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支持鼓励民间收藏,2019年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国家支持鼓励民间收藏,2019年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种种迹象,都在印证一个问题,松开文物艺术品的枷锁,让他自由的飞十年。

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也许给了艺术品一个机会,在这房地产哀鸿遍野的时候,沉淀了五千年的中华财富,会爆发出地震山摇的吼声,我才是财富,我才是宝藏,只不过泥沙裹身。

艺术品的金融特性和黄金金融特性有些相似,都是珍贵而稀少。黄金如果不是强加给他的金融功能, 除了小部分工业用途,只能充当装饰品而已。

当毕加索、莫奈的油画过亿元时,世界都很平静,因为它的确稀少。

当中国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拍卖成交2.5亿元人民币时,世界哗然了,一件瓷器,可以等值2吨多黄金。

全世界能有多少瓷器,中国可以买下全世界。中国人坐不住了,书画作品不断的过亿,让书画家买下全世界。看起来很美,他就是彩虹,虚无缥缈。

三十多年的大开发,地下的文物被扫荡的,连个毛都没留下。这些艺术品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积累而沉淀的财富,不需再创造,业已存在。我们只是自然而然的继承人。

这些财富庞大而且保值。未能流通,并不能否认它的存在。不流通便流失,这就是残酷的事实。所以,收藏和保护是中华民族文化延续最好的手段。保护了大量珍贵的艺术瑰宝,就展示中华强大的文化魅力,解读了中华文化潜在的软实力。

中国被侵略的历史,也是同化异族的历史,这就是中华文明软实力的强大之处。可是我们至今做到了什么?

可以将国之重器,说成了赝品而摧毁之,也可以花巨资从海外买回赝品而窃窃自喜之,也可以花天酒地的挥霍之。就不能建立良性的金融机制加以保护之。

低迷沉睡的雄狮快快苏醒吧,拿出你那雄性的胸怀,大声怒吼吧。让我们这些颓废大众为之精神一抖吧。

如今国家和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各类的艺术品发展基金都在设立,虽然规模还不大,但是发展规模潜力巨大,连美国的投资银行都断言了要六万亿的规模才可以匹配。

所以,艺术品的春天就要来到了。但是要合法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让它合理合法的成为金融产品,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艺术品的价值认证

艺术品价值的认定一定要有权威性和担保性,一旦确认,就要终身负责。当然这需要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和艺术品发展基金共同认定的艺术品评估机构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全新的金融模式需要探索,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

金缕玉衣贷款就是很好的例子,几位知名的专家,写个鉴定意见,做个24亿的价值认定,就可以银行贷款7个亿,百分之百的黑箱作业。

一个艺术品的真正价值认定是很难的,除了制作成本以外,它的广义的艺

术性是难以评定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文化、历史、艺术的综合体。

狭义的价格标准可以制定。书画作品相对容易,各地都有标准。珠宝玉器也多有市场衡量标准。瓷器艺术品可以分为三六九等,分别制定标准。

2、全民登记,就要大赦文物

文物普查是一个解决艺术品身份认证的机遇,国有博物馆的文物普查可圈可点,可是普罗大众手中的文物如何普查哪?工作量巨大,弃之不用,失去了普查的意义。

全民登记,就要权威机构认定真赝品,并大赦文物。通过建立各地区的艺术品发展协会,通过协会组织的方式,解决艺术品真赝品的认定和价值评估不失为事半功倍的方案。

我们的投资同仁和金融界正在运作此方案,希望能得到积极的推进。如今,国家开始进行文物普查,进行文物登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只有文物登记后,文物才能有了身份证明。才能从地下走到地上。

有专家提议,如果文物登记,就要实行文物大赦,英雄不问出处,谁拥有,谁就是它的主人。

有了身份,自然就有了价值,就有了金融品性,就会成为新的金融衍生品。文物就变成了良性循环的资本模式,在世界上可以成为文物资本规则的制定者和话语权的掌握者。

这只是理想主义者,面临现实更加困难。光靠政府的支持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强力资本介入,国家只要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我想灵活的金融政策,可以使其变得畅通。如何变得畅通。

艺术品拍卖在西方世界是个公平的理财手段,到了中国仅仅20年,就面貌全非了。人类创造的不同领域的先进理念,到了中国这个神奇的土地,都会变得异样、变得扭曲。

究其本质,归根结底是中国缺少真正的收藏家,缺少真正的实业家,缺少真正的艺术品金融功能。就像当今的股市、楼市都在击鼓传花,没有真正的良性循环。美丽的鲜花最终成了罂粟之花。

今天,国家终于开始重视艺术品的发展和未来,建立了国家艺术品发展基金。鼓励民间、企业创立各类的艺术品基金。这是非常好的开端。如何使其走的更远,更加有效,就给与我们广大的藏家带来了机遇和探索。

多么迷人的古代艺术品,这就是我们的财富。

近期,许多投资界和金融界的朋友在一起交流,都谈到了当前的金融形势,如何运作出一个令人向上的金融衍生品来增值保值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