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斗了几十年,为何最终谁也没能统一中原?

clover_ATS


有国由来在得贤,

莫言兴废是循环。

武侯星落周瑜死,

平蜀降吴似等闲。

—【唐】李九龄·读三国志

三国时代,是一个令后世千百年的中华子孙们永远心向往之、情牵绊之、思叹息之的英雄时代,其短短的数十年留下的故事与传奇的精彩程度,超过了后世享国百年或数百年的很多王朝。

历史上对三国时期是这样定义的: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结束这个时代的并非三国之中任何一国,而是代魏的西晋王朝。<strong>

魏蜀吴的鼎立割据最终给别人作嫁衣裳,魏蜀吴斗了几十年,为何最终谁也没能统一中原?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我们对三国整体实力上做个分析,看看为何最终谁也没能统一中原的根本原因。

自公元184年东汉黄巾大起义之后,东汉政权的统治基础从根本上发生动摇,各地军阀割据,自行其是,中央政府的权威荡然无存,距离真正的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最终经过几十年混战,最终形成了以占据北方的曹操集团、占据江南地区的孙权集团,以及占据西南一隅的刘备集团为最强大的三股势力的局面。

随着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次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到了公元229年孙权在建康正式称帝建立吴国,至此魏吴蜀三国鼎立的格局正式形成。

现在来简单分析下三国的实力情况。

从领土上看,魏国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占据了东汉末年天下十三州中的九个半,即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占北部)、扬州(占北部),同时还拥有河西走廊及西域部分地区,设置了西域督护府管辖;

吴国占据了十三州中的两个半,即扬州(南半部)、荆州(南半部)、广州、交州;

蜀国只占有十三州中的益州,至于说诸葛亮南征时占领了南中地区,就是今天的金沙江以南的四川南部和云南北部地区,在东汉末年远未开发,纯属蛮荒之地,对蜀汉国家没有多大作用,可以忽略不计。<strong>

东汉十三州的划分是以人口和经济划分的,而不是占地面积,所以仅占有一州之地的蜀国无疑是三国中最弱的。

蜀国理论上还拥有南中和汉中,但南中的蛮族不服教化,时叛时服,也不纳税,对蜀国的贡献有限,不反叛蜀国就心满意足了;汉中虽然富庶,但魏国把人口都迁走了,只留下一块白地给蜀国,蜀国得到汉中不仅没有增强国力反而要拿出有限的资源补贴汉中。

更加糟糕的情况在蜀汉建国前夕已经发生了,公元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战略要地荆州被曹操与孙权联手占领,蜀国的势力从此不出三峡一步,战略回旋空间被大大压缩。

蜀国唯一的优势是益州在东汉末年长期的军阀混战中一直置身事外,使得蜀国的国力在建国初期和魏吴的差距不太大。

不过蜀国底子太薄,基础太差,在魏吴经过短暂的休养生息后,很快就与蜀国拉开了距离,蜀国能够偏安一隅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了。

从人口上看,据史书记载,公元263年,即蜀国灭亡的那年,魏国人口已经超过1200万;公元280年吴国灭亡时人口只有230万,还不到魏国的五分之一;蜀国人口比吴国还少,到灭亡的时候人口才仅仅94万,仅还不到吴国的一半,曹魏人口是蜀国的十倍以上。

从兵力上看,魏国地多人广,能够轻松供养70万至80万兵员,而吴国兵力高峰时期有20多万,蜀国即使倾尽国力,也只能最多出动10万左右的兵力。

史书记载,诸葛亮六次北伐时出动的兵力,每次都在在1至3万,最多的一次还不到7万。魏国为了对付蜀国北伐,在西线陇右关中一带部署了30万兵力。<strong>

蜀国远道劳师去攻打数倍于己的曹魏大军,胜算基本为零,即使有过几次小胜,但无法改变整体战略态势,北伐失败是必然的,而蜀国为此逐渐耗尽了仅有的国力军力。

从经济上看,魏国占据了天下八成以上的肥沃土地和七成以上的城池,吴国和蜀国占据的地盘多是当时未开发和半开发的不毛之地。

吴国还有荆州和三吴,即今天的湖北以及长江和钱塘江下游较为富裕的地区,蜀国就只有成都平原一地。

蜀地封闭落后,加上屡次北伐国力消耗巨大,到了晚期,已经到了国困民穷的地步了。

蜀国还有一个致命的政治缺陷,就是益州当地士族对外来的刘备集团有天然的不信任和防备心理,荆州旧部和益州新部党派之争严重,很难众志成城,当地士族不愿意配合毫无成效的北伐。

东吴政权也存在来自江北的“侨姓士族”和江南土著士族的矛盾,尤其是江南顾、陆、张等世家大族,对孙氏家族在江东的统治始终不是很配合,这种矛盾贯穿东吴政权的整个存续期间,也大大影响了各项国策的实施,只是在程度上似乎没有蜀汉政权那么严重。<strong>

再来分析一下,在三国时代正式开始前夕的荆州之战对魏蜀吴三国的战略态势有怎样深远的影响,实际上此战以后三国鼎立的最终结局已经注定了。

东吴政权自建立起,从来也没有把虚无缥缈的“兴复汉室江山”当做战略目标去实现,只想着如何保住江东孙氏这三州之地。

蜀汉政权的北伐,从诸葛亮时期的六出祁山,到后期姜维主持的九伐中原,也从来就没有得到蜀汉全国上下一心的全力支持,始终有朝廷重臣予以掣肘,北伐中原兴复汉室最终成了维系蜀汉政权合法性的一句口号而已。

吴蜀当初为什么能结盟,主要原因还是曹魏太强大,刘备和孙权都明白如不结盟就会被曹操各个击破,吴蜀结盟完全就是报团取暖,都有不同的政治目的,出发点就不是为了所谓的兴复汉室江山,那北伐时怎会全力配合。

“大意失荆州” 是吴蜀同盟濒临彻底破裂的一次重大事件,东吴破坏吴蜀联盟主要原因也不全是关羽对东吴上下的藐视,而是孙权察觉到刘备准备长久占据荆州的意图。

荆州是诸葛亮隆中对战略的组成部分,是隆中对战略构想得以实现的最主要的条件,但如果依照隆中对的部署,东吴政权最终也是死无葬身之地。

关羽取了樊城打败了曹魏大军,可以说天下大势已定,那下一步刘备诸葛亮肯定是平定东吴稳定后方,然后准备北伐曹魏,兴复汉室。

东吴就两条路走,要么投降曹魏要么和刘备决战,可有诸葛亮在,真打起来孙权无胜算。

基于以上考虑,所以孙权才会在关羽与曹魏大军在荆州要地樊城杀得难解难分时,在背后偷袭给了关羽致命一击,并在战后与曹魏平分了荆州,其实这也是东吴在无奈之下采取的自保策略。

对东吴政权来说,吴蜀同盟,北伐中原远远没有自己的生存重要,在关键时刻为了生存发展随时可以背叛同盟。

荆州之战的后果就是刘备、曹操、孙权三方势力又达成了在战略态势上的平衡,暂时谁也没有消灭另一方的实力。

自古以来,所谓国与国之间的联盟都是在平等状态下才能结盟,也就是说对方都得有利用价值,如果一方强大另一方群小,那就无法结盟。

从曹魏和东吴联手夺取荆州开始,吴蜀联盟就已经失却了共同对抗曹魏、消灭曹魏的希望。<strong>

接下来看一看蜀汉和东吴自此后数十年进行的的北伐军事行动,又是怎样深刻影响两国的。

蜀汉在诸葛亮和姜维的前后领导下进行了十多次北伐,每次都是出祁山直取凉州、再下长安,这是因为蜀汉只有这一条进攻路线,所以曹魏即使每每在前期遭遇败仗,也能够化险为夷,将蜀人赶出魏国。

反观东吴,孙权和东吴大都督陆逊等人发起的军事行动都是从江东北伐,向淮南一带进攻,结果逢战必败,从来没有取得过实质性的哪怕一次胜利。

对东吴来说,荆州是护卫江东的重中之重,绝不容失。东吴想要北伐成功的话,唯一的道路就是向淮南进兵。

只可惜,东吴政权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整体军事能力实在太差,只有水军尚可一战,如果孙权之兄孙策尚在,说不定还有些希望。

吴蜀画饼分魏,相约北伐,但画出来的饼终究还是假的,心不齐各怀私,终难成事。

诸葛亮从公元228年至公元234年的六次北伐,吴蜀东西配合的只有最后一次,其余都是各打各的。

公元235年至公元250年吴国四次成规模的北伐,两国之间连一次相约联合都没有。

公元250年至公元263年姜维九伐中原期建,蜀吴两国联合作战,勉勉强强也就两次,也不算是是真正意义上的配合。

这样虚假又脆弱的联盟关系,注定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成果,只是虚耗国力军力罢了。

再从蜀吴两国总体的战略态势来分析一下,这两国为什么没有能力统一天下。

四川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蜀汉政权易守难攻,虽然可以暂时偏安一隅,但是同时想打出去也是比登天还难。平时自给自足尚可,战时粮草运输困难。

蜀汉失去荆州后,诸葛亮北伐,粮草始终是个大问题,每次北伐都遇到了粮草不济的困难,即使造出了木牛流马,也无济于事。

蜀汉后期,人才问题严重,“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就是生动的写照。

如果说,刘备没有失去荆州,那么他吞并曹魏和东吴,统一中国的想法还有那么一丁点的希望。

事实上,诸葛亮的隆中对所做出的战略规划,正是以占有荆州和益州两地为基础的,加上后来法正的汉中策的补充。等待天下有变,命一大将镇守荆州,出襄阳,伐魏。四川出汉中,两路夹击。

可惜失去荆州使蜀汉的战略规划先天严重不足,偏安益州之地,基本是空耗国力。诸葛亮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接二连三的北伐,以攻为守,不过是想奋力一搏,改变这一极为不利的战略态势,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壮志难酬,蜀汉只有逐步走向灭亡。

蜀国后主刘禅生性孱懦,虽有天下第一谋士孔明的辅助,最后孔明六出祁山,有两次是因刘禅误听谗言,中途召回孔明。<strong>

蜀国鼎盛时期,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上将。然而关羽在刘备入川的关键时刻忘记了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大意失荆州,被孙权所斩。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不听文武群臣劝告,起倾国之兵伐吴。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夷陵之战大败,仅剩益州一块地盘,蜀汉元气大伤。

曹魏有九州,东吴有两州,即使按兵不动什么都不做,曹魏和蜀汉拼时间,拼国力,蜀汉也是必败!

天不佑蜀汉!

孙权统治东吴五十二年,东吴国内政治局势相对曹魏和蜀汉比较稳定,这是东吴的优势。然而,最后孙氏集团只能在江南一带发展势力,这未免让人感到遗憾。

孙权具有问鼎中原的能力,然而最终却未能入主中原。

当时孙氏政权还没能完全开发江南一带,国力尚弱;当时东吴的常规军备是水军,而想要进入中原需要有强大的陆军,壮大水军和陆军需要消耗大量的国防开支,在当时的局势下,孙权显然无法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陆军。

东吴集团从孙坚开始,之所以能一直稳定地占据江东,是因为他们所面临的对手相对曹操、刘备而言,比较弱小,他们的对手一直都是江南地方的世家大族,对东吴政权的威胁很小,内忧可以忽略不计。<strong>

东吴政权的盟友刘备有着兴复汉室的抱负,有和孙权结盟抗拒曹操的规划和先据荆州后入益州的战略部署,还有一支经过多次战斗磨练的武装力量。更紧要的是,孙刘双方都把占剧荆、益二州作为自己的短期战略目标和统一中原的基础。

这就导致了孙刘在拓展领地的过程中必定会发生冲突。

在赤壁大战前,如果孙权不收留刘备,那么曹操撤军后,孙权可以很方便地治理荆州。后来,孙权很后悔当初收留刘备,让对方占据荆州。

为了拓展自己的军事力量,刘备劝说孙权迁都建业,使东吴集团的统治中心远离长江中游,给自己势力的扩展留下充足的空间。

孙权听了刘备的建议后,真的把都城迁到建邺。

自此,孙权在地域上的优势慢慢锐减。以后,东吴攻打曹操的方向就集中到了建邺以北的徐州地区。

东吴政权迁都建业,自身军队的特点无法适应所处环境,尽管孙权组织了十多次北伐,却从没有取得过很好的战绩。因为在以淮南徐州为主的中原大地上,东吴军队主要以步兵为主,面对曹操的骑兵就暴露了很多短处,尽管东吴军队可以在短期内向北占领一部分土地,然而曹魏的一次反击,就可以让孙权瞬间失去攻占的地盘。

当时的建邺,就是现在的南京,除了北部一条长江作为要隘,其他方向没有战略要地。北方的敌人只需渡过长江,就可占领东吴国都,作为都城建邺城显然并不合适!

江南自古多出俊杰,然自孙权死后,开国创业的一代优秀文武大臣都已经去世了,而东吴末代君主孙浩比刘禅强不了多少,残暴不纳忠言,当晋帝司马炎派杜预兵法东吴时,这位后主竟采纳宦官的意见,在天险长江放置铁索阻拦,最终这位后主也被晋军所擒,国破家亡。<strong>

最后再来分析一下,最有实力和机会统一中原的曹魏政权为什么也没能完成这一夙愿。

曹魏政权上继东汉,下启西晋,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阶段。

曹魏政权在三国鼎立时期中是实力最强的一方,曾坐拥北方半壁江山,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则一度被时人认为是一统江山再造盛世的“救世主”,然而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折戟沉沙,曹操壮志未酬,只能够饮马长江扬鞭南叹。

赤壁惨败令曹魏国力元气大伤,短期之内难以再次组织起大规模的南征计划,曹操也深知自己一统天下的梦想随着赤壁之火而燃尽,此后再未有发动大规模南征的想法。

但曹操却始终没有放弃过使中华大地重新统一的信念,他毕其余生之力为曹魏政权打基础,期待后世子孙能够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兼并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顽瘴痼疾,历代统治者都对此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土地兼并其难点在于无法同时协调好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利益关系,总要有一方要接受妥协,而历代妥协的对象往往多是弱势的农民群体。当时的曹魏政权同样也面临着这棘手而又严峻的土地问题,曹魏的屯田制便由此应运而生,并创造性地给予了一个时代最好的答案,并得以成为后世千年的标杆和典范。<strong>

正如魏晋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的《曹操许下屯田》一文中说的:

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萧条。

公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髃贼,克平天下。”

屯田制之妙在于一方面把社会上的流民重新安置到了土地上,在恢复农业生产和增加官府财政收入的同时,还消除了对社会稳定性具备潜在威胁的流民问题。

另一方面,官府对大肆兼并土地的豪强势力不遗余力的重点打击,免除他们免税特权的同时,令豪强士族们自愿带头纳税,社会风貌焕然一新,令自耕农生产积极性剧增,农业得到了良性发展。

短短十年时间,北方各地就实现了仓库盈溢的富足盛况,阶级矛盾趋于缓和,为中华大地的再次统一迎来了新的曙光。<strong>

除了屯田制外,曹魏政权兴修水利、统治机构职能调整等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地生花,在令统治阶级完善自身职能和维系统治之时,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时代进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可惜的是,最终摘取胜利果实的并不是曹操的子孙,而是曹魏政权的重臣司马懿的子孙们。

当年魏武帝曹操在时,就曾对左右说过: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

司马懿辅助曹魏三代君主,但是此人不是池中之物,胸藏锦绣,不露声色中一步步实现了自己和家族的野心。

其实一直到曹魏第二代皇帝曹睿在位时,一直对司马懿有所防范,奈何曹氏宗亲多是庸才,不得不用司马懿父子对付蜀汉。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随他父亲征战一生,父子三代努力,在曹魏军队中树立起了崇高威望,在整个曹魏国内也有很不错的口碑。

司马懿父子曾经亲眼目睹了汉室兴衰、曹丕篡权,到了其子司马昭和其孙司马炎当政时如法炮制,最终夺取了曹魏政权,代之以晋朝,并借助曹魏雄厚的国力和强大的军力,灭蜀吞吴,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

正是在种种的因缘际会下,汉末魏蜀吴三国争斗几十年,最终谁也没能统一中原,而被后继的西晋王朝终结了这一个风起云涌、异彩纷呈的时代,重新开创统一。真是时也运也命也!

历史的不可预知性也许就在这些过往中永远不曾停息吧!

昨夜因看蜀志。

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

少痴呆、老成尩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

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宋】范仲淹·剔银灯<strong>


落日苍茫风才定


这是历史的必然性,因为三国都不俱备统一天下的成熟条件,小编我回答如下,

首先三国都相互制约,都有良将贤臣,彼此三方互相抵消,谁都别想一拳头打死谁,当其中两国发生军事战争的时候,随时要提防另一国来偷袭,三国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所有很难出现一家独大的场面。<strong>

三国时各国内部,都不时有内斗出现,曹操一生都在提防司马懿家族,知道司马懿绝非池中之物,而又在此时,曹操杀戮的谋士太多了,都是因为性格多疑的原因,使得到他儿子那时候就没几个厉害的谋臣,留了一个司马懿,造成后期没人制约他,这是后话。

曹操当政时还是魏王,一为了名誉,二是内部阻挠重重,维护汉朝天下的人大有人在,所以不敢谋朝夺权,所以不敢轻易的再次发动大规模战争,怕被内部的人夺了权。

蜀国内部也是危机重重,刘备外来户,蜀中人心并不起,作为三国中人口经济排名最后的一方,没有殷实的家底去打仗,诸葛亮多次出岐山,都是因为粮草供应不上,所以退回蜀道,在加上蜀国带兵大将的将士调零,一个二个接连死亡,病故,造成后期蜀国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这边的吴国也是好不到哪里去,即使四世三公,但吴侯孙权那是一个和曹操一样生性多疑的人,对几任的大都督都是各种猜疑,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几个人空有一身武功,才智,可惜,孙权不用,提防你,其中吕蒙还是孙权毒死的,对于这样的君主谁敢忠心,所以说吴国统一三国更不现实!

向日葵总结:

统一一个国家,一定要民心所向,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最后还得能熬,能扛事,后话中的司马懿家族统一了三国就是因为这几项,所以魏蜀吴这三国都不俱备统一三国的成熟条件,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也是必然性


向日葵爱历史


魏蜀吴斗了几十年,为何最终谁也没能统一中原?

因为三股力量都使出洪荒之力,也最终只能相互制衡,争斗几十年,彼此都已无心再战,而最终进入三足鼎立之势。

首先来看曹魏方面。

官渡之战使得曹操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后,曹操元气大伤,尤其是水军毁于一旦,想要短时期内统一全国已是痴心妄想,所以就据守北方,休养生息。但曹魏在北方实力依然雄厚,陆军部队还是很强大,所以占据北方,蜀国和吴国肯定也难以撼动。

其次说说蜀国。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建立蜀国,拥有西川天府之国,力量也快速强大起来,加上孙权前期的帮助,蜀国最终夺取汉中,发展迅速。

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南征以后,对曹操北伐共计七次,含两出祁山(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并未“六出祁山”),想要荡平曹操,北定中原,可惜都以失败而告终,加上后来诸葛亮去世,帐下又无良将,刘禅后主又贪图玩乐,不思进取,听信谗言,最终导致最佳战争时机已经失去,蜀国也再无实力和雄心伐魏。

第三,再看看东吴孙权。

孙权一直雄踞南方,坐拥长江天险。赤壁之战严格说也是曹操挑起的,孙权并无主动挑衅之意。赤壁大战期间,孙刘联手克敌曹魏百万大军,战争胜利之后便退守江东。因为孙权知道,曹魏在赤壁之战中饱受重伤,不可能再卷土重来上演水上大战,再者蜀国小团体目前不足以畏惧,所以赤壁之战以后,孙权就没有再对曹操和刘备有所顾虑,而是转向内部,平定山越等不稳定的一小撮势力。

由此以来,魏蜀吴三国最终谁也没有统一中原,各自在元气大伤后,退居领地,休养生息,一时间相安无事,各安内部,只现一段段精彩历史故事留与后人说。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点评发表意见。)


山城小哲


熟读三国后,我们会发现,前期几乎就是曹操的奋斗史。曹操四处讨伐,杀吕布,灭袁绍袁术,统一了北方。然后征西凉,南下夺荆州,可谓是一帆风顺,当时觉得大多数人都觉得,曹操能够一统天下。可事实呢?赤壁一把大火,将曹操的凌云之志给烧的一干二净。那么,赤壁之战真的就是曹操失败的唯一原因吗?

当然不是,曹操虽然在赤壁大败,然而却未伤筋动骨,只是损失了8万左右的兵马,但是对于拥有9大洲的曹操来说,这不过只是皮鞭挠痒痒一般。休息个一年半载就能缓过劲来,曹操不仅掌握天下绝大多数兵马,拥有绝大多数底盘,还拥有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又擅长谋略和佣兵。那么,既然如此,曹操为何还是没能统一天下呢?

其实他未统一天下的原因很多,而最为主要的,就是他做错了三件事。

第一:害死了曹昂

曹操之所以无力南征,归根结底是因为曹魏的内部混乱,争夺不休。而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关于曹操继承人的争夺战。但是,如果有一个人还在,那就不会发生这些事了。没错,他就是曹操的长子曹昂。

曹昂不仅是曹操长子,还跟随他南征北战,文韬武略,是个全能型人才。曹操也一直把他当做自己的继承人来培养。如果曹昂继承了曹操的位置,不但会安定后方,而且还是一代雄主,统一天下自然不在话下。而司马懿等人更不会乘虚而入,覆灭魏国。然而曹昂却在宛城之战中被曹操害死了,实在可惜。

第二:放走刘备

曹操有生之年,其实还是有机会统一天下的,他最大的敌人就是刘备。而曹操明明知道刘备的威胁(煮酒论天下中可知),但并没有杀他,最后让他溜走了,才导致三分天下的局势出现。

第三:放弃益州

刘备虽然厉害,但其实力远弱于曹操,在曹操占领关中之后,可以乘着益州不稳,一鼓作气拿下益州,那时候,刘备就再也没有机会翻身了。而只剩下东吴一国抗战,是打不过强大的魏国的,那么天下很可能就会全部归曹操了。




所长别开枪我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曹操不能和历史大趋势进行对抗。

我们纵观历史会发现,经历一个大的朝代后总是会发生分裂。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曹操处于一个四分五裂的时期,这是一个历史大趋势。历史趋势是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西汉和东汉是一个比较长期的朝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属于四分五裂的时期,正应了那句合久必分。这个时期必然是群雄逐鹿,英才辈出。曹操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很难扭转历史大趋势,扭转乾坤。天时地利人和,就是说天时不到,曹操很难统一。

曹操有内忧

曹操用的是侠天子以令诸侯的计谋,也就是说东汉还没有完全的灭亡,也就是说曹操身边虽然有很多谋臣,但是这些人很多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们对曹操并不是真正的忠心,也就导致了曹操迟迟不敢称帝。另一方面曹操手下谋臣将士众多,面对这么庞大的利益集团,曹操是很难管理的,而且还要防着内部作乱。这是所谓的内忧。如果曹操此时不懂得休养生息,贪功冒进,自己多年的心血很可能土崩瓦解。

曹操有外患

所谓的外患是指与其三分天下的吴国和蜀国。孙权有长江作为屏障,刘备有蜀道难于上青天的山峦做屏障。吴蜀两国这一山一水的天然屏障使曹操难以攻克。这是所谓的天险。我们看刘备这一方,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每个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而且刘备还有谋士诸葛亮,诸葛亮的才能在《三国演义》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我们再来看孙权这一方,孙权有周瑜,周瑜在赤壁之战中也是才能尽显,另外孙权手下也是能人辈出。所以说从对手的实力上来讲,曹操想统一天下是非常难的。


若晴


三家实力都差不了太多吧,相互之间谁都不能单独灭谁,加上蜀汉东吴一直结盟,曹魏也很难统一,最终司马代曹魏,三国归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