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国:钢铁大王近50岁收购渤钢再出发,带领德龙再创世界纪录


丁立国:钢铁大王近50岁收购渤钢再出发,带领德龙再创世界纪录

丁立国,1970年出生于河北丰润,邢台德龙钢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立国、赵静夫妇2006年拥有25亿元,胡润百富榜排名第123名;2007拥有65亿元,胡润百富榜排名第111名。

20几岁第一桶金赚二三千万,38岁曾计划150亿元卖给切尔西老板,近50岁收购渤钢再出发。丁立国用一生见证一个“德”字,他把“德”作为做人的第一原则,并把“德”提到了决定企业命运的高度。在他看来,“敬业报国、诚信守法”是对企业名字中“德”的最好的诠释。在以德治企的管理实践中,丁立国努力做到“诚信服务、以德兴企,实现企业与客户发展共赢”。

01

以德兴企,承担社会责任

出生于1970年的丁立国,90年代初期开始创业,他抓住国内钢材行业发展迅猛的机遇,创办了唐山长城轧钢有限公司。1998年,丁立国从钢材贸易转向钢铁实业,打造钢铁王国。2000年4月,并购新牟钢铁公司,后更名为德龙钢铁实业有限公司。

但,在邢台市,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德龙设有厂区。每年冬天雾霾来袭,钢铁工业便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丁立国屡遭限产、停产,差点被勒令搬迁甚至拆除。

危机关头,丁立国痛下决心表态:“给我一个改造的机会。”

2012年至今,德龙钢铁先后投入30亿元,淘汰落后产能,着力进行环保治理转型升级,并提出要求,环保投入无上限。2017年初,邢台市环保局长司国亮在德龙污水处理厂将一杯经过处理的钢厂废水一饮而尽。

现在,环保,已经变成德龙的名片。丁立国骄傲地说,欢迎大家有时间去我们工厂看看。

2017年,邢台德龙钢铁厂被评为国家AAA景区,是全国首个获此荣誉的钢铁企业,亦是国家首批绿色工厂。马云邀请丁立国参加中美企业家峰会首届对话,一句“谁让你钢铁做得这么好,你去最有说服力”,让丁立国感到骄傲。

丁立国,创造财富,也致力于环保,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誓将环保做到极致。他不止致力于环保项目,同时也在践行环保理念。在不讨喜的行业里做到令人尊敬的位置,是他的终极梦想。

丁立国:钢铁大王近50岁收购渤钢再出发,带领德龙再创世界纪录


02

以德行善,助力教育救助

2010年9月,丁立国和妻子赵静发起成立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开始平台化、计划性、有序地做慈善。基金会以教育救助为主要关注领域。项目集中在青海、甘肃、贵州等贫困地区的学校。“我认为社会的进步,得通过教育去推动,教育得到提升可以改变人生,再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力量非常大。”丁立国说。

2013年,慈弘慈善基金会被北京市民政局评估为5A基金会。现在,其主要项目包括悦读成长计划(慈弘图书角、小树苗计划、科普讲座)、一对一助学计划、乡村幸福课、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等,在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广西、河北、广东、贵州、北京八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县、乡、村一级项目学校1203所,村一级小学项目点近700所,累计惠及学生超过120万人。

丁立国希望,未来在这个平台上,能汇聚更多人的爱心,实现爱的传递。社会进步,需要通过教育去推动,教育得到提升,改变人生,再去帮助别人,以此汇聚力量。

丁立国:钢铁大王近50岁收购渤钢再出发,带领德龙再创世界纪录


03

推动社会进步,再创世界记录

10月20日,经英国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总部审核,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创造了三项世界纪录,分别是世界上最大钢铁“笙”雕塑、世界最大钢铁“象”形雕塑、世界最大跨度单体异型PE膜封闭料场。

丁立国:钢铁大王近50岁收购渤钢再出发,带领德龙再创世界纪录

世界最大钢铁“笙”雕塑由公司30多名工匠利用241个废分子筛桶及废旧钢板设计制作而成,作品重约18吨,高21米,体现了德龙人变废为宝、处处用心践行环保理念的精神。

世界最大钢铁“象”形雕塑由德龙工匠使用钢板、钢结构拼接焊制,高6.6米,长12米,历时40天制作完成,德龙人用钢铁“大象”表达了对国泰民安、吉祥如意的赞颂,表达了对每一位关注德龙发展的人们的良好祝愿。

世界最大跨度单体异型PE膜封闭料场于2018年10月建成投用。该封闭料场项目总投资1亿多元,南北向跨度为226.8米,东西向长度为423.6米,封闭面积达87400平方米,其面积是2008年采用膜结构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面积的2.8倍。

这些世界纪录既是对公司员工精湛技艺、“全员参与环保治理”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展示,也是对德龙钢铁近年来环保升级、绿色发展、优秀业绩的又一种形式的肯定。

丁立国:钢铁大王近50岁收购渤钢再出发,带领德龙再创世界纪录


04

他人高度评价

在2019亚布力论坛夏季高峰会闭幕式上,万科集团创始人兼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现场狠夸丁立国,称德龙参与天津渤钢混改不容易,而且环保方面做的不比日本、欧洲的钢铁厂差。

王石说,德龙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立国曾邀请他去企业参观,王石半信半疑的去了,参观的时候,王石问丁立国:“你这儿没冒烟啊,大厂顶多黑烟变白烟,你没冒烟,炼钢不冒烟,是不是在整修?他说没有。”之后,王石又参观到了炼钢厂、炼铁厂,没有钢花四溅。王石又问丁立国:“我没有看到钢花。总不能不炼钢也是环保。”丁立国回答在炼。

丁立国解释说,他说钢花、铁水的余热都是能量,工厂已经封闭并回收了。“这让我感到意外了,大跌眼镜。我发现我所谓的经验用不上了,倒过来,你的经验我要学习”。

王石说,“这个给我印象太深刻了,谈到河北钢铁,谈到河北民营的钢铁,你想想是个什么情况?反而在这里一坐,我发现和我在日本、在欧洲看到的钢铁厂,从直观上环保方面来讲,这里做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