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杀武大郎,原因之一是为了报复武松吗?

穆学国


潘金莲曾经三番五次勾引过武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潘金莲杀死武大郎,却与武松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因为在潘金莲的眼里,武松只是武松,武大郎也只是武大郎而已。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潘金莲从小就受人虐待,青春年少时更是被人当作玩物,她受足了冷眼和欺凌,活命不易,活下来之后,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及时行乐,醉生梦死,她要的,就是自己的享乐,不管他人的死活。

很多受成极度苦楚的人,大都会如此。

潘金莲受过什么欺负呢?她从小就被她娘卖到了王招宣家。因生得有些姿色,又弹得一手好琵琶,深得主人欢喜。但王招宣很快死了,家里人不容她,便又被母亲索要出来,再次卖出,卖给了良田千顷、家财万贯的张大户家。

张大户是个老杀色鬼,只是见了老婆如同老鼠见猫,不敢乱来。但自从潘金莲到了他家后,因为潘金莲长得漂亮,又聪明又伶俐,又正好是含苞待放的花季年龄,楚楚动人,张大户的欲望战胜了胆量,乘老婆出门之机,把潘金莲给占有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这事终于被张大户那个悍妇老婆知道了,还了得!把张大户骂了个狗血淋头,把潘金莲打得个要死不活,然后,惩罚性地把她嫁给了武大郎。所以,潘金莲嫁给武大郎,纯粹是一种报复性惩罚。

一个从小被卖来卖去,青春期又被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头强奸,长期霸占,还被主家婆打得要死,有这种痛苦经历的女孩,你指望她会有人伦?有道德?有贞操?

所以,她既对张大户没感情,对武大郎更没感情,她只有她自己,然后就是对周围一切的仇恨和不屑。

所以,她从来就没有拿武大郎当过丈夫,武大郎只是牵在她身上的一条藤,只是因为没地方去,加上这是主家的安排,无奈,只能暂时牵扯在一起,名为夫妻,实际只是个做样,哪有夫妻之实。

潘金莲也有理想。她也想嫁个好男人,至少在她眼里,是模样周正(最好是潇洒)、有头有脸(最好是官员),所以她到处招蜂引蝶,才不管什么武大不武大呢。

武松来了,这样一个人人都赞扬的打虎英雄,县里的武都头,很是符合潘金莲的选择标准,所以她在武松面前卖弄风骚,百般调戏,才不管她是武大的弟弟还是哥哥。终于被拒绝之后,也不过悻悻而退,绝没有道德和人伦上的羞愧。

潘金莲除了想傍个好男人之外,她其实是发自内心的风骚,她的欲望从来都是草原上的跑马,因为她经历的男人太让她掉胃口了,不是头童齿豁的糟老头,就是又矮又丑的“三寸丁”,好不容易遇到个威风凛凛的英雄儿郎武松,所以哪怕热脸贴冷脸,也要试试。

被武松拒之于千里后,又遇到了英俊潇洒的西门庆,自然故伎重演,决不放弃。二人终于做到一处之后,狼狈为奸,十分投契,因此不想做露水夫妻,想天天粘在一起,武大郎成了唯一横亘在中间的障碍,于是,三下五除二,把武大郎给报销了。

因此,即便没有武松那档子事,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潘金莲,也是会对武大朗动手的。


帝国的脸谱


这个我没觉得。潘金莲确实想勾搭武松,她确实是嫌弃武大郎。但是武松搬出去之后,这潘金莲也没有主动去勾引过别人,当然也没这机会。

这西门庆符合了潘驴邓小闲的几个要素,自信心爆棚了,主动去勾引的潘金莲,潘金莲也就顺水推舟了。

她杀死武大郎,是因为西门庆踢伤了武大郎,而且我记得武大郎威胁了潘金莲,意思是你不好好伺候我,看我弟弟回来怎么收拾你们。

于是乎,潘金莲一不做二不休,想着只有死人的嘴最把牢。没想到仵作不配合,给留下证据了,不然说真的,武松到时候还真没有证据,至少没有物证。中毒一说就死无对证了。

所以我觉得潘金莲杀武大郎是为了自保,为了杀人灭口,不然武松回来,武大郎要是一诉苦,没准武松还真能把潘金莲打死。


畅读读后感


潘金莲和西门庆通奸,被武大发现后,武大赶去捉奸,却被西门庆一脚踢伤。本来武大已经答应了潘金莲,等他病好了,就给潘金莲一纸休书,让她嫁给西门庆。为什么潘金莲还是要毒死武大郎呢?从宋朝的法律的角度说,潘金莲可能有财产方面的考虑。

古代绝大多数时候,女性没有财产权,女儿也没有财产继承权,必须要依附于男性才能生活。所以讲女人要三从,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也有这个意思。如果有儿子,丈夫死后,儿子可以继承家产,可以跟着儿子一起生活。如果没有儿子,就比较糟糕了。

我以前写过《三娘教子》,也简单提到过这一点。王春娥的丈夫死了,丈夫的另两个老婆改嫁走了,剩下春娥和丈夫的前妻生的儿子薛乙哥,以及一个老仆人薛保。但在薛保眼里,薛乙哥是薛家的少主人。后来发生争执,薛保就明确表态,如果春娥决心也要走,那就走,他会留下来。这意思就是,你走可以,但是不能带走薛家的财产。虽然春娥当时只能靠给别人纺线织布来养活一家人,但她仍然不是一家之主。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传统上农业时代的中国人都特别希望有儿子,就是因为如果没有儿子,自己死后一切都要变成别人的。甚至皇帝家里也是如此。如果皇帝绝嗣,只能请外藩入继,一旦入继之后,死了的皇帝的老婆孩子就会很尴尬。比如仁宗无后,英宗继位后,曹皇后就曾经对韩琦哭诉过,英宗对她不好。最狠的是嘉靖,在入继大统之后,干脆让武宗彻底绝祀了,不仅武宗绝了,连孝宗都无祀了。

如果一家人没有儿子继承财产,正妻如果还在,那么是可以做主的,如果正妻死了,女儿也已经嫁人了,即便是没嫁人,也是无权继承的,最有可能的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由这家人的侄儿们瓜分财产。这也就是传统上所谓的吃绝户。

比如林黛玉,就面临这个问题。她母亲早死,她父亲在外地为官,她寄养在贾家。后来她父亲去世,贾琏带她回去料理丧事,给她带回来的财产其实就并不多,原因就是她家实质上就成了绝户。而贾家之所以要让贾琏出面,也是因为贾琏在贾府长期处理事务,经验比较丰富,能够应付林黛玉的堂兄弟们,可以尽可能多的为她争取一些财产。

北宋时候女性的地位其实还是比较高的,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女性是有一定的财产权的。虽然没有娘家的财产继承权,但是在嫁人的时候可以获得比较高额的嫁妆,这是属于她的私人财产。即便是被休了,一般也是可以带走一部分嫁妆的。

潘金莲的情况还要更糟糕一些。因为他是武大郎花钱买来的,所以其实她在武家也并不算正妻,实际上是妾,地位是比较低的。武大郎之前没有儿子,如果有儿子,在武大郎死后,儿子就有权利把潘金莲转卖掉。在《金瓶梅》里,西门庆死后,几个小老婆,就有一个被吴月娘卖掉了,因为吴月娘是正妻,是有这个权利的。

因为潘金莲的这个身份,所以如果武大不死,等到武松回到家来,就不是给潘金莲一纸休书的事,而是可能要被卖掉,或者是卖给其他人家为奴,或者是卖给大户人家做妾,潘金莲的处境都会变得更加糟糕。

所以,潘金莲也许认为,在武松回来之前,武大郎如果死掉,如果武松回来后也不计较,那么潘金莲就还有继承武大财产的可能性。在《金瓶梅》里,武大郎有个女儿,后来潘金莲进西门庆家的时候,就带去给她做丫鬟了。《金瓶梅》里虽然对潘金莲进西门庆家时有无带财产并无明确交代,但似乎并不是一点点都没有,只是和李瓶儿这种大款相比显得很穷。

比如《金瓶梅》里提到过,冬天的时候潘金莲穿着一件比较旧的皮毛外套,虽然不如李瓶儿那般光鲜,但在当时,能有一件这样的衣服,也不是容易的事,潘金莲可能就是从武大家里带来的。以武大的家庭条件来说,如果潘金莲被扫地出门,可能就不会有这个衣服了。

在这个意义上,潘金莲毒死武大郎,可能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而是有自己的算计的。


萧武


如果按照电视剧中的情节,潘金莲毒死武大郎,原因之一确实是为了报复武松,也是为了心中一点想亲近武松的奢望,但在原著中,虽然潘金莲曾经勾搭过武松不成,又被武松威胁过,心里也不痛快。但是还不值得为心中的那点儿不痛快而谋人性命。潘金莲之所以毒杀武大郎,不是为了报复武松,而是因为害怕武松。



潘金莲在武松出差期间,与西门庆勾搭成奸,奸情被武大郎知道后,前去抓奸,结果武大郎没抓成奸,反被西门庆踢中胸口,口吐鲜血,重伤卧床,潘金莲不但不照顾武大郎,而且还继续与西门庆来往快活,武大郎也是被嫉妒冲昏头脑,竟然威胁潘金莲:



“你做的勾当,我亲手来捉着你奸,你倒挑拨奸夫踢了我心,……我的兄弟武二,你须得知他性格。倘或早晚归来,他肯干休?你若肯可怜我,早早伏侍我好了,他归来时,我都不提。你若不看觑我时,待他归来,却和你们说话。”



正是武大郎的这番话,让潘金莲担心害怕,继而起了杀夫之心。潘金莲听了武大郎的话,一声不吭转身到了王婆家中,说与西门庆与王婆,当时西门庆还吓的一跳,最后还是在王婆的挑唆和劝导下,为了彻底把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西门庆踢伤武大郎之事遮盖,只好一不做二不休,用砒霜把武大郎毒死了。


萍风竹雨123


武大郎被杀原因就是潘金莲和西门庆鬼迷心窍了。

做为男人武大郎明知道不是西门庆对手,可还是去捉奸,结果被打伤,这也不能怨武大郎,因为这是尊严。

可是在武大郎养伤时,西门庆和潘金莲还是不知悔改,频频约会不说,还设计要害死武大郎,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一点不顾忌武松?我认为当时正处于热恋时期的西门庆和潘金莲头脑发热鬼迷心窍了。

现实中这样例子很多,人在那时候智商会降低,会为了目地不择手段,现在很多情杀案都那样,比如现在离婚自由了,可还有出轨的女人勾结奸夫杀丈夫,很多案件都让人不理解,可事情就出了。

潘金莲和西门庆也一样,潘金莲受了武松的刺激后,由爱生恨,正好又遇到了西门庆,而西门庆和武松一样高大魁梧,而且还多金,重要的是西门庆还会哄女人开心,这对感情上受了伤的潘金莲是要命的,潘金莲很快沦陷,而且是感情和身体的全部付出,而风情万种的潘金莲也迷住了西门庆,这样一来两个人看武大郎必然不顺眼,即使武大郎受了伤,最后也难逃一死。

最后多说一句,潘金莲可悲之处不在于被武松打死,而是在死后,潘金莲几乎被活剐了几千年,在历朝历代潘金莲都是荡妇,当然了这也是咎由自取。


天宇的文史情怀


最初的潘金莲确实是对武松动了真情,一、‘我听得一个闲人说道,叔叔在县前东街让养着一个唱的,敢端的有这话吗?’

听说叔叔在外养了一个小蜜,可是真的?

英雄喜欢美女,嫂子我理解,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二、‘叔叔你不会簇火,我与你拨火,只要一似火盆常热便好。’

感情是须要激情的,如果叔叔不好意思表达,嫂嫂也是性情中人,火一样的激情正渴望着释放!

三、‘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残酒。’

我 虽不再完美,但那是命运的不公,你如不嫌弃我已不再是清纯儿女,请你接受我这如火真情。

这就是赤裸裸的挑逗,但被武松用一种“冷血”的理由拒绝后这种失落的心情正好被西门庆所填补。虽然是在王婆的安排下见面,但确实是潘金莲主动勾引了西门大官人。西门庆按照王婆的示意故意把筷子跌落,捡起时捏了潘金莲的脚以试其意,此时这位一直拘谨美少妇的表现却令读者大吃一惊:‘那妇人便笑将起来:大官人休要罗唣,你有心,奴亦有意,你真个要勾搭我?’

——大官人是不是要勾引奴家?如果是,还用如此演戏干什么?

西门庆只是填补了潘金莲躁动的激情,杀武大郎也只是踢开一个绊脚石,但似乎谈不到是报复武松。


细雨遥山


我是萨沙, 我来回答。

这主要是宋代或者说明代的通奸罪决定的。

水浒写的是宋代,而作者施耐庵是明朝人。

无论哪个朝代,通奸罪都是很重的。

根据宋代法律,潘金莲作为有夫之妇和西门庆通奸,只要武大郎去告发(毕竟武大郎已经捉奸在床,罪证确凿),西门庆和潘金莲立即会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

如果是明代,就更可怕了。传承元代蒙古人的习惯,明代如果丈夫捉奸在床,可以立即斩杀奸夫淫妇,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即便没有当场斩杀,事后奸夫淫妇也要受到严惩,女人一般会被卖为奴婢。

这种情况下,西门庆和潘金莲就很危险。更别说,西门庆还打伤了武大郎,这更是罪上加罪。

即便武大郎懦弱不去告状,只要武松回来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哪怕武松不去杀人,只去告状,因为有武大郎这个人证,加上潘金莲和西门庆的事情早已满城风雨,奸夫淫妇一定会倒大霉。

最轻也要坐牢2年!

宋明都是非常强调礼法的,潘金莲如果因为通奸坐牢,之后根本就无法在社会立足,只要自杀一条路。而西门庆作为奸夫,一样也是难以在社会立足,为人不齿,全家都要连带遭殃。

这种情况下,西门庆和潘金莲为了自保,下毒手杀死武大郎就是一了百了的方法。

因为只有武大郎亲眼看到两人通奸,将其杀死就消灭了人证。

后来武松回来以后去告状,因为缺少人证,知县收了贿赂以后就不予起诉。

话说回来,台湾目前还是有通奸罪的,对岸叫做妨害婚姻与家庭罪

第 239 条 有配偶而与人通奸者,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与其奸者也相同。


萨沙


我认为,潘金莲杀武大郎与报复武松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其根本原因是为“情”所困,为“情”所迷。


潘金莲在见到武松第一眼时,确实眼睛一亮,幻想如果武松是她的情郎该多幸福。一时“情”动的她一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她可是武松的亲嫂子,古称“长嫂如母”,这种情怎么可能有结果呢!虽然潘金莲的追求很热烈、大胆,但武松的拒绝却是果断、正义。遭拒后,潘金莲确实恨过武松,但时间却让这种无可奈何的恨烟消淡化。


西门庆的出现,让潘金莲整个身心全赴到了他的身上。女人的“爱”就是那样的浓烈、忘我!她与西门庆“恩爱”时,内心中早已忘了还有一个武松的存在。在他们的奸情被武大郎发现,直到合谋杀害武大郎,这个过程中,武大郎还有一个打虎英雄的弟弟这件事好像谁都忘了!只是武大郎临死前的一句话才惊醒局中人,原来武大还有一个“凶神”弟弟。


所以,潘金莲杀害武大郎与报复武松没有任何关系,是所谓的“情”让她迷失自我,眠灭了人性!


风情2707


潘金莲自从和西门庆通奸,西门庆的伟岸彻底征服了潘金莲的心,从内心深处激发了潘金莲早已沉睡的心。

被武大发现后,武大捉奸不成反被西门庆打伤。潘金造就时时刻刻处于惊恐之中。打虎英雄武松回来,几月不见同胞哥哥被人欺负到这种地步。武松岂能潵霸干休,一定要讨个说法。

武松的报复之心,使潘金莲日夜不安,时时刻刻处在惊恐中。虽说有武大的保证,但武大的保证能值几何。在潘金莲心中一点数也没有,越来越多的担心和不安,使潘金莲和王婆西门庆日夜考虑这事件如何善后。

又鉴于西门庆彻底开发了潘金莲早巳麻木的身体,使潘金莲欲望欲来欲浓。以前,潘金莲在张大户家中,被张大户霸王硬上弓后。通奸段时间后被张大户老婆发现。贱价处理给武大,武大三寸丁之躯,张大户老而无用的身躯。怎能比得上西门庆的伟岸。西门庆年轻俊美,风流倜傥,各种的因素在潘金莲心中,交织织聚,组成了一张大网,不知如何突破才好。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武大身上。武大一死,就消灭了证据,传言。武松回来,武大已死,没有证据。武松也奈向不了这一事件白发生,过个一年半载,风头过去,就算嫁给西门庆也是有可能。

矛盾的中心是武大,他一死,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武松就算有天大的本事,又能如何。毕竟王法在那摆着,还能不顾一切杀人不成。等个一年半臷,嫁给西门庆,双宿双飞,自由自在的日了一在后头。

所以,杀了武大,消灭证据。也许是最好的办法。所以,三人一合计,罪恶的行动就开始了。




















画诗人生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我也来说一说我的观点。个人浅见,认同的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留言评论!感谢!

首先,我不认为潘金莲杀武大郎是为了报复武松;其次潘金莲之所以毒杀亲夫,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且听我细细道来:

01毒杀武大郎原因之一:惧怕武松报复

武大在捉奸之时被西门庆打伤,卧床期间,曾经警告过潘金莲:

“你做的勾当,我亲手来捉着你奸,你倒挑拨奸夫,踢了我心,至今求生不生,求死不死,你们却自去快活!我死自不妨,和你们争不得了!我的兄弟武二,你须得知他性格。倘或早晚归来,他肯干休?你若肯可怜我,早早伏侍我好了,他归来时,我都不提。你若不看觑我时,待他归来,却和你们说话!”

潘金莲原话转告西门庆后,西门庆的表现是“却似提在冰窨子里”;正在忧惧的时候,王婆除了一个主意:让西门庆弄来砒霜,潘金莲求来治疗心疼的药,把砒霜下在里面;武大死了之后,一把火烧掉干净,毁尸灭迹、让武松查无实证,没办法报复。

02毒杀武大郎原因之二:古代婚配制度

除了惧怕武二郎的报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促使潘金莲毒杀亲夫,那就是古代的婚配制度。

古代婚配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讲究“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潘金莲想要摆脱武大郎,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武大郎休妻;可是武大郎都躺在病床上了,还是只求潘金莲“好好服侍、往事不提”,这样被戴绿帽子,武大都忍了,由此可见,让武大郎休妻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时候王婆还有一句话让潘金莲下定决心:

“自古道:‘嫂叔不通问。’‘初嫁从亲,再嫁由身。’阿叔如何管得?暗地里来往半年一载,等待夫孝满日,大官人娶了家去,这个不是长远夫妻”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武大死了之后,虽然有武二这个亲弟弟,但是碍于伦理道德“叔嫂不同问”武松是没有办法干涉潘金莲的婚姻的,潘金莲也没有娘家人,和武大郎也没有子嗣,所以没有必要遵循“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只要给武大郎守孝期满,就可以恢复自由身,想要改嫁全凭自己。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加上西门庆承诺的“只要长做夫妻。”促使了潘金莲狠下毒手,谋杀亲夫。

文中作者说的好:
恋色迷花不肯休,机谋只望永绸缪。
谁知武二刀头毒,更比砒霜狠一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