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大门向外挪了十几公里,想进景区,必须附加四十元的车费,你还会来吗?

长桥物业


算算细账,八里沟景区原价60元/人,现在景区大门向外挪了几十公里,门票涨价到80元了,想进景区,必须附加四十元的车费,这里里外外的多花了60元,等于门票因为挪大门涨了一倍,这也太夸张了吧?不过也要视具体情况来看,我没去过八里沟所以不知道从现在的门口上山的路好不好走?如果想👇🏻下面这种情况,其实我倒是觉得是好事了。


类似事件

安徽黄山之前也是可以开车上去的,在乘坐索道的附近有一个小停车场,后来因为去黄山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那个停车场实在接待能力有限,所以就把停车场设置在了山脚下,地方大了可以停更多的车,也不用每次找车位都是烦心的事,最主要的还是从现在的大门口到索道附近的盘山路很难走,一边是悬崖,路又窄弯又多,会车都会提心吊胆的,所以改造后,虽然要加收20元的电瓶车费,大家也都还是赞同的,毕竟安全第一。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西安兵马俑、昆明石林、贵州黄果树瀑布都有这种大门距离景区很近的情况,兵马俑是在大门口到景区之间建了一条商业步行街,方便游览完兵马俑的游客出来购买纪念品的,但是却苦了进入的游客,每个人都是不得不坐电瓶车进入,然后再走出来了。石林石林那条路更长,而黄果树的这个距离,几乎成了去过黄果树的人们,必吐槽的重点,还有驴友反应说当地牌照的私家车就可以开进去,只要是外地牌照的就必须停车做景区大巴进去,当然景区大巴是收费的。贵州省为了搞活旅游经济,今年特地出了一个外地私家车高速半价,外地身份证游客也半价优惠门票的100天旅游活动(6月15-9月22日),然而如果都是黄果树这样又有什么用呢?


不是电瓶车就是做船

今年五一自驾去了浙江的古堰画乡景区,没有电瓶车收费,但是要坐船,老人家和学生仔门票可以优惠,但是船票却不能少,还有去到英德的洞天仙境景区也是一样的,慢慢的发觉景区的电瓶车、船都成了除去门票的另外一种增加收入的手段,毕竟国家会出台有关景区门票的管理规定,但是对于电瓶车、缆车、船都没有相应的限制。

写到这里又想起了千岛湖,岛上的缆车,明明爬山1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山顶的,非要设置个缆车,有排队的时间,自己已经爬上去了,那这就尴尬😳了。


景区大门向外挪了十几公里,想进景区,必须附四十元车费,如果上山的道路没有悬崖、急弯、路也不窄,我就不去了,这是故意乱收费,如果向黄山一样的情况,虽然40元有点多,但是我还是可以理解的,不会不去,但也不会像从前一样经常去了。

⭐你呢?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选择?


小帅七爷


景区大门向外挪,然后加收摆渡车,收取游客其他交通费用,成为现在很多景区,尤其是国有景区的惯常玩法,这样的做法虽然不能说是巧立名目,但是对于游客体验来说,确实是太差了。


这一点在国内很多景区都出现过,比如广西鼎鼎大名的德天瀑布景区,自驾车的游客只能停在景区服务中心,必须坐45元/人的摆渡车进景区。


从游客服务中心到德天大瀑布景区还有12公里,没有通行证的车禁止驶入。仅这一项多收的费用,相信能给景区带来不少收入,要知道,进入景区之后,还得再收一次门票。

所以,碰上这种景区,相信很多的游客都不会想再来第二次,毕竟,祖国大好河山,美景多的是,没有必要非得上赶着去这些多重收费的地方做贡献。


其实,景区这样设置还有多重原因,除了增加景区收入之外,也有可能是利益分配的问题,毕竟景区摆渡车这块的收入,一旦人多,收入也是不菲的,这个利益,放给任何人,都不会拒绝这样的诱惑。


乐游天下旅行君


中国的景区门票价格不菲,大多数已经进入了百元时代,高昂的门票价格也抵挡不住游客的热情,因为现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即便是面对高昂的门票价格,也能够承受。

但是,很多景区除了门票价格外,还有一项费用支出,那便是小交通,相信很多人对于很多景区的小交通感同身受,少则10元多则上百元的小交通费用让人吐槽。

不过我认为景区设置设置小交通的初衷是好的,例如:

1、缓解景区入口的交通压力。

2、减少景区环境污染。

3、摆渡车可大大缓解游客上山的体力消耗。

就说咱们都熟悉的九寨沟风景区吧,面积超大,从大门检票进去直接就是景区,但在那样较高海拔的地方爬坡步行到各个景点,是绝大多数人的体力无法承受的,因为有了交通车,先直接把游客运载到海拔最高的景点,然后步行下山,当然,也可以分段搭乘交通车。因而九寨沟的交通车,最大的功能是帮助游人减轻体力耗费。

综上,我认为:景区内设立摆渡车是非常必要的,只要定价合理,相信游客是会欣然接受的。

但是,全国很多后来开发的自然风景区,没学习到前述景区前辈们好的地方,倒把景区大门与景区故意设计得相隔几公里乃至几十公里,好利用这段距离使用交通车,其目的其实就是敛财。这种行为必然遭到唾弃和谴责。





老尚旅游记


青海海西最边的地方,费很大劲才找到的一个四A级景点,就是水上雅丹地质公园,门票60元,车票60元,车票有点坑,单边不足3公里,非得卖套票,那么老远来到,你是进呢?还是进去呢!景色一般











山尔鱼


交通部运价司要按规定严查景区小交通乱收费情况。绝不能让景区小交通成为乱收费的大本营。大家知道,城市公交一般一元起步,三元封顶,长途客运百公里也不过三十元左右。而景区十来公里动不动就是四五十元,甚至六七十元。所以,造成这种乱收费的情况,主管部门应负首责。


甄赶索


这个问题大家都跑偏了。是大门外移的问题还是坐车收费的问题。

大门外移确实是因为发展的需要,自驾车越来越多,停景区门口确实问题很多。15年前我去过雁荡山,车是直接停大龙湫门口的,还有位置。今年我再去雁荡山,停在很远的地方,而且这个停车场非常大,确实解决了停车问题。再说一般最后一段路都是山路容易出事故,一旦出了事情救援车都开不上去。

不可否认,很多景点借机收费。打着方便游客的旗子,变相提高游览收入。

真正为民服务可以学学八达岭长城,停车场很大,而且有免费班车。既解决安全问题,停车问题,又真正提升了服务质量。


风171624911


现在的景区都是这种套路,管理是不错,质疑在价格上,其实很多景区如果不这样也不行,像峨眉山,张家界,梵净山,郭亮村,泰山这些我今年去过的地方,那样险恶的盘山十八弯的路,私家车开上去安全问题也是个大问题,像张家界盘山路一般司机还真不行,急弯太多,坐人家景区中巴车都吓的够呛,所以说只要价格降到合理的价位,还是可以认可和接受的。就像高速收费一样,问题在价格上,而不是该不该收的问题。


原风71337659


这种事情不只在八里沟,在全国不少知名或不太有名的景区都是这样,名曰为了安全,实则为了收益,如武当山,云台山等等,象武当山,小交通100元,索道费往返170元,无形之中增加了不少的费用,这种类似的收费办法还真不少,把景区大门外移十几二十几公里,再收不菲的交通费。商业化太浓的景点,是需要整顿一下了。

说实在的,这种景点去一次就夠了,不会再有第二次。


3914753067820


这个套路在全国己经全部上线了,奶奶的熊,一个个好的不学,学坏一天,我现在是景区不去,开车到各地的山山水水舒服的地方扎营,门票款专门买一些厨具和食材,让那些要钱不要脸的景区见鬼去吧,其实现是沿途的风景和心情,一但是你进入任何一个景区总是有那么一二个不舒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拥抱大自然拥抱明天


手机用户5883114538


强烈建议区间车也要国家公路交通运输收费标准来,要不就属于乱收费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