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七旬老人陽臺種玉米辣椒“空中農作物”喜獲豐收


10月24日,吉林長春前進大街附近某小區,焦玉海在自家陽臺上打理辣椒和玉米。焦玉海老人介紹,他今年74歲,自退休後就在自家陽臺研究用廢舊箱子、廢塑料桶等仿照土地壞境種植農作物,在2014年他已成功收穫水稻10餘斤。今年他又在陽臺上成功種植了辣椒和玉米,“空中農作物”喜獲豐收。攝影 張衛

廢舊的水果箱、裝修丟棄的塑料桶 …… 這些平常人眼中的垃圾,在長春七旬老人焦玉海眼中都變成了寶物。這不,他將這些材料變廢為寶,在自家窗前種起了辣椒和玉米,今年收成很不錯,鄰居們紛紛稱讚。

74歲的焦玉海是 1970 年從東北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的,他表示,因小時候的貧窮,他始終有著 “廢物利用,變廢為寶”的想法,退休後開始研究在輪胎、塑料桶等廢品上種植農作物,希望能夠給社會帶來一些貢獻。

“栽培於天地之間,生長在舊盒廢箱之上;離地三尺高,闊葉升枝瘋狂勁長。”他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 “時空辣椒”——之所以叫這個名字,老人解釋說是因為這些辣椒在空中就能成活。

在焦玉海老人的窗戶底下,十餘株玉米已經接近成熟,一米多高的高度雖然已經將窗口基本堵了起來,但老人卻絲毫不在意,相反的是,只要看見窗口的玉米,坐在屋裡的老人臉上不時就會流露出滿足的笑容,因為,這些玉米都是他研究近一年的“作品”。

水果箱裡種出了玉米,還有一串串大辣椒。“我的農作物只種在空中” 你看土地裡面的那些菜,都是鄰居的,我一點土地不佔,就在空中種植,能移動,還不挑生長環境!焦玉海自信地說。

“可用液壓空中供水施肥、可借地形高差控制流量。種在水果箱子上的辣椒、玉米,從春天開始忙活的,現在終於到了收穫的季節了,都長得挺好!”焦玉海開心地說。如今,焦玉海的“窗臺試驗田”成了小區內的一道風景線,種在各種 “ 廢品”中的農作物引來不少鄰居的圍觀。

焦玉海有自己的想法,“很多鹽鹼地、沼澤地都不適合糧食生長,我就想我要是把時空農作物研究成了,到時候根本就不用土地,在廢品上面就能種糧食,那能解決多大的社會問題啊!”

老人希望有研究這方面的專家能跟他取得聯繫," 他還希望能有一塊試驗田能搞下一步的科研!" 望著自己種出的“空中農作物”,老人對未來充滿期待。攝影 張衛,更多吉林原創新聞請關注“鏡頭看世間萬相”的今日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