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重寒則熱,重熱則寒;重陰必陽,重陽必陰”,要傳遞給後世的是什麼?

心願103337456


這個問題提的深入,也是中醫最精深最爭議的部分。

陰病陽病,重陰重陽,現在醫院裡的中醫已經當封建迷信糟粕拋棄了,山上的道醫少數還在用。

寒證熱證,主要是外邪。陰證陽證,是內邪。陽為顯,為實證。陰為隱,為虛證。

陽證伴隨七情顯現,尚有特徵可察。陰證常常無跡可循,常用手段不能奏效,被稱為疑、難、雜、怪病。

陰證陽證的辨證,四診八綱另有內涵。望則望內景,聞則聞氣運,問則問鬼神,切則切鬼神脈。

望內景,聞氣運,一般中醫做不到,一般道醫也做不到,丹道到了一定修為才可以。

問鬼神即以前太醫十三科裡的祝由科,用符用咒,這是道醫的基本功。

切脈,一手切寸口辨三部九候,另一手切中指鬼神脈,兩者互動,才能準確辨陰陽病。鬼神脈也分三部九候。

癌症,按這個方法體系治,據說成效很高,也最簡單,但只是聽說,沒持續觀察過,沒找到機會,不敢妄言。

注:鬼神脈部分,見黃劍先生(網名油麻菜)跟蹤拍攝,張至順道長網上視頻,本文系轉述。


杜新治


重寒則熱、重熱則寒。是否理解為,像寒咳白痰,舌頭胎白,長期吃祛寒止咳的藥物,過了就會變成黃痰,熱性的表現。原來熱症的黃痰,舌紅,咽喉痛的咳嗽,長期使用寒涼止咳的藥物,時候長了,過了會變成黃痰,舌胎紅,脈洪大數的脈表像的意思呢?重陽必陰,重陰必陽同理,比如腎陰強陽腎虛,長期吃補陽強的附子,桂枝的藥會產生陰虛的現象,而腎陰虛陽強的病人長期吃滋陰麥冬、冬蟲草、石斛的病人,病人吃得時間長了就會變成陰強陽虛的現象,時間長了會變成陽痿,腎衰竭,尿毒症的現象呢?總的來說就是陰陽平衡,才能萬物生長。


閒雲野鶴毛人同


這是假設人體的運行是一個圓,在運行到極點的時候會再返回來。其所要表達的是這個道理。


這個道理真不真的,在中醫的辯證和實踐上是被證實了的,很多實熱的症,有的高明的中醫是用大熱的中藥退熱的,就是運用了這種醫理。所以這種假設也是有實踐支撐的假設,和科學的證明本質差不多,只是中醫強調辯證和技藝,在分析和系統的鞏固知識這種新學問形式下,做不到現代化學下的成分分析這類方向而已。實際也無必要,中醫是一種整體辯證醫理下的控制技法,依靠人體本身的能力給予導引來治病的,所以不會對破壞人體功能。而且中醫最知道人體本身何為正常,讓人體迴歸到正常就是中醫的治病方法。而西醫多靠化驗數據,正不正常憑醫術已經不大會看了,只能靠藥,西藥多對人體無差別殺傷,這就是等於把我們的健康捆綁給了高大上的化學醫藥工業。


比如我們用涼水泡腳,泡上一會腳就變熱,這就是重寒則熱的實際例子。你不能說這個沒驗血驗尿結論就不科學。只是另外一種方法下的實證認識而已,是構建學術採用的方法和基礎不同。但是中醫的整體性假設和醫理西方沒有,所以西醫是一種建立在科研基礎上,卻沒有醫理的偏操作性的藥醫。


因此中西醫都有點問題,中醫是見森林樹木不見小草,西醫是見小草樹木不見森林。兩者要結合就是要研究中國醫理並打通西醫科研通道。只可惜在巨大的醫藥工業的經濟利益面前,放不下這利益只能走向過度醫療瘋狂掙錢的商業藥醫之路。中醫因為省錢的很所以就和藥醫存在根本上的分歧,中醫本質就是為了救人不是為了商業化。這種本源推動力的矛盾,在資本逐利本性面前的結局就是被邊緣的命運。所以如果國家不介入發展,純靠資本力量,中醫衰敗無疑。


《黃帝內經》是中醫的理論基礎,裡面可以說是中醫的寶庫。中醫的重點就是醫理和藥性,所以中醫是培養醫的,藥便宜到要死。好的中醫根本不分科,一個人就能頂一個醫院,當然西醫在科學研究支撐下的領域優勢我們也不要諱言要懂得再打通和分利弊。但也要看到西醫除了外科手術人員基本都是藥品銷售,離了成藥和檢查工具基本看不了什麼病。像DNA,細菌微生物,生物化學,輻射等在醫學的應用本質也是科學應用。沒有什麼醫理指導,目的就是消滅出現在人體的敵人,對人何等的粗糙啊。所以醫理上過於落後,將來必須要和中醫結合,否則除了外傷類,感染類病治死的肯定比治活的多。

這裡有一個統計:以色列近50年喪葬協會真實的數據統計顯示,期間以色列有兩次全國性的醫生大罷工,而期間毫無例外全國死亡率都達到了歷史低點,兩次都是。這個事其實是要警醒我們至少現代醫療系統本身是可能存在問題的。


而《黃帝內經》作為中醫的理論源頭,現在真能通達的人恐怕本身就少,而能超越古文思想重塑現代醫理的任務更是難有人能負擔起來。


所以就特別希望能看到有一天能用中醫醫理來引導西醫的發展,這也是中國對全世界文明的貢獻。但是現代中國人不自信啊,從外邊學什麼就跪什麼,自己的實用醫學又不會往科學理論和現代語言上轉化,因此連繼承也有問題了就更難談發展了。


晴之黎明


物極必反,陽極必陰,陰極必陽,這是世間萬物的大道。

正如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


冰臺草堂


陰極陽生、陽極陰生。萬事萬物都在不斷的發展變化,是相互有聯繫的,並不是單獨存在的,我們看問題或者給患者問診一定要有整體觀,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為了生存在苟且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這與《易傳》用陰陽之道解《易經》八卦相矛盾,“乾陽物也,坤陰物也”。照易傳說法,乾純陽卦,重陽,坤純陰卦,重陰。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那就乾坤顛倒,天塌地陷了。


趙日金141


黃帝內經》接受了中國古代唯物的氣一元論的哲學思想,將人看作整個物質世界的一部分,宇宙萬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質“氣”形成的。在“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的觀念指導下,將人與自然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比如人是陰陽對立的統一體,人體本身,就是一個有機動態的宇宙。而五行體系恰好對應了人體的五臟:肺為金,肝為木,腎為水,心為火,脾為土。同樣人體也有陰陽二極,凡是劇烈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陽。相對靜止著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屬陰。


艾嘉仁


“重寒則熱,重熱則寒”是指內外兩感。“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洩;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溼,冬生咳嗽。”正常來說,天寒地暖精氣在下,天熱地寒精氣在上,例如冬天地下暖,夏天地下涼就是這麼個道理。重寒則生瘀,瘀而化熱,重熱則升散,散而為寒。


腫瘤黃藥師


體現了物極必反,量變達到質變。


沒事就是逛逛


所述“重陰必陽,必陰,重寒必熱,重熱必寒。。。。。。”這些說法來歷其實都是“易象”。重疊的重。不可解讀重量的重。太極六元重疊“易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