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为什么萧何、张良入世家,而韩信入列传?

大侃历史


张良、韩信、萧何都在灭秦战争及楚汉战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汉朝建立之后,汉高祖刘邦也给予他们高度评价,并将他们封侯甚至封王,我们后世也常常将他们以“汉初三杰”并称。那么同为汉朝开国功臣,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何将张良和萧何都列入世家,独独将韩信写入列传呢?

第一、一时之功与万世之功

首先我们要了解《史记》的体例:《史记》全书130篇,包括: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解释了区分这些条目的原因: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於天下,作七十列传。

对于《史记》中单独列传记的历史人物来说,本纪对应的是“王迹所兴”,即古代的帝王,这一点很明确。而世家对应的是“股肱之臣”,列传对应的是“立功名于天下”者,这一点看似模糊——股肱之臣和立功名于天下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我们甚至可以将它们理解为同义词。

对于张良、萧何、韩信三人来说,他们都是刘邦的股肱之臣,刘邦本人就曾经评价说:“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此三者,刘邦缺一不可建立汉朝。

但是《太史公自序》的这段话中却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股肱之臣所立下的功劳好似车轮的三十辐运行无休止,又好似二十八宿拱卫北极星亘古不变;而“立功名于天下”者则是因为他们顺应了时势,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即,我们可以这么简单概括:立下万世之功者才有资格被列入世家,立下一时之功者只能被列入列传。

按照太史公的这个逻辑,我们再次来对比张良、萧何、韩信三人:

1、张良

张良曾经站在国家的战略角度替刘邦出谋划策,从下邑之谋到劝都关中再到维护刘盈的太子之位都体现了张良“图难于易,为大于细”,他的这些谋略都给建立并稳定汉朝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萧何

萧何在灭秦战争以及楚汉战争中始终都是刘邦最坚实的后盾,刘邦多次战败之后都依赖于以萧何固守的关中为根据地才得以继续争衡天下。而汉朝建立之后萧何又主持制定法律,在全国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及汉兴……何谨守管籥,因民之疾法,顺流与之更始),给汉朝的稳定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韩信

司马迁给韩信单独列传的原因是“楚人迫我京索,而信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韩信自然是楚汉战争中辅助刘邦夺取天下的最关键的人物之一,他曾经辅助刘邦还定三秦,并在刘邦最困难的时期平定了赵国、燕国、齐国等地,又在灭楚的关键时刻出兵对项羽形成垓下之围,让刘邦成为最终的胜利者。韩信自然是功勋卓著,但是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韩信的这些功劳都是一时之功,并没有在汉朝建立之后为它的稳定或繁荣产生积极作用,相反,他被认为是汉朝稳定的一个重大威胁。

所以,张良与萧何对汉朝立下了可持续的万世之功,是汉朝真正的“股肱之臣”,所以被列入世家。而韩信以其军事天才“立功名于天下”,但是对汉朝的稳定与繁荣并没有做出突出贡献,其军功乃是一时之功,因而被列入列传。

第二、张良与萧何均有后世继承爵位,但韩信没有

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写到:“世家者,记诸侯之本纪也。言其下及子孙常有国”,这句话虽然并非普遍适用于整部《史记》,但是在张良、萧何入世家,韩信入列传一事上却有一定的道理。

韩信在被刘邦封坛拜将之后一直只有官衔而没有爵位,汉四年(公元前203年)韩信率兵强行攻克齐国之后自立为齐王,当时身为汉王的刘邦被迫承认了他的地位。汉五年刘邦趁楚军疲敝之际对项羽发动突然进攻,但最终却再次大败而回。在张良的建议之下,刘邦给韩信承诺了大片的封地(於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而项羽败亡之后刘邦基本上兑现了他的诺言,韩信正式被封为楚王。

但是没过多久,便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在陈平的建议下,刘邦将韩信俘虏并带至京城,剥夺了他的王位,将他降封为淮阴侯(遂械系信。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汉十年(公元前197年),韩信最终因谋反的罪名被吕后与萧何处死,并被夷三族。

而萧何与张良都终生为侯,并有子孙延续其爵位:萧何去世之后,他的子孙继续受封为鄼侯(后嗣以罪失侯者四世,绝,天子辄复求何后,封续酂侯),其封爵一直延续到了东汉;张良去世之后,其留侯爵位一直传承到汉文帝时期。所以,在司马迁著《史记》之时,韩信的身份乃是大汉布衣而已,自然没有资格与萧何和张良并列世家。

第三、韩信被杀的罪名是谋反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韩信造反的密谋被吕后和萧何发觉之后,“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遂夷信三族”。

即韩信虽然曾经给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他不但没有善终,反而是在谋反的罪名下被杀的。不论在哪个封建时期,谋反的罪名都是不赦的第一等大罪。

“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韩信的身份从王到侯,最终定格在了反贼,这也是他无法与张良和萧何比肩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史记》并非汉朝的官修史书,从其原名《太史公书》就可以看出它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依据司马迁的个人评判标准,项羽、吕后虽然不是皇帝却被列入了本纪;孔子没有爵位,陈胜自立为王,却被列入世家。在司马迁心中,韩信没有做到“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虽然曾经是高祖的股肱之臣,却远远没有达到被列入世家的标准。


国史通论


我是千夜,我来回答。

《史记》的体例有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等。《史记》全书共有130篇,本纪12篇,主要记载帝王生平;世家30篇,主要记载王侯事迹;列传70篇,主要记载大臣当世豪杰。


萧何、张良、韩信并称“汉初三杰”,这三人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刘邦原本草民出生,论名望、武功都不如项羽,最后却能逼得项羽自刎垓下,得益于他会用人。他找了三个好帮手,萧何、张良、韩信三人,在治国、谋略、军事等方面各有所长,他们将各自的本领发挥到极致,才有汉定天下的局面。对于三人对大汉开国的贡献,刘邦自己有精彩的论述: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三百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算是古往今来的英豪人物,开创两汉四百年的基业,他有此等评价,亲自盖章了萧何、张良、韩信为当世人杰,萧何在《史记》里有《萧相国世家》,张良有《留侯世家》,唯独韩信入《淮阴侯列传》。这里面原因很复杂,表面上看是因为刘邦忌惮韩信,把他从楚王贬为淮阴侯,世家本是为王侯所作,按照他一降而降的地位,韩信入不了世家,生平只能写进列传。


深层次的原因,用什么体例来记载历史人物,包含着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比如项羽,他自封西楚霸王,最后兵败乌江自刎身亡,可谓是身死名灭。如果用功利主义的眼光看,项羽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可司马迁依旧把他写入本纪,是为什么?


司马迁认为项羽灭秦有功,他在巨鹿之战灭了秦军主力,诛灭暴秦的功劳在楚。虽然项羽被刘邦打败了,但是他自刎乌江的气节,他硬杠秦军主力的勇武,足以青史留名。所以,司马迁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贬低他的历史地位。他把《项羽本纪》写在《秦始皇本纪》之后,排在《高祖本纪》之前,这样代表了司马迁的评价。

项羽,本是在秦始皇之后,有可能决定天下走向的人。项羽带四十万诸侯联军挺进咸阳,分封天下十九诸侯,是何等威风?天下,本已在他的指掌之间。可惜,项羽不做秦皇做霸王,放弃了最有“龙气”的关中之地,把自己封地指定在西楚。后来易守难攻的四塞之国被刘邦所占据,成了刘邦剿灭项羽的根据地。项羽节节败退,刘邦逆势翻身,

成了汉高祖。


可是不可否认,刘邦能够建立两汉基业,是攫取了项羽灭秦的胜利果实。如果没有项羽,当年王离的军队如果阻挡了义军东进的步伐,那么天下谁主也未必。司马迁以惋惜的笔调,不失尊重地把项羽写进“本纪”,在他心目中项羽本有帝王之命,只不过他没有坐拥江山的福分。


对比项羽,就能品味出司马迁对韩信的看法。秦末汉初,第一能战的将领是谁?舍韩信其谁!项羽武勇,他能带兵在巨鹿破釜沉舟,灭了当年横扫六国的秦军主力。而韩信的出现,让项羽在军事上踢到了铁板。韩信用兵如诡,被后世誉为“兵仙”,尤其擅长大兵团作战,项羽生平第一次在战场上的恐惧感,来自于韩信:

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祖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那时候的韩信,刚刚灭了项羽手下第一悍将龙且,从刘邦手上讨了一个齐王当。刘邦当时在荥阳被项羽围得满头包,韩信拿下齐地没想着回师救驾也罢了,刘邦气得当即开始骂人:“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齐齐踩了刘邦一脚,在他耳边提醒,如今的形势也禁止不了韩信在齐地称王,不如大大方方地封了这个王给他,以防有变。

刘邦还真是个演技派,他马上醒悟过来,笑骂道:“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他马上派张良为使者,到齐地策封韩信为王。

瞧瞧,这一秒钟转换自如的演技,还真地把韩信给骗了!韩信高高兴兴地当上了齐王,项羽已经看出能够左右天下之势的第三个人出现了,派武涉去争取韩信。韩信天真地拒绝了项羽,他的理由是:

“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此。夫人深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刘邦于韩信,有知遇之恩。他还记恨着,当年在项王麾下当执戟郎中的委屈。韩信认为刘邦待自己甚厚,压根儿没有把武涉的话“今日项王亡,则次取足下”的话放在心上。项羽不死心,又派出蒯通去争取韩信,蒯通比武涉说话有艺术,他以相面为引子,告诉韩信他现在地位微妙,富贵和危难在他一念之间。

“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为楚则楚胜。”

“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

蒯通已经给韩信指了一条明路:当时刘邦和项羽相持不下,如果韩信不愿意归服项羽,他大可以据齐地、倚燕赵形势,占据刘项两人防守空虚之地,至少能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运气再好一点若能打着用百姓请命的口号,收服诸侯再灭刘项,天下就是他韩信的了。


可惜呀,会打仗的人,不怎么懂政治。

韩信军事才华出众,但是他的战略格局不怎么样。他的眼界决定了,他只能给刘邦为将。他满足于刘邦不情不愿封的那个齐王,因为刘邦的知遇之恩不忍心背叛他。这是天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刘邦灭了项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驰入韩信军中,收了他的兵权。又把他从齐王改封楚王,后来又寻了个有人告他谋反的由头,贬为淮阴侯。

本来有能力三分天下的韩信,连一地之王的尊荣都保不住。他被贬为淮阴侯之后,被软禁在长安,成日里和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为伍。樊哙是个老实人,依旧以王礼待韩信,其实汉初功臣心中都明白,有盖世奇功的韩信,不该落得如此下场。

韩信天真,他没有称雄一方裂土封疆的野心。再后来,他被吕后骗人未央宫中,棒杀。《史记》还是以谋反的罪名,解释对韩信谋杀的动机。如果韩信果真谋反的心,当初项羽还在的时候,何不三分天下,跟刘、项并驾齐驱呢?


韩信死得很惨,临终前说:“吾悔不用蒯通知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司马迁详细记录下这句话,其实他看得很清楚,韩信的结局是自己选的。他有三分天下的能力,却没有三分天下的野心!如果他多几分项羽的霸气、刘邦的狠决,就不会一步步沦落到由王降到侯,再被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谋杀。


可惜了韩信不世出的军事才华,其实很多军事天才,往往都是政治白痴。像李世民那样又能打仗,又能在朝堂上翻云覆雨的全能型选手,不多!韩信的追求是一地为王,而不是坐拥天下,格局的局限,造成了他的悲剧人生。


司马迁感叹同情之余,将他写入列传。原本韩信在《史记》里的位置,应该在萧何和张良之上,写入世家绰绰有余。可是,韩信自己放弃了改变天下命运的机会,也放弃了自己的命运。司马迁恐怕对他政治上的短见,一点也不欣赏,才有如此的安排。


千夜看世界


在史书中存在《世家》体例,这是《史记》的独创,其他史书没有这一栏目。

平王东迁,周室衰微,战国七雄并起,天下征伐自诸侯出。按照史书的记载体例,记载七雄燕、韩、赵、魏、秦、齐、楚的国君,也应称《本纪》。但史马迁作《史记》时,想贬抑七雄,就生造出次于《本纪》,高于《列传》这一记事体例,名叫《世家》。但在《史记》具体记叙中,却又进行了扩大化的包含,把本应是记载“开国承家、世代相续”的诸侯,扩大到记载了一些有作为的特殊人物,如孔子、陈胜等,在记载汉代人物时,又扩大到了萧何、曹参、张良等人身上。史马迁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自己没有说明,但从后来史书的记载变化看,后来的史学家有人

不赞成这一做法。作《汉书》的班固,这放弃了《世家》这一体例,把萧何、曹参、张良都归入了《列传》。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学论著《史通》中,对司马迁的《世家》人选就大不赞同,说其是“自我做故,名实无准。”

了解了以上情况,就对《史记》中,列萧何、张良入《世家》有所明白,但不把韩信列入却还是有些不着边际。司马迁著《史记》,深得后世尊称颂,鲁迅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史学家之绝唱”。金圣叹把《史记》批为“第三才子书”。但在当时,太史公写作此书则是万分辛苦艰难的,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说话,被汉武帝判处极刑。经过大臣相救、他自己请求,被处以宫刑,留下性命,让其把《史记》写完。我们现在不清楚,司马迁写《韩信列传》时,是在受刑以前还是以后,如果在之前,则对汉初三杰的韩信不入《世家》,可能是政治正确使然,他可以在《韩信列传》中用他的才华,以大量的笔墨,记载武涉、蒯通对韩信的策反说辞,用以暗示韩信谋反是冤枉的。但他不便于公开为韩信开脱,不能把一个高祖、吕后定案的反臣列入诸侯的等级。如果是在受刑之后,他以刑余之身,忍辱负重,只求能够把《史记》作完,断不敢再惹什么是非了,那么韩信就应该被列入《列传》。

司马迁才情达天,在史学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当世之时,却也自负才华,自行取舍,自创体例,一任笔游,直至傲视朝廷,竟然与当朝皇上冲撞,汉武帝的刀难道不快么?后来侥幸得生,已经是无颜面再见天下人了,苦难的心情在《报任安书》中一展无余。唯一的生存目标就是把自己写的书(当时还不叫《史记》,《史记》是唐代长孙无忌给定的名。)“藏之名山,留之后世”。这个目标,确实做到了。但他以自己的判断,利用作《史记》的便利,在《本纪》中列入项羽,在《列传》中列入篡齐的田完等,在后世引起争论。而班固作《汉书》,严格体例,君臣分明,取消《世家》体例,却得到了后世的肯定。用现在的观念看,司马迁有魄力、有才学、有创新能力,但朝堂上的目标方向没有把握好,结果人身受到了严重摧残,为后世所惋惜。


二曲人


《史记》中,为什么萧何、张良入世家,而韩信入列传?

入《世家》还是入《列传》,都按太史公的主观意识来定,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定,这要去问问太史公了。

《史记·太史公自序》就如此记载: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

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於天下,作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

这一段《自序》交代了太史公作“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不同依据。

网罗搜集天下散失的旧闻,对帝王兴起的事迹溯源探终。

看它的兴盛,也看它的衰亡,研究探讨各代所行之事,简略推断三代,详细载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今,著十二“本纪”。

有的同时异世,年代差误不明,作十“表”。 礼乐增减,律历改易,兵法权谋,山川鬼神,天和人的关系,趁其衰败实行变革,作八“书”。


二十八宿列星环绕北辰,三十根车辐集于车毂,运行无穷,辅弼股肱之臣与此相当,他们忠信行道,以奉事主上,作三十“世家”。

有些人仗义而行,倜傥不羁,不使自已失去时机,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

用现代文翻译阅读完毕这一段记录,就可知道: “世家”三十,是以车轮的30根辐条、28星宿拱卫北辰星为比喻,运行无休止。

辅弼重臣讲究的是以忠诚、信义来侍奉君主。 “列传”七十,则是讲个人的德行超然、风采绝伦,或是顺应时势,得以立功名于天下者。

太史公的《史记》对古往今来之事娓娓而谈,“世家”和“列传”的区别也就一目了然。

其一:忠信辅弼,讲的是臣德。 其二:运行无穷,讲的是传承。 其三:立功名于天下只是事功。

所以,张良、萧何入“世家”,恰恰在于他们符合了这个标准,而韩信就不符合这个标准。


(汉初三杰剧照)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韩信念念不忘分疆裂土当齐王,后来被以“谋反罪”被诛杀,家族也被夷三族。

在这里延伸地讲一下韩氏的由来,韩姓出自黄帝传承,起于陕北的黄土高原,沿渭河、黄河向东发展,第一批“韩氏人”的产生来自于距今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韩氏从“韦”;第二批“韩氏人”起于周公分封武王之子于韩地,姬姓国家,国人以韩为氏,乃姬姓韩氏。

历史课本上精确地交代了韩信乃破落贵族之后,他建立功业之后被刘邦封为“淮阴侯”,后被诛杀,他家族的其它人跑到了今天的广西避难,拆分“韩”,取“韦”字,现广西韦姓人家过年有祭祀韩信的,有祭祀“京兆堂”的。


(隋唐时期)

这么一来,韩信家族在西汉时期,家族传承断绝,再加上韩信本人臣德缺失,这就是韩信不入世家的原因,因为条件不相符;但韩信本人在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汉之天下若分为三,韩信本人就取之有二,他立功名于天下,却符合了入列传的条件。

历经了两千余间的时代变迁,人们的评价标准也在变化,工业时代的人不再崇尚“帝王政治”中的“政治政确性”,即“站队正确性”,反而崇尚“功利化”、“事功化”,这就是后人多为韩信喊冤的原因。

但是很不幸的是,如果在古代,你这么喊冤,皇帝是要你脑袋的。

如此无双国士、兵仙神帅,其个人超然绝伦的个人风采,却被太史公弃入世家而入列传,原因就是太史公认为韩信传承断绝、臣德有亏。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刚日读史


我是史小二记,我来说一说!

《史记》这部大作前后跨越三千多年的历史,以纪传体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一个个血肉饱满的人,一件件精彩绝伦的事。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一共一百三十篇。

当然,以本纪、世家、列传为主。

有人发现了个问题,韩信的史书待遇比较的差,没有入世家!刘邦登基后亲定韩信的功劳,他与张良萧何一起被誉为汉初三杰,为何却被司马迁写进了列传?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司马迁没有将他同张良萧何一样写进世家?

张良运筹帷幄,出了名的谋臣,协助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不恋权势,随着刘邦皇位的稳固,渐渐退居幕后,急流勇退,获封留侯。而萧何供给军粮,安抚百姓,镇守国家,食邑万户,为酇侯,开国第一侯。

帅才,领百万雄师,战必胜,攻必取,这是韩信。国士无双!他先后为齐王、楚王,功成被贬为淮阴侯。

比较起萧何、张良,韩信做了一件令帝王忌惮的事儿。有人告发韩信谋反!

谋反,乃大罪!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危害也越大,尤其如韩信。

吕后找来萧何,商定办法,该怎么除掉韩信这个祸害。萧何建议,诱使韩信入宫。怎么诱使?谎称刘邦平叛归来,宴请诸侯大臣庆祝。

韩信果真入宫,被杀于长乐宫的钟室。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之后,韩信被灭三族。

也有人说当年的刘邦封韩信“三齐王”,准许“五不死”:见天、地、君不死,没杀他的刀,没捆绑他的绳。

不过,韩信之死,的确令人唏嘘。

既然韩信被定有谋反罪。尽管他功高,但也入不了世家,韩信史书地位待遇摆那么高,司马迁是要干什么?认可他的反叛?所以,只能入列传,按照当时的环境,入列传也差不多了。

何为列传?

列叙事迹,传于后世

什么又是世家?

侯王开国,而子孙世袭。

韩信恰恰被灭三族,怎么世袭?

所以说,韩信没入世家,反倒是列入列传之中。是非功过,后人心里有杆秤,世家与否,列传与否,重要么?

每天带来精彩历史内容,我是史小二记,欢迎您的关注!


史小二记


淮阴候韩信被吕后杀于长乐殿钟室,便是一段疑案。被杀原因,陈希造反被擒,供称为韩信所主使,谋反属实,不容申辩,引刀自刎,夷灭九族。

谋反罪名成立,纵有十大功劳,已入万劫不复境地。看人只看后半截,半生征战,尽付流水。

太史公司马迁作为汉朝的史官,能把其写入列传,冒汉朝之大不韪,实属不易。自不能于功成身退的张良,善始善终的萧何,并列世家。

史官也不是好当的,司马迁因为李陵投降辩护,遭受宫刑之辱。汉朝史官写汉朝就近历史人物,是要为统治隐恶扬善,标榜溢美的。

把定性谋反的韩信,写进列传,也是颇有风险的。在我看来杀韩信独书为吕后所为,可又有萧丞相参与,其中定有高祖授意。只不过高祖出征在外,独归于妇人专权,高祖尚有避辞,只不过掩人眼目而矣!其中因由,太史公岂不明白!


净心修道


韩信,在刘邦最需要他解围的时候,他跟刘邦谈条件,要爵位、要封地。刘邦答应他做齐王,是形式所迫,并非真心乐意封给他,这事让刘邦耿耿于怀。

后来,韩信在每次战役中都大获全胜,直到消灭了刘邦最难对付的敌人项羽。刘邦为此又高兴,又害怕,高兴自不必说;害怕是取而代之。

再加上韩信为人居功自傲,说话容易得罪人,不免被他人谗言。

相比之下,萧何、张良就是个明白人,知道把自己的锋芒隐藏起来,保全自己!

韩信既然是罪臣,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自然不能把他抬得太高,列入世家,虽然,司马迁很同情韩信。再加上当时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执政,整个朝野被一片肃杀的气氛所笼罩,司马迁因为给李陵说了句好话,就被实施宫刑,阉割了生殖器。

想象一下这样的政治环境,能不谨慎吗?

当然,韩信不被列入世家的原因很多。这只是个人见解!


汉唐观世界


有人说的一大堆,其实全是废话,我的回答虽够不上500字,可不妨碍我的评论。史记是由司马迁所写,他敢给韩信翻案吗?所以入列转再平常不过了,这样是刘邦已经给韩信定案-就是国家的反叛,以前的功劳一笔勾销。按道理来说在汉初三杰中韩信的功劳最大,他指挥军队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击败刘邦最大的政敌-项羽逼其乌江自刎,消除了刘邦建功立业的最大障碍,为汉朝的建立成就了不朽的功勋。而萧合与张良只是起表面作用而已与韩信的功劳无法相提并论,韩信其实是一个人生悲剧。

俗话说卸磨杀驴,说韩信谋反纯属胡说八道,如果真有那也是被刘邦逼的。只不过怪韩信位高权重引起刘邦怀疑,另外吕后妒忌,萧合猜忌都有关系,如果韩信真有反心,那他会甘心情愿被削职到刘邦眼皮底下长安居住吗?吕后与萧合设毒计暗害他,难道他就没有防备心里吗?这证明韩信一身坦荡,心无恐惧。

但是书归正传无论你功劳再大,被诛杀后又扣上反叛的帽子就只能入列转了。


看轻了一切


首先解释一下,在《史记》中,以人物为核心记载事情的体例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三大类型,其中用来记录帝王的叫做本纪,比如秦始皇本纪;用来记录王侯封国(诸侯)的叫做世家,比如说春秋列国的诸侯,列传则是记录帝王诸侯之外的其他一些代表人物。

《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在史书界的扛把子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作者太史公司马迁在史学家中的声誉也是拔尖的,忍辱负重、秉笔直书。

但是,司马迁毕竟不是圣人,也有七情六欲,在著作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杂糅着一些个人私人情感,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司马迁要把失败者的项羽列入本纪,要把一个女流之辈的吕后列入本纪,看来因为宫刑一事,让司马迁对于刘氏一族颇有怨言,特别是对于汉武帝一系很不爽,诸如帝国双璧的卫青和霍去病只能在外戚列传中出现。

我们言归正传,谈谈韩信。

韩信作为汉初三杰之一,是刘邦获取天下的主要功臣之一。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萧何,帮助刘邦解决后勤内政,西汉立国后受封酂侯,食邑八千户,后增加两千户,成为西汉为数不多的万户侯。

张良,帮助刘邦出谋划策,西汉立国后受封留侯,食邑万户,正儿八经的万户侯 。

韩信,冲锋陷阵,巅峰时期一度有与刘邦项羽三足鼎立之势,但最终不忍背叛刘邦,协助刘邦大败项羽,西汉立国初期被封为楚王,是西汉初期的几个异性王之一,后因受刘邦怀疑,借故被削王爵,降为淮阴侯,而后又身死吕后之手。

西汉三杰,萧何与张良这个两个万户侯都入了世家,倒也是实至名归。但是意外的是,同为汉初三杰的韩信,竟然没有进入世家,而是进入了列传,这就有点令人不可思议了。

汉初分封,韩信可是楚王,正经的王爵,地位尤在萧何张良之上,即便是后来被贬,也不可否认韩信的影响力。


再者,太史公能把在楚汉之争的失败者列为本纪,能把昙花一现的陈胜放入世家,说明成败得失并非唯一的标准。

那么在司马迁心中,还有一个标准是什么呢?

私以为是人格魅力。

项羽虽然失败,但是项羽身上的贵族气息无疑是令司马迁所向往的。陈胜虽然昙花一现,但作为反秦的先驱者,那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勇气也是令人司马迁所佩服的 。

但是韩信身上,明显没有让司马迁喜欢的人格魅力。韩信被誉为兵仙,领兵作战的能力中国历史上能胜过他的人屈指可数,但是韩信的骨子里充满着犹豫与软弱。

楚汉相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韩信为了自己的功劳,在齐国决定举国投降至极一举攻入齐国,害得郦食其被下油锅,随后韩信又是威胁刘邦要当假齐王;后韩信收留楚国旧将钟离眜,却为了自保又杀害钟离眜,这样的人品确实是有问题的。


当韩信成为齐王,成为足以影响楚汉相争的第三势力时,韩信没有反叛刘邦,却在被贬为淮阴侯意图谋反,如此犹豫不决和短视,确实很难令司马迁喜欢 。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司马迁在给韩信立传是,用的淮阴侯这个被贬之后的爵位,而不是楚王。

司马迁说: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於天下,作七十列传。

可见,在司马迁心中,想要列入世家,不仅得是肱骨之臣,还要忠信行道。显然,韩信不符合忠信二字。

司马迁作为一个身体残缺之人,忍辱负重。而韩信的胯下之辱,与司马迁的宫刑之辱倒也是有几分相似。理说,对于有相似遭遇的之人,应该高看一眼才是。可惜,我们的太史公是一个崇尚英雄之人,而韩信的所作所为,明显不是一个英雄的行径,为司马迁所不齿。


小镇月明


一、首先,萧何进入《史记》的世家是没有争议的。根据史料记载,萧何是沛丰人,是刘邦的老乡。萧何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与此相对应的是,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任过五代韩王之相。除了是六国贵族之后,张良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

二、由此,对于萧何和张良来说,被司马迁列入《史记》中的“世家”是无可争议的。不过,对于同为“汉初三杰”的张良,却没有被记载到《史记》中的诸侯世家中,仅仅是被纳入到记录重要人物的“列传”中,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在笔者看来,韩信的下场让他已经不足以放在世家中了。刘邦建立西汉后,韩信被解除兵权,徙为楚王。之后,韩信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公元前196年,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三、相对于萧何、张良,韩信不仅没有做到荫蔽子孙,反而是夷灭三族,这显然不太适合放入到“世家”中。世家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简而言之,世家就是即是世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由此,对于出身草根的韩信,并没有让自己的子孙世代相沿下去,而是导致被夷灭三族结局,这和古代历史上世家的概念是不符合的。更为关键的是,韩信最终的下场是由于自己谋逆导致,如果把韩信的位置摆的太高,这显然会触怒汉武帝刘彻的。


四、最后,萧何死后被封为“文终侯”,爵位传于后世;张良的祖父和都曾任过韩国的宰相,死后被封为“留侯”,爵位传于后世。与此相对应的是,韩信生前被封为淮阴侯,但是其死的时候已经没有了爵位。既然没有了爵位,自然就不能入世家。总的来说,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韩信因为最终结局的缘故,所以并没有被列入“世家”中。并且,作为汉朝的史官,司马迁可以将韩信这位谋反之臣放入到“列传”中,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所以萧何、张良入世家,是因为其具备公侯的身份;韩信入列传,是因为他的诸侯最后被褫夺了。韩信被写入“列传”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最终是因造反而死(不论他有没有造反,但是罪名就是如此),而作为汉朝子民的司马迁绝对不会将一个“乱臣贼子”列入代表着崇高地位的“世家”之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