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瘋傳的斷奶、斷紙尿褲年齡坑了無數孩子,究竟幾歲斷最好?

前幾天,閨蜜說,她家寶寶3歲了,但是,現在晚上不穿紙尿褲依然尿床,為此,閨蜜還罵過幾次孩子。

聽到她罵孩子,我還是沒忍住“教育”了她一番:你這麼懂“科學育兒”的人怎麼也會掉這種“坑”,快別罵孩子了昂,他這個年齡有這種表現再正常不過,千萬彆著急……

網上瘋傳的斷奶、斷紙尿褲年齡坑了無數孩子,究竟幾歲斷最好?


可能不止閨蜜一個人,很多媽媽都會被網上那些瘋傳的半歲斷奶、2歲前戒掉紙尿褲的理論帶偏,但其實這些嚇唬人的理論,不僅增加了媽媽的焦慮,如果真“上當”,可能還會坑了孩子。

今天這些文章就是要和媽媽聊聊:

什麼時候給孩子斷奶、什麼時候給孩子戒紙尿褲最好?


給寶寶斷紙尿褲

不能看年齡,而要看這5個信號

常常能聽到一些寶媽這樣說:

❥xx 家的孩子從 1 歲開始斷紙尿褲,現在 2 歲,都能自己控制大小便了,可我們家的娃,到現在還脫不下紙尿褲,這可怎麼辦啊?

❥都 1 歲了還能用紙尿褲嗎?會不會對身體不好?

❥我家孩子到 6 歲還尿床,是不是因為小的時候紙尿褲斷得晚造成的啊?


關於到底幾歲給孩子斷紙尿褲,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如廁訓練,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

以前有一種觀點認為,孩子的如廁訓練開始得越早,孩子掌握這項能力就越早。但越來越多的研究和實驗表明,這個觀點不成立。

美國兒科學會研究表明:孩子的排洩控制肌肉一般在12-24月間達到成熟,平均年齡在18個月。

研究證明,寶寶膀胱3歲發育成熟。換句話說,寶寶的尿道和肛門括約肌3歲前發育不健全,控制排便能力差很正常。

特別是1歲半以內的寶寶,尿尿毫無規律可言,即使你很早就開始把屎把尿,也不會加速這個進程。


我們先看一對雙胞胎如廁訓練的案例:

雙胞胎中的一位“休”從50天開始進行如廁訓練,按照天數和成功的百分比做記錄,直到700天的時候,成功率才突飛猛進;

網上瘋傳的斷奶、斷紙尿褲年齡坑了無數孩子,究竟幾歲斷最好?


而他的兄弟“希爾頓”則是700天以後才開始如廁訓練的,而成功率與其訓練了2年的兄弟不相上下。

這個研究要告訴我們的就是:訓練孩子大小便這事,是需要建立在孩子的身體發展成熟到一定階段,順其自然,就會學會的。家長再強加干預,也未必能快多少。

調查顯示:在美國,大約有26% 的孩子能在兩歲前完成日間的如廁訓練,85% 在兩歲半之前完成,98% 在3 歲以前完成。而夜間的如廁訓練更加漫長,很多專家認為,在孩子 4 歲左右能夠在很長時間內做到夜間不尿床就不晚,有的專家甚至認為應該把這個時間延長到五六歲。

所以,2歲左右,再通過恰當的方式訓練寶寶如廁,斷紙尿褲,大人省事,孩子少遭罪。


當孩子有下面5種表現的時候

說明可以嘗試摘掉紙尿褲了


1. 可以自己走路

獨立行走是自己上廁所的一個必要條件,要等寶寶可以走動之後再考慮開始訓練。

2. 可以聽懂家長的指令,會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

如廁訓練需要理解很多不同的指令,所以,如果寶寶還不明白大人說的話,或者不能夠表達自己的意願(例如用咿呀呀的嬰兒語表達不適),就難以進行訓練。

3. 能保持尿不溼乾燥數小時以上

如果寶寶白天能保持至少 2 個小時不小便,或者一覺醒來時尿布也沒有溼,就說明寶寶控制膀胱的能力已經準備好了,可以嘗試脫離紙尿褲。

4. 會主動表達自己尿尿或者大便了

這個是很好的信號,說明寶寶已經注意到了自己的大小便,可以考慮開始教導如廁相關的知識。

5. 表現出對馬桶的興趣

如果寶寶會跟著你一起走進衛生間,或者想要給馬桶沖水,可以教給他用馬桶的姿勢。也可以給寶寶買一個小馬桶,讓寶寶玩耍,便於後期開始真正的訓練。

網上瘋傳的斷奶、斷紙尿褲年齡坑了無數孩子,究竟幾歲斷最好?


按照這3步操作

摘掉紙尿褲更順利

寶寶白天夜間大小便控制功能的完善順序是:夜間控便功能 →白天控便功能 →白天控尿功能→ 晚上控尿功能。

☛第1步:1歲半之前

儘量使用紙尿褲,讓寶寶能隨心所欲的大小便,不造成心理負擔,也能好好睡覺。

☛第2步:1歲半以後或從2歲開始

白天可以嘗試去掉紙尿褲,訓練孩子小便到便盆或者馬桶裡;夜間仍需要使用紙尿褲,隨著孩子控制尿的能力增強,再逐漸去掉夜間紙尿褲。

☛第3步:3歲左右

雖然不能完全學會自主排尿排便,但可以培養排尿排便的好習慣。

每個孩子發育成長的節奏不同,你也可以根據孩子的表現,判斷能否開始給孩子脫掉紙尿褲。

網上瘋傳的斷奶、斷紙尿褲年齡坑了無數孩子,究竟幾歲斷最好?


過早給孩子斷奶

不僅斷掉了最好的營養

也容易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很多老人都會說:6個月以後媽媽的奶就沒營養了,喝奶和喝清水沒啥區別。

這個歪理學說不知害了多少寶寶。

實際上,對孩子來說,沒有比母乳更營養的食物了,很多研究表明,母乳非常神奇,它能為每個寶寶提供“量身定製”的營養,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不斷調整變化,以適應寶寶不同成長階段的營養需求,為孩子提供強大的保護。

同時,母乳餵養的過程還是媽媽和孩子親密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孩子能體會到媽媽無以復加的愛,給孩子帶來很強的安全感

所以國際母乳餵養協會提倡母乳餵養最好堅持到兩歲。

當然,2歲是理想狀態,如果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無法繼續母乳餵養,也要採用科學的方法給寶寶斷奶。錯誤的斷奶方法,帶給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這3種斷奶方式最傷孩子

媽媽千萬別用


對於“斷奶”這件事,小區裡很多熱心的過來人經常“高談闊論”:長痛不如短痛,斷奶就得快刀斬亂麻,吧啦吧啦……

但是,斷奶可不應該只靠簡單粗暴的手段。

有些方法雖然可以強行斷奶成功,但很可能讓孩子膽小粘人、沒有安全感,甚至長大後懷疑世界!比如下面這3種,就是最傷孩子的斷奶方式:


1.斷奶,又斷媽

當心孩子膽小粘人,沒安全感

前段時間,有個寶媽給我們留言:給孩子斷奶總也狠不下心來,聽了婆婆的話,回孃家住了幾天。再回來時,兒子明顯跟我不親了,奶奶離開一會就哭著找……

這就是典型的母子分離式的斷奶,不僅一下子把“寶寶的奶”給斷了,還連同“寶寶的媽”一起給斷了。

這種斷奶方式,對寶寶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孩子不僅要承受生理上再也喝不到甜美乳汁的失落,還要承受心理上再也看不到媽媽的傷害,身心受創。被這樣斷奶的寶寶,會有兩種可能:

① 分離一段時間斷奶成功後,跟媽媽不再親密,轉而依戀陪Ta斷奶成功的老人身上。離不開的再也不是媽媽,而是奶奶/姥姥/保姆。

②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變得非常沒有安全感,無比粘人、膽小,一分鐘都離不開媽。好像生怕一轉頭,媽媽就再次拋下自己。

如果說出生是寶寶和媽媽的身體分離。那斷奶,就是心理分離。這個十分重要且關鍵的時期,無論斷奶的過程有多艱辛,媽媽都要陪伴孩子共同度過。

2.心太軟,反覆斷

孩子受罪,自己添堵

有些媽媽心太軟,斷奶期間禁不住孩子的哭鬧折騰,心一軟就又給孩子吃了。等繼續餵了兩天之後,又嘗試給孩子斷奶。就這樣反反覆覆斷了很多次,弄的身心俱疲。

雖然我們不主張“快刀斬亂麻式”的斷奶,這種“反覆斷”的方式一是會拖延成功斷奶的時長,二是會將孩子陷入反覆焦慮的情緒中。可是說是既讓孩子反覆受罪,也給自己無故添堵。

斷奶跟戒菸有點像,中途放棄,下次戒斷會更難,更痛苦。所以,媽媽們首先要問問自己,是否真的決定了要給寶寶斷奶。一旦確定了,就要將這件事溫和並堅定的執行下去,這才是真正對寶寶好。


3.抹辣椒、貼創可貼讓乳頭變得恐怖

可能導致孩子長大後懷疑世界

在斷奶這件事上,有的媽媽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了。在乳頭上貼創口貼、塗紫藥水、辣椒水、芥末……只有你想不到,就沒有媽媽們不敢做的。

或許這樣,確實可以讓寶寶快速斷奶。但是媽媽們有沒有想過。本來寶寶最依戀和信任的乳房和乳汁,突然變得“恐怖”起來,寶寶該有多不知所措:“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我還安全嗎”“這個人還是我的媽媽嗎”……

被這樣斷奶的孩子,很可能今後更難對其他人產生信任和安全感。可能變得不敢相信任何人,將來在交朋友、人際交往上吃更多苦頭。所以,不要試圖用恐懼嚇退孩子對母乳的需求,這樣得不償失。

網上瘋傳的斷奶、斷紙尿褲年齡坑了無數孩子,究竟幾歲斷最好?


3步“斷奶法”

孩子易接受,不留“後患”


說了這麼多,既不能“速戰速決”,又不能“優柔寡斷”。在這個比較適合斷奶的秋季,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最有效、最科學的給寶寶斷奶呢?

總結來說就是:

循序漸進+關注陪伴


☛第1步:先斷白天的奶

最正確的斷奶方式就是循序漸進的讓寶寶吃奶次數越來越少,逐漸被其他的輔食代替,實現斷奶。

✿先在1天中選擇減少1次餵母乳,改用配方奶或輔食代替,這個過程持續3-5天

✿再用配方奶或輔食,代替白天的2-3次母乳,也持續3-5天

✿直至完全代替白天的母乳餵養


☛第2步:停止夜奶

爸爸媽媽儘量誘導寶寶晚上睡整覺,停止夜奶。當寶寶半夜醒來時,儘量避免採用母乳哄睡的方法,可以嘗試用擁抱、拍哄等方式讓寶寶再次入睡。

當然,斷夜奶也要循序漸進。在確保白天吃奶充足的基礎上,逐漸減少夜間奶娃的次數和每次的量,從3次到2次再到1次,最後慢慢戒掉夜奶。

☛第3步:減少寶寶接觸乳房的機會

斷奶後,儘量減少寶寶看見和接觸乳房的機會,以免引起吃奶的慾望。媽媽可以穿不容易讓寶寶接觸到乳房的衣服,或者不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

寫在後面的話: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的發展規律也都不大一樣,養育這件事就是要在掌握大的養育原則的前提下,尊重自家孩子的“小不同”,不要盲目相信一些瘋傳的“一刀切理論”,這樣才不會逼死自己,傷到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