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就该“自主阅读”了,妈妈该放手就放手

我们都知道阅读对孩子来说很重要,长大了成绩不好就是小时候欠下的阅读债。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很早就开始给孩子读书,坚持亲子阅读很多年,就是为了让孩子以后能轻松一些。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还是喜欢听妈妈读书,不想自己读书,这无可厚非。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就该学着自己读书了。妈妈给孩子读书只是阶段性的任务,不能给孩子读一辈子。到了一定的阶段,妈妈就该学着放手。需要孩子向前一步走,妈妈退后一步走,扶他上马送他一程,逐渐达到孩子自己读书的目的。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就该“自主阅读”了,妈妈该放手就放手

01

孩子自主阅读非常有必要

孩子能够自主阅读,无异于打开了另一扇通往文明殿堂的大门,孩子可以有更多选择,不必每天都要等爸爸妈妈回家,才能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随时随地实现阅读,轻松自在。

如果爸爸妈妈给孩子读书,孩子主要是靠听理解知识。爸爸妈妈把自己的感情嵌合在文字中,向孩子传递的是爸爸妈妈的理解,孩子自己的理解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小孩子因为理解力有限,需要爸爸妈妈的辅助,小时候的听读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长大了,就要把过去的积累转化称自己的理解能力,理解书面知识。

书上的语言非常规范、很有逻辑、表达的意思非常丰富和准确,如果孩子能自主阅读,就需要自己去理解这些书面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而自主阅读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自主阅读会增强孩子思维的逻辑性和清晰性 , 加深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很多科学家如钱学森、杨振宁等,以及一些文学家如郭沫若、茅盾、巴金、钱钟书等,都是在5岁之前就进行了大量的认读活动,最后成长为令国人自豪的大师。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就该“自主阅读”了,妈妈该放手就放手

02

到了这个年龄就该自主阅读了,妈妈该放手就放手吧

在美国,早在1997年,克林顿就提出开展“阅读挑战运动”,要求美国孩子小学三年级结束前就能够自主阅读。到2001年,布什政府以法案的形式将这一要求确定下来。现在,大部分8岁的美国孩子都能够做到自主阅读 。

江苏省教育学会从1998年起,就以教育部重点课题“科学教育——开发儿童少年潜能研究 ”的子课题“科学认读——发展儿童语言及思维”为抓手,对幼儿园和小学一、 二年级的孩子进行了认字与阅读的研究和实践,实验单位中绝大部分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时便能自主阅读。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孩子在8岁实现自主阅读是非常容易的。

其实,对于早期开展亲子阅读孩子来说,孩子在6岁左右实现自主阅读也不是难事,凝宝是在6岁多,上一年级后的2个月实现的自主阅读。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提到,女儿是在过完六岁生日,离上小学还有半年多的时间里,自己拿着书本像模像样地读的津津有味。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就该“自主阅读”了,妈妈该放手就放手

03

时机成熟,就让孩子自主阅读吧

生理心理准备

  • 孩子在6个月的时候已经形成了图形识别能力,汉字就是图形文字,孩子有能力认识汉字,这是孩子识字的心理准备。
  • 孩子在1岁左右就能够进行简单的发音,具备一定的说话能力,这是孩子能读出来的心理准备。
  • 孩子在3岁左右已经有了理解文字的能力,文字是表意符号,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具备了一些生活经验,能够把文字符号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理解掌握文字。这是孩子能理解文字的心理准备。

孩子在自主阅读以前一定是具备了上述三种能力,才可以实现自主阅读。

物质准备

孩子在实现自主阅读之前,有意无意地给孩子提供一些书籍,让孩子跳跳脚能够得着,又能喜欢这些书籍,孩子就会尝试去阅读。这就需要家长花一些心思,看孩子喜欢哪类书,就准备哪类书,可以给他提供读过很多遍的书,让他没有陌生感。可以是拼音书,也可以是绘本、简单故事书。

凝宝小时候特别喜欢读托马斯系列书籍,妈妈给他读过四五十本托马斯故事书,他已经对封面的文字相当熟悉了,里面的很多字也认识。为了让他愿意自己读,就给他买了一套托马斯的自主阅读丛书,字非常大,每页就一行字,他没有畏惧感,带着读故事的热情,他就愿意读完一本书。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就该“自主阅读”了,妈妈该放手就放手

识字量准备

江苏教育学会《让8岁的中国儿童实现自主阅读》这篇文章介绍说:中国的孩子实现自主阅读,首先要认读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而依据2000年《全 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孩子上完二年级 (一般8岁)只能够认读1600—1800个常用汉字。

其实孩子在没有认识2500个汉字的时候也能自己读书,凝宝在自己读书之前,能认识的汉字是1700多字。只要是坚持自主阅读多年的,识字量都不会太少。如果只是等着上学再去认字,那自主阅读的进程只能推后了。

04

让孩子实现自主阅读,正确的打开方式很重要

需要家长的陪伴

孩子开始阅读的时候,会有畏难情绪,这就需要家长给予陪伴,帮助他度过这个难关。

《朗读手册》中说:很少有孩子会主动爱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的奇妙世界。

凝宝开始阅读的时候,简单的书读起来很顺利,感觉很快乐。如《每颗行星都有自己的地方》、《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开明国语课本》、《日有所诵》。前面两本书因为妈妈之前给他读过很多遍,后面两本书是因为短小精悍、朗朗上口。

如果读一些新书,凝宝就有畏难情绪。比如《长腿小蜗牛》、《穿靴子的猫》,孩子会因为不认识的字特别多或者因为太长而不想读。这时妈妈会和他分工,他读左边,妈妈读右边,或者他读上边,妈妈读下边,总之就是合作阅读,评分秋色,他感觉这种形式很又有趣,降低了自己的工作量。妈妈和他一起读,就显得很公平,他不会认为是苦差事。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就该“自主阅读”了,妈妈该放手就放手

不要打断孩子

孩子读书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时不要急着纠正,如果太急于纠正孩子,他会感觉受到打扰而反感,也会影响理解力。其实几个字读错了,也不会影响理解能力。我们的理解力是成块理解的,并不是逐字理解的,如果把阅读过程看作是单纯认字,就本末倒置了。

凝宝读《小房子》的时候,每页有2-3个不认识的字,他也读得津津有味。妈妈没有打扰他,偷偷地在本子上记下页码和生字。等他读完这本书后,妈妈教他查新华字典认字,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凝宝很喜欢这种方式。孩子认为能自己完整地读完一本书,妈妈没有打断他,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鼓励孩子

要想让孩子实现自主阅读,就要多鼓励孩子。给他一定的奖励,不一定需要物质奖励,只是精神上的奖励,也会鼓励孩子继续下去。

凝宝当时上一年级,正好配合老师组织的阅读活动,在作业本上写上孩子每天的阅读时间,老师就会多给一个小印章,孩子为了得到这个荣誉,就会特别起劲。家长可以准备一些小星星之类的小贴画,制作一个大表格粘贴在墙上,或者找一个专门的记录本,每次孩子读完书,就贴一个小星星,孩子也会受到激励。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就该“自主阅读”了,妈妈该放手就放手

说起来貌似有些复杂,其实只要坚持亲子阅读,自主阅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选择孩子喜欢的书籍,孩子自然乐于阅读。同时,当孩子能够自主阅读之后,家长也不是坐视不管了,对于超出孩子理解力的书,还是要由家长继续引领。

如果您觉得有用,麻烦点个赞再走呗!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可以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哦!感谢支持!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