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师每周21节课才算满课时,这样合理吗?

用户9252975588860


中学包含初中和高中,中学教师周课时量

高中:数学、语文、英语任教两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1节;物理、化学任教3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0节;政治、历史、地理周课时不少于10节,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周课时不少于14节。

担任班主任周课时不少于10节

初中:

①数学、语文、英语任教两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3节;物理、化学任教3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2节;政治、历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地理、生物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音乐任教8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6节,体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美术、计算机周课时不少于18节。

②担任班主任周课时不少于12节。

③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周课时不少于2节(一校两址或学生数在2000人以上的减半),副校长周课时不少于4节,中层干部周课时不少于6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④对跨年级、跨学科教学的,可在上述规定课时减少1-2节;

⑤对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老教师,在规定课时中相应减少20%。

⑥对因病、怀孕待产及处于哺乳期的教师,可酌情减少课时量。

⑦专职教辅人员每校不超过3-4人;实验室教师为专职教师。

扩展资料

教师,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根据学校条件和个人职称专业,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引导学生听课练习,传授科学文化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学习、记忆认知等综合能力,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经验技术。

他受社会的委托对受教育者进行专门的具有建设性的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学生来说,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

教师周课时量标准: 1、小学教师周课时量:(1)数学任教两个班,英语任教多个班或任教语文、数学、英语并兼任其他学科,周课时不少于17节;(2)音乐、美术、微机、科学或其他学科周课时不少于18节;(3)体育周课时不少于16节;(4)担任班主任并任教语文、数学或英语,周课时不少于16节;其他学科担任班主任,周课时不少于17节; 2、中学教师周课时量: (2)初中 ①数学、语文、英语任教两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3节;物理、化学任教3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2节;政治、历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地理、生物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音乐任教8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6节,体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美术、计算机周课时不少于18节。②担任班主任周课时不少于12节。   (1)高中 ①数学、语文、英语任教两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1节;物理、化学任教3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0节;政治、历史、地理周课时不少于10节,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周课时不少于14节。②担任班主任周课时不少于10节。 教师: 教师是指受一定社会(或阶段)的委托,以培养人的专门教育工作者。因此又派生出来“XX学科教师”如:武术教师、体育教师等,以区别所传授的内容。 “教师”是一类人的集合(传授知识、技能、技艺的人),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职业; “老师”则是具体的人,从事教育的人,教师的具体个体; “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狭义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根据社会的分工和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教育形态的事实,把教师定义为:受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把其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以此为主。

国家对初中各科教师每周的课时数没有具体规定。 1985年教育部《关于当前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问题的意见》提出:改革上述试行办法,由各高等学校参照该办法自行决定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办法及其定额,教育部不作统一规定。 1981年,教育部发出《关于试行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制度的通知》规定教师工作量包括;教学工作量、科学研究工作量、实验室建设工作量等。教师全年工作量按每天8小时,每周5天及每年校历周数计算。 全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一般应占全校教师工作量的约 2/3。试行办法及暂行规定对各级职务教师担任各种教学工作,进行教材和教学法资料编写工作,专职和主要从事科学研究、生产、实验室工作,兼任党政工作等的工作量计算方法均有详细规定。 扩展资料: 其他国家老师周工作时间: 1、其他国家多无统一标准,有的由学校自订标准,有的由学校在聘约中与教师个别约定,有的无成文规定,学校按一般惯例安排。 2、20 世纪 60—70 年代西方一些国家的研究表明:高等学校教师一般每周至少应工作 40 小时,实际每周平均工作时间约为 55 小时;多数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 40%~70%。 3、对50个国家80所大学的调研表明,教师每周的平均教学工作量为 6.8 小时~12.5 小时;澳大利亚、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教师工作量最重,非洲次之,北美及欧洲最轻;发展中国家的教师工作量一般较发达国家为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师工作量制度

浏览1425 2018-12-24

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课时量的标准有什么规定?

国家教育部对每个地方的中小学教师课时量的标准各不相同。详细信息咨询当地教育局。 1.教师工作量评定标准是依据教师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确定的以时间为单位的教师工作量数量衡量尺度。它是衡量教师是否完成其职责的重要的数量标志。它对于所有的教师来说都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工作量数量标准的实际确定是比较困难的,但从理论上说,教师工作量数量评定标准不能是个别劳动时间。所谓个别劳动时间,是指单个教师为完成教学诸环节及其职责范围内的任务而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千差万别的,确定教师工作量数量评定标准的尺度,只能是教师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或表示这种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正常的教学条件下,在社会对教师合理的职责要求和受教育者平均的接受能力下,完成教育诸环节的过程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个别劳动量和社会必要劳动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大体有三种情况。如果某个教师的个别劳动量等于社会必要劳动量,说明该教师恰好完成工作量定额。如果某个教师的个别劳动量小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在一般情况下就说明该教师没有完成工作量定额。对于没有完成工作量定额的情况,要分清是由于主观原因还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如果确系由于编制数量确定有误,那么学校管理部门必须及时给予调整。如果个别劳动量大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则说明教师超额完成了任务,付出了较多的劳动量。我国在20 世纪50 年代,高等学校试行过《教师工作日和教学工作量办法》,1978年起原教育部重新拟定《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经试行并总结、修订后,于1981 年正式颁发《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在这个《办法》中,根据每学年42 周,每周5 天,每天8 小时计算,教师工作的全年定额为1680 小时。从理论上说,这个定额时间不属于教师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是按8 小时工作日制度的规定数乘以工作自然天数的小时积。与这个法定时间额相比较,我们在教师工作量的实际计量中,往往是用教师各项工作的实际时间,乘上相应的经过科学计算和处理的加权数。教师各项工作的实际时间可以制成调查表,下发到教师手中,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如实进行填报。调查表汇总上来之后,测算出本校教师从事各项工作的平均时间,以及占总的工作时间的百分比。一项调查表明,高中教师的备课时间是每周18.4 小时。初中教师是每周13.9 小时,小学教师是每周14.2 小时;高中教师的授课时间是每周10.6 小时,初中教师是每周11.3 小时,小学教师是每周12.4 小时;高中教师的作业批改时间是每周11.8 小时,初中教师是每周11.2 小时,小学教师是每周10.3 小时;高中教师的辅导时间是每周4.9 小时,初中教师是每周5.15 小时,小学教师是每周1.6 小时;高中教师的第二课堂工作时间是每周0.49 小时,初中教师是每周0.9 小时,小学教师是每周1.2 小时。在教师工作量数量评定标准这个问题上,还需说明的是计量标准的单位问题。我们认为,以自然小时为单位比以学时为单位相对好些。有三方面原因:其一,教师教学工作量中的授课时间表面上是以学时计算的(40 ~50 分钟),实际上与授课有关的其他教学环节所花费的劳动时间都是以自然小时为单位来计算的。其二,课间休息的10 分钟,表面上好象不属于教学时间,其实不然。课间休息时间是师生授、听课的必要条件,它虽然发生在劳动过程之外,但属于劳动过程的继续,是授课时间的延长。其三,以小时为尺度来计量教师工作量,兼顾了教学人员和非教学人员的不同劳动特点,非教学人员不适于用学时来计算工作量。2.教师工作量质量评定标准是以评价教师工作优劣为目的的教师工作质量衡量尺度。教师工作量质量评定标准与教师工作量数量评定标准一道,构成教师工作量评定标准的两个方面。教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这一工程质量的优劣,受到时间、条件、环境、教学设备、信息、师资队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时间来看,教学效果是以一定的教学时间为必要条件的,离开时间,就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学生素质是最重要的条件因素,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单靠教师一方面的努力,也是效果不大的。社会是否形成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环境,也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此外,教学设备是否满足教学需要,一个学校的实验条件如何,教师能否经常接受教学改革的信息,教师队伍是否具有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内在机制,都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显然,对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过分强调外界条件是片面的,但不考虑外界影响也是片面的。提出教师工作量质量评价标准,要注意使评价标准建立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基础上。我们不可能在一个统一的限定时间内评价教师的工作效果。就一节课而言,涉及到讲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教材的不同程度的挖掘和再创造,学生对知识接受的情况,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教师教学表现等多方面,对这些方面的评价本身就带有模糊性;再有,不同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很大差异,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可能在一节课时间内使全体学生接受和掌握,总会出现好、中、差的差别。一个责任心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必然会把较多的时间用在对中下生的辅导上,提高他们掌握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因此,建立教师工作量质量评价标准,一定要使评价覆盖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工作量质量评价标准,实际上与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标准是等同的。由于教师工作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故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标准也应该是全面的,既包括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标准,也应该包括非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标准。对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是很复杂的。就课堂教学来说,如何评价一节课没有一定的准则。一般课堂教学的评议也只是定性的分析,缺少总体的定量指标的综合评价。对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与对教师其他工作质量的评价一样,通常采用等级法。等级法的特征是:首先制定出一整套详尽具体的教学工作的评价标准,规定达到每一标准的应得分数,然后由教师和学校有关领导组成评定小组,评定小组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认识,对被评判教师的课按各项评价要求逐项评分,最后求和,去掉两极的极端分数,得出均分,根据这个均分来判定课的优、劣或一般。以下就是一个等级法的评价方案:(一)课前准备(每条4 分,共16 分)1.钻研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2.明确教学目标,写好教案;3.作好诊断性测验及有关学生学习资料的统计分析;4.教具的准备与制作。(二)课堂教学(每项4 分,共40 分)1.组织教学妥当,教学秩序良好;2.内容正确无误,中心思想突出;3.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4.板书整洁有计划性;5.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6.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7.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8.教学展开的环节紧凑,过渡自然;9.学生一般能在课上基本理解教学内容;10.能按时下课。(三)课外指导(每项4 分,共12 分)1 .能对班上较差个别生有计划地进行指导;2 .能对班上几个优秀生进行必要课外指导和知识与能力的扩充;3 .能适当开展班级第二课堂的活动。(四)课外作业(每项4 分,共16 分)


青蓝师说


初中教师平均工作量在14节左右。在实际安排时有多有少,多的达到20节左右,少的12节左右,表面上看带语数英化学物理等科目教师,所带课节量比带计算机、美术、音乐、体育等科目教师工作量要少五六节左右。出现这样的差异,主要是学校在安排时考虑到带体育等科目教师书写的教案是简案,而语数英等科目教师写的教案是详案,花费的时间和心血要多。另一个方面上语数英等课教师每天都要上早自习、晚自习,课余时间还要抽空辅导学生,这些都是没有计入正式工作量的,而上体育课等课的教师不用做这些事情。第三方面,语数英教师每天都要批阅大量课堂作业,而体育课等课教师不用批改作业。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来考量,体育课教师每周上21节课不算多,要真真核算下来可能还比带14节左右的语数英教师轻松!



张芝故乡人


不合理,严重的劳动歧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课上一节算一节,体育上一节算0.8节,滑稽。这也国人体质下滑的原因之一。😭


一是一51018666


工作量多不多不是咱们争辩几句就能决定的。

教师岗位工作量由技术高低、责任大小、工作强度以及工作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决定的。

是否跨年级、是否班主任、是否担任其他学科都有不同要求。

像比如,辽宁地区,初中语文,担任两个班的课,一周十节课就是满课时。

国家、省、市都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查一下一目了然。


教师备课室


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21节课才满工作量都不合适,对于高中教师,里边包含着训练和课间操时间就是合理的,不管是初中和高中21节都是体育课就是不太合理,但是现在体育教师紧张,为了孩子们能够有个健康的身体,学校的规定也可以理解。相信随着国家队体育的重视,这种就不会出现了,理解万岁吧


廊坊乐美食


没有合理不合理的说法,你要对比着去看一看是不是其他体育老师也是这些课,或者其他老师是不是也这些课。如果不是那你这个就有问题了!但是按常理来说如果真是这个节数,那真实在是太多了!!!!一天平均四节还多!!!


阿瞒现世


中学体育18节,还要负责两操一活动,严格按照体育教科书上课。

很多学校的体育老师既属体育组,还在政教处,甚至办公于学校警务室,充分发挥着他们的重要作用,大多数都提拔为学校的中层领导。

人各有志,做好本质工作,不怕付出,最后不会吃亏。


人云一第


肯定不合理,14到16节周课时数满工作量


穿裤子的草鞋


没有什么合理不合理,只有违不违法,法律规定合法工时!只要不超过合法工时就可!现在好多工厂工人,每天正式工时12小时,从早8~晚上8下班!我侄子大专毕业工作3年,换了好几个工作,都是12小时!

劳动法早就让企业忘干净啦!企业只求利益


蜜雪儿65283327


有文件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不一样!看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