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丨特刊|古都洛陽“北大門”,從窮鄉村到宜居城市的“變形計”

特刊丨特刊|古都洛陽“北大門”,從窮鄉村到宜居城市的“變形計”

本文共計2302字,閱讀需約5分鐘

特刊丨特刊|古都洛阳“北大门”,从穷乡村到宜居城市的“变形计”

黃河明珠 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故地,今朝黃河明珠!走進洛陽市吉利區,一座現代產業與生態文明交相輝映的魅力城區呈現在眼前——

吉利,北依太行,南瀕黃河,地處中原,承東啟西、連南貫北,自古被稱為“東西之腰脊,南北之咽喉”,是古都洛陽的北大門。自1982年建區以來,從一個農業落後、工業空白、文化貧瘠的窮鄉村,發展成為一個百業俱興、欣欣向榮、宜居宜業的現代城市。

吉利,中石化洛陽石化公司所在地,致力於石化產業提質增效,逐步形成了年800萬噸煉油、20萬噸聚酯和3000噸含氟電子氣體的生產能力,構建了以石化產業集聚區為載體,洛陽石化為龍頭,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為主導的石化產業體系。

特刊丨特刊|古都洛阳“北大门”,从穷乡村到宜居城市的“变形计”

吉利黃河溼地日出

吉利,山青水綠、溼地環抱,區域內25平方公里的國家級黃河溼地,有著“千年古道流水清,萬畝平灘鄰城近”的獨有景觀。通過實施黃河溼地生態修復和保護工程,恢復生態面積5000餘畝,溼地內水系成線、沼澤連片、林草繁茂、百鳥翔集,“壯美黃河、秀美溼地”的風貌基本顯現……

滔滔黃河,孕育一方熱土。沐浴著新中國改革開放的陽光雨露,經過近40年的砥礪奮進,吉利大地發生了亙古未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吉利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洛陽市“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和“9+2”工作佈局,加快建設“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生態宜居的濱水城市洛北組團”,全力打造中西部最大的現代高端石化產業區、河南省城鄉一體化發展先行區、黃河中下游最具特色的溼地生態示範區。

進入新時代,吉利區開啟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協調共進的新模式。全區廣大幹部群眾團結一心、銳意進取、勵精圖治,精心做好“高”“綠”“美”“安”等文章,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

特刊丨特刊|古都洛阳“北大门”,从穷乡村到宜居城市的“变形计”

吉利城區

立足於“高”,高端石化做大做強。吉利區堅持高端定位、堅持項目帶動、堅持延鏈補鏈,堅定不移推進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2018年石化產業集聚區實現營業收入452億元、稅收90.5億元,先後被評為“河南省十強產業集聚區”“洛陽市最有實力產業集聚區”“全省二星級產業集聚區”“河南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當前,總投資120億元的洛陽石化煉油結構調整及其輔助項目取得重大進展,將於明年竣工投產,屆時洛陽石化煉油產能將提升至每年1200萬噸,石化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600億元。同時,按照洛陽石化產業發展“三步走”戰略部署,吉利區謀劃了總投資300多億元的100萬噸乙烯等一批重大產業鏈項目。隨著這些項目的建設實施,2020年,石化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將突破600億元,將初步建成中西部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高端石化產業基地。

立足於“綠”,黃河溼地生態優先。近年,吉利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著力加強黃河溼地生態保護治理,曾經溝壑交錯、雜草叢生的“爛河灘”,變身水清岸綠、交通便利、環境優美、鳥語花香的溼地“生態名片”。為做好規劃,該區於2017年出臺了《關於建設黃河中下游最具特色的溼地生態示範區的實施意見》,對溼地保護進行了高標準規劃設計,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分三期實施溼地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目前總投資3.2億元的一期工程即將完工;為徹底解決“溼地不溼”難題,在全省黃河溼地生態恢復項目中率先建成投用年引水量5000萬立方米的溼地生態供水工程,實現了25平方公里的溼地全域內活水四季流淌;為做好生態美化,大力實施溼地生態項目提升工程,實現了林、水、葦三大景觀一體化。目前,吉利黃河溼地已初步形成了沼澤連片、水禽群飛的美麗自然景觀,該區還將進一步加強溼地生態修復和保護,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特刊丨特刊|古都洛阳“北大门”,从穷乡村到宜居城市的“变形计”

非物質文化遺產“硪工號子”表演

立足於“美”,城市建設提速發力。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緊扣洛陽市“一中心六組團”城市發展戰略,吉利區統籌做好規劃建設管理“三篇文章”,致力建好居者心怡、來者心悅的洛北組團。按照“保持本色、做出起色、創出特色”的總要求,該區堅持重點突破、聚焦難點,以“繡花”的細心和耐心,紮實開展了一系列文明創建活動,狠抓城市精細化管理,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務,全面推進城市轉型發展,城市功能不斷升級,城市顏值不斷提升。圍繞佔道經營、農貿市場、車輛違停、環境衛生等方面開展十大整治提升行動,加快推進“廁所革命”,先後建成投用潘安公園、河陽路遊園、怡心園、清風園等一批公園、遊園項目……吉利城市建設正在由“大寫意”向“工筆畫”轉變。

立足於“安”,幸福指數持續提升。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乎發展。吉利區財政每年拿出專項資金,辦好一批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好事,率先在全省實現義務教育全免費以及城鄉養老保障、醫療保險、大病醫療救助全覆蓋,全區60週歲以上老人醫療保險費政府全額補貼,先後獲得“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全國健康促進示範區”“全省安全生產先進區”等多項榮譽稱號。不斷創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公眾安全感和執法滿意度持續位居省、市前列,被授予全省平安建設最高榮譽“中原平安杯”,榮獲“全省信訪工作先進區”“全省綜治和平安建設考評優秀區”等稱號。

特刊丨特刊|古都洛阳“北大门”,从穷乡村到宜居城市的“变形计”

群鳥翔集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吉利區廣大幹部群眾將更加緊密團結,攻堅克難、奮發有為,加快推進“一團三區”建設,全力描繪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畫卷!

特刊丨特刊|古都洛阳“北大门”,从穷乡村到宜居城市的“变形计”

10月8日出版的河南日報(第8版)

END

文丨河南日報記者 田宜龍

通訊員 吉宣

特刊丨特刊|古都洛阳“北大门”,从穷乡村到宜居城市的“变形计”

認真學習,你一定是“在看”吧

特刊丨特刊|古都洛阳“北大门”,从穷乡村到宜居城市的“变形计”

重磅!震撼!河南日報竟然26版大篇幅報道洛陽!

特刊丨洛陽國宏集團: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特刊丨伊川:努力建設副中心南組團重要增長極

特刊丨特刊|古都洛阳“北大门”,从穷乡村到宜居城市的“变形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