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大学,绩点对于大学生有多么重要?

对于一个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来说,衡量学生学习的学习质量的考核标准不在是昔日的算法:把各个单科成绩简单相加,而是采用目前国际通行的考核办法——平均学分绩点。

平均学分绩点(GPA)的高低能够直接反馈一名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以我大学就读的经历来说,高校采用四分制的比较多,学生的绩点成绩成正态分布,以2.0-3.0区间比较多,其他就是两个极端,真正的学霸能够接近并达到4.2,真正的学渣甚至连2.0都难达到。

初入大学,绩点对于大学生有多么重要?

为什么要重视综测成绩和学分绩点呢?

一般高校学生只要修完相应的学分,最终没有挂科即可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因此不少学生从压力山大的“管教式”高中步入宽松自由的大学后,对于学习成绩持着“60分及格万岁”的态度,这类学生在毕业后直接就业或者待业,其绩点高低对个人影响不大。

与此类学生相对应的一类学生,有着明确的大学学习规划,不仅仅要求自己拿到相应的奖学金,还要在未来评奖评优、保研资格的争取、考研面试竞争中、出国留学申请条件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1.绩点关乎学生评奖评优、奖学金的获得、入党的先后次序

大学为学生设置有非常多的奖学金项目,以我就读的高校来说,绩点在3.0-3.5区间,可以申请学校三等奖,每年有500元的奖励;绩点在3.5—4.0,可以申请学校二等奖学金,每年有1000元的奖励,绩点在4.0及以上,可以申请学校一等奖学金,每年有1500元的奖励。当然了成绩越好,在符合条件下,还可以申请8000元的国家奖学金或5000元的国家励志奖学金。除了奖学金外,学校的各类先进、优秀个人、争取入党都赢得先机。

初入大学,绩点对于大学生有多么重要?

2.绩点关乎学生转专业的申请、保研资格的获取

很多大学新生在报考专业时,对自己就读的专业的了解并不透彻,每年因此问题而纠结转专业的同学并不少。但是学校每个系、每个班设置都是有计划的,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以我们学校转专业的做法来看,只有绩点排名非常靠前的学生,才有资格提出转专业的要求。另外,在全国366所具有保研资格的高校里,学校的保研率由1%到50%不等,如何能够拿到学校的保研资格,归根结底是看成绩排名。

初入大学,绩点对于大学生有多么重要?

3.绩点关乎学生留学深造申请学校的水平

绩点考核是国际高校间通行的学生考核方式,因此你的大学绩点成绩决定了你可以申请什么层次的高校,我曾经看到不少同学因为绩点过低而被高校秒拒,所以如果你想要出国留学,一定要尽可能把绩点提高到3.5以上。

初入大学,绩点对于大学生有多么重要?

大学相比高中,拥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尤其是很多学生远离家人,在外求学,一不注意就容易迷失自我,这一点对于家中有大学新生的父母一定要注意,时刻关注着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比如一学期结束后,问问孩子的绩点是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