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必要安裝智能貓眼嗎?鄰居反應侵犯隱私,如何解決

對於我們這些每天都要工作的上班族,沒辦法照顧家中的老人小孩。尤其上班時間點小偷和騙子最多,晚上也經常被敲門踩點。安裝智能貓眼以後就再也沒有人敲門了,因為只要有人在門口停留,智能貓眼就會自動亮燈,估計小偷被嚇到了,就再也沒敲過門。

也是因為這個亮燈,有人質疑這個是窺視他們家出行動態的攝像頭,讓人很困惑,也不知安裝智能貓眼是否合理,這個問題應該如何解決?瞭解大概情況後,記者決定就此進行了走訪。

智能貓眼引鄰居擔憂隱私安全

"最開始看到以為是門鈴,有點晚上無意間看到會亮燈,我就知道沒那麼簡單"家住深圳龍華的張先生說到,"當時我就猜想到很有可能是帶夜視功能的攝像頭"。

於是記者和張先生跟此鄰居李先生協商中得知,因為傳統的光學貓眼容易被撬,有可能成為小偷的幫手,撬開貓眼,利用貓眼孔,伸進工具轉動室內門把手,打開房門入室行竊。由於家中老人上了點年紀,晚上也頻頻遇到敲門,實在不放心。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特意安裝了具備"遠程實時監控"和"PIR移動偵測"的智能貓眼,可以24小時,隨時隨地拿起手機查看門外情況。

家裡有必要安裝智能貓眼嗎?鄰居反應侵犯隱私,如何解決

智能貓眼

儘管這些理由,也比較人之常情,但是張先生仍然牽強的說到:"進小區大門需要門禁卡,進單元門需要按密碼,況且一樓也安裝有攝像頭,我覺得我們小區的保安以及很到位了,你自己有必要安裝一個攝像頭嗎?"

在協商過程中我們瞭解到,張先生最主要是因為家裡只有他一個人居住,通過這個攝像頭很容易就能被知道作息時間和外出時間的規律隱私,存在家庭安全問題。而且自己的生活有種被監視的感覺讓他很不舒服。

智能貓眼可以起到震懾作用

隨著智能家居的發展,且家庭安防中最主要的是監控和報警,兩者都具備的丹米尼智能貓眼在家庭安防中如日中天,而且安裝簡單容易、價格親民、實時監控、防盜防撬等功能受到人們的青睞。

家裡有必要安裝智能貓眼嗎?鄰居反應侵犯隱私,如何解決

智能貓眼

剛剛搬進這棟樓的陳女士就有安裝智能貓眼的想法,一來給自己壯膽,對壞人有震懾左右,二來萬一出現案件,也有跡可循,給警告提供重要線索。陳女士表示"我很能理解安裝智能貓眼的想法,確實解決了家庭安全隱患,但是智能貓眼記錄的結果上,確實會留下鄰居的作息時間和家庭成員等隱私信息"尤其是這種私人信息落入不法分子手裡,後果不堪設想。

智能貓眼利大於弊

其實在這個大數據的網絡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像有個標籤一樣,隱私確實是一個讓人重視的問題。是不是誰想裝監控就能隨便裝?據此記著諮詢公安後得知,目前公安機關對個人監控的安裝確實沒有要求備案等,國家對此也沒有細化的規定,對其私人信息公開、公佈、干擾等存在利益行為涉嫌侵犯隱私犯罪。

隨後在網上搜索"智能貓眼"、"遠程監控"等關鍵詞,出現智能貓眼種類繁多,價格幾百上千元不等,可根據家庭實際情況選擇,但大部分都具備超強夜視、PIR移動偵測、手機遠程監控、防盜防撬等功能,且簡單安裝以及性價比高,作為賣點,在家庭安防行業領域關注度頗高。

家裡有必要安裝智能貓眼嗎?鄰居反應侵犯隱私,如何解決

智能貓眼

據瞭解,丹米尼智能貓眼PIR移動偵測範圍為2米以內,要滿被監控的條件,必須是在智能貓眼的貓頭兩米範圍內停留超過業主設定時間或者遭受強制破壞才會被偵測自動抓拍、錄像,記錄並推送到業主手機APP。因此,智能貓眼並不是24小時錄像監控哦,需要在條件內觸發才會記錄,並且是私人區域不是公共區域,就不會造成侵犯隱私哦。

家裡有必要安裝智能貓眼嗎?鄰居反應侵犯隱私,如何解決

智能貓眼

建議再安裝之前,就和鄰居協商一下,其實安裝了智能貓眼,無形之中鄰居也得到了安全的保障。小偷看到智能貓眼撒腿就跑,根本不給小偷留下作案機會。並且整個小區都應該有安全防範意識,遠親不如近鄰,鄰居之間就應該相互理解、相互照應,才能共同維護小區,大家才會開開心心的生活。總體來說,智能貓眼確實給家庭帶來安全,解決了大部分安全隱患,對自己家,對鄰居,對小區都有一定的好處,是利益大於弊端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