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楊蔭瀏誕辰120週年:為了音樂的一生

朱昱鵬/文

楊蔭瀏(1899—1984),又名清如,字亮卿,號二壯、次公,無錫城內留芳聲巷人。少兒時即能演奏多種民族樂器和演唱崑曲,並有豐富的民族音樂知識,顯見其出眾的音樂天賦。1915年畢業於無錫縣立第二高等小學校。1920年加入基督教,為中華聖公會教徒。1921年畢業於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今無錫師範)。1926年2月上海光華大學經濟系肄業。後在無錫、宜興等地中學任教。1936年4月起相繼任北平哈佛燕京學社研究員、南京中央機器廠代理總務主任、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委員、國立音樂院教授。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研究部研究員,民族音樂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音樂研究所所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顧問,全國政協第三、四、五、六屆委員等職。終身致力於民族音樂的收集、整理及對古代樂譜的研究和解讀,造詣高深,為著名中國音樂史學家、民族音樂家、基督教聖樂家。專著和論文甚多,以《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尤為突出,蜚聲海內外。

紀念楊蔭瀏誕辰120週年:為了音樂的一生

楊蔭瀏出身於清寒的書香世家,家學淵博。自幼喜愛音樂,六、七歲時就與胞兄楊蔭溥向鄰居穎泉道士學習吹奏簫、笛、笙和拉奏胡琴,並抄錄工尺譜本民間器樂曲。此後,他又多方求教,如飢似渴地學習民族樂器。宣統元年(1909),向無錫城中雷尊殿道士阿炳(華彥鈞)學習彈奏琵琶、三絃。還從堂姐夫章蘊寬學習彈奏古琴曲《平沙落雁》《漁歌》等。宣統二年(1910),又拜無錫崑曲社(後為天韻社)崑曲名家吳畹卿為師,勤奮好學,出色地掌握了崑曲“官生”的演唱和琵琶、三絃、笛子的演奏技術。通過不懈地努力和相互交流,他對中國古典音樂和民間音樂有了初步的認識,獲得豐富的民族音樂知識和多方面的演奏演唱技能,產生了熱愛民間音樂的感情,並引起了他深入瞭解音韻、音樂、音調、音樂歷史、樂器構造等的興趣,與音樂結了緣。這為他研究中國古代音樂歷史、民族音樂打下了堅實的根底。

紀念楊蔭瀏誕辰120週年:為了音樂的一生

民間歌曲和民族音樂是國家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楊蔭瀏竭盡全力地蒐集、整理民間歌曲和民族音樂,使幾乎失傳的歌曲流傳全國,甚至全球。早在無錫省立三師讀書時,他組織並指導愛好音樂的同學演奏民族樂器,並將所選用的樂曲,編輯為一冊,題名《雅聲集》。後以此為基礎,與同學陳鼎鈞合編成《雅音集》第一集,於1923年出版。這是他最早出版的民族音樂集。楊蔭瀏在與道士鼓吹手等民間藝人往來或參加他們的演奏時,抄錄了《十番鼓》《十番鑼鼓》等蘇南民間流行的器樂曲譜,完好保存下來。1937年夏在無錫,經道家友人闞獻之、朱勤甫等人的協助,他採集了蘇南民間器樂曲數十本,進行研究,採取各家之所長,整理成《梵音譜》《鑼鼓譜》兩種手稿。1947年春至1950年初在南京,每星期日與清溪琴社古琴家集會一次,用五線譜記錄琴家彈奏的琴曲,計有各派琴曲60多首,編輯成《琴薈》5冊(手稿),使古曲流傳後世。

紀念楊蔭瀏誕辰120週年:為了音樂的一生

楊蔭瀏家宅靠近基督教無錫聖公會,光緒三十四年(1908)起常到教堂向美國女傳教士郝路義學習英語、鋼琴、西洋作曲知識及和聲、對位、變調等樂理知識。郝路義出生於音樂世家,向楊蔭瀏學習中國詩詞、音韻和崑曲,兩人互教互學,關係親近。自此,楊蔭瀏拓寬了視野,兼備了中西音樂兩方面的知識。在郝路義的影響下,楊蔭瀏1920年加入基督教中華聖公會為教徒,往後在事業上得到了教會的較多支持。同時,楊蔭瀏發揮了自己的特長,也為教會做了許多工作。中國宗教文化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1929年秋,應中華聖公會的邀請,楊蔭瀏承擔編輯“讚美詩”的工作。他通讀聖經《新舊約全書》,並參閱有關注釋講義,時加摘錄,力求所選所寫的聖詩,合乎聖經教義。要求每一首詩,都有歌的特點,能適合樂譜而不乖,亦要求其所成的詞句在實際歌唱時能夠自然而達意。並赴南京、杭州蒐集聖歌、聖詩。1930年,編成《頌主詩集》初稿,內部印發,向全國各地聖公會徵求意見。為適應人們對基督教信仰需要更系統深刻的瞭解和認識,1931年4月,中華基督教會、中華聖公會、美以美會等六公會提出合作編訂一本供中國教會通用的聖詩集,成立聯合聖歌編輯委員會。楊蔭瀏被聘請為編委會委員兼總幹事,與劉廷芳(燕京大學教授、編委會主席)共同負責編譯、修訂聖詩。1932年起,他赴南京、北平、上海等地參加聖詩集的譯詞、選曲、作曲及出版等方面的工作。1936年5月,《普天頌讚》聖詩集由上海廣學會出版發行,堪稱教會的盛事。該聖詩集共有聖詩512首,內含譯述外國通用的聖詩和中文創作的聖詩,開闢了中國基督教聖詩的新路徑。在該聖詩集中,楊蔭瀏編譯、修訂的聖詩多達207首,親自創作了7首,改寫、創作曲調15首(一說16首)。《普天頌讚》選材慎重,文字優美,內容豐富,印刷精良,深受中國基督教徒的喜愛和國內外人士的好評,榮獲國際聖經展覽會的編輯優良獎。這顯示了楊蔭瀏在國際基督教詩壇中已有相當的地位了。

新中國成立以後,楊蔭瀏在擔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研究部研究員兼古樂組組長、民族音樂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音樂研究所所長期間,以飽滿的熱情,長途跋涉,不辭辛勞,幾度深入城鄉,蒐集、整理民間歌曲和傳統曲調,搶救祖國的文化遺產。

1950年3月在天津,適逢河北省定縣子位村管樂隊應邀至天津演出,他即去採訪,並對該隊進行研究。後與曹安和(女,無錫人,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合編《定縣子位村管樂曲集》(1952年由上海萬葉書店出版)。1950年夏他專程到無錫,與曹安和合作,為崑曲《鼓板》、蘇南《十番鼓》《十番鑼鼓》的演奏錄音,尤為重要的是為阿炳(華彥鈞)錄製《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3首二胡曲和《昭君出塞》《龍船》《大浪淘沙》3首琵琶曲,留下6首千古不朽的樂曲,搶救了這份珍貴的藝術遺產。1952年,又與曹安和、儲師竹合編、出版《瞎子阿炳曲集》(後改名為《阿炳曲集》),使這位“瞎子阿炳”一躍為揚名海內外的民間音樂家。1950年秋後,楊蔭瀏經常與古樂組成員去天津勸業場,採訪收集北方說唱音樂。1953年年初,他到北京智化寺調查採訪,抄錄寺僧保存的樂譜數冊,進行深入研究,後編寫《智化寺京音樂》採訪記錄3集(油印)。同年7月,他參加第二次赴陝西採訪小組,回北京後,編寫成採訪記錄《陝西的鼓樂社與銅器社》(1954年油印)。此次採訪中,發現該社保存的曲譜與宋代姜白石歌曲所用曲譜近似,為日後譯製“姜白石歌曲十七首”為今譜,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1955年,參照西安鼓樂譜式符號等,繼續深入研究姜白石創作歌曲,著《白石道人歌曲研究》(油印)。後與歷史學家陰法魯合編《宋姜白石創作歌曲研究》(1957年音樂出版社出版),突破難關,取得可喜的成果。1956年4月至7月,楊蔭瀏率領由民族音樂研究所和湖南省文化局聯合組成的採訪隊,對湖南民間音樂進行普查,奔走了44個縣,之後,將參加人員的採訪報告,編成《湖南音樂普查報告》(1960年音樂出版社出版)。“文化大革命”期間,他被下放到文化部設在河北的“五七”幹校,曾到河北懷來、寶坻、靜海農村進行調研。1972年10月,又赴湖南長沙,考察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古代樂器。數十年來,楊蔭瀏為搶救、發掘祖國的文化遺產,時常奔赴城鄉,孜孜不息地收集、整理民間音樂和民族音樂,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紀念楊蔭瀏誕辰120週年:為了音樂的一生

楊蔭瀏在拜師學習民族樂器、崑曲及與民樂愛好者交流切磋中,勤學好問,視野開闊,不僅獲得許多中國古代音樂知識和民樂知識,並且蒐集了不少古代音樂史料,為以後研究民族、民間音樂作了充分準備。1925年“五卅”慘案爆發時,他正在上海聖約翰大學讀書,義憤填膺,為鼓動民眾反帝愛國,用元代薩都刺《金陵懷古》所用的《滿江紅》曲譜,配上宋代名將岳飛的《滿江紅》詞,油印成歌片,很快流播社會,在全國廣泛傳唱。1936年4月起,楊蔭瀏相繼擔任哈佛燕京學社研究員、國立音樂院教授,在燕京大學、金陵女子大學講授中國音樂史,編著《國樂概論》《笛譜》《簫譜》《三絃譜》等教材,同時開始對中國古代音樂史進行深入研究,編撰《中國音樂史綱》等專著。

紀念楊蔭瀏誕辰120週年:為了音樂的一生

新中國成立後,楊蔭瀏在蒐集、整理民間音樂和民族音樂的同時,對中國古代音樂史不懈地努力探討,依據音樂史料,不斷提出新的見解,筆耕不輟,著作等身。他先後發表論文《琵琶淺說》《平均律算解》《中國音樂史上新舊音階的相互影響》《談笛律》《再談笛律答阜西》《絲絃老調和評戲唱法中所涉及的音韻問題》《中國古代音樂的發掘和整理》《三律考》等近百篇,出版專著有《音準及量音尺述略》《中國曆代樂器說明》《民間樂曲選》(第一輯)《關漢卿戲曲樂譜》(與人合篇)《西廂記四種樂譜選曲》(與人合編)《工尺譜淺說》《中國音樂史參考圖片》《語言音樂學初探》等20餘種,涉及中國音樂史、樂律、音律、音韻、古譜、器樂等方面的研究和解讀,從中顯現了他堅毅的求學精神、豐碩的學術成果、淵博的音樂知識。

楊蔭瀏的論著《絃樂器定音計述略》,1942年6月出版,獲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二等獎;《中國音樂史綱》,1944年繕寫油印,獲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二等獎,展現了他在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方面的不凡才華。他在研究唐人大麴及宋代姜白石詞曲方面均有所建樹,曾撰寫《白石道人歌曲未完稿》一冊(自刻油印),發表《唐人大麴與近世南北曲和梵音間的淵源關係》《白石歌曲旁譜譯》《白石歌曲今譯》等論文,尤其是與歷史學家陰法魯合編、出版了《宋姜白石創作歌曲研究》。1956年出版的《古琴曲彙編》第一集(與人合編),是第一部公開出版的用五線譜記寫的古琴譜,頗有創意。楊蔭瀏最突出的成就是用畢生心血編著了《中國古代音樂史稿》。這部力作,從1944年寫作《中國音樂史綱》開始,至1977年全書完成,前後30多年,1981年2月由人民音樂出版社正式出版,共計65萬字。是他對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他對《史稿》中所做的每一個論斷,都是經過多方引證、鄭重推敲的。這部享譽海內外的鉅著,注重實踐,資料翔實,觀點鮮明,在理論上又有所發展、創新,是音樂歷史與民族音樂、音律學等方面綜合研究的一部最完備的著作,被高等院校音樂系科選作教材或參考書之一。

紀念楊蔭瀏誕辰120週年:為了音樂的一生

楊蔭瀏題寫的阿炳墓碑

1984年2月25日,楊蔭瀏在北京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