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為什麼必須得是一步一步走到西天,不能騰雲駕霧?

王昆立


西天取經注重的是過程,功到自然成,必須一步一步走到西天!

1、西天取經是一場修行,注重的是過程

《西遊記》不單單是一部神話小說,更是一部寓言故事。唐僧取經的過程,就是修行的過程,當然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沒有捷徑可走,必須是一步一步走到西天。一路走下來,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孫悟空學會了慈悲,豬八戒克服了懶惰,唐僧的信念更加篤定,沙僧從苦難中獲得解脫,每個人都是有收穫的。這些收穫就來自整個過程的磨練。

2、西天取經一路也是弘揚佛法

西天取經一路的行走,也是一路的弘揚佛法。師徒四人曾經在車遲國鬥法降三怪,救下了無數做苦力的和尚,卻出了妖孽。他們在祭賽國,救下了和尚,打跑了九頭蟲,取回了國寶舍利子。在通天河,救下了陳家一對兒女,收服了鯉魚精。一路之上,師徒四人,降妖捉怪,為當地除害,沿途百姓感受到的是佛教的力量。所以,一路西行就是一路弘揚佛法,當然要一步一步走著去。

3、歷史上唐僧就是這樣去的

《西遊記》的故事源於歷史上真實的唐僧取經故事,不是一個與歷史沒有關係的神話,當然要考慮史實。否則,按照小說中所寫,西天取經的路程是十萬八千里,正好符合孫悟空筋斗雲的距離,孫大聖直接一個筋斗雲就到了,其他人就不要去了。唐僧也就沒必要參加這個隊伍了。

綜上所述,西天取經注重的是過程,作者也兼顧了史實,當然要一步一步走著去了。

關注梅鶴讀書,歡迎點贊、留言,一起讀出不一樣的精彩!!


梅鶴讀書




一、

在《西遊記》中,唐僧是如來的弟子金蟬子轉世,因為犯了過錯,被貶下界,需受盡九九八十一難,並將大乘佛法傳揚到東土,才能再世成佛。唐僧師徒四人歷經妖魔鬼怪侵擾,受盡各種誘惑苦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得了真經。

從東土大唐到西天大雷音寺路程是十萬八千里,恰好是唐僧的徒弟孫悟空翻個筋斗雲的距離。如果讓孫悟空揹著唐僧,騰雲駕霧直達西天如何?答曰:必不能取得真經。




二、

假如孫悟空揹著唐僧翻個筋斗雲到西天就能取到真經的話,如來佛祖何不親自把真經拿到東土大唐更直接了當?如來讓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能獲取真經,除了要他們戒除貪嗔痴,還要讓世人明白誠心向佛之不易。

在前往西天取經的九九八十一難中,如身落天河、西涼國留婚、難辨獼猴等,唐僧師徒除了要克服恐懼,拒絕誘惑,還需彼此間的互相信任,才能繼續往前一步。只有克服這些人性的弱點,才能真正成佛,這是如來讓唐僧西天取經的另一層用意。

三、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只有真心付出才有回報,許多事情重在過程,而並非結果。正如到達西天是結果,但如何到達的才是如來佛祖考量的標準。顯然,如果唐僧師徒騰雲駕霧直接到達西天是無法取得真經的。

其實《西遊記》鼓勵的是一種反抗命運,捨身取義,堅持不懈的精神,這也是它能成為四大名著之一的重要原因。


菸斗的傳說


《西遊記》裡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為什麼不能騰雲駕霧,而非要一步一步走去,其實只是作者的寫作安排,然而聰明的作者不會那麼直接說出來,他在書中巧妙地給予讀者幾個方面答案,綜合起來如下--

其一、《西遊記》第22回“八戒大戰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淨”裡面給出了最直接的原因:神仙們“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度紅塵。”也就是說唐生當時是肉骨凡胎,對神仙來說,比泰山還重,誰駕雲也馱不動唐生。而且也通過孫悟空之口直接說出如果唐生不親自去西天,如來不會傳真經給其他三人。

行者道:“像這潑魔毒怪,使攝法,弄風頭,卻是拉拉扯扯,就地而行,不能帶到空中。像那樣的法兒,老孫也會使會弄。還有那隱身法,縮地法,老孫件件皆知。”“但只是師父要窮歷異邦,不能豰超脫苦海,所以寸步難行也。我和你做得個擁護,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這些苦惱,也取不得經來,就是有能先去見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經善與你我。”

這點就直接決定了西天取經必須一步一步走去或騎馬過去。

其二、騰雲駕霧去取經與作者寫作本意明顯不合,當然作者的這樣寫作設定是通過如來之口說出來的--佛祖如來要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方能到得西天求經。

如來對眾言曰:“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巨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餬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經,正善之門。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誰肯去走一遭來?”

其三、如果如來派人送真經去東土,在當時道教的地盤應該不會有人相信,輕易得到的東西人們即使相信了也不會去珍惜,當然這也只是作者的另一個寫作設定,何況如果很容易就得到真經了,那還有什麼故事好寫?不是幾句話就說完了嗎?

其四、作者通過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架構,讓佛祖組織的送經營銷活動取得非常大的成功。

作者在書中安排佛祖如來找得力弟子觀音菩薩承辦此次營銷推廣策劃活動,於是觀音菩薩直接簡單地策劃了唐太宗地府還魂之事,太宗還魂回來後就立馬舉辦了水陸大會,宣傳佛法,並且隨後派遣唐僧去西天取經。唐僧師徒四人歷盡艱險,走了十幾年,行了十萬八千里,成功取得真經回到東土大唐,三界六道無不知曉,於是佛教在道教的天下成功紮根並隨後廣泛傳播開來。





無語月色文心慧談


如果騰雲駕霧,一帆風順,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就沒有《西遊記》。

這部名著雖然神話色彩濃重,但其情操、思想、靈魂沒有脫離社會現實。


由於人類社會存在著侷限性,便充滿矛盾,需要不斷突破侷限、不斷解決矛盾、不斷向前邁進。“文學就是人學”,《西遊記》之所以優秀,就是作者深知社會發展的真諦,集中反映了由唐僧為首的小團隊,以高度的智慧、勇敢的精神,戰勝了千難萬險,實現了遠大理想。只有這樣做,才能彰顯好精神,才能成就大作品,才能感動人、鼓舞人、激勵人,青春永葆,魅力永恆!


任山鳴196010


為什麼不讓騰雲駕霧?或者,為什麼不讓悟空一個跟斗翻到西天(剛好都是十萬八千里),取回真經,其他三人在樹蔭下,喝喝茶,下下棋,擺擺龍門陣,豈不更妙?


如果這樣的話,我們還能知道西遊故事,還能對“大鬧天宮”“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這些故事耳熟能詳、念念不忘嗎?還能無論老少婦孺,捧起《西遊記》這部名著,都讀得津津有味、愛不釋手嗎?



也就是說,小說正要靠一步步的行程、一回回的磨難才得以展開情節、講述故事呢,這是其一。


央視版《西遊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我們應該都不會陌生吧。歌曲自問自答,“路在何方?“”路在腳下!”,而腳下之路還是要一步一步走的,經還是要山一程,水一程,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歷遍“春秋冬夏”,嚐遍“酸甜苦辣”後才可以拿到手的。


它既是在歌唱西遊取經,但又不僅僅是在說西遊取經。主題曲已是如此,主題曲為之服務的小說本身也是這樣。——《西遊記》難道僅僅在講曲折動人、光怪陸離的神話故事嗎?當然不是,在不斷的流傳過程中,它還取得了更深廣的社會內容、時代風貌——每一個讀者都會根據自己的體驗、經歷和需要,而做出不同的解讀。有的人從中看到了團隊合作,有的人讀出了幹事創業,有的因此看清了人情世故,等等,真的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但不管哪一種解讀,沒有人會否認這一點: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也就是說,《西遊記》裡取經的步步為營、一路艱辛,其實正是人生(現實)成功不易的真實寫照。這也正是《西遊記》的最大魅力所在!


此是其二。


其三,正是取經之艱辛不易,才凸顯了真經的不易得到,這樣才會讓人倍加珍惜,才會讓取經之人全心全意求取呵護,才會讓信奉民眾心懷尊重、敬畏,才會收到真經普度眾生苦厄的良好效果。


正是這樣,在《西遊記》原著第八回(回目為“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開頭,如來看到南贍部洲民眾貪淫樂禍多殺,而自己有三藏真經可以談天說地度鬼,自己待要送給東土,無奈怕眾生愚昧,毀謗怠慢了瑜迦正宗。



於是,他問道:

“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


觀音菩薩自告奮勇,願意當此差事。如來賜他袈裟、錫杖和三個緊箍兒共五件法器,讓他賜予那取經之人。


可見,在佛祖和西天眾聖腦海設定中,也一定要讓取經之人歷經艱難險阻取回真經,才算是正途。


根芥齋主


人生就是一次考試。

出題人設定的題目要求就是:必須要讓你一步一步走到西天,你駕著祥雲一步登天,給你還是算0分。重新打回原點,讓你重新開始,沙和尚脖子上套的前九個取經人的頭顱,就是前面投機取巧或者沒有達成所願被打回原形的證明,不經歷九死,哪能獲得最後的一生並修成正果?

這有點像看電視連續劇,必須一集一集的演,直接看最後一集又有什麼意思呢?就像人生的終點是死亡一樣,明知道總有一天會死,我們還不是照樣發呆、打遊戲、看書、學習、談戀愛、生孩子繁衍下一代,現代人看似著急忙慌的,其實並沒有加速生命進程。

九九八十一難就是經歷,就是感悟,就是體驗,也是面對自己,修煉自己的過程,否則唐僧自己在女兒國那一關怎麼過?世間安得兩全法,如何做到不負如來不負卿?孫悟空何嘗不是也要經歷,戴上金箍無法陪你,不戴金箍無法救你的兩難困境?

一步一步走來,讓這師徒四人修煉身心,強化隊伍凝聚力,抵達西天修成正果,同時也順便在人間做一下市場調研,看看又有哪些仙界的阿貓阿狗在世間做亂,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圖片人物為台州府城文化顧琦勳法號寬心。)











秦嶺布衣


1.體現經書的重要性。唐僧去西天是為了取經,如果直接騰雲駕霧到達西天,那麼經書得來也太容易了。事實上八十一難後取經還向唐僧師徒索要錢,若直接騰雲駕霧花錢買真經,西遊記的故事格調就低了。

2.體現取經的艱難。唐僧是如來佛祖的弟子,需要一個名義回到靈山。取經就是一個很好的功績。這也是為了讓唐僧成佛的一個重要契機。

3.這也是小說情節推進的需要。騰雲駕霧到西天讓九九八十一難無法開展。事實上,八十一難是整個西遊記故事中的主要部分,

各種各樣妖魔鬼怪的背後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和背景,

充滿了古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人歎為觀止。


胖了的排骨精


因為天庭需要一個理由清理下界的妖族勢力,佛界需要一個藉口傳播自己的信仰,四個徒弟需要功勞來加大利益,唐僧需要鍍金的經歷來提高自己的資歷。

要修成正果,必須要肉身修煉,經歷磨難,克服困難,渡過九九八十一難的劫數,方可立地成佛,修成正果。在佛教的教義裡面,修煉有成就的羅漢,菩薩,甚至佛陀,都不可以輕易的使用神通法力,因為神通法力可以改變“果”,卻不可以改變“因”。也就是說神通法力是不可以改變一個眾生的因果業力和報應輪迴的。對於理想是修煉成佛的眾生,神通法力可以說沒一點用,反而會影響修煉。換一句話說,孫悟空一個筋斗到西天見了如來佛祖,也不會有一點點修煉的功德,對眾生有一點點的幫助。修煉的本質是修心見性,從這點來說,有法力神通的妖怪和神靈,反而比不上沒神通的普通人修心修行更堅定和更見效。真正的修煉的本質是修心,最大的修行障礙是心魔——也就是說神通沒用。


李瘦瘦愛看劇


1. 設定好要經歷81難的,跳不過去。最後一難發現取的假經,回去理論時,被告知少了一難。說明提前到是沒用的。

2.邏輯自恰:悟空有說過,師傅凡體肉胎,太重,沒辦法背,不然可以揹著跑,能省不少時間。最後師徒四人過河乘無底船時,唐僧掉河裡被撈上來時,發現河裡漂著他的屍體。那時候才正真的脫去凡胎肉身,也說明他的凡體肉胎和普通凡人不是一個概念,揹著飛不起來。從那以後,唐僧基本很少吃東西了,連老豬後面食量都很小,不怎麼吃東西了。

3. 一路上各種勢力需要掃蕩,清理,收編,這個活得有人帶頭幹。


花門酒家翁


不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怎麼知道你誠心誠意見佛祖取回真經來呢?遠處不說了,就說在這《今日頭條》認證加V吧!首先要在一個月的三十天裡,需要回答出來四個較優質問題。三十天啊!人家三十一天都不給你。你的回答要比別人的回答更加正確、更加完美!不僅僅字數要足夠,而且網友的閱讀量要達到人家的要求!你想要闖過這個關隘,面對的可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機器人啊!人工智能你好強大啊!你一點面子也不給,一視同仁。沒有人可以走後門?我服了你了!你不懂人情世故,更不會見利忘義。如果是悟空問答真闖進來了一個孫悟空,我想你縱有七十二般變化,你也難得抓耳撓腮!修行成佛你中,這文化水平解答提問你到底是中還是不中?孫悟空取經的道路上,你和師父師弟們經歷了千辛萬苦,你們不是也打過退堂鼓嗎?但你們能堅持下來最後成功了!我也不能見硬就軟下來,要咬牙,要廢寢忘食,冥思苦想,把這個考核期熬過來我就能見到曙光了。說實在的我的信心也不足啊!我太難了!!!可說這些會有一點用處嗎?別人看到你這個樣子只能感到好可笑,誰會跑過來拍拍你的肩膀說加油!取經路!長征路,還有這認證考核三十天之路!哪一條不艱難?走過去也許就會有一片新的天地,成功了你所幻想的騰雲駕霧也許就不是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