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寇凖,下场有多凄惨?

国闻杂谈


寇凖,一个出身名门望族又天资聪颖的男人。在历史上他也算是一个存在感极高的名臣,十九岁就考取进士,曾经辅佐过宋朝的两代君王,官至丞相。他的一生大多数都处于高光时刻,拥有出色的政治才能以及漂亮的政绩。但就是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在晚年的时候却连连被贬,沦落到靠百姓救济才勉强维持生活的地步,最后这一代名相客死他乡,结束这波澜的一生。他也曾意气风发,但最后却结局凄凉,让人悲叹!

寇凖的远祖在周武王手下任职,因为政绩了的,被武王赐姓为“寇”。而寇凖的父亲在后晋时期也曾考中进士,后来参军立下了不少的功劳,被朝廷封作国公。出身于官僚家庭的的寇凖从出生开始,起点就比普通人高,但是小时候的寇凖却和大部分孩子一样,不爱读书。他的兴趣都在一些走狗飞鹰之上,和那些纨绔子弟的做派有得一拼。但是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他的父母是不会允许自己的孩子沉迷于玩乐的,在母亲的严格教导下,寇凖终于把自己的心思移到了读书上。

于是在八岁那年寇凖就写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诗句,由此可见他在读书上的天分以及不凡的资质。但细细品味这一句诗,你就能发现这句诗很大程度上暴露了寇凖的性格缺陷:目中无人而且自大。可以说,这首诗为之后他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十九岁,参加的科举的寇凖考中了进士,可谓是少年英才。纵观整个北宋,在十九岁的年纪就能成为进士的人也并不多,所以称其一句“小天才”也并不为过。当然伴随功名而来的就是仕途,他被派到了归州巴东任知县。在此期间他创新了收税的新方式,聪明的运用心理战的计策,让百姓们乖乖交税,解决了财政的一大难题。他凭借自己出色的能力,成功引起了中央的注意力,后来被调到学士院。正直敢言的他更是得到了宋太宗的赏识,并被任命为枢密副使。

得到太宗皇帝重用的他,一时风头大盛,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其他同僚的嫉妒。而恰巧,寇凖这个人心直口快,完全不懂如何处理人情世故。再加上当时有皇帝赏识,就更加的有恃无恐,在说话做事方面完全随心所欲,这样的性格直接使他得罪了不少人。所以很快,寇凖迎来了仕途上的第一个低谷。同僚张逊上奏书向宋太宗直指他有异心,措词十分激烈。但太宗也没有听取张逊的一面之词,给了寇准一个机会自证。但是寇准也是个暴脾气,在朝廷上和张逊起了争执,两个人互相揭短,场面十分难看。堂堂朝廷命官,却在朝堂之上吵的不可交,成何体统。太宗一气之下把两个人都给处理了,张逊被贬谪,寇凖也被贬去青州。而这一次事件,完全暴露了寇凖的性格缺点,他虽然一门心思为朝廷好,为人刚正不阿,但是他的性子过于直了,容易冲动,还有些妄自尊大。自古忠奸不两立,寇凖这种刚直的性子,最是容易得罪佞臣,也最是容易给佞臣留下把柄进行攻讦。而后来寇凖多次被贬,仕途起起伏伏也基本都是因为皇帝听信了谗言,直到最后一次被贬雷州,亡在异乡。而寇凖这样的结局更是和一个人联系紧密,那就是奸臣丁谓。

在宋真宗时期,整风宋辽开战,当时形势危急,辽军已经攻到汴京。这个时候朝廷分为两派:以宰相寇凖为首的的主战派以及以丁谓为主的主和派。寇凖希望真宗能够亲自上阵,鼓舞士气,而丁谓一行人则主张迁都。最后在寇凖的一再建议下,真宗选择了御驾亲征,有了皇上坐镇,将士们士气大增,虽然这一次并没有大退辽军,但最后却让辽军主动求和,达成了“澶渊之盟”。而这一次合约的签订,也是寇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同时寇凖的正确决策让主和的丁谓那一派也显得十分尴尬,他们开始想着攻击寇凖,把他拉下马。丁谓和刘钦若最擅长的就是溜须拍马和背后挑唆。在讨得宋真宗欢心的同时,离间真宗和寇凖的关系,在两个人长期的挑拨下,真宗逐渐和寇凖生了嫌隙。但是寇凖对此却不以为意,自认为立下大功,行事无所顾忌,这更加让让宋真宗不满,最后被真宗撤了宰相的职位。

后来几经波折,寇凖重新回到宰相之位,但是时机不巧,晚年的真宗病痛缠身,无心朝政,导致刘皇后参政。而刘皇后和寇凖两个人因为亲属的缘故有宿怨,再加上丁谓见风使舵,看到刘皇后开始掌权后就开始对刘皇后极尽讨好,导致刘皇后一党对寇凖更加厌恶。同时寇凖对刘皇后把持朝政也十分不满,他想要让真宗立皇太子来进行监国,架空刘皇后。但是寇凖也是个不小心的主,在一次醉酒的时候把这个计划泄露了出去,最后被丁谓一派得知,添油加醋的告诉了刘皇后“皇上稍有不适,即当痊愈,奈何令太子监国?寇凖立太子,当有异心“刘皇后得知后,就向真宗告状,抹黑寇凖有异心,而真宗竟然相信了皇后,再一次罢相。

后来,真宗驾崩,刘皇后成为太后,在丁谓的谗言下,再一次将寇凖贬谪,贬到了雷州。当时的寇凖已经六十岁,在这种偏远贫穷的地方他生活的极其艰难,曾经的寇凖出身高门,身居高位,生活的恣意潇洒,而晚年的他却生活拮据俸禄少的可怜,甚至到了死后连料理后事的钱都不够的地步,实在是可怜可叹。


木剑温不胜


寇凖是北宋名相,对宋朝功重如山,下场却悲惨。

寇凖19岁当知县,30岁升同知院事(二品),后因得罪宋太宗被赶出京城,由于宋太宗离不开他,又把他召回来。宋真宗即位6年后,42岁的寇凖任宰相,45岁被降级赶到陕州,58岁又被召回京,不久后又再次被罢相,逐出京城。寇凖最后屡次被贬,61岁被流放到雷州,雷州环境恶劣,居住条件差,寇凖抑郁成疾,一年后客死他乡,时年62岁。

最惨的是,死后因为朝廷给的银子太少,灵柩在返乡途中,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只能仓促葬在洛阳巩县,死后十年才迁回故乡。

寇凖出生于公元961年,是北宋的大功臣,寇凖家世显赫,因为他的老祖宗在西周武王时立过大功,赐寇姓,公元980年十九岁的寇凖考中进士,到归州巴东任知县,后来由于干的不错,升任盐铁判官。

公元989年,寇凖大胆向宋太宗进谏,宋太宗听后非常生气,便想离开。寇凖上前拉住宋太宗,劝他坐下,听他把话说完。事后,寇凖得到宋太宗赏识,太宗说:“得寇凖犹如唐太宗得魏征”,所以寇凖以刚直而出名。

宋太宗离不开寇凖

公元990年,朝廷处理两桩贿赂案,王淮受贿千万,罚杖刑并被撤职,但是不久后又恢复原职。而祖吉受贿情节并不严重,却被判死刑。寇凖知道王淮走了后门,王淮的哥哥是参知政事王沔,心中愤怒不平。

公元991年,大天旱,宋太宗召群臣商讨此事,寇凖却说:“天旱是因为刑罚不公正导致的”,宋太宗很生气,起身回宫。

后来宋太宗召寇凖询问情况,寇凖说祖吉和王淮都受贿违反法律,惩罚却不同,这不公平。于是太宗越来越赏识寇凖,升任寇凖为枢密副使,后改任同知院事(正二品),寇凖开始参与北宋军国大事。

一次寇凖和温仲舒外出游玩,路上一疯子追着他的马喊万岁,寇凖的死对头张逊知道后,告知宋太宗,太宗知道后非常生气,张逊便添油加醋,最后寇凖被降级,赶到青州任知府。寇凖离开后,宋太宗非常想念他,于是第二年把寇凖召回京,任命为参知政事(二品)。

得罪奸臣王钦若

宋太宗去世,宋真宗即位后,辽军前后两次南下侵略北宋。公元1004年,边境告急,说辽军又要大规模入侵了,这时宋真宗听取参知政事毕士安的意见,任寇凖为宰相。

同年九月辽军率领20万大军向南进攻,这时奸臣王钦若提出迁都,建议逃跑。寇凖却说提出迁都的人可以杀头,于是王钦若对寇凖恨之入骨。

后来寇凖建议,让真宗御驾亲征,真宗胆怯。十月辽兵攻下祁州,继续向南,怯弱的宋真宗在寇凖的劝导下终于愿意御驾亲征,宋真宗在亲征途中屡次打退堂鼓,寇凖坚持真宗亲征。

宋真宗本来没有抗敌的决心,于是与辽军进行谈判,辽军要求宋方归还“关南之地”,宋方不答应,愿意给辽军一些经济补偿,谈判在两军对抗中进行,最终按照宋方的条件达成协议。于是宋真宗就派曹利用去和辽军谈判银绢的数量,宋真宗对曹利用说:“万不得已,一百万也可以”,寇凖私底下对曹利用说如果银绢超过30万,就不要回来见他了。结果谈判结束,宋朝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之后契丹人不敢发动战争,寇凖对北宋恩重如山,但是有功之臣却没有好的下场。

宋真宗御驾亲征回宫后,王钦若就开始策划扳倒寇凖,他说:“澶渊之盟”其实就是城下之盟,陛下怎么会觉得寇凖有功,不觉得这是耻辱吗?真宗听了非常生气,便开始对寇凖冷淡起来,

在奸臣王钦若多次的攻击下,公元1006年,寇凖被降级,贬到陕州去做知州。

与丁谓结仇

宋真宗晚年卧病不起,对王钦若与丁谓这帮善于拍马屁的人言听计从,公元1019年,丁谓想拉拢寇凖为己用,于是向真宗请求寇凖回朝为相,寇凖的弟子识破丁谓的阴谋,劝他不要去,但是寇凖不听再次入京。

入京后丁谓开始拉拢寇凖为同党,一次宴会上,丁谓为寇凖擦沾了些菜汤的胡子,被寇凖当场训斥,于是丁谓恼羞成怒,发誓要报仇。

得罪刘皇后

宋真宗生病后,由刘皇后掌管朝中之事,刘皇后什么事都问丁谓。于是寇凖、王旦、向敏上奏真宗,反对刘皇后干政,丁谓专权,要求太子监国,并与杨亿一起辅政太子,得到真宗的批准。

刘皇后的娘家人犯法,宋真宗下诏赦免,寇凖坚决反对,认为必须按照法律处置,于是寇凖与刘皇后结下仇。

寇凖上奏太子监国一事被泄漏,刘皇后便立刻贬寇凖为太子太傅。太监周怀政一直和丁谓不和,所以联络同党杀丁谓,复相寇凖,让皇太子即位,结果被小人出卖。丁谓知道后乔装打扮去找曹利用,曹利用带兵将周怀政俘虏,然后诬陷寇凖企图谋反,被逐出京城。

客死他乡

据《宋史·寇凖传》记载,寇凖被贬,真宗卧病不知,问左右的人为什么多日没见寇凖,左右臣僚都不敢回答实情。

寇凖被贬,据说真宗由于卧病在床不知道,问身边的人寇凖在哪儿,由于害怕丁谓没人敢说实情,人人畏惧丁谓,连寇凖离京那天,都没有人去送行。寇凖被贬后,丁谓如愿以偿的当上宰相,丁谓为了报复寇凖,将他一贬再贬。

公元1022年忍受冤屈的寇凖被贬去雷州,雷州环境恶劣,住的地方简陋无比,公元1023年,到雷州一年后,寇凖由于生活环境恶劣,加上抑郁过度,一病不起。

公元1023年9月寇凖病故,时年62岁,由于朝廷给的钱太少,只能葬在洛阳,十年后才把灵柩迁回老家。


小龙谈历史


简单来说,晚年被贬,客死异乡,就连归葬故乡都要等上十年。

寇凖即寇准,字平仲,北宋名相,他的一生,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直。不论对谁,他都是直来直去的,包括皇帝。

小学课本上有一首寇准写的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这一年,寇准只有八岁,但却养成了唯我独尊型人格,并保持了一生。

上面这首诗足以证明寇准的神童特质,再加上他出身书香门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自然不会出现伤仲永这样的悲剧,而是一路绿灯,20岁便考上进士。

寇准考中进士是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这一年的进士非常牛掰,出了很多大人物,被称之为“龙虎榜”。

苏易简榜中有登庸者四人:李沆、向敏中、寇准、王旦,其为参预及两禁以上者又数人,时亦号龙虎榜。——龚鼎臣《东原录》

这些人中,寇准是最为年轻的几个,本来年少有为,算是优势吧?可宋太宗偏偏喜欢年长的,认为他们持重,年轻人则太浮躁,年龄反而成了寇准的劣势。

有人劝寇准虚报年龄,寇准正色表示:“准方进取,可欺君邪”(我刚进门,怎么能欺君呢?)

这番话除了表现寇准的正直以外,其实还有一条,那就是自矜。寇准后来在自己的诗集里面就着重表现了这一点,他19岁前的诗作统统都标注了年龄,比如《寓居有怀》这首诗题目下的注是“时年十四岁”,19岁之后的就没有,简直是在坐等读者夸奖。

这个动作表现出了寇准爆表的自信,他相信以自己的智商,年幼成佳作,弱冠即登科,可以秒掉世上大部分人。他对于此是非常得意的,巴不得让人知道呢,又怎会故意隐瞒。

或许是宋太祖感受到了寇准的自信,选中寇准任大理评事,二十出头的寇准就此踏入仕途。

年轻人朝气蓬勃,自然胸怀大志,加上寇准也确实有才华,他的追求肯定是非常高远的,有多高呢?皇帝做不了,那就退而求其次,当宰相吧。普通宰相又太普通了,那就当个左右皇帝的宰相吧。

寇莱公澶渊之役,而能左右天子,不动如山,天下谓之大忠。——范仲淹

檀渊之役,的确是寇准一生中最为风光的时刻,他让宋真宗往东,宋真宗就得无奈往东,不管哄着骗着乃至要挟着都不是事,只要皇帝听话就好。看着比较反动,结果却是好评(大忠)。

其实别说宋真宗这根软葱,就是他老爹宋太宗,对寇准也是又爱又恨的。

在经过九年打拼后,寇准干了一件载入史册的事——摁皇帝。

一次奏事过程中,寇准进谏,由于忠言逆耳,宋太宗听了不爽,想走,寇准一看小样儿,踏步上前就抓住宋太宗的衣角,把他拉回来坐下,听自己把话讲完。更重要的是,宋太宗不怒反喜,夸赞寇准是自己的魏征。

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宋史·寇准传》

夸赞归夸赞,毛了也是会搞人的。寇准很快被升入枢密院,但他跟知院张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以至于当着皇帝的面大吵,宋太宗很生气,两方全部贬斥。

不过没多久宋太宗就觉得灭了寇准感觉不对,又把他叫回来了。在寇准的建议下,宋太宗立赵桓为太子,也就是日后宋真宗。

从立储这点来说,寇准是坚定站在宋真宗这边的,宋真宗继位后,也有心拜寇准为相。谁承想,拜相没多久,寇准就“绑架”了宋真宗到澶州前线。

寇准在檀渊之役的表现可谓挽救北宋社稷于倾覆之中,要是任由宋真宗迁都,宋朝的未来可就是未知数了。哪怕在这个过程中寇准无数次强暴了皇帝的意志,但这个功勋还是永留史册,让他有了大忠之名。

可在大名之后,还有寇准自身的不足,他太过自信,或者说自负了。

通过对皇帝的气场碾压,寇准越发坚信“老子天下第一”,就连皇帝也得听他的,更别说那些大臣了,这也使得他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再加上他心直口快,一张嘴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包括朝臣、后宫乃至皇帝在内,对他都颇为不喜,在这种情况下,寇准被贬,只是时间问题了。

寇准有一个宰相应有的胆识和气魄,却缺少一个宰相应有的气度和雅量,他狭隘而且偏激,讨厌的人他往死里踩,喜欢的人就各种提携。要命的是,寇准看人的眼光非常不准,他所亲善的都属于那种落井下石的小人,其中对寇准打压最狠的,就是丁谓了。

丁谓有才,却缺少一个伯乐,寇准就充当了这个伯乐,一手把丁谓栽培起来,然后被这头千里马给踢死了。

寇准看不准人,有人看得准,那就是被尊称为“圣相”的李沆,他当宰相时,寇准曾向他力荐丁谓。李沆没听寇准的,寇准追问原因,李沆认为丁谓不是久居人下之人,并笑着对寇准说:“以后后悔的时候,你会想起我的话的。”

寇准与丁谓善,屡以谓才荐于沆,不用。准问之,沆曰:"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准曰:"如谓者,相公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沆笑曰:"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准后为谓所倾,始伏沆言。——《宋史·李沆传》

寇准器重丁谓,丁谓开始也很敬重寇准,但他的性格就是善于逢迎。为了迎合宋真宗签订檀渊之盟(宋朝在军事优势下签订城下之盟)的失落感,丁谓和王钦若一起大搞祥瑞,劝宋真宗天书封禅什么的,每一次都是劳民伤财。

生性刚直的寇准对这种行为非常看不惯,还借此调侃丁谓。因为丁谓给宋真宗上报祥瑞的时候特别喜欢用仙鹤,寇准把他当成了一个梗,一次在官衙看到一群乌鸦飞过,寇准大笑道:“幸亏丁谓不在,不然就是一群玄鹤飞过了。”从此,丁谓就多了一个“美称”——鹤相。

丁谓资历浅,他知道在相位上待不久,就以退为进,推荐寇准为相,他当参政。在一次宴会中,寇准的胡子上沾了点饭菜,丁谓见了,连忙上前帮寇准清理,寇准笑道:“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这就是须拍马之溜须。

好心献殷勤却反被呛了一顿,丁副相瞬间黑化,开始为扳倒寇准做不懈的努力。

在政治诬陷这方面,丁谓是远胜寇准的,而且还懂得斩草除根。在把寇准和另一个宰相李迪排挤出朝廷后,丁谓还派使者给两个人各送了一把剑,让两位自行联系历史,效仿伍子胥、白起等先贤(自杀)。

李迪看到剑后,当场就崩溃了,真打算自杀,被儿子和门客们拦了下来。至于寇准,表现完全不同。

“中使承谓指,以锦囊贮剑揭於马前,示将有所诛戮状。至道州,准方与客宴,客多州吏也,起逆中使,中使避不见,问其所以来之故,不答。众惶恐不知所为,准神色自若,使人谓之曰:‘朝廷若赐准死,愿见敕书。’中使不得已,乃受以敕。准即从录事参军借绿衫着之,短才至膝,拜敕於庭,升阶复宴,至暮乃罢。”——《续资治通鉴长编》

寇准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一看没有赐死的圣旨,自然不会自杀,在这个铁骨铮铮的宰相面前,皇帝的暗示全然无用。

寇准被贬的地点是雷州,也就是今天广东湛江的雷州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虽然在今天这里算得上风光怡人,但在宋朝,这里还是开发程度很低的蛮荒之地,寇准到任后连个住房都没有。

苦日子还是有些乐子的,很快寇准在雷州迎来了死对头丁谓,他被贬到了崖州(在今海南),比雷州更南更荒凉,而前往崖州必须经过雷州。寇准没去见丁谓,但给他送了一只蒸羊,丁谓感动不已,请求跟寇准见一面,却被寇准拒绝了。

不仅自己不跟丁谓见面,寇准还不准家仆跟丁谓见面,当时他的家仆商量着把丁谓揍一顿,寇准不许,把大门关了,算是为丁谓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总的来说,寇准晚年的凄惨在于居所简陋、环境恶劣、没什么钱,尤其在跟寇准被贬前的奢华生活相比,落差更大。

寇准出身高门,20岁就中了进士,大半辈子都在当宰相、枢密使、节度使这种大官,再算上宋朝的超高俸禄,他就没缺过钱,他也非常乐意显摆自己的财力,生活过得非常奢侈,这方面,同时代许多诗人有作品描写,史书也有记载。

结果晚年悲剧了,被贬雷州,俸禄少得可怜,死后连料理后事的钱都不够。寇准于天圣元年 (1023年)九月病逝后,妻子宋氏带着灵柩返回故里,运到洛阳的时候没钱了,只好就地葬在洛阳。直到十年后的明道二年(1033年)十一月,宋仁宗下令将寇准灵柩归葬华州下邽(在今陕西)。


平沙趣说历史


一提到北宋名相寇准,许多人的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那个刚正不阿、心忧国难的寇老西儿形象,为人豪放,为官正直,敢于犯颜直谏,不畏强权,为世人敬仰。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政治人物,却万斤凄凉,最后客死他乡,那么秃顶下场到底有多凄惨呢?


寇准在宋朝一直是个主战派,在遭受外敌入侵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力主作战,在辽国大举南下入侵宋朝时,有许多大臣都主张南逃避难,连宋真宗也有此意,在这关键时刻,幸亏这位名相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力挽狂澜,坚持让宋真宗亲征,宋军得以挫败了辽军锐气,最后签订城下之盟,延缓了宋朝出现南北分裂的局面。


澶渊之盟,拯救了宋朝,更使得寇准成为了全民心目中的大英雄,但这个英雄是个个性比能力还强的人,对于他的同僚,他确实情商很低,低到近乎自私,但是对皇帝,寇准的情商可以直线飙升,他可以鼓动宋真宗赵恒亲征,达成澶渊之盟,自己也成为了光荣的救难英雄。

权利对于寇准来说也是有很大的诱惑力的,他可以为了再次上位,就要摸准皇帝的脾性来投其所好,从泰山封禅到进呈“天书”,使得他一步步成为真宗朝盛世的推动者和受益者,因此,君子与小人都不喜欢他。


任何一个权利欲旺盛的权臣其实都有两面性,正直与无耻,寇准也不例外,他既没有那么伟大,但也没有那么卑微,在皇权体制下,权利欲可以把人变成英雄,也可以把人变成狗熊。

寇准的晚年生活却是奢靡无度、醉生梦死的,仅是他点灯用的蜡烛就是一项很大的浪费,据说他厕所里面的烛油都结垢成堆了,后来司马光在教育儿子时,就干脆以寇准的故事作为反面教材。


公元1019年,再次坐上宰相位子的寇准,很快因为继承人问题,在与丁谓的争权中落败,被贬到雷州半岛,宋仁宗天圣二年(1023年),寇准死于流放地,在远离朝廷的烟瘴之地走完曲折是人生路,享年63岁,一代名相就此落幕。




遗产君


《宋史》记载,寇准(公元961年——1023年),字平仲,北宋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四年(979年),19岁的寇准登进士第,官授大理评事,后调任归州巴东(今湖北巴东)知县,因性格骨鲠钢直,不擅趋奉,五年未获升迁。寇准学识渊博,善辞赋,他将唐代诗人韦应物“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句,解析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题于小亭上,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寇准虽然官阶低微,但仍然坚持上书不缀,屡屡痛陈时弊,终为宋太宗赵光义所器重,被其攫为枢密院直学士。

淳化二年(991),天降大旱,粮食歉收,饥民遍野,寇准借机揭发参知政事王沔包庇其弟贪赃枉法劣迹,宋太宗对其胆气大为赏识,特地将他升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

两年后,寇准的倔脾气又犯了,居然与枢密院事张逊在太宗面前唇枪舌剑,激烈争论,惹恼了太宗,而被外放知青州(山东益都);次年被召还,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时年34岁。

史载,寇准生性刚直,敢于直谏,从不拐弯抹角,曾奏事殿中,触怒了宋太宗,他不管不顾,神色不变,拉着太宗的衣袖,坚持把事情说完。宋太宗愠怒情绪平复后,赞扬直言不讳的寇准道:“真宰相也”!立太子是封建统治者最看重的大事,往往也成为后宫、宗亲、内外大臣争权夺利的矛盾焦点。宋太宗最忌臣属在这个敏感家事上插一杠子,但却主动征求寇准的意见。寇准倒也率直,毫不隐晦的进言道:“谋及妇人、中官(宦者)、近臣皆不可也,惟择所以富天下望者”!宋太宗经过考察,遂立赵恒(宋真宗)为太子。

至道二年(996),寇准被人攻讦、弹劾,说他用人唯好恶,被贬为邓州(今湖北襄樊)知府。

997年,真宗赵恒即位,召寇准入朝,任尚书工部侍郎;咸平六年(1003),晋升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升为宰相,与毕士安并列。这年寇准44岁。

彼时,契丹人已建立辽国,经常有小股游骑骚扰北宋边境,打了就跑,好像只为劫掠,没有斗志。宋人视其为癣疥之痒,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寇准却窥破契丹人的动机,上疏道:“契丹故作姿态,使我方习以为常,无复警觉,宜命将练兵,加强武备”。

果然,同年秋天,辽国二十万铁骑倾巢南犯,满朝文武惊慌失措,只有寇准镇静如常。

宋真宗召大臣商议对策,毕士安力主挑选名将,统军御敌,参知政事王钦若、王尧叟主张放弃汴京(开封),往南逃跑,以避辽军锋芒。

寇准因为早有准备,已经在河北边境秣马厉兵,组织起一支强劲的防御抵抗力量,所以极力主战。为了鼓舞士气,他还建议宋真宗御驾亲征。

至道二年(996)十月十日,剽悍的辽军铁骑狂飙突进,势如破竹,已经打到澶州(今河南濮阳)北城外,与北宋国都汴京仅一河之隔,形势危殆异常。

在寇准的据理力争与耐心说服下,宋真宗明白了南撤必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终于采纳寇准建议,率大军渡河亲征。

防守澶州的宋军将士远远望见皇帝冠盖,欢声雷动,士气大振。真宗命寇准掌军事。寇准临危受命,倒也有章有法,他“承制专决”,号令严明。宋军与辽军对峙十余日,设伏将辽国统军萧挞览射杀。辽军失去统帅,群龙无首,又觉得宋人有所准备,双方旗鼓相当,势均力敌,于是打算罢兵息战。

宋军本已扭转颓势,占据上风,但真宗却接受议和,派曹利用赴辽营与其谈判,条件是不割地,岁币在“百万以下皆许可”。寇准却感到赔款数额太大,私下交待曹利用道:“毋过三十万,过三十万,吾斩汝矣”!后来,经激烈谈判,数次交锋,最终以岁币三十万两 、绢段三十万匹与辽达成议和,史称“澶渊之盟”。

撇开战争输赢、是非对错不论,换一种历史视角看,“澶渊之盟” 对维护宋朝北部边境的安宁,营造和平环境,维护宋辽和睦邦交,促进汉族与契丹族的经济、文化交流,都具有积极意义的。

况且每年用三十万两、匹换取和平,与庞大的军费支出比,确实是笔划算的买卖。

史载,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参知政事王钦若嫉贤妒能,于是谋划排挤寇准。他挑唆真宗道:“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又说:“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磬所有出之,谓之孤注(一掷)。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

景德三年(1006),真宗听信谗言,寇准罢相,直到天禧元年(1017),方才复相。

次年,宋真宗赵恒病重,太后干政。寇准奏请去除奸佞丁谓,不能让其辅佐少主,并请太子监国,真宗同意。寇准密令翰林学士杨亿起草太子监国诏制,并拟定杨亿为参政,以顶替奸人丁谓。第二天,他醉酒说昏话,不慎泄密,丁谓遂联络曹利用暗室密谋,以驱逐寇准。

在奸人的构陷下,寇准再次被罢相。先徙相州知府,后徙安州,不久被贬为道州司马。从此,寇准再也没能重返汴京。寇准罢相,丁谓出任宰相。但人心依旧向着刚直无私的寇准,“宋史”载,彼时童谣唱道:“欲时之好呼寇老,欲世事宁当去丁(谓)”。

天圣元年(1023),颠沛流离的寇准由雷州司马内徙衡州司马,然而还没接到调令,就病死在雷州(今广东湛江海康县),死状凄凉,时年63岁。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铁马冰河wu


常说性格决定命运,确实是,同样的性格即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寇准就是一个铁证。

寇准出身名门,先祖世代为官,功勋卓越,其父在五代后晋朝受封国公,去世后被追赠太师、尚书令,可谓是位极人臣。寇准在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考中进士,入仕为官。寇准出身显赫,也就养成了奢靡,豪爽的性格。奢靡,毕竟不是一个什么优秀的品质,也就成了被人攻击的把柄。

寇准性格刚直,勇于直谏,曾于殿中奏事时,气的太宗要拂袖而去。结果,被寇准拽住衣角,重新给拖回了宝座之上,听他把话讲完。由此,太宗非常欣赏寇准,大赞:“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寇准也由此开始得到了太宗的重用。

太宗去世后,真宗赵恒继位,寇准很快升任宰相。1004年冬天,辽军南侵,包围了瀛洲地区。宋朝廷内部立刻分为了两派,以王钦若为首的主逃派,以及以寇准为首的主战派。真宗听从了寇准的意见,御驾亲征,亲自前往澶州(河南濮阳)督战,在澶州城下宋辽订立了“澶渊之盟”。寇准的声誉与名望也从此达到了巅峰。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再加上澶渊之盟后,寇准颇受真宗厚待,不免有些飘飘然,显出了骄矜之态,天天摆酒设宴,“尤好夜宴剧饮,虽寝室亦燃烛达旦”。这就让主张逃跑的王钦若愤恨至极,乘机挑拨离间,中伤寇准。寇准就被真宗给降了职,贬出了京城。

真宗希望重用寇准,但是非常担心寇准的刚直,以及心胸狭窄,甚至是偏见。真宗曾数次说“准性刚褊”、“准刚忿如昔”,屡次贬黜寇准。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凡是被寇准所厌恶的人,那是一定会被百般刁难的,这才导致了寇准的结局非常惨。

我们熟知一个成语,叫做“溜须拍马”,其中的“溜须”就出自寇准。虽然溜须拍马之人,多数为人厌恶,但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面人”么,没必要当众羞辱,树立敌人。况且,有些逢迎之人,也是无奈之举,不一定就是奸佞小人,做不出贡献。通常情况下,都是逢场作戏,嘻嘻哈哈过去就好了。但是,寇准却不这样。

王钦若排挤了寇准之后,和丁谓一起把持了朝政。丁谓觉得自己资历较浅,就想拉寇准入伙,借寇准的资历、威望,帮他掌控朝廷。在丁谓的劝说下,真宗重新启用寇准,并将寇准任命为了宰相。

其实,当时寇准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称病不去,二是既然去了,那就借力打力,借丁谓之力,先除掉那些朝堂中和丁谓对立的佞臣赃官,然后再找机会除掉丁谓就是了。原本丁谓可以作为盟友,寇准甚至可以适当笼络丁谓,加以约束,可是寇准偏偏不。

寇准喜欢饮宴做乐,丁谓就投寇准所好,经常请寇准大吃大喝。有一次,寇准的胡须上沾了一些菜汤,旁边的丁谓见状,马上起身为寇准擦须。这就是“溜须”的来历。如果常人受到如此待遇,肯定会客气一下,结果呢,寇准却嘲笑丁谓:“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这个羞辱就大了,宴会上都是朝廷重臣呀,丁谓恼羞成怒,从此与寇准结仇。

丁谓很快借助寇准与皇帝、皇后,以及朝臣之间的矛盾,排挤寇准。寇准从此连续被贬,从京城到安州,再到雷州,一路向南,越走离京城越远。据说,寇准被贬出京时,仅有一位大臣为他送行,寇准的凄凉可见一斑了。

丁谓后来也因罪被贬出京,徙往崖州。丁谓路过雷州时,寇准派人送了一头蒸羊给丁谓。丁谓想见寇准,被寇准拒绝。寇准最后在穷困忧愤中病死于雷州贬所,其妻宋氏上书仁宗,希望归葬故里,仁宗准。但是因为费用有限,而寇准又未留下分文,棺木运到中途,钱就用尽了,只能暂时寄埋洛阳。直到十年后,仁宗为寇准昭雪,寇准才得以归葬家乡。

寇准的刚直成就了寇准的功绩,最终也将寇准送入了万劫不复的深远,客死他乡。不过呢,能够名垂青史,也算值了。


奕天读历史


寇准其实就是智商较高的二愣子。太平兴国时期,寇准就已经考上了进士,当年他才十九岁。那位害死自己大哥而上位的宋太宗对寇准十分赏识,认为他就是自己的魏征,宋太宗把自己比成唐太宗,我觉得简直侮辱了唐太宗。

寇准为人比较刚正,在太宗朝是出了名的二愣子,有时候自己讲话没讲完,宋太宗嫌他啰嗦便要走,没想到寇准一把拉住宋太宗的衣服,让他听自己讲完了再走。

这么个二愣子实在让人头疼,好在宋太宗还有一点容人之量,所以寇准在太宗朝是得到重用的,仅仅在三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做到了参知政事的职位。

到了宋真宗上台以后,寇准迎来了他颠簸的一生。

这一年辽兵从北方幽州南下,直逼北宋都城汴京而来。不少大臣都建议宋真宗迁都,宋真宗本人也没有打过仗,所以也想着迁都。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寇准坚决表示反对。他认为现在最需要做的是皇帝御驾亲征,给士兵们增加气势,只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可以战胜对手。当时的寇准已经成为宰相,所以他说话十分有分量,宋真宗只好答应了这件事。

辽军因为孤军深入,粮草供应不上,所以早就已经支持不住了。这个时候宋真宗本人又御驾亲征,给了边关将士们极大的信心,不得已之下,辽军只能选择跟宋真宗议和。事情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宋真宗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所以宋真宗对寇准也是刮目相看,从此十分信任。

但是整件事的过程中,有一个人是非常吃瘪的,那就是王钦若。

这个人是主张宋真宗南下避难的,如果宋真宗真的这么做了,那南宋要提前两百年到来。所以他差点就成了千古罪人。寇准担心王钦若影响到宋真宗,所以就把他调到边关去了,现在王钦若又回来以后,自然要报复寇准。他在宋真宗身边不断说寇准的坏话,最终宋真宗终于将寇准给贬到了地方上做知州。寇准就是为人太过耿直,所以这是容易得罪人的,但是他又非常聪明,看破不说破。

从此宋真宗便落入了奸人的谄媚之中,尤其是王钦若和丁谓,非常善于迎合宋真宗,所以宋真宗对这两个人简直言听计从。而寇准便在外地做了很多年的地方官,因为性格上比较耿直的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宋真宗的原谅。宋真宗听王钦若所言,认为寇准是将宋真宗当成了自己的筹码,用来跟辽军赌博的筹码,所以宋真宗十分不爽。人可以聪明也可以耿直,但不能拿这些当成利用皇帝的工具。

寇准的性格决定了他势必要遭到小人的暗算,而他又不愿意为自己做辩解。

所以就算是被外放很多年,寇准心里也不觉得难过,至少在地方上也可以给老百姓做很多实事。事情莫名其妙再次发生了转变,丁谓这个时候居然主动邀请寇准回来继续做宰相。

当时的丁谓是参知政事,他知道自己的资历和能力都胜任不了宰相的职位,所以想要把寇准喊回来做宰相,然后再拉拢腐蚀他。没想到寇准坚决不吃这一套,宰相他照做,但是反倒是要来打击丁谓这些奸臣。丁谓等人自然是要想办法收拾寇准的,所以寇准悲剧还是来临了。

当时宋真宗得病,所以是刘皇后在监国。可是刘皇后跟丁谓是一伙儿的,对寇准都有敌意。刘皇后的家人犯罪,宋真宗想要看在皇后的面子上,给这个人免罪,没想到寇准知道以后,表示坚决反对。从此刘皇后跟寇准也越走越远,这回更是加入到了丁谓的计划当中,将寇准贬为太子太傅,等于就是剥夺了他的相权。

朝政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刻。

大太监周怀政跟丁谓是有仇的,他打算发动政变,将丁谓一党斩草除根,然后再将寇准迎上相位。

结果事情泄露,周怀政本人被杀了不谈,连寇准也遭到牵连,被一贬再贬,一直贬到了雷州。最终寇准客死他乡,病重的宋真宗甚至都不知道寇准被贬谪的事情,两位君臣从此天各一方。

结局:寇准客死他乡,却无钱归葬故乡。

寇准在雷州十分清贫,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好在他有名气,百姓们纷纷帮忙为他建造房屋。去世以后的寇准家,因为家里钱不够,只能在回家入葬的半路上将他埋在了洛阳,等到宋仁宗拨款以后,他们家里才有钱将寇准的棺材运回老家安葬,可见寇准这一生为官,实在是太清贫了。


江湖小晓生


寇准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寇准的性格,正道直行,光明磊落,但又带着几分偏执;讲原则,但不善讲风格,凡事争强好胜,得理更是不让人、不容人。皇帝他都能硬顶硬抗,一般臣属自不待言,是公认的难与共事之人。

作为政治家的寇准,有魄力但不大度,突出表现就是近乎偏执的争强好胜,不顾身份场合。为此,仅在太宗朝就两次被贬官。一次是因知枢密院事张逊,寇准跟他合不来。

有一天,寇准与同为枢密副使的温仲舒一起退朝骑马回家,在途中被一狂人迎着马高呼万岁。开什么玩笑,当街喊万岁,这把皇帝置于何地?不过这个事情其实也没多大事,皇帝大多就是申斥两句完事。

张逊就抓住这件事,唆摆和他关系好的王宾上奏。寇准自己辩解,说我跟温仲舒同行发生的事,为什么张逊却能让王宾只弹劾我?于是两个人在太宗跟前争执起来,互相揭短攻击,全然不顾大臣的体面。太宗很生气,各打四十大板,两个人都被贬官。

另外一次是因为冯拯。至道二年,行郊祀礼,内外官员依照惯例加官进秩。本来排名时彭惟节位居冯拯之下,但这次加官后,按职位拉艾说彭惟节靠前了。但冯拯在奏章列衔时,依旧把自己排在彭惟节的上面。

寇准自然不干了,上奏说冯拯乱了朝纲,冯拯也怒了,说寇准擅权,又说了岭南的官员对寇准不满的那些事情(寇准在岭南做过官)。于是太宗怒了,先是问责宰相吕端,又责问寇准、

寇准要求当庭辩解,太祖见他这样,想把事情压下去,就劝说他,这件事如果拿到朝廷中去争辩是非,太伤你们大臣的体统了。太宗的意思很明白了,也就是问责几句就过去了,不会再追究。

但寇准相当偏执,非要在朝会上争辩,太宗十分失望,叹气说: “鼠雀尚知人意,况人乎?”我都给你台阶下了,你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于是,寇准再次被贬官。

寇准屡次遭到同僚诟陷的深层原因,一个是个人品格问题,(过于正直了)再就是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作为执政大臣,寇准不遵守固有的官吏按资历正常晋升制度,过分专权。而且自己经常以喜怒好恶用人,这样必然得罪了一大批人,故此,这些人必然想方设法找寇准的麻烦。挑拨其与皇帝的关系,借皇权的力量,将其罢免,赶出朝廷。

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上过于计较,与同事的关系处理不哈啊啊哦,也是导致寇准为人诟病的一个原因。寇准最后下场凄凉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寇准为什么最后被罢相,一贬再遍,直至病死雷州,起初就是源自于丁谓的龃龉。丁谓是北宋有名的奸相,朝中五鬼之一,但不能不说他才智过人,琴棋书画无不精通,理财能力出众,反正就是很有本事的人。

或许是因为重其才干,寇准一段时期里与丁谓的关系极好,丁谓也对寇准恭敬有加。但两个人的交恶,不是因为政见不同,也不是因为寇准嫉恶如仇,看不起丁谓,而是源于一件吃饭时候发生的小事。

事情是这样的,丁谓在工作的时候很勤奋,所以往往就在办公桌上吃饭了,某次不小心把羹汤弄到了寇准的大胡子上,丁谓小心翼翼想要帮寇准擦擦胡子,寇准就笑说,参政,国家的大臣,就是为上司拂须的么?

本来人家丁谓想要贴近上司,讨好一下,却遭到当众羞辱,于是气量不太大的丁谓心生恨意,以至于后来丁谓一个劲地要把寇准撸到底。

由于个人性格乃至品行的本质不同,寇准看不惯丁谓的言行处事,两人无法成为挚友是正常的,但因一个举动直接将同僚推向自己的对立面,足贾安安寇准待人的刻薄和狭小度量。

题外话,寇准的生活作风也令人侧目,他喜欢奢侈浪费,每次宴会宾客,都是顶级食材招待,家里一天开个宴会,要耗费大量的蜡烛,(油灯不够)蜡烛可是很费钱的呀。

虽然以寇准的工资水平能够承受这样的消费,但过于铺张浪费,还是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起码在皇帝看来,他的作风,与同时期为相的毕士安形成鲜明的对照。

而且寇准还酗酒,经常误事。真宗中风后,刘娥卡碍事干预朝中,并跟丁谓、曹利用组成后党集团,把持朝中大权,这引起寇准等人的不满。

在征得真宗同意后,寇准联系大臣,准备废掉章献皇后(刘娥),立仁宗,尊真宗为太上皇,诛杀丁谓、曹利用等。

本来啊计划很周密,即将行动时,却因为寇准酒后泄密,导致消息当夜就传到了丁谓那里,于是丁谓跟刘娥一计划,在第二天矫诏罢了寇准。寇准政变失败后,失去了政治权力,被贬出京城,3年后再边远荒凉的雷州忧郁而终。

所以说,喝酒误事啊!


坍塌的历史观


寇准当的最高官是宰相。

晚年的寇准,被丁谓打击,贬为雷州司户参军,抑郁成疾,病逝于贬所。

临终前,寇准作诗一首《病中书》:

多病将经岁,逢迎故不能。

书惟看药录,客只待医僧。

壮志销如雪,幽怀冷似冰。

郡斋风雨后,无睡对寒灯。

1,雷州司户参军是从九品的最小芝麻官

雷州在今天广东雷州半岛的雷州,经济在北宋时期还非常落后,是仅次于海南岛的流放地。

雷州在北宋属于下州。

司户参军负责管理当地的户籍和仓库。下州的司户参军是从九品,宋朝最低品级的官之一。

司户参军的官袍是绿色的,一看这颜色就知道品级低啊。

寇准当大官时,是非常享受奢侈的,厕所都不点油灯,全部是明晃晃的蜡烛。

一家人穿的衣服自然都是绫罗绸缎。

传说寇准被贬雷州时,家里没有绿色的衣服,只好向一个录事参军的小官借了一身绿袍子,来拜谢圣命。

当时寇准已经60多岁,几十年的奢侈生活,突然落到穷苦潦倒的地步。

他又是一个刚直、不太豁达的人,难以适应雷州湿热的气候,经常对着油灯失眠,很快就病倒了。

宋太宗曾赐给寇准一个通天犀的玉带,寇准一直放在洛阳的家里。

寇准在雷州,感到来日无多,就派人从洛阳将玉带拿来。

天圣元年 (1023年)九月的一天,寇准沐浴更衣,穿好玉带,北面而拜,就在竹榻上逝去。

王曾在朝廷里早已扳倒丁谓,将寇准稍稍提高了官职,改为衡州司马。

寇准去世后,任命书才到达雷州。

寇准的夫人将其安葬在洛阳附近。

2,丁谓陷害寇准,起因仅仅是一件溜须拍马的小事。

丁谓是一个神童,迷倒了一大批人。

就连《三字经》里面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五子中的窦偁也上了丁谓的当,将女儿嫁给了他。

丁谓聪明,富于心计,阴险,善于拍马屁。

“溜须拍马”的成语,有一半来自丁谓。

丁谓当上了参知政事(副相),因为资历还浅,就请宋真宗让寇准再当宰相,撑门面。

有一天政事堂摆宴席,寇准喝汤时,不小心把汤溅到了胡须上。旁边的丁谓连忙起身,亲自拿巾帕给寇准把胡子擦干净,还轻轻地把寇准的胡须捋顺,溜须。

心直口快的寇准,口无遮拦,哈哈大笑:参知政事,是国家的大臣,难道是为官长溜须的?

当着一群高官的面,丁谓脸面丢光,恨不能把寇准的胡子都拔下来,但他隐忍了。

这件小事,说明寇准的情商低了,寇准不喜欢被人拍马屁,但丁谓对寇准溜须拍马,说明他还有求于寇准,丁谓想等寇准退休后将宰相的位子让给他。寇准根本没必要得罪心机很深的丁谓。

溜须事件后,丁谓开动他聪明的大脑,想尽办法来扳倒寇准。

天禧三年(1019年),宋真宗中风,后来连续多次中风,记忆力大大衰退,很长时间无法处理朝政,刘皇后开始参政。

寇准是一个正统的儒家官员,权力欲也很大,对刘皇后参政的事极度警惕。寇准想让太子监国,一旦宋真宗驾崩,他就以摄政大臣的身份主持朝政。

寇准是太子党。

但太子(后来的宋仁宗)只有十岁,刘皇后是个聪明有心计的女人。

丁谓看到了机会,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丁谓决定投靠刘皇后,让刘皇后垂帘听政,让寇准摄政的梦想落空。

丁谓是皇后党。

<strong>

寇准是个聪明人,看出了丁谓的苗头,先发制人,要把丁谓赶走。

寇准先向宋真宗请求,要让太子监国,罢免丁谓。宋真宗都答应了。

可中风后的宋真宗记性不太好。

第二天,丁谓向宋真宗大肆攻击寇准,要罢免寇准。宋真宗早把昨天答应寇准的事给忘了,又答应了丁谓,刘皇后还在旁边大吹枕边风。

宋真宗真的罢免了寇准,并贬到外地去了。

这时发生了一件太监谋乱的事,大内副都知周怀政与寇准关系较好但周怀政也不是一个善茬,他想发送政变,灭了丁谓,将宋真宗废为太上皇,奉宋仁宗为皇帝,重新以寇准为宰相。但周怀政实力弱,做事不牢靠,他去找禁军的杨崇勋商量此事。

杨崇勋为人贪婪,又喜欢中伤人,曾经让手下的士兵做木偶去贩卖赢利。

杨崇勋看出周怀政不能成事,就告诉了丁谓,丁谓吓得连滚带爬地跑到枢密使曹利用那里,发兵灭了周怀政。

丁谓和刘皇后,趁机嫁祸于寇准,说寇准是周怀政的同党,把寇准贬到雷州去了

宋真宗死后,宋仁宗上台,刘皇后垂帘听政。

丁谓的野心大大膨胀,他开始排挤刘皇后,想大权独揽。

此时忍了丁谓很久的王曾,与刘皇后联合起来,把丁谓扳倒了,将丁谓贬为崖州司户参军(海南岛上)。

丁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跟寇准都是天涯沦落人,心里也有几分懊恼。

丁谓去海南岛,路过雷州。

寇准派人送了一只蒸羊给丁谓。此时的寇准还是不改奢华之风啊。

丁谓准备拜访寇准,寇准没答应。

寇准手下的仆人气不过,想逮住丁谓揍一顿。

寇准则关闭大门,让仆人们纵情赌博,等丁谓走远了,才打开大门。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功过千秋自有史书评说,寇准功过是非在不同人眼里也是不同的,多说无益。若谈及他的下场,被贬雷州时甚至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客死异乡,尸骸回乡也是等了十年之久,这样的结局看似凄惨,而这皆是寇准的选择,他心知肚明,得民心、得昭雪才是他最重要的结局。

寇老西儿的为官之道

现在总有一种说法是寇准不懂政治,不懂为官之道,导致人设崩塌,君主猜忌!我却觉得他是北宋官场上的一股清流,有风格,有个性!



寇准是出了名的谏臣,宋太宗也将其比作唐朝时的魏征,但他与魏征是不同的,魏征的谏是劝谏,毕竟魏征是李建成的近臣,起初的姿态与大义凛然也许是知识分子提高身价的常用手段,而李世民启用他以后,进谏的尺度掌握不好就是给自己的政治生涯挖坑。

寇准则不同,早年就是宋太宗殿前御点的进士出身,当初还因年龄偏小不合任用制度,有人劝他更改年龄时,寇准还大义凛然的以不能欺骗皇上为由拒绝,宋太宗也因寇准的这份诚实而破格提拔录用。下放锻炼得归后开始了直谏生涯,端拱二年(989年),寇准一席谏言估计是没有注意措辞,惹得宋太宗转身便走,这若是别人,叩头认错便是,但寇准却拉住宋太宗衣襟,表示要听完我的话才能走,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是很罕见的,也就是这件事,宋太宗说了那句“朕得寇凖,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这话可能听上去是在褒奖寇准,但我觉得这么想是听不出来好赖话,魏征之于唐太宗是帝师或者高级智囊参谋,而寇准只是枢密直学士,算是智囊团里的小跟班吧,直谏两句,皇上说你是魏征,你还真敢接一句谢吾皇谬赞?我想寇准是明白宋太宗意思的,但风格就是风格,定性的东西就要坚持下去!历朝历代,中下层官员想要扶摇直上,若非轰动的政绩,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寇准的特色就是直言不讳!

魏征向唐太宗所谏是以发展为导向,不以损害既得利益者为基础,这是老好人的表现,比如用人上的举贤任能。而寇准不同,他以时弊为导向,除去不守规矩的既得利益者才能更好的开展人才选拔,这就导致寇准的官场口碑不是很好。时任参知政事的王沔,在弟弟王淮受贿问题上有所包庇,寇准得知判罚不公后,便将此事提到了皇帝面前,并将二府官员全都叫来听着,意思是我要给你们上一课,你们狼狈为奸,混淆视听,我就要办你们。寇凖在这件事上得到了实惠,升了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以及同知院事,这个级别就代表寇准能够参与军国大事的讨论,此事也说明了寇准的为官风格是踩着别人往上爬,这是一种方式,并不代表他不懂官场。

寇老西儿玩政治

寇准的政治路线如同他的为官之道一样,是以走极端立命,他将自己推向风口浪尖,要么功成名就,要么身败名裂,总体来说就是不甘平庸。

“凖于太宗朝论建太子,谓神器不可谋及妇人、谋及中官、谋及近臣。此三言者,可为万世龟鉴”。——脱脱

寇准经历的外放和召回算是北宋时期较多的,每次外放回京之后却总能加官进爵,这一点我的理解是确有其才,又招人讨厌。至道元年(995年),外放回京的寇准被提拔为参知政事,加给事中,这次回京的主要问题是宋太宗足疾缠身,已有立储之意。宋太宗的皇位一辈子都没有坐踏实,在“斧声烛影”的伴随下,立储也成了难题,朝臣分为两派,一派支持皇位重新回归赵匡胤一脉,一派支持皇位继续由赵光义一脉继承,这件事得争论曾引起宋太宗的勃然大怒,也就无人敢提。寇准此次回京被宋太宗主动问起立储问题,表明了宋太宗对寇准的信任,寇准则表现出超高的政治智慧,任凭你太宗怎么问,我就是不说立或不立,立谁都与我无关,那是你老赵家的家事。宋太宗只能无奈的透露自己的想法,问寇准襄王赵恒是否合适,赵恒其实正合寇准之意,寇准便依旧将自己作为事外之人,回一句“知子莫若父”表示默认,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而作为后继之主,赵恒也对寇准的“拥立之功”感恩戴德!

“王从珂自将以御契丹于怀州,大败以归而自焚;石重贵自将以追契丹于相州,诸将争叛而见俘于虏;皆孤注也。而真宗之渡河类之”。——王夫之

寇准最著名事迹就是促成“澶渊之盟”的达成,在抗辽与议和的方针中,主和派占据上风,而寇准则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他不仅支持与辽开战,还要宋真宗御驾亲征!主和的王钦若等人在寇准嘴里属于误君误国之人,理当问斩灭族。寇准在抗辽时期立场坚定,真宗不愿意前往一线,他便唆使高琼硬生生推着真宗上一线。这一点上,结局固然美好,但倘若真宗真有意外,恐怕就应了王钦若那句“寇准把宋真宗当作赌注”,寇准的这种冒险精神也能反应他在政治上的赌徒心理。


在澶渊之盟里创下不世之功的寇准,成为红极一时的名相,那么罪该问斩的主和派便成为寇准的垫脚石,欲求自保,必然是将枪口一致对准冦老西儿。以王钦若为代表的反寇势力一而再再而三的向真宗进谗言,再一次将寇准拉下相位,贬出京城。而当丁谓在政治斗争中企图抱一抱冦准这个大腿时,寇准选择了接受实惠却不领情的路线。回朝为相的寇准并没有感谢丁谓,反而对丁谓进行了一系列抵制。

其实这件事情对于北宋政权稳定是有好处的,毕竟宋真宗病重,丁谓出现专权倾向,而他一旦与预政的刘皇后达成牢固联盟,北宋将进入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难以想象,故而寇准此举已经不光是巩固自己的势力,而更多的是为国家利益考虑。寇准在政治上的强硬素来有之,这一次他得罪的不光是寇准,更是刘皇后,故而太子监国一事中,双方打成平手,寇准密谋辅政时,刘皇后果断出手造成此计划流产。



只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宦官周怀政成为寇准的绊马索,他本因私仇欲除掉丁谓,再拥立寇准复相,并发动政变尊宋真宗为太上皇,拥立皇太子即位。这件事寇准是不知情的,但由于出了杨崇勋这个叛徒,将此计划告知了丁谓,丁谓先下手为强,联络曹利用派兵围杀了周怀政。新仇旧怨累在一起,丁谓欲乘机将寇凖置于死地,诬告寇凖参与密谋,并背着真宗将寇准贬官外放,这也是寇准最后一次外放,再也没有回京做官。

寇准结局很“完美”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训俭示康》

寇准外放之后,丁谓拜相成功,故而有了寇准一贬再贬的结局,寇准的最后一任是在雷州。到任之后,寇准几乎没有多余银两置办房产,只得居生于破旧宅院,这个情况并不意外,因为寇准虽然断断续续做着朝廷大员,北宋的俸禄又为历代最厚,但他生活却并不检点。这也与他出身名门有关,因为家境宽裕,自幼便是公子做派,又平步青云走向人生巅峰,成为澶渊抗辽的国家英雄,名满东京,挥霍无度也就不意外了。


好在寇准之名传遍大江南北,雷州百姓以及地方官员争相集资帮助寇准置办了宅院,如果说地方官员属于政治投机,那么地方百姓主动帮助这个穷宰相,着实体现了寇准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这是每一位官员,特别是心系国家和人民的官员,最得以慰藉心灵的回馈。寇准一生主张为官正直,为民伸张正义,重用寒门子弟入仕,在他最为窘迫的时候,受到最基层官员以及百姓的帮助,这是对其政绩的最大肯定。

天圣元年 (1023年),寇准病故,其妻宋氏奏乞归葬故里,宋仁宗批准后由雷州人民自发组成送行队伍,在一渡口遇暴雨,送行的人民以枯竹遮盖寇准灵柩,待暴雨过后,枯竹生出新芽,因此这一渡口也被称作“冦竹渡”。出了雷州,寇准灵柩一路向北,由于寇准依旧是待罪之身,朝廷所拨归葬费用极少,灵柩运至洛阳巩县时便没了银两,只得就地入土,朝廷也再无人过问此事。直道明道二年(1033年),宋仁宗为寇准昭雪,恢复其太子太傅、莱国公之职爵,并谥为“忠愍”,寇准才得以归葬下邽。

十六年后,宋仁宗又令翰林学士孙抃为寇准撰写了《莱国寇忠愍公旌忠之碑》,并亲笔为碑首篆书了“旌忠”二字。从谥号来看,佐国逢难曰愍、危身奉上曰愍,忠是为寇准平反,除去他密谋造反的嫌疑,而愍是肯定他在国家危难之际的贡献。墓碑所题“旌忠”,再次肯定并表彰了寇准的忠节,这是一代名相理应得到的赞誉。

古之士大夫,死不足惜,唯以名节流芳百世为荣,寇准自知为官刚正,树敌甚多,又为国家利益,不附权贵,这样的人要么走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顶峰,要么坠入身首异处的深渊。这一切都在寇准的预料之中,故而他能在雷州清心寡欲,谈笑风生,动则三杯酒、静则一壶茶,晚年生活虽不得重用,却逍遥自在,虽无大富大贵,却得一方百姓爱戴。遥想澶渊凯旋,一国之安危尽在鼓掌间,风口浪尖也走过一遭,此生足矣,又何谈凄惨呢?

参考史料:《宋史.寇准传》、《资治通鉴.卷三十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