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同學,十年後A努力工作年薪50萬。B醉心炒房炒股年薪10萬但資產千萬,誰贏?

麟麟星


這個提問明顯是要告訴大家,辛苦工作還不如炒房,讓大家順著這個思路去討論地產多麼不公平,或者表示炒房子實在是太聰明。

顯然是A贏,年薪50萬的人,會在一個比較發達的城市,年薪10萬的人,可能在經濟發達的城市,也可能在一般的城市。

兩人是同學,年齡自然相當,年薪50萬的A,正常來說,買的房子是比較好的,要算上價值,加上其它資產,未必比年薪10萬的人資產低。

年薪50萬的A,職位高,年薪10萬的B是個普通職員,差了很多個級別。

人的能力是分級別的,也是適用於各方面的,兩個是同學,年齡相當,學歷相當,工齡自然也相當,在這些前提條件相同的時候,可以明確判斷,年薪50萬的A是精英人才,年薪10萬的B是普通人,精英人才不會輸給普通人。

除了天才,公職人員,公益事業的人,能力不可以與收入劃等號。其他人,只要是市場經濟的參與者,收入與能力是匹配的,很少出現能力高收入低的情況,也沒有能力低收入高的情況。收入包括所有來源,不只是工資。


西格瑪的化學


我認為A贏了!

之所以這樣回答,是因為有親身體驗。今年四月份我去深圳公出,和在深圳發展的幾個大學同學聚了一次。大學同學中有兩個人,和問題中的A和B很像很像!

這倆人,當年都是大學中的風頭人物,一個是班長,一個是校學生會宣傳部長。畢業後,兩人都分到深圳一家國企,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班長不務正業,對炒股很有研究,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股票上,後來索性炒了單位魷魚,全職炒股。二十多年來,在股市跌打滾爬,一路走來,目前股票市值有上千萬了,在深圳有三套房子。

學生會宣傳部長在單位落地生根,從普通財務人員做起,二十年後,目前已是公司副總兼財務總監了。年薪據說五六十萬,有深圳二套房子。

如果從財產總值來說,肯定是班長成功。他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實現財務自由了,而且如果宣傳部長後半程不發力的話,和班長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因為錢是能生錢的,班長炒股能炒到這種程度,說明他財商很高,理財能力超強。

想想看,我們辛辛苦苦上班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賺錢養家,最終實現財務自由麼?

但是,大家知道嗎?聚會的時候,班長和宣傳部長完全不是一個狀態。二十多年沒見了,我記得他們倆當年都是挺健談的人,而今宣傳部長在酒桌上侃侃而談,十足領導派頭,班長卻變得木納多了,目光有些茫然,大部分時間都是充當聽眾的角色。

請看,這就是差距!班長長期宅在家裡炒股,和社會有些脫節了,而宣傳部長卻在社會上混得風生水起,從人脈,地位,還有職業成就感上來說,是班長比不了的!你說他倆誰贏了?

所以,我認為宣傳部長,也就是A贏了!

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錢財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但不是全部。這個社會,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錢真不是萬能的,有些精神層面的東西是錢買不來的。再說,掙錢沒有盡頭,只要衣食無憂,適可而止就可以了。

其實,放在以前,這本來不是問題的問題。以前衡量一個人的“身價”,有很多指標,比如工作、學歷、家庭等等,而現在,我們粗暴地都換算成錢了!

像題目中的A,年薪50萬不少了。而且大學畢業工作才10年,也就是30多歲,很年輕,上升空間還是很大的。既然拿這麼高薪,說明業務能力很強,在職場上有廣闊的前景,潛力很大。

B雖然已經某種程度上實現財務自由了,但是,股海沉浮,沒有人敢保證自己是常勝將軍。最關鍵的是,他的職業成就感,遠遠比不上A。

A雖然掙的沒有B多,但是年薪50萬完全能過上很愜意的生活了,這就夠了!

職場成功也是一種財富,而且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財富,不但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

對此,大家贊同嗎?


李中東


這個問題我很有發言權啊,我和我同學就是這樣的例子。我就是努力工作,我同學全職炒股炒房,10年後,人家現在是身家幾千萬,我還是一個為生活奔波的人。然後誰贏了呢?我認為雙贏,我們都贏了,只是我們贏在的地方不同。下面我來分析分析我們贏的有什麼不同。

我同學贏了什麼?

首先肯定是財富,是的,他經過10年的炒股炒房,贏得財富自由。目前房產有七八套吧,而且還是全款。這些財富通過上班是很難賺到的。所以因為受他的影響,我也開始重視理財,投資是人生一門你想達到財富自由的必修課。除了財富,他還贏得了身份地位,在小城市,一個80後擁有這樣的財富,而且完全是自己白手起家,實屬不易。當你的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你的人際關係網就會變得非常廣泛。無論是官還是商,你的人脈都會超越很多人,有個什麼事,你可以很快就託人辦理好。所以財富和身份地位是我認為他贏的地方。

我又贏得了什麼?

我贏得了在深圳立足之地,10年前,我孤身一人來到深圳,一無所有。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通過工作賺錢,在深圳成家立業,這是我贏的地方。雖然很普通,但是起碼合格了。通過10多年的工作,自己的知識面也得到了很大提升。而且也正是因為工作才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了金融行業,接觸到了很多高端人才,通過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知識。通過工作,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標。相信下一十年,通過在金融領域深耕,我也能創造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

所以無論是努力工作還是炒股炒房,10年後的你都會贏得你想要的東西,只要不服輸,幸運就會降臨於你。


月牙亮投


我認為B贏了。

假設兩人剛開始是同一起跑線,十年後A年薪50萬,B只有10萬,很明顯A的工作能力應該更強,甚至可能是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而B的十萬收入可以說工作能力應該平平,或者在企業的價值平平。

但是我們再來看資產,B有1000萬的資產,文中沒有明確說明,我推斷提問者的意思是B的投資能力還是非常高的,這10年投資賺了1000萬,如果順著這個思路B的工作能力沒有多大提升,但是在投資上是非常有心得的,可以完勝A.

有的人可能會說A能賺,再過些年可以追上B。咱們假設兩人的資產不升值了,賺的錢也不投資,收入也不增加,A要25年才能追上B,也就是兩人又同時回到起跑線。

那A是不是輸了?

如果再考慮投資收益和資產升值,我們知道一個人工作能力再強他都會有天花板,他的工資也是有上限的,一般人的職業生涯50歲左右薪資基本就達到巔峰了,但是投資不一樣,特別是加上覆利的神奇效果,我們可以看到本菲特年近90財富還在飛速增長,也就是A追到一定時間點就追不動了,但是B應該是越跑越快。

B比如能達到10%左右的年化收益,那麼一年下來的財富增值是110萬(包括10萬的薪水),即使B不幹活了,一年也比A多50萬資產,複利的作用第二年更多,而且一年比一年差的多。

因此我認為B贏了。

補充幾句:

有一句俗話叫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就像多少年前在北上廣咬著牙買了幾套房的人的財富可能是周圍和他一樣工作收入的人一輩子都賺不到的。

這些都是有一定的道理了,這裡的橫財我認為不應該理解為賭博或者天上掉餡餅,而應該理解為投資,就是讓錢生錢的本領,當然了不是說工作沒用,工作收入最起碼給你提供原始資本,給你提供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否則投資的本錢都沒有談何增值。


鑫財經


評論員門寧:

這個問題非常有趣,一個通過努力獲得了穩定的高收入,另一個通過投資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他們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其實都屬於贏家。

首先來說A,從表面來看,A的資產不如B多,但是每年可以通過工作獲得50萬的收入,是B的5倍,這代表他在自己工作的領域已經成為了高管或者專家,能夠經受住經濟、行業波動,靠自身能力在行業中立足。雖然可能離財務自由有距離,但也足夠享受富裕的生活了。

對於B來說,雖然在過去十年積累了比A多的財富,但者不代表未來十年還能以這種速度積累財富。投資固然看重能力,但更看重趨勢,在過去10年裡,不少人僅僅靠不停買房就攢下了千萬身下,主要原因並不是其投資眼光好,而是坐上了房價起飛的列車。現在列車已經減速,想要繼續靠炒房賺錢已經很難。不過1000萬就是1000萬,即使做做低風險投資,每年至少也可以獲得50萬以上的收益。

至於輸家,其實是哪些工作時想著做點副業投資,做副業時又害怕承擔風險,最後10年過去,工資和資產都原地踏步的人。


首席投資官


僅看這十年

如果僅僅只看這十年,那麼無疑B是贏的,為什麼呢?

對於A而言:十年後年薪50萬元,那麼這十年累積下來的總資產應該不會超過500萬元,我們取值275萬元(第一年5萬元,第二年10萬元,第三年15萬元,每年5萬遞增),十年後A的資產遠遠比不上B,十年後A一年創造的收益為:50萬年薪+275萬元*5%(275萬元的理財利息)=63.75萬元

對於B而言:資產千萬,我們假設給它變現為現金,即1000萬元人民幣,單單就資產已經遠遠勝過於A了,十年後B一年創造的收益為:10萬年薪+1000萬元*5%=60萬元,在年收入這塊也僅僅是略低於A,所以僅僅看這十年B勝。

往後的幾十年

如果往後幾十年來看,肯定是A勝利,為什麼呢?工作十年,年薪達到10萬元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工作十年,年薪能達到50萬元的少之又少,如果是在大型企業,至少是一個核心骨幹,如果是在中小企業,那麼基本就是一箇中層以上的領導了。

在50萬年薪這樣的位置上,結交的人脈、圈子,眼界都是年薪10萬的人所無法比擬的,後續還會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第二個十年裡,50萬年薪完全有可能達到一兩百萬,甚至自行創業成功,而且這個還只是明面上的收入,領導崗位很多灰色邊界的收入是我們所不熟知的。

而在年薪10萬元的位置上,在第二個十年裡,肯能你的年薪依舊在這個層次徘徊,當然你可以繼續炒房炒股,但這兩個都不是穩定的,能確保一直上升,在你封閉的圈子裡,你要獲得其他更多的成功則困難多一點。

總結

對於A而言,有廣闊的發展情景,未來的成長性更高;對於B而言,十年後收手,靠著千萬資產也可以過上一個較為優越的生活。從社會地位上來說肯定A更成功,但是從生活悠閒自在程度上來說或者說幸福指數上來說,A不一定會高於B(前提是B收手,否則炒股炒房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鯉行者


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其實說白了就是兩種生活態度的對比。第一種努力工作,年薪50萬。這種人一般是比較保守的人,能夠按部就班的安排自己的生活,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同時通過努力,自己也有50萬的年薪收入,這個收入水平也算是比較高的了,有了這樣的年薪,最重要的是比較穩定,只要工作不出現大的問題,這種狀態是很多人的一種夢想追求。

第二種人年薪只有10萬,但是通過自己的交易,獲得了千萬資產,也算是人生的成功者。如果二者比較的話,不同維度會有不同的結果,如果單純從資產量來比較的話,無疑第二種人是成功的,通過交易獲得了千萬資產,雖然不能說財富自由,只要自己能夠穩健投資,這個夢想並不遙遠,而年薪50萬的第一種人還需要長時間的努力,才能讓資產達到千萬的水平。如果從風險的角度來講,雖然第二種人有千萬資產,但投資具有很大的風險性,尤其是房地產和股票投資,如果投資出現問題,千萬資產也很快就會虧光,而50萬年薪的第一種人,則非常穩健,只要努力工作,可以說是旱澇保收,從這一點上比較,第一種人贏。


綜上,以上兩種人最後誰贏誰輸,就看比較的維度和個人的性格,從普通大眾的角度講,兩者都是贏家!



小散李大鵬


題主的這個題目,金老師認為沒有誰贏,也沒有誰輸。怎麼講?一位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工作,達到年薪50萬,算得上拔尖的人才。而另外一位沉迷炒房、炒股年薪十萬且資產千萬,也算得上拔尖的人才。兩位在不同的領域、行業,或者就算是相同的行業內,都是屬於拔尖的人才。一位靠著主業走到最頂端,一位靠著副業走到頂端,人才與人才之間相對比,沒有輸贏。

可能會有很多讀者認為沉迷炒房、炒股年薪十萬且資產千萬的才是人生贏家,比努力十年後年薪50萬的那位強得多。從直觀的角度上講,確實如此。但是,股市可不能與年薪的思路相比較,年薪是崗位需求,50萬的年薪,說明工作者的能力已經很超群,就算是這家公司倒閉,這樣的人才還能在別的地方尋到一份差不多年薪的崗位。

但是,沉迷炒房、炒股年薪10萬且資產千萬的工作者就不一樣了,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如果遇到了金融風暴、經濟危機,並且自己又沒有規避風險,可能資產千萬僅僅剩下200萬也說不定。如果是開了槓桿,一夜破產,甚至揹負鉅債也說不定。當然了,如果遇到大牛市,身家過億也是可能的。

從穩定性的角度講,年薪50萬的工作者與另一位,顯然年薪50萬的工作者要好得多。但從機遇性的角度講,金老師認為正常情況下年薪50萬的工作者要大於另一位。只不過,題主對比的這兩位,後者的投資理財的能力很強,成為了少數不虧損且能實現巨幅盈利的一人。股市中有這樣一句話“七虧二平一盈利”,佔比盈利的比例很少。如果對比這兩人,後者未來的機遇性可能會大一些。但是,如果正常情況下,後者的機遇性不如前者。


厚金說


從資產的角度講,這兩者都不算輸家,A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每年能有50萬年薪,這個收入一點也不低,屬於高薪水了。對B來說目前資產上千萬,也屬於財務自由的狀態,只是兩者所處的環境不同,A似乎從明面上給人感覺更風光一些,而B有種個人的英雄主義那種。

如果真要分出了贏家的話,從正解的角度,我更傾向於A。

畢竟A的模式具備廣泛的傳播性,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靠讀書工作最終獲得高薪水,從而提高生活質量,而且這種方式通過努力可以做到,並且可能性很大,但是B通過炒股達到資產上千萬,在股市裡不要說上千萬了,多數人炒股的結果都是虧損的,僅僅這一點想在股市裡奮鬥實現財務自由的概率那是非常的低,有時候你即便努力了未必會有收穫,而且弄不好會傾家蕩產,對於B的成果也許是一種巧合,或許有運氣的成分,如果運氣不好的話,現在存在上千萬的資產嗎?

人生沒有錢是不行的,但錢不是萬能的,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或者輸贏,一定要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要看成功者的模式是否具有廣泛性的,從這點上來講我比較挺A。 B即便是靠運氣也有智慧的成分存在,應該尊重,只不過這種勝算的概率不能與A相提並論,這樣會給帶來不好的傳播效應和示範效應。


春意萌生


奇怪了,難道不是都贏嗎?

這兩個同學,沒有那個比那個差。

因為他們都在各自領域幹出了一些名堂。

你說B炒股,他有可能某天全部賠光。

那我還可以說,A雖然年薪50萬,但他可能有一天,因為大環境的原因,被裁。

所以呀,我的看法是,這兩個同學,都是贏家。


有人說,相對年薪50萬,炒房炒股年薪10萬但資產千萬要容易一些。

我想說的是,那是因為你沒有炒過股,沒有當過一次韭菜。

等你當了幾回韭菜,你就明白:

普通人炒股到達資產千萬,這是一件多麼小概率的事件。

再有,你認為資產千萬比年薪50萬容易實現,

那是因為,你估計有好幾百萬資產(房子),但都是你父母留給你的。

你沒有經歷過資產從0,變成千萬這個過程,你是一步到位。

故認為資產千萬,其實也沒啥。


題目問的是:

到底誰贏?

咱們要這麼去看。

設想,有一個打分機器,它可以給任何人打分。

於是,寒木花了10塊錢,請這臺機器,幫這兩個人進行打分,結果,分數分別如下:

A努力工作年薪50萬

得分:735283分。

B炒房炒股年薪10萬但資產千萬

得分:735273分。


如上,假如兩人的分數就相差10分。

那麼,平凡人如我,怎麼能看出,這兩個傢伙,到底誰是更贏一些的贏家?

我只能說,大概率是,這兩人都是贏家。


提醒:

炒股有風險。

不去當韭菜,就是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