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馬錫:繼續重倉中國,未來五年佈局這些投資主題

記者 | 胡穎君

“全球市場範圍內,從風險和報酬平衡的角度來看,中長期而言中國還是最好的投資機會之一。”10月24日,淡馬錫全球企業發展聯席總裁、中國區總裁吳亦兵在由彭博舉辦的2019年買方論壇上表示。

自1974年在新加坡成立以來,淡馬錫創造了15%的年化複合股東回報率,它是世界上成功的國有投資公司,也是當前中國最大的外資投資機構之一。“我們在中國的投資佔到了整體投資組合的26%,與在新加坡的投資權重相當。”吳亦兵說。

作為重倉中國的堅定踐行者,淡馬錫在中國的投資已經橫跨金融、地產、交通、醫藥、機械、紡織服裝、IT等傳統與新興多個行業。吳亦兵表示,過去五年,外資在中國的營商環境出現了顯著的優化,在此背景下,對於全球大的資產擁有者而言,如美國的退休基金、各國的主權基金等,其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仍處於非常低的水平,只有2%左右,因此未來上升空間非常大。

短期經濟不確定性籠罩下,在中國投資如何獲得阿爾法收益?吳亦兵表示,儘管短期中國經濟面臨下滑壓力,但具體來看,不同行業的區別是非常大的。數據顯示,近幾年,中國IT、計算機、軟件服務業在以相當高的增速在發展,但傳統制造業房地產、通用設備製造等行業增長則相對緩慢,他表示,實體經濟中,以新經濟和服務型經濟為導向的趨勢非常明確。

從基本面來看,影響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包括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帶來的機會、政府對創新型企業的政策支持不斷加大、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以及價值鏈和供應鏈結構性轉變,龍頭企業構建生態系統等六大方面。

“從長遠而言,企業的估值還是由基本面決定的。對於淡馬錫這樣的長期投資者而言,利用我們抵禦週期的能力,在低估值時加大布局,是我們創造阿爾法最大的機會,這也是中國經濟週期的波動帶來的長期投資機會。”吳亦兵說。

未來五年,淡馬錫在中國的投資戰略分為四個部分。

首先,與實力雄厚的基金合作,拓展更多投資和併購機會。吳亦兵說,淡馬錫90%是做直投,另外10%與LP合作,同時淡馬錫也是全球最大的LP之一。

其次,投資早期公司,把握創新帶來的機遇。“與傳統VC不同,我們不是為了一次性投資後獲得幾十倍回報,而是在公司的B輪到Pre-IPO之後逐漸加倉,成為其主要股東。我們希望能夠發現未來的領導者,這是我們投資早期公司最大的主題。”吳亦兵說。

第三,成為核心上市公司的優秀合作者,持續創造回報。吳亦兵表示,淡馬錫的投資不是在上市這一時間結束,而是希望在二級市場上能夠繼續長遠的合作。

最後,打造投資平臺和生態系統,與中國長期發展趨勢保持一致。“在趨勢性的行業方面,如健康養老、保險、資產管理等領域,我們不僅做少數的股權投資,也希望可以通過併購來打造出新型的企業。”

具體到細分賽道方面,吳亦兵介紹道,淡馬錫在中國重點關注的行業包括非銀金融服務、電信、媒體與技術、消費品、生命科學、工業、交通等六大行業,以及國企改革的機會和與被投企業共同投資優質的城市建設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