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韬带你探访海口龙泉残缺的抗日墙,为何在网上片字未提

我是开篇,好好读一读吧

海口龙泉有块残缺斑驳的“护村墙”,亦称“抗日墙”,象征着一个古老村落的家国记忆。他的故事不是很多人知道,在网络上也片字未提,但是依然有人铭记于心。

杨森村是海口龙泉扬亭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在网上并没有多少资料,也没有较为突出的事迹广为流传。我却在前往翰香小学的路上,无意间走错路,来到了杨森村的村口。刚从乡道拐进村口,祠堂后方一颗巨大的榕树很快吸引了我的注意。心里磋磨着这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古村落,肯定有不一样的故事,于是,我便把车停在了一边,径直往村里走去。

阿韬带你探访海口龙泉残缺的抗日墙,为何在网上片字未提

村口古榕树木参天,枝繁叶茂,像一个巨大的雨伞遮盖了大半个村口,不少村民在树下乘凉。我在树下找到一块刻于清同治年间的“永垂不朽”碑和一块断成两截清道光年间的石碑,两块石碑文字多有散佚,粗看应是记载村里族裔的一些事迹,但无法解读出全貌,有些可惜。

阿韬带你探访海口龙泉残缺的抗日墙,为何在网上片字未提

为更加深入了解扬森村,我向一个村民问起了村落的起源,村民说道杨森村是海南王氏迁琼始祖王居正后裔的一个居住地。至于更多信息,他也不太清楚,但是有个古村门,可以看一下。沿着村民的指引,我找到了不远处杨森村的古村门。

阿韬带你探访海口龙泉残缺的抗日墙,为何在网上片字未提

古村门是清朝同治年间全村举族仝立的,很稀奇的是,一幅对联竟然保存完好地镶嵌在村门上。在之前探寻的古村里,并不常见,很多古村门上不是没有对联,就是对联已被破坏掉了。杨森村古村门上保存完好的对联,真是非常难得。

阿韬带你探访海口龙泉残缺的抗日墙,为何在网上片字未提

望见对联,我再也抑制不住兴奋,读了出来“杨植槐堂多贤相,森生才气尽雄姿”,果然是太原王氏一脉的聚集地。王氏族裔的自信与骄傲,从该对联上也可窥一斑。村门整体也保存得比较完整,两侧保存了些许石墙,古时应该是村门连着石墙,拱卫着整个村落。左边石墙上应有一块墙碑,如今只剩下黑漆漆的一片,再也无法解读其中内容。

阿韬带你探访海口龙泉残缺的抗日墙,为何在网上片字未提

村民乐呵呵地看着好奇的我,说道村里还有一个地方值得看,说完他领我走向了村子里的一面墙。这面墙在村口榕树下,只有不到5米左右的长度,高约2米。村民介绍到,这是一面保护村子不受日本鬼子侵略的护村墙,墙上还残留了一些子弹孔。这片曾经围绕着整个村落的古老石墙,是当时村民们一块一块大小不一的火山岩垒积而成,其中艰辛可想而知。也正是这片古石墙,杨森村村民们跟日本鬼子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又一次在敌寇手中保护了自己的家园。

阿韬带你探访海口龙泉残缺的抗日墙,为何在网上片字未提

告别村民后,我又开始踏上了翰香小学的旅途。一路上,我为探寻到杨森村,而感到非常开心。没有今天走错路,就不会发现这座“抗日村”,发现这座“抗日墙”。分明在信息化爆炸的今天,什么信息都能通过网络一查究竟,但为何一个古村落曾经英勇抗日的历史却至今在网络上片字未提。为此,我将会一直探寻下去,下次也许能够找到杨森村更多的故事,让村民口中的英雄事迹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