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建最長鐵路隧道,全長35公里,穿越19條斷裂帶

大瑞鐵路高黎貢山隧道全長34.538公里,是中國第一鐵路長隧,也是亞洲最長的鐵路山嶺隧道,項目計劃工期120個月,合同總造價36.28億元。

中國在建最長鐵路隧道,全長35公里,穿越19條斷裂帶

​高黎貢山隧道具有高地熱、高地應力、高地震烈度,活躍的新構造運動、活躍的地熱水環境、活躍的外動力地質條件、活躍的岸坡淺表改造過程等“三高、四活躍”的地質特點,地層穿越18種不同岩層、19條斷裂帶,素有“隧道地質博物館”之稱,是大瑞鐵路關鍵控制性工程。由中鐵隧道股份承建的高黎貢山隧道出口段,正線全長13.92公里,涵蓋I線正洞、平導及擴挖工程、洞外龍陵車站涵洞、站場路基及附屬工程等,I線正洞和平導同時採用兩臺TBM施工,這在雲南地區尚屬首次。

中國在建最長鐵路隧道,全長35公里,穿越19條斷裂帶

​在施工過程中,大瑞二分部多措並舉,促進施工生產穩步推進。一是堅持“地質是前提、設備是保障、技術是龍頭、文化是靈魂”的理念,針對高黎貢山富水軟弱破碎的地質條件,總結出不良地質段“三低(低推力、低轉速、低貫入度)、一快(快速支護)、一連續(連續掘進支護)、寧慢勿停”的施工原則;二是加強超前地質預報工作,利用地質素描、TSP、HSP、激發極化法、三維地震波、超前鑽探等多種地質預報手段,提高地質預報的準確度;三是及時總結經驗教訓,通過對地質、技術、設備、施工組織等方面的分析,不斷提高不良地質應對能力;四是廣泛採用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確保了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和質量;五是強化現場管理,確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制定了多種激勵措施,提高一線人員的工作熱情。

中國在建最長鐵路隧道,全長35公里,穿越19條斷裂帶

​自2019年來,所揭示地質條件持續惡化,節理密集切割破碎帶、斷層破碎帶、全風化花崗岩遇水流沙地層、湧水等不良地質頻繁出現,在平導為Ⅲ級圍巖的情況下,正洞揭示為全風化花崗岩,不良地質突發性強、持續段落長,對兩臺TBM掘進造成極大影響,且帶來較大安全風險。截止目前,平導TBM掘進期間共發生4次卡機,累計停機處理82天,平均單次卡機處理20.5天,遭遇6次不良地質進行預加固,累計停機101天,平均單次處理時間16.8天;正洞TBM掘進期間共發生1次湧水,停機處理8天;2次卡機,累計停機105天,平均單次處理時間52.5天。

中國在建最長鐵路隧道,全長35公里,穿越19條斷裂帶

​TBM掘進以來,兩臺TBM多次遭遇複雜不良地質造成卡機受阻,尤其自今年以來,由於地質條件的持續惡化,卡機受阻成為常態,加之敞開式TBM本身對不良地質適應性較差,大量的富水軟弱破碎圍巖導致施工異常艱難。其中,正洞TBM先後連續2次成功通過可溶岩與非可溶岩接觸帶,3次通過節理密集切割破碎帶,1次通過湧水破碎帶等不良地層。平導TBM自先後連續2次成功通過可溶岩與非可溶岩接觸帶,6次通過節理密集切割破碎帶,1次通過斷層破碎帶等不良地層,4次不良地質停機處置,共計達82天。TBM屢次被困,又屢次脫困,大量頻繁的不良地質是制約平導TBM施工進度的主要原因。

儘管如此,在中隧人的不懈努力下,正洞TBM創造了日最高進尺38.226米、單月最高進尺541.003米的良好成績。平導TBM創造了日最高進尺31.871米、單月最高進尺629.199米的良好成績,充分展示了中鐵隧道局在TBM施工領域的專業優勢。

項目於2015年11月份進場,至今已近四年。自進場以來,項目全體員工克服重重困難,不斷實現一個又一個施工節點,斬獲一項又一項重大戰績,推動著工程建設的有序開展。

各大建築強企正在招聘工程人才,請進入建築強企人才圈,與人力資源高管交流↓↓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中國在建最長鐵路隧道 ,全長35公里,穿越19條斷裂帶!是不是很震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