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國人讓狄仁傑火遍全世界,這些破案故事都是他寫的

一個外國人讓狄仁傑火遍全世界,這些破案故事都是他寫的

說到狄仁傑狄閣老,我們的第一印象肯定就是那個慈祥、胖墩墩而面帶笑容的睿智老者,當然更不能忘記他的那句口頭禪:元芳,你怎麼看?

一個外國人讓狄仁傑火遍全世界,這些破案故事都是他寫的

但您是否知道,和現在火爆大江南北的“狄閣老”不同,早年的狄仁傑只不過是眾多公案小說中毫不起眼的一個人物,關於他斷案故事普普通通,以狄閣老為主角的小說問世後也一直籍籍無名。而狄仁傑之所以能夠鹹魚翻身,發展到現在進軍影視圈,成為中國“神探”IP,一個荷蘭人功不可沒。我們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荷蘭人讓狄仁傑火遍了全世界!

您可能會奇怪,狄仁傑這個人物形象和荷蘭人有什麼關係?您聽我慢慢給您解釋。

一個外國人讓狄仁傑火遍全世界,這些破案故事都是他寫的

(三俠五義是古代公案小說的巔峰)

咱們中國有一種獨特的小說:公案小說(其實類似於福爾摩斯這種),這類小說一般以判案斷案為主,並且往往結合了恩怨情仇、武林俠義等類型,所以在明清時期很受歡迎。公案小說中最出名的一本就是《三俠五義》,裡面的劇情咱們大致也知道,開封府尹包拯是如何鐵面無私,斷案如神的。其中“五鼠鬧東京”、“御貓展昭”等人物劇情咱們更是耳熟能詳,津津樂道。

而包公的火爆也引發了公案小說的井噴式創作,只要是歷代有名的大臣,名聲好,在百姓們心中有崇高威望,都拿來當這類小說的主角,於是就出現了《施公案》、《劉公案》、《海公案》、《於公案》、《彭公案》、《李公案》等等,什麼海瑞、施世倫、于成龍甚至包括劉羅鍋都成了斷案的高手,他們神機妙算,明察秋毫,甭管是多有難度的案情都能查個水落石出。

一個外國人讓狄仁傑火遍全世界,這些破案故事都是他寫的

(歷史上的狄仁傑乃是宰輔之才,但和神探卻沒什麼關係)

這裡也就包括了咱們今天要講的大唐名相狄仁傑。狄仁傑,武則天的股肱之臣,歷史上他以舉薦人才,整肅綱紀聞名,後來更是勸武則天還政李唐受到人們讚揚。與咱們現在認為的“神探”、“神斷”形象距離甚遠,那作家們為什麼把狄仁傑也拉過來當主角使,他有斷案經歷麼?

還真有,狄仁傑早年當過汴州判佐、幷州都督府法曹,後來又在中央擔任大理寺丞(尤其是大理寺丞,大理寺是古代最高的審判機關,狄仁傑專門負責辦理案件),算是審理案件方面的老手了。而且按照史書上的記載,狄仁傑大發神威,“週歲斷滯獄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狄閣老一年之內把歷年積壓的案件全部審理了一遍,涉案的一萬千多人竟然全部服從判決,沒有一個有異議,如此能力可見狄仁傑的確是個“神斷”。

但狄閣老具體辦過什麼大案要案?史書上一概沒記載,於是作家們就想了個方法:編!

一個外國人讓狄仁傑火遍全世界,這些破案故事都是他寫的

(和其他公案小說一樣,《武則天四大奇案》不過是批了一張名人的外皮而已)

其實絕大多數的公案小說都是編的,不過是披著古人的一張皮,用了這個IP而已。

作家們以狄仁傑為主角寫的小說就是《狄公案》,也叫《武則天四大奇案》,這本小說一共六十四回,前三十回講狄仁傑平斷冤獄,明察秋毫,連破三樁奇案,後三十四回講狄仁傑回到朝中整頓朝綱,剪除武氏匡扶大唐的故事。

一個外國人讓狄仁傑火遍全世界,這些破案故事都是他寫的

(這個故事明顯是在影射慈禧太后,所以這本書遭到了封禁)

那麼這本書好看麼,受歡迎麼?答:不好看,更不受歡迎,為啥?因為這本書於光緒十六年出版,前三十回還好,涉及到判案啦等故事容易吸引觀眾,但後幾十回卻夾雜了濃厚的政治氛圍,可讀性不高。小說裡還一再吐槽武則天荒淫誤國,盜取大唐國祚,還說這江山敗壞於婦人女子之手......咱們結合一下內容再看看時間,明顯藉著罵武則天來噴慈禧嘛!所以這本書迅速被定義為“反書”,不得印刷傳播,就連作者都不敢署名,所以直到現在我們也不知道《狄公案》的作者到底是誰。

按照這個模式發展下去,狄仁傑這個歷史形象就該繼續沉淪下去無人知曉,只在歷史書中簡短的提上一筆(其實要不是最近香港和大陸拍了《洗冤集錄》和《大宋提刑官》,法醫之祖宋慈也會這樣一直默默無聞)。那麼狄仁傑是如何鹹魚翻身成為神探代名詞呢?這就不得不歸功於荷蘭人高羅佩。

一個外國人讓狄仁傑火遍全世界,這些破案故事都是他寫的

(高羅佩有著豐富的漢文化造詣)

高羅佩,荷蘭著名漢學家,職業外交官。他曾在在抗戰期間擔任過荷蘭駐中國的外交大使。此人不但精通中、英、日等十幾國文字,還是個超級中國迷,他自幼就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痴迷不已,經過長期的拜師學習和刻苦鑽研後,高羅佩在書法、篆刻、古董、彈琴、繪畫、詩歌等文學領域都有極高的造詣。他能吟詩作賦,彈琴繪畫,更精通古董鑑賞,在重慶期間高大使大放異彩,讓重慶文化人都大吃一驚。他還效仿中國人給自己取了個字叫忘笑,號芝臺,給自己的住所取了個名字叫猶忘齋、吟月庵。在重慶當大使期間,他還和文化界名流郭沫若、于右任、徐悲鴻都交往甚深,大家經常在一起聽琴喝酒,討論文藝。

一個外國人讓狄仁傑火遍全世界,這些破案故事都是他寫的

(高羅佩先生和夫人水世芳女士)

高羅佩與中國的緣分還遠不止於此,在重慶期間他還娶了同在使館工作的中國淑女水世芳(這等於完全把自己當成是中國人了),水夫人出身書香門第,願意嫁給這樣一個外國人,說明兩人有許多共同的興趣愛好(更可以說明高羅佩上沒有多少外國因素,是個白皮膚,藍眼睛的“中國人”)。她是這樣形容丈夫的:“他不是外國人。從我們認識到他臨終,他沒有一天斷過練字。他最愛吃元盅臘腸,喜歡四川菜。他實在是個中國人。”

也虧得有如此深厚的文學功底,這才讓高羅佩在眾多公案小說中發現了狄仁傑潛在的文學價值。

一個外國人讓狄仁傑火遍全世界,這些破案故事都是他寫的

在偶然間高羅佩讀了《狄公案》這本小說,並且對此大感興趣,與其他公案小說在開頭就交代犯罪動機和罪犯身份不同,《狄公案》很接近現在的偵探小說和電視劇,直到最後才揭曉罪犯的身份。狄仁傑在破案過程中也並沒有其他公案小說那樣,藉助神鬼妖怪來獲得線索,完全是靠著細緻的偵查,和對犯罪現場的縝密分析來偵破案。

除了劇情引人入勝之外,在對比中國公案和西方偵探小說的特點後,高佩羅深深感慨古代中國的法官在邏輯推理、犯罪心理學方面的造詣,比起所謂的大偵探福爾摩斯等都有過之而無不及,但由於西方文化衝擊,當時中國讀者反而喜歡讀西方的偵探小說(百姓們感覺新鮮嘛),而這些小說文筆疏漏,邏輯禁不起推敲,翻譯過來後文筆更是低劣,但由於是外國人寫的(正所謂外來的和尚好唸經),所以很受中國人的推崇和歡迎。這讓高羅佩憤憤不平,中國就有這麼好的人物,這麼優秀的故事,為什麼還要看外國人的這些玩意!

一個外國人讓狄仁傑火遍全世界,這些破案故事都是他寫的

(高羅佩《狄公案》小說)

於是高羅佩將《狄公案》前三十回翻譯成英文,取名為《狄公案:三起狄公解決的殺人事件》(Dee Goong An: ThreeMurder Cases Solved by Judge Dee),為了保證故事的有趣性,高羅佩將後三十二回政治色彩濃郁的章節全部砍去,只留下破案的前三十回,發行後大受歡迎,西方讀者們閱讀後還覺得不過癮,連連催促高羅佩:接著更新啊!

一個外國人讓狄仁傑火遍全世界,這些破案故事都是他寫的

(高羅佩小說《狄仁傑之銅鐘案》)

高佩羅沒料到狄仁傑的故事這麼受歡迎,大受鼓舞之下他決定親自操刀,寫一部原創狄仁傑探案的小說來滿足中西方讀者。於是這一創作可就停不下來了,在十幾年的時間內,高羅佩完成了包括《銅鐘案》、《迷宮案》、《黃金案》、《湖濱案》、《鐵釘案》、《四漆屏》、《湖中案》在內的多部小說,狄仁傑系列包括15個長篇,8個短篇,多達130萬字,彙總後就是後來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唐狄公案》—(Celebrated Cases of Judge Dee)

一個外國人讓狄仁傑火遍全世界,這些破案故事都是他寫的

(沒有高羅佩高超的文筆,狄仁傑故事也不會這麼吸引人)

而高羅佩對古代中國司法、文化、藝術和風俗方面的淵博知識在《大唐狄公案》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在狄仁傑不停的偵破疑難大案的同時,高羅佩也對中國古代的社會風情,民俗風貌等詳細而生動的描繪出來,讓讀者們如痴如醉(不過儘管小說的時間是唐朝,但高羅佩更多的是將明清時期的民俗風貌融合在小說中)。他將古代東方的人物、公案小說描述手法和西方的心理學、偵探學等知識結合起來,大故事裡套小故事,這種獨特的、融合東西方文學的文學技巧讓觀眾們看的入迷不已,可以說,狄仁傑和高羅佩真是完美的互相成就,沒有狄仁傑和最初的這本《狄公案》,高羅佩也未必會想得到要寫小說。而沒有高羅佩紮實的中國文化素養和西方文學知識,大唐狄公案也不可能在國外如此受追捧。

一個外國人讓狄仁傑火遍全世界,這些破案故事都是他寫的

(英國人甚至還拍了一部關於狄仁傑的電影,但看著外國人扮演狄仁傑,怎麼看怎麼怪怪的)

高羅佩的小說被翻譯成法文、德文、日文、西班牙文等(甚至還包括瑞典和芬蘭語)等多國文字文字,狄仁傑也成了西方人眼中的“福爾摩斯”,關於他的電影和連環畫更在西方世界風靡一時。

一個外國人讓狄仁傑火遍全世界,這些破案故事都是他寫的

(狄仁傑相關小說插畫)

不過可惜的是,儘管在西方國家廣受追捧,狄仁傑在自己的家鄉中國,卻仍處於被遺忘的尷尬境地。

一個外國人讓狄仁傑火遍全世界,這些破案故事都是他寫的

(將《大唐狄公案》帶給中國的趙毅衡先生)

直到1979年,還是研究生的趙毅衡先生無意間在圖書館讀到了英文版的《狄公案》,全書是英文,封面和插畫卻是中國人,這讓趙毅衡先生好奇不已。翻開後才發現是一本偵探小說,很快趙先生就被這本小說裡的故事吸引住了,閱讀下來簡直愛不釋手,於是1981年趙毅衡先生在《人民日報》上刊登了一篇關於狄仁傑的書評,向國人推薦這些故事。

一個外國人讓狄仁傑火遍全世界,這些破案故事都是他寫的

(由趙毅衡、陳來元和胡明三位先生一起努力,大唐狄公案被漢化)

一篇書評還不夠,趙先生還聯繫了陳來元先生和胡明先生來將《狄公案》翻譯成中文,這兩位先生與眾不同,並沒有使用現代小說的口語方式,反而借鑑《三國》、《水滸》等話本小說,採用半文言半口語的方式去翻譯狄公案,讓這本小說更有不同韻味。這兩位一個學外文,一個研究古典文學,也是天作之合,有趣的是陳來元先生和高佩羅一樣是個外交官,可真是幾十年後的輪迴啊!於是狄仁傑和他的相關故事開始在國內大熱,陸續也有相關的影視作品問世(現在國內很多狄公案影視劇都是根據這兩位先生的翻譯改編而來的),直到《神探狄仁傑》徹底把閣老捧上了神探的神壇。

這樣看來狄閣老的走紅真是相當有趣,長眠數千年的他可能也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己是因為一個外國人的小說而祖國受追捧,自己更是從一國宰輔變成了一個足智多謀,福爾摩斯式的“神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