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級技工缺口2200萬人,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將來遊走中國


據權威數據顯示,我國高級技工缺口在2200萬人,很多企業即使高薪聘請技術工人,都找不到合適的藍領人才。對此,專家們哀嘆,我們雖然倡導“工匠精神”,要讓中國製造要從“製造”,走向“創造”和“智造”。可現實是,沒有人願意當技術工人,全國各地出現的“高級技工荒”已經將這個問題顯露無疑。

那麼,中國為什麼會出現高級技工荒呢?對此,我們大致總結了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技術工人的收入不高。在國內一個普通產業工人的月收入在三四千元,而一般辦公室管理人員月薪達到七八千元,企業高管年薪動輒幾十萬或上百萬。而且在多數人眼裡,技工做得再好,也是工人。如此大的反差,誰還願意下車間做工人呢?

而在德國就不同了,整個社會奉行的是工匠精神。在德國,一個高級技工的收入可以超過一個大學教授,甚至比總經理還要高。高級技工不僅工資高、收入穩定,而且社會地位也很高,不但不會受到歧視,反而受到普遍的尊重。此外,日本對任何有特殊技能的工人都尊稱為“匠人”。在日本企業和社會各行各業,高級技工不僅可以賺到滿意的薪酬,還可以享受最高的榮譽和地位,這就是日本製造能在二戰後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再者,職業教育薄弱,即使有職業教育也是大多隻有理論知識,沒有實踐經驗。本來應該是高等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雙管齊下,但是我們國家太偏向於高等教育,而對於職業教育發展並不是太重視。大家都要報考大學,沒有人願意讀高等技校,導致高等技工人才的奇缺。就算是讀完了高等技工學業,還是因為理論與實踐脫節,很多技工學校畢業生,進入企業後並不能獨檔一面,往往還需要通過實踐磨練一段時間。

再次,現代人的心態比較浮躁,都想著能夠一夜暴富,在很多人看來,當工人辛辛苦苦幾十年,沒啥出息。甚至很多家長從小就對不努力讀書的孩子說,你如果不好好學習,將來只能當工人去吃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之下,做工人是迫不得已選擇的職業。很多年輕人對學習一門職業技能連基本的激情都沒有,更不可能存在工匠精神!

最後,技術工人的工作,既帶有體力勞動,又有技術性的工作,但無論什麼樣的技工工作,幹再出色,也只能永遠呆在車間裡吃苦。夏天炎熱,渾身溼透,冬天寒冷,手腳冰冷。每天都要生產千遍一律的產品或零件。而且,很多高級技工崗位加班嚴重,為了趕貨常常幾個月沒有休息日。如果沒有一定忍耐力,一般人是幹不久的。

目前,我國正推動製造業強國的戰略,而製造業離不開人才,特別是離不開高級技術工人。如果要想解決目前高級技工荒問題,我們必須要做一些方面的改進:其一,要讓產業工人富起來,要讓更多的年輕人願意當技術工人,這樣可以為技術工人隊伍源源不斷地輸送後備力量。而人性都是趨利的,如果技術工人的工資待遇提高了,也受到重視了,就有人願意下車間做技工了。

另一方面,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現在雖然也有些民辦職業教育,但是職業教育水平比較低。在職業教育領域,國家應該加強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並且聘請高級技工來任教,傳授真正的技術知識,而且高等職業教育要與高等教育擁有相同的地位。相信只要國家鼓勵大家學習高級技工,並且加大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投入,將來中國的高級技工的缺口就會慢慢地補上來的。


不執著財經


我國高級技工缺口兩千萬,有的地方月薪萬元都招不到合適的技術工人,這不是笑話,而是現實!

大家都知道,德國製造意味著高質量、高精度、高水平,為什麼德國製造業如此強大,與德國整個社會奉行的工匠精神是分不開的。在德國,一個高級技師的工資可以超過一個大學教授,甚至比總經理還高。不僅工資高,技術工人的社會地位也是很高的,不但沒有人歧視,反而受到普遍的尊重。

在日本,也是如此。任何有特殊技能的工人,他們都稱之為“匠人”。在日本企業和社會各各行業,匠人不但可以掙到滿意的薪酬,而且還可以享受很高的榮譽和地位。這也是日本製造業在二戰後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而我們呢?雖然倡導“工匠精神”,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工業某.0,讓中國製造業從“製造”,走向“創造”和“智造”,可是現實卻是,沒有人願意當工人,全國各地都出現了“高級技工荒”,為什麼呢?

一,工人待遇低。在德國,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高級技工,待遇堪比總經理。而我們的企業呢?一個普通產業工人月薪三四千元,企業高管年薪動輒上百萬,甚至千萬元量級,收入差/距幾十倍!如此大的反差,誰願意進工廠下車間做工人呢?沒有源頭活水,哪有技工傳承!

二,職業教/育/薄弱。說到技術工人青黃不接,不得不說一下職業教育。製造業立國,應該是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管齊下,齊頭並進。而我們卻是高/等教/育一枝獨秀,職業教育基礎薄弱。大家都削尖腦袋考大學,沒有人讀技校,哪有什麼匠人。

三,浮躁的社會心態。現在人們的心態是浮躁的,到處充斥著急功近利和一夜暴富。在很多人眼裡,當工人是沒出息的代名詞。家長從小教育孩子就是“你如果不好好學習,將來只能當工人”。在這樣一種文化薰陶下,工人成為每個國人迫不得已的職業選擇。一個人對一份職業,連基本的激情都沒有,怎麼可能有工匠精神!

四,我不說,你也懂得。幾十年前,八級工資制時代,一個高級技術工人,一個月可以拿到七八十塊錢,比企業的中層幹部還要高,比廠長低不了多少。那時,工人有幹勁,也喜歡鑽研技術,發明創造也是層出不窮。有的勞動模範,因為技術好,表現好,企業想把其調到科室做幹部進行培養,工人還不願意呢?為什麼?因為幹部工資低!

現在,國家正在推行製造強國戰略。製造,就離不開人才,特別是離不開高級技術工人。要想解決技工荒的問題,我認為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讓工人富起來。要想讓人們願意當工人,為技術工人源源不斷地輸送後備力量,收入必須合理。不僅是企業內部縱向平衡,行業之間也要達到橫向平衡。人性都是趨利的,這個問題解決不好,當工人又髒又累還不掙錢,沒有人願意下車間的。

二,提高工人地位。除了待遇低之外,人們不願意當工人,與工人的社/會/地/位比較低也有很大的關係。動輒被人稱呼“臭工人”,時刻有失業之憂,在企業沒有發言權,不能與幹部享有同等的福利,工作環境髒亂差沒有人重視,誰能心甘情願當工人呢?

三,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目前,雖然國內也有一些職業教育,但大都是民辦中專和專科院校。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賺錢。所以,職業教育水平比較低。在職業教育領域,國/辦/院校基本屬於空白,國家應該加強對職業教育的投入。

四,多來點正能量。打開手機,天天是明星、富豪的緋聞八卦、奢侈生活,猶如毒/品一樣侵蝕著人們的靈魂,讓人們的心變得浮躁、功利、自私。當年輕人全部開始追星,並天天夢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時候,還有誰願意踏踏實實地與機床為伍呢。

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贊和評論一下。謝謝!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請閱讀我的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對於製造大國來說真是悲哀,技術工人缺口高達2200萬,給出8000元月薪都招不到合適的技工,而很多工廠有定單不敢接,機器就只能“睡大覺”,出現這種尷尬局面,試問如何振興製造業?中國製造2025由誰來實現?

曾經有一句話叫:“學得一門技術,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技工工作,就是一門典型的技術工作,曾經被喻為鐵飯碗一樣的工作,如今卻是今非昔比,想起都令人嘆惜不已!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認為以下四點就是核心原因。

一、工作環境髒、累、差。

技工工作,大多都是靠雙手完成的,既帶有體力勞動,也帶點技巧性的工作,但無論你幹何種技工工作,幹得多麼出色,似乎都只能定格在車間一線,夏天炎熱,一身臭汗;冬天寒冷,手腳冰冷。整天面對千遍一律的產品和機器,機器的轟鳴聲不絕於耳,工作環境確實不咋地。而且,很多崗位加班嚴重,為了趕貨常常幾個月無休,部分崗位還要倒班,嚴重打亂作息時間,如果沒有一定的忍耐力,一般人是幹不長久的。



二、薪資水平只能用“吃不飽、餓不著”來形容。

關於技術工人的薪資 ,被人說得最多的一句就是“吃不飽,餓不著”,想生活過得充裕一點是不可能的,跟當下的金融、IT、互聯網行業的高薪職位相比,就很容易傷到自尊了,所以部分的技工人員也用腳投票,紛紛轉行到IT、互聯網等行業。也難怪,在這個講物質的年代,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最現實一點就是,沒有錢,你連相親的勇氣都沒有!



三、做一名技工,給人的印象就像“矮人三分”。

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一個月薪3000的辦公室崗位被無數大學生哄搶,而一份7000、8000元月薪的技工工作,卻無人問津,出現這個局面,就是因為國人畸形的人才觀所致,認為辦公室白領才是人才,而藍領技術人員卻被認為形象不好,被認為沒有前途,連自己都覺得矮人三分,出現這種情況實在讓人感到無奈。

四、年經人根本不屑做這種要吃苦耐勞的技工工作。

現在的90後、00後,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自小生活條件好,也沒吃過什麼苦頭,哪像70後、80後這些年代的人,最明顯一點就是,以前的一份模具學徒工作,雖然同樣髒累苦,但卻是很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好工作,都是靠關係、靠手段才能爭取到的,沒有工資不說,每月還要交好幾百大元的學費,而現在卻出現了完全不一樣的境象,一份模具學徒工如果沒有幾千塊工資是沒有人願意幹的,師傅教育年輕人的時候還得格外小心,稍微不順著他們的小性格,對方就可能直接拍案走人,根本不會稀罕這份技工工作。



要從根源上解決技工荒問題,不能僅僅依靠媒體的宣傳和引導,更要有實質的措施,不然依然無法吸引到年輕一代讀技術學校,也無法吸引他們做技術工作,屆時,製造強國之路由誰來實現?難道又靠金融、IT、互聯網?

我認為當務之急,第一,必須改善技工工作髒累差的工作環境;第二,作為製造大國,技術人員就是核心人員,有必要繼續提高技術人員薪資待遇,讓他們過得體面一點;第三,提高技術人員的社會地位,讓人感受到做個藍領是讓人覺得光榮的,而不是矮人三分;第四,提高技術人員的社會保障,給技術人員營造一個可以安心工作的環境。我認為,解決以上問題才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核心的。


設計製造迷


我國高級技工缺口2200萬人,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倒持不同的意見。

自古英雄出少年。

自古高手出民間。

中國真的缺少高級技工嗎?

不,不缺,一點都不缺少。

我以前在建築工地跟師傅聊過天,有許許多度40-55歲的老師傅,他們的手藝非常非常好。

其中有一個焊工,他是江西人,幹了20年的焊工。

他的手藝可以達到無縫焊接的程度。

奈何,他沒有一個東西,所以,他算不得高級技工。

很遺憾,老師傅不認字,沒有證書。

就像題目裡說的,缺少2200萬的高級技工,準確的說,應該是持證的高級技工。

然而,有很多老師傅,手藝早就比高級技工還要過關,但在統計數據上,因為沒證,他們卻無法納入高級技工。

很多地方,也沒有相對應的待遇。

反而,有很多擁有高級技工證的師傅,在手藝上還比不上沒證的師傅,可待遇卻好上太多。

一個證難倒多少技藝高超的老師傅?

遇我得福


首先直接說答案吧:面子,面子,面子!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在我父母那個年代,還是計劃經濟,所以沒有商人,他們小時最牛的是城市戶口,工人子弟(平民百姓中來說)。那時候只看你是什麼廠的,當工人超級有面子,是很多人一身的夢想。


在我們這代人小時候,出現了很多拿著大哥大,開著小橋車的商人,很多以前過得不好的農村人都通過做生意,超過了工人階級,再加上90年代的工業產業化升級,下崗了那麼多工人,工人階級一夜間被帶上了失敗者的帽子。感覺當工人一輩沒保障,說不定哪天就下崗了。所以從那些年以後,凡事家裡條件好點的,都不再讓小孩當工人。就拿我大學那會來說,人最多的肯定是工商管理。我就納悶了,照那比例算下來,以後的公司都得10個人管理1個人。你說這人為了點面子真是太作了。於是現在各種小作坊創業的,各種打零工的,各種啃老的都來了。就是沒願意踏實當工人的。


總有一天,大家會知道,安心當工人,比各種作強太多。


真子大叔


我簡單說兩句

你看技校裡面進去的,能安心學習到畢業的有幾個,基本都是混,工人地位太低,收入少。別說高級工了,我是技師又怎樣呢?我在國企,技師每月只拿240元補貼,高級工是130元,什麼都不懂的人就是混,就比你少這點錢,俗話說的好,會多死多,你會什麼就都你幹。還有單位搞什麼技術人才補貼,兩年評一次,評上的是幾個檔次,每月補貼700元、400元、200元,開始還認真評選,後來就亂來了,只看文字材料,沒技術、不在技術崗位人拿了,還有很多事情不一一講了,反正都是想當官,當官才錢多,所以很多人學習表現只是想往上爬,爬上去往往又不幹原技術活了,說到底,就是工人生存環境問題,再牛的工人的收入不會高過你的上面人,也只比同事多一·點點。


一南


這應該是觀念導致的,別說別的。就問按照咱們的習俗,過年回家親戚朋友之間相互問候,問:你家孩子讀哪個學校?你說讀了個技校,你覺得這樣大家會怎麼看?另外一個人說我家孩子在985、211高校,這樣一比是不是顯得沒臉面了。或許你家孩子將來工資比這個985的孩子工資高,但是聽起來就是怪彆扭的。

又或者,有人問你家孩子什麼工作。你說,我孩子做技工的。再問別人,別人說我家孩子在大公司。這一聽很多人感覺就不一樣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國高級技工人才缺少的最大原因。家裡都不支持孩子讀技校,除非真的是走投無路了,現在很多家庭為了更好地發展為了臉面,都選擇讓孩子考大學,或者繼續出國。至於技工什麼的,在他們的眼裡就是最底層了。

同時,現在的培養技工的體系非常不完善,很多都是師傅帶徒弟,很多師傅把這自己的絕活不會交給他人,這就造成了關鍵技工崗位還是得靠老人。除非是年輕人付出了很多代價才能學到一星半點。


另一點就是對於技工的培養缺乏完整的制度。在德國技工可以說是最好的職業,家裡為有一個技工而驕傲,他們從小到大給予的教育就是技工是一個可以為國家貢獻的崗位,每個人應該為貢獻國家感到驕傲。所以德國製造可以成為全世界的品牌。

我們這麼大一個國家,也希望能找到一個適合技工發展的道路,到時候全世界能有中國製造,那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驕傲。


老王偵查記


答:在炮火紛飛的敵後,中國工人階級的名字響徹雲霄,令國民黨反動派聞風喪膽,我就是軍工廠的一名工人(做槍炮子彈),22歲當上了工人,入廠那年為一級工,工資為33元2毛7。相當於現在的工資4000元錢,能養兩個孩子沒問題。生活也不成問題。逢年過節,單位組織文藝節目,一曲《咱們工人有力量》振憾整個會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我認為那時候的工人很有氣派,揚眉吐氣。然而,今非昔比了,如今的工人沒人幹,主要是沒了地位,沒了尊嚴,工資低,讓人瞧不起。你說誰還願意幹?

過去,我們那個時候的工人,社會地位高,被人重視,俗稱,工人老大哥,現在相比就是一個奴才,不是嗎?別人家的孩子我不管,反正我是不讓自己家的孩子去當工人,我寧可一家人都餓死,讓姑娘臭到家裡。也不去給資本家當工人!

你說,現在的工人還叫人嗎?誰把咱們工人階級放在眼裡呢?就拿漲工資來說吧,我們工人從86年繳了33年的養老金,而且,退休金全國平均最低,事業單位,一張報紙,一瓶水,不繳養老金,做在辦公室現在平均工資6500,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才2000左右。你說,合理嗎?所以,這也許是老一輩的工人階級嚐到了現實苦,才說句良心話。因此,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當工人,導致於國家的“車鉗刨磨”技術失傳,導致於水電焊沒人幹,導致於技術工人後繼無人的局面。

(嗨,心臟病犯了,就說到這裡吧)!


劉年14


首先點評一下:高級技工(師)的收入並不差,但是問題要成為高級技工(師)需要態度,時間和技能(經驗)的積累才可以成功,但是現在社會風氣是掙快錢,掙大錢的態度在影響著當代的工人從業者。

現在說說以往和現今的技術工人成長的情況:

以前小時候到父親工作的汽修廠(父親是一名修理工人)現場聽到過一個故事(事實),當時的修理廠有一名高級維修人員(相當於今天的高級技師),平常在工廠裡就是百事通的存在(汽車修理上),所有維修工人有什麼難題只要找他老人家(年紀比較大,當時快退休了)來看看就可以找到問題的所在(修好),另外只要有新型的汽車進來維修,他老人家就會主動上前研究學習(這是熱愛),而其他的工人都以他為目標(苦練,苦學),非常尊重他,希望能夠成為這樣高水平師傅,至於他的收入當然是維修工人的第一。

現在的情況(不少工廠)是:沒有任何技術的工人到了工廠找工作是沒有什麼特別條件的(學徒),這種現是合理的。但是之後的不合適的行為導致了技術工人進步為技師的最大問題所在,不少工廠(製衣\\鞋\\包、模具、工業包裝、玩具各式工作崗位等)的不少學徒在學習了幾年之後就開始會要求較高的收入,如果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就會主動離開,這樣的情況週而復始,他(她)們所要求的是高收入,而不是高技術的積累,加上當時社會上的個體私營企業總量越來越多,這些技術普通的工人往往可以有不少的空間流動,但是當全球經濟下行的情況之下,又有多少人可以繼續走這條路?這些技術工人在感覺上是有不短的工作時間了,問題是技術又如何呢(還是普通工人的水平的還是不少)?而當時能夠靜下心來學習的一小部分學徒就有不少成為了真正的大師傅了,他們的收入遠比不少大學生要高。

所以說不是缺高級技師,而是缺少一群對技術認知的工人,沒有良好的心態,誰都不可能成為強者,任何行業都是知此。


風的說話


我國高級技工到底有沒有缺口,我認為是缺高級技工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第一,我國目前處於高速發展的關鍵階段,傳統行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同時由於世界一體化,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產生了許多新興的行業!這就需要許多為之相適應的人才,其中不乏需要技能型人才,也就是我們說的高級技工或者高級技師!


在新興領域行業的高級技工確實存在不少的缺口,歸其原因在於,該領域行業起步晚,競爭力不強,各種制度、培養計劃等等都處在摸索階段,這導致培養成本會很高,培養風險也比較大,還不能保證培養出需要的人才!

第二,社會發展到今時今日,先進的設備的更替,先進技術的運用,先進管理制度的實施,國家政策的改變等這都導致傳統行業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本人由衷佩服上一代的技術工人,他們在車間和生產一線有著過硬的技術水平和紮實的技術操作能力,那個年代的人真是實幹的典範!


國家為了規範高級技工制度,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也存在一些問題,那就是要考證書,老一輩的技工大多技術能力和操作能力強,文化底子相對較弱,這導致很多老前輩,不能通過認證,取得相應證書,也就意味著他們不是所謂的高級技工或者高級技師!這更意味著不能從事相關領域的工作,辛辛苦苦幹了一輩子,結果最後自己得不到認可!

第三,社會整體氛圍的影響,很多行業聽上去很高大上,但是勞動報酬不高,生活不易,有的時候不是不喜歡自己的行業,實在是迫於無奈啊!





有些行業,待遇不錯,但是工作環境艱苦,或者就是工作單調乏味,有些人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所以也不會從事該行業!

有些人幹工作,沒有做到“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整天朝三暮四,認為別的行業不錯,不停地跳槽換工作。

社會上對高級技術工人認知不夠,認為技工就是工人,不用上學誰都能做。沒有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

上述這些現象直接導致人們在選擇行業時的分佈,有的行業人員過剩,有的行業沒人去幹,更別說該行業有高級技工了,連普通工人都沒人願意做!顧爾導致高級技工的缺失!

第四,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級技工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緩慢!雖然我國一直在效仿西方發達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出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但是目前來看,效果甚微!如何推動職業教育發展,我認為是解決高級技工短缺的一個重要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