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書 民間故事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鼎鼎有名的木匠師傅叫魯班,傳說他曾經得到過仙人的指點,世間沒有他不會做的東西。魯班把畢生所學都寫進了一本書裡,這書就叫做《魯班書》。為此,天下學藝的人都爭著來拜魯班為師,希望得到《魯班書》。

魯班書 民間故事

魯班挑選徒弟非常嚴格,不但要聰明勤奮,還要人品好,所以多年來他門下收的徒弟不多。

有一天,魯班去拜訪一個住在山上的朋友,下山的時候,他不慎被草叢裡的毒蛇咬傷了腳,情況危急。幸好有位青年路過,他看了看魯班受傷的腳,然後毫不猶豫地蹲下身子,用嘴幫魯班把傷口裡的毒液吸了出來。

魯班十分感激青年對他的救命之恩,主動表明身份說自己就是魯班,問青年叫什麼名字,是否願意學習木工手藝。青年高興地連連點頭,“咿咿呀呀”地比畫說,他叫阿木。

魯班這才知道阿木是個只會聽、不會說的啞巴,但是魯班不介意,他把阿木帶回家中,收為小徒弟,對阿木十分喜愛。

時隔不久,魯班得到魯國國君的傳召,宣他去宮裡做一批木工活。魯班拿出了珍藏的《魯班書》,放進隨身攜帶的工具箱中,叫阿木陪同他一起去。

師徒倆日夜趕路,這天經過東海邊時,天已近黃昏,魯班決定在海灘上歇息一晚,明早再走。

阿木生起一堆火,準備做晚飯,到海邊舀水時,一不小心將裝乾糧的包裹掉進了海里,包裹很快就被海水沖走了,急得阿木直跺腳。

魯班一邊安慰阿木不要著急,一邊從工具箱中拿出一截髮光的木頭、一個刨子和一個布袋。他用刨子在木頭上刨了幾下,很快就刨出一些刨花來,然後吩咐阿木將刨花用布袋裝好,紮緊袋口,放入海水裡,說過半個時辰再把布袋取出來,便有東西可以吃。

阿木看得一愣一愣的,半信半疑地把布袋放入海里,暗想:刨花怎麼能吃呢?難道師父會變戲法?他實在按捺不住好奇心,不到半個時辰就把布袋取了出來,解開袋口一看,袋子裡面居然是十幾條活蹦亂跳的小魚,阿木高興壞了。要知道,當時大海里的魚又大又兇猛,人們是根本不敢捕撈來吃的。

阿木烤好魚後,請師父先品嚐。魯班在吃魚時,發現魚頭很難吃,剝開一看,裡面竟然還有一些刨花。他知道一定是阿木過於心急,時間未到便把布袋撈出來,才導致魚頭還沒有變全。後來人們就把魚頭像刨花的部位叫做魚鰓,由於不能吃,在殺魚時必須清理乾淨。

兩人都吃飽後,阿木把沒有吃完的魚放回了東海里。這種魚很快在東海里繁殖起來,人們在海里捕撈到這種魚後,知道是魯班用刨花變的,便高興地把這種魚取名為刨花魚,也叫黃花魚。

夜晚閒來無事,師徒倆一起坐在火堆旁聊天,魯班拿著那截髮光的木頭告訴阿木說,此木頭來歷非凡,是神仙贈送的,用這截神奇的木頭做出的任何東西,遇水皆可變成活物。

阿木聽得兩眼發光,比畫著請師父用神木為自己做一個木頭人,魯班一時高興,就答應下來。

魯班的手藝多厲害呀,不一會兒就做出了一個有手有腳的小木頭人,可愛極啦!阿木捧著木頭人愛不釋手,魯班見狀就叮囑他千萬不要把木頭人放到水裡,不然一入水,木頭人就會跑掉。阿木連連點頭答應。

看看時間不早了,魯班就帶著阿木,在海邊找了個避風的地方睡下了。

天快亮時,魯班忽然被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驚醒,睜眼一看,阿木正從工具箱裡偷偷拿出《魯班書》放到自己懷裡。

魯班眉頭一皺,大聲斥責道:“你在做什麼!”

阿木見被魯班發現,慌忙奔到海邊,把木頭人放到海面上,只見木頭人遇水就長,很快長得和真人一般大小。阿木趕緊爬到木頭人背上,指揮木頭人朝海的對面走去。

木頭本就能浮在水上,此時木頭人在海面上如履平地,一下子就走出好遠。

阿木回頭見魯班已經追趕不上了,忽然出聲狂笑道:“魯班,枉你聰明一世,也上了我的當。多謝你的《魯班書》,日後我學成了,一定帶領我老家的人來好好報答你。”

原來,當時海的對面有一座小島,那裡物資匱乏,住在島上的異族時常渡海到中原來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魯班自然不會收這般兇殘的人做徒弟,阿木是怕說話露出口音,才故意裝作啞巴,處心積慮騙取魯班的信任後,盜取了《魯班書》。

如果真讓海島上的人學會了《魯班書》,後果不堪設想。魯班又氣又急,連忙返回家中,嘔心瀝血寫出了《魯班書》的副本,副本中全是剋制正本內容的法術咒語,但凡偷學了《魯班書》的人,命格必有所缺失,或鰥、或寡、或殘,總之不得善終。據說,當年自以為得計的阿木,回去後真的吃了不少苦頭呢。

後來,本是木工寶典的《魯班書》被人們改稱為《缺一門》,成為大家避之不及的邪書,誰都不敢輕易去學習。魯班的千古絕技,自此失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