电影,在我看来,最有意义的地方就是安迪所代表的自由意志和整个庞大的体制的对抗。体制的特点,就是要把人异化,变成统一、规范的机器,不可控的个体自由显然与此相抵触。如果假释官是发现了瑞德已经失去了对自由的向往和拥有自由的能力,才认为他达到了假释的条件,这就说明假释官充分理解并且忠实执行了体制所定义的假释。

这种理解,显然不是瑞德的理解。实际上,瑞德要想获得假释,只能像现在,没有了折腾的心气之后,才能得到这对他来说已经没有意义的“自由”。除非,他像安迪一样逃狱,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获得自己定义的自由,显然,并不是体制所认可的。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我认为他最后一次才跟假释官员谈话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先说他进监狱的原因,原著里瑞德给他的妻子投了保险,并把妻子汽车的刹车系统做了手脚,想杀害妻子,没想到把搭车的两个邻居也赔了进去,三个人都死了,被判无期徒刑。

第一次谈话是在被关了第20年的时候

他非常认真的积极承认错误,并且满怀期望想出去,从他的目光中能看出他非常积极,结果是没能出去。

第二次是第30年的时候,他回答得有点散慢了,当然态度依然很诚恳,表示已经认识到错误了。并且痛改前非,目光有点忧伤了,因为他的狱友60岁的时候出去,因为适应不了外面的生活自杀了,对于他们那种已经在监狱几十年的人。已经习惯了体制化,他怕自己出去会像狱友一样被社会淘汰,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在监狱里有朋友,出去的欲望自己不是很大了。结局当然是没能出去。



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第40年的时候,他的态度已经无所谓了,可是他认错的态度还是那么诚恳,他是那么懊悔,可以看出他真的老了,他想待在监狱的决心已经有点坚定了,也不想挣扎,可能觉得没有作用,即使他还是有点想出去。他无所谓的态度可能是想到他的好友安迪越狱成功了,他已经没有什么遗憾和牵挂。

第二个原因我认为跟他的好朋友安迪有很大关系,最后一次跟假释官谈话,也是安迪越狱成功的时候,前面的狱长因为贪污罪自杀了,假释官觉得前狱长肯定也没让犯人们好过过,肯定有打过他们,虐待他们,新的狱长他们觉得他可怜又有积极的态度,觉得他很可怜,被他的话动容了,所以把他释放了。

第三个原因有点扯,当一个人态度积极表示想出去的时候,假释官觉得他还没意识到错误,当然不让他出去。当他觉得不在乎了,不想出去了,别人会觉得改造他成功了,就放他出去了。我听说在精神病院里,越说自己正常的,没病的,越不能出去,反而最不在乎的那个人,医生觉得他好了,就把他放了。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是这个道理不?


内在气质


看《肖申克的救赎》的时候,最有感触的就是:读书有用!只有懂得越多,你才会越强大。

安迪和瑞德认识的时候,瑞德算是监狱里的大佬了,他说:在这个监狱里面,自己是唯一一个有罪的人。但是他不承认。

有人会想,瑞德刚进来的时候费尽心思的想出去,假释面谈了三次,为什么前两次都被否决,到了第三次才假释成功。

实际上,虽然那个时候他已经有了悔意,可并不是因为他是真正的后悔才被放出来的,最大的可能是当时的他已经被关40年了,年过半百,没有办法再危害社会了,在监狱里打杂吧,又有心无力,所以监狱不负责养老,就把他放出去了。

再有就是瑞德真的是折腾不起来了,前两次假释面谈的时候他并不是真正的悔过,那只是为他自己想出去才讲的措辞而已。

最后一次面谈之前他遇到了安迪,他不敢相信像安迪这样的人会杀人,所以当时就承认了自己有罪,安迪入狱20年,每一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计划着越狱,他的举动让瑞德震惊,并且感觉到了自己的无能。

当时他心里是很服气的。日子久了,他便开始反思自己,于是开始后悔了。

年老后真的就后悔了,出不出狱已经觉得无所谓,所以当时能出狱的时候,心里很迷茫,不知改何去何从,但还是去了和安迪约定的地方,挖出了钱和车票,才觉得生活又有了希望。


小树感


瑞德在《肖生克的救赎》中有过

3次申请假释的场面

1

第一次,他表现得异常紧张,语气不自然,目光闪躲,回答狱警的问话时是小心翼翼且带着一丝恐惧的,说出来的话也比较没说服力,比如说,自己已经得到了教训洗心革面了,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套话。

第二次,虽然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肢体语言变得自然了,也没那么紧张了,但是说出的话还是让人听着没诚意,还是哪些套话,比如,我已经好了,不会危害是会了,上帝作证等等。

第三次,他再次面谈时终于打动了狱警,我们先来看看这次能是他获得自由的对话。

官员:你已经服刑40年了,告诉我你改过自新了吗?

瑞德:我想想看,我不太明白这个词的含义。

官员:就是说准备好重返社会···

瑞德:这个我懂,年轻人。但对我它只是一个虚词,政客发明的词。让你们年轻人穿上西服系好领带有活干。你想了解我什么,是否后悔犯罪吗?

官员:你后悔吗?

瑞德:我每一天都在后悔,但不是因为受到了惩罚才后悔。我回首前尘往事,那个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谈谈,想给他讲道理告诉他什么是对是错。可我办不到,那孩子消失了,只剩下我一个垂老之躯。我得接受这个现实。改过自新?狗屁不通的词儿,你盖章吧!别再浪费我的时间,跟你说句实话吧,我他妈的不在乎了。

很明显,这次瑞德没有用到任何“我会改过自新”、“上帝作证”等套话来取悦狱警,

而是摆出了一副已经无欲无求的状态去讲述自己的感受,甚至到最后都有种自暴自弃的感觉了。

<strong>

2

剧中在图书馆养鸟的Brooks的情况证明,如果不惹事生非,遵守规矩,安安静静地呆在牢里的话,待的越长,获得假释的机会就越大,而此时的瑞德已经在牢里待了40年了

再次瑞德的谈话技巧也帮了不小的忙。现实中我们也会碰到这种情况,找人帮忙,一开口便说,算了,说了你也帮不了。这反而会激起对方的兴趣或引起对方的关注。瑞德的一句话就有点看穿对方的意思,而

权威一般不希望被别人看成自己是按常理出牌的人

还有一点,里德关于后悔的谈话,看似说得很随意,但却准确无误地表达了自己已改过自新的事实。

最后一点就是,狱警似乎也觉得瑞德待的时间已经够长,已经消磨掉他的锐气了,现在出去他也没什么动机做出违法的事,放他走应该也不会在对社会做出什么伤害。

所以,综合时间、谈话方式和动机方面的因素,瑞德得以在最后一次谈话成功获得假释。


郭儿


因为此时的瑞德早已经没有了欲望,他也真正的做到了发自内心的忏悔自己当初的过错,至少表现出来的是这样!

前两次听证会瑞德都以标准答案的方式极力表明自己已经洗心革面了,希望能够获得假释离开肖申克监狱。因为听证会事关是否能够假释成功,瑞德充满了期待,他甚至有一点紧张!然而这一切都看在官员们的眼里,一个满怀欲望的杀人犯,他是否真的悔改了,是否真的不会再危害社会了,官员们不敢保证,因此拒绝了瑞德的假释。官员们想知道的并不是瑞典是否已悔改,而是他是否还会犯错!这才是最关键的!

第三次听证会的时候,瑞德已经是一种无语无求的状态。因为他已经被关在肖申克监狱四十年了,他也已经被体制化了,就像当初的老布一样,他对外面的世界已经不再抱有希望,甚至是害怕离开肖申克监狱。没有了欲望的瑞德当然也就不会在危害社会了。而且这一次瑞德终于说出了官员们想听到的标准答案,“我后悔犯罪吗?我没有一天不后悔,但并非受惩罚才后悔”,因为这才是真正向自己的内心忏悔所才能领悟出来的。因此官员们果断的批准了瑞德的假释。

纯属个人见解,欢迎讨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