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刘备集团大败,为何结果却是作为胜利者的孙权向刘备求和?

白话历史君


孙权打了胜仗还求和,听起来是有点匪夷所思,未免也太怂了。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孙权这事儿做得确实没错。

当时夷陵之战刘备虽然输了,但是却远没有达到败亡的程度。而东吴虽然赢了,但也没有再进一步的实力。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夷陵之战后,吴蜀两国之间保持了一个很微妙的平衡。蜀国原本是一路高歌猛进,结果疏忽大意,被陆续一把火烧回了老家,损失惨重,中生代将领冯习、张南等人身死,刘备也是卧床不起。当时蜀汉跟东吴可以说是旧怨未了,再添新仇。

蜀国向来是以兄弟情谊为重,最讲义气,大家心中都很不服,叫嚣着要报复。但是很显然,元气大伤得蜀国没有那样的实力,总之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

而反过来东吴这边,虽然是胜了,但是其实自己损失也不小。

众所周知,夷陵之战陆逊是靠火攻取胜,其放火烧山,击溃了蜀军。

但这里的火攻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直接一把火把蜀军放里面给烤了,满山的大火并不是为了烧死敌人,而是让敌方阵营大乱。大火烧开之后,蜀军大乱争相逃命,东吴众将这才趁势掩杀,一举破敌。

在古代的冷兵器作战时代,想“无伤”取胜基本不可能,所以东吴也是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再加上在先前富池口之战等战役中,蜀军对东吴确实是比较占优,给吴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也正是因为前线失利,陆逊才能说服众将主动退守,不然双方就直接正面硬刚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夷陵之战后,蜀军虽然退却,但并没有退多远,就驻扎在秭归。

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馀里中,广数十丈。后十馀日,陆议大破先主军於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三国志·先住传》

这有点让孙权心里没底,鬼知道这冲过去会不会被翻盘?

所以,两军在边境开启了一段对峙期,而这期间,也没有求和不求和的,基本上就互相打嘴炮。一个说我要报仇,一个说我赢了你的听我的。

真正让孙权改变态度的是曹丕。

三国时期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其中关键的两个字就是“制衡”。在三国前期,曹魏一家独大,剩下的孙刘只好联合起来谋求生存。

后来蜀汉综合实力突出,刘备也领兵攻打东吴,这时的曹吴又达成了同盟关系。孙权知道,如果此时曹魏乘机发难,自己将会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所以早在夷陵之战前,孙权就早早的联系到曹丕,表示称臣。而曹丕也乐得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

这才有了后来的夷陵之战,只有吴蜀两国唱大戏。

但是,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盟友。夷陵之战后,曹丕觉得时机成熟,以孙权不是真心称臣为由,出兵攻打东吴。

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三国志·吴主传》

这下孙权可慌了,这时候要是刘备跟着夹击自己,那可就麻烦了。于是赶紧派使者找刘备,看看妹夫是个什么态度。刘备当时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也没啥心思来找孙权麻烦,所以态度还算可以。后面因为对魏战事不利,孙权再度派人去找刘备,安抚一下,希望前妹夫不要背后捅刀子。刘备同样应允。

再往后,刘备就挂了,诸葛亮主政。诸葛亮的态度大家再清楚不过,至始至终,都是坚定的联孙抗曹,所以这事儿就算完了。

所以总结来说,打了胜仗的孙权之所以率先低头,还是由于当时形势所迫。玩政治的,就不能太在乎面子。


白话历史君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夷陵之战是刘备一生的败笔,不仅断送了自己匡扶汉室的梦想,而且还将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蜀汉政权至于风雨飘摇之中。就在刘备大败而归的时候,东吴的态度却令人不可思议。作为战争胜利的一方。孙权主动向刘备示意求和,这个决定确实让人匪夷所思,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当时的社会格局,你就会发现孙权不愧是一位杰出的领袖。

原因一:东吴帮助曹操在背后捅刀子,杀掉关羽,使得蜀汉丢了荆州,刘备骑兵七十万,声势浩荡,大有不灭东吴誓不罢休的的决心,并且在战争开始阶段,刘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东吴一败再败。而且东吴本次战役的统帅也因为接连失败引起麾下将士的质疑,无奈之下只能严防死守,等待可乘之机,战争相持状态半年,任凭刘备大军如何叫嚣,陆逊都置之不理。导致刘备麾下将士,忍受不住炎热的夏天,不少将士倒下。恰逢瘟疫盛行,刘备虽然奇兵七十万,但所剩的战斗力却无几。绝对顶球后作战,便让大军在密林中休整。

陆逊看准时机,一把大火蔓延七百里,刘备的七十万大军也至此灰飞烟灭,逃生者寥寥无几。这一战直接打残刘备,数万精锐皆葬身于此,蜀汉势力一落千丈,只能苟延残喘了。

此时曹丕隔岸观火,抓紧时间排前五路大军御驾亲征,直指蜀汉和东吴,刘备虽仍然有诸葛亮等一些臣子辅助,留有余威。再加上曹丕的两路夹击,东吴地方太小,能养活的士兵确实有限,根本无法支持两线作战。孙权为了保住江东的基业,迫不得已在胜利的情况下,向刘备求和。本被本人正在气头上,半辈子的积蓄全毁了,还要帮助关羽报仇,拒绝求和,势要和孙权拼个你死我活。

可是天不遂人愿,刘备病死白帝城。诸葛亮火速与东吴取得联系,要想天下三分必定要孙刘联盟。最后相安无事,孙权保住了性命,而蜀国则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唇亡齿寒,没有办法的事情。

都是被逼无奈的事情,喜欢的可以点赞关注!


司马笨李白


当时在三国时代后面的时候,有一场以防御而将战争打成功的战例,这场战例是夷陵之战。这一场战争,是当时蜀汉当时的皇帝刘备,这一场战争触发的原因就是为了给关羽自己的二弟报仇才发动的,这一场非常大的为了给关羽报仇的战争的对象就是按时孙权所在的地方东吴。在公元221年,当时刘备刚刚当上皇帝三个多月的时候,就发起了这一场大型的战争。在那个时候刘备应该带领了有五万多名小将,从陆地上、还有水上同时发起进攻。但是孙权这边呢,一点也不着急,先是向曹丕称臣,防止当时的曹魏在那个时候偷袭自己,又派上了自己的大将军陆逊去应战刘备,但是这一仗刘备输了,孙权赢了,但是陆逊却在这一场战争成名了。

迎战刘备的时候,在到达前线以后,陆逊看看了当时的情况,并没有让自己的军队散开也对面对打,而是在层层考虑之后,选择了防守,从而来避开刘备大军的进攻。所以在这之后,刘备攻不进去之后,就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对峙,在刘备大军一直攻不进去的时候,自己这边慢慢的没了耐心,刘备也开始有点烦躁,想了一下之后,就让自己的水军上了岸,从而避开炎热的夏天,让士兵保持好状态。但是刘备没有想到的是,陆逊见机行事,采用了火攻,一下自己就把刘备还有自己的军队打败了,而且还差一点活捉了刘备。但是孙权这个时候明明赢了,为什么要去向刘备这个失败的人求和呢,非常的奇怪,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就是,当时的时候孙权就想要称帝。在当时三国时期的时候,最先称帝的是曹魏这一边,然后是刘备蜀汉这一方,而在当时也很厉害的东吴并没有,孙权的心里当然是非常想要称帝的,谁都想当上皇帝。所以当时的孙权如果想要一心要称帝,必须自己这边的人要稳定,对面也要非常的和谐,所以他在当时胜利的时候,就主动旋转了向刘备求和,其实就是为了要让自己称帝而做的准备。第二就是当时的诸葛亮还在,蜀汉当时的实力还是很厉害。当时虽然刘备的报仇之战失败让蜀国很难受,五万的人全死光了,但是在刘备的中心的地方,实力没有什么损失,并没有对他们的实力有很大的影响。在成都的地区还有很多的几万军队。而且当时孔明这个蜀国的支柱也还在蜀国,孙权东吴这边的人没有可以跟他抗衡的人,所以说,如果继续进攻的话,诸葛亮很有可能带兵反手进攻孙权他们,所以根据这个情况来说的话,孙权就主动向刘备进行了求和。

然后当时在争天下的时候,最厉害的是曹魏,如果蜀国和东吴接着打的话,曹魏很有可能把其中剩下的一个给打了,剩下的一个也就不行了。所以孙权就选择了求和。还有就是孙权的兵种全都是水军,而蜀国都是步军。通往蜀国的道路很远,东吴也非常不擅长陆地作战,而且还有诸葛亮守着,所以孙权是没有多大可能攻下来蜀国的,所以孙权就选择了求和。就上面这几点来说的话,孙权虽然呢场仗赢了,但是主动选择求和,虽然看着听没有面子的,但是好处很多,不但能称帝,而且还缓和了矛盾。





小时大彬


孙权本身是想吃掉刘备的,但是实力不够。此时曹丕率领大军伐吴,孙权实力本就不如曹魏,再加上夷陵之战损耗严重,如果刘备还从西边攻打吴国,那么孙权集团必亡。

孙权面临曹魏大军压境

夷陵之战后孙权为了扩大战果也是一直追着刘备打的,但是刘备此时坐镇白帝城,誓要守住自己的疆土。而孙权也在夷陵之战中虽然胜利了,但也是大耗元气,此时想一鼓作气灭掉蜀汉也不现实。

就在刘备和孙权谁也吃不掉谁的时候,曹丕决定挥军伐吴。孙权此时是非常害怕的,因为曹魏经过休养生息,不但兵多将广,而且粮草充足,孙权有被曹魏吃掉的风险。

所以此时孙权只能全力抵御曹魏来犯,根本没有精力再去伐蜀,所以这是他向蜀国求和的一个原因。假想此时曹魏没有挥师伐吴,虽然孙权未必有实力吃掉蜀汉,必定也会趁机再多占蜀汉一些地盘的!

刘备虽败,还可同曹魏夹击孙权

面对曹魏来犯,其实孙权心中最害怕的是刘备同曹魏共同夹击孙权,那么就可能会出现蜀魏共分孙权地盘的局面了。

此时刘备已经病重,已经无力出征了。而且蜀汉军队粮草短缺,这也是夷陵之战失败的一大原因,另外如果曹魏吞吴,蜀汉也必定被吃掉,所以蜀汉接受了孙权的求和。

孙刘联盟抗魏

蜀汉此时已失荆州,虽然孙权吃不掉蜀汉,但是蜀汉对孙权也没有太大的威胁了。而如果孙刘不联盟的话,蜀汉和东吴都会被强大的曹魏一一吞并。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只得继续联盟。

而孙权心中就更明白了,别说得天下了,就守住现在的地盘都必须依靠孙刘联盟了,不然孙吴集团必定会完蛋。因此他们只能放下嫌隙,重归为好!

当然,如果是普通人闹成这样很难再联盟了,但是政治家为了利益,他们是不惜任何代价的,所以在政治家身上,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

所以,正是迫于曹魏的压力,孙权为了抵御曹魏,同时防止蜀汉同曹魏联合夹击自己,只得被迫联合蜀汉,共拒曹魏!


唐朝的长老


夷陵之战,刘备集团大败,为何结果却是作为胜利者的孙权向刘备求和?按照我们正常理解,历来都是败方向胜方求和,但当我们深入了解了当时的局势,也就能理解孙权作为一方雄主的深谋远虑了。孙权求和的目的只有一个,延续吴蜀联盟,共抗曹魏。孙权是守成之君,他是三国局势的平衡者。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志•吴书•孙策传》

首先我们来说说夷陵之战的起因,在关羽败走麦城之后,荆州落入东吴之手,而因为荆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都是吴蜀两国纳入战略版图的,因此刘备在短暂一年的修整之后,发动了名为兄弟保仇,实为重夺荆州的夷陵之战。而战争的结果是书生陆逊一战成名,刘备惨败而归。

那么当此大胜之际,按理说东吴应该乘胜追击,再不济也不用求和吧,那这就要回到当时的局势了,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是孙权主动求和达成吴蜀联盟的原因。

孙权的政治理念

孙权能与曹操刘备所抗衡,可不仅仅是承父兄基业,拒长江天险这么简单,他有极高的政治手段,在与魏蜀的博弈中频繁变更角色,可谓能屈能伸。在曹魏独大的时候,他联蜀抗曹,而当蜀汉对他有威胁的时候,他背后捅刀子也毫不留情。知道了孙权的风格之后我们也不难理解孙权为什么会在大胜之后求和了。

战后的局势变化

夷陵之战后,蜀国虽元气大伤,但刘备留在白帝,对东吴是一大威胁,而曹魏这边一直在给孙权施压,曹丕让孙权送质子北上表忠心,孙权何等人,多次拒绝,所以吴魏大战一触即发。而孙权为了避免双线作战,求和是当务之急。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於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

战后的政治格局

而为什么战前孙权求和不成,战后一次功成,还一直延续到蜀汉灭亡呢,因为刘备当时已知东吴难打,而且遭遇大败之后无力再战,故而接受了这个台阶。而之后的诸葛亮更是坚定不移的吴蜀联盟拥护者,就算孙权称帝时,为了大局着想,他也只能默默忍受。

总结: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群雄逐鹿,而孙权作为三巨头之一,是存在感最低的,也是最被人低估的,作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一方雄主,他的政治韬略,用人眼光都是有过人之处的,而夷陵之战后的乘胜求和也只是他的一种政治手段而已。


颓废中带点颓废


道理很简单,因为吴国也损失很严重,如果不跟刘备和好,两家会马上被曹魏吃掉,只有重归于好,才能抵挡曹魏的进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