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臨床醫學5年制、5+3、8年制一文分清

如果你有志於成為一名醫生,行走於救死扶傷第一戰線;如果你願意熬過漫長的培訓階段,努力奮鬥終身學習;如果你希望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以及“越老越吃香”的工作待遇,那麼選擇臨床醫學無疑是合適的。

乾貨!臨床醫學5年制、5+3、8年制一文分清

而由於合格醫生的培養時間很長,我國對於醫生的缺口也很大,從公立到私立,從三甲到基層,因此臨床醫學是高考報考的一大熱門。

那麼我們在報考時看到的臨床醫學(五年制)、臨床醫學(5+3一體化)、臨床醫學(八年制)又有什麼區別,怎樣才能在最短時間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上崗執業呢?

區分5年制、5+3、8年制、4+4

01

五年制

“臨床醫學五年制”就是臨床醫學正常的本科學習。本科畢業以後一年可以考臨床醫師執業資格證(以下簡稱“執醫證”),並在醫院進行三年住院醫師規範培訓獲得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以下簡稱“規培證”)以後,才能夠上崗成為醫生。

注:不論是下文中的專碩還是5+3一體化,執醫證都要通過自己考取,規培證要經過3年(33個月以上)的實訓才能下發。

五年製出來的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大部分本科五年制學生都選擇考研或爭取保研。如果考上專碩,那麼三年以後畢業時四證合一(畢業證,學位證,規培證,執醫證),直接上崗;如果考上學碩,那麼三年以後畢業時還要再花三年進行規培。

專碩偏向於臨床,學碩偏向於科研。如果想要儘快工作從事臨床,考專碩是最好的選擇。但個人在醫院的發展很大程度上看科研能力,如果想走得遠,專碩出來最好再考博士。博士又分為臨床醫學博士學術學位(Ph.D)和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M.D),到了博士時,由於科研思維的形成,科研和臨床的偏差已經不是很大了。

優點

1. 可以考研到更好的學校;

2. 未來的發展方向更多,可以考研深造、出國、進入藥企,甚至轉行。

缺點

打算深造的學生學習壓力更大。

適合學生

1. 打算在考研時考到更好的學校;

2. 未考慮好想要從事臨床還是科研。

02

5+3一體化培養

“臨床醫學5+3一體化”是新設立的醫學學制。根據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要求,從2015年起,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停止招生,將全面調整為“5+3”一體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

“臨床醫學5+3一體化”指5年本科加上3年研究生,中間不需要考研。後3年研究生屬於專碩,與規培並行,在醫院的各個科室裡輪流見習。五年結束拿到本科畢業證、學士學位證;三年結束後拿到執醫證、規培證、研究生畢業證、碩士學位證,可直接上崗成為醫生。但是由於偏向臨床,科研能力培養不足,對以後發展有所限制。

一般一本的學校都開設了“臨床醫學5+3一體化”,生源往往較五年制好,所以也可以轉到五年制,從而考研到更理想的學校。

優點

1. 更穩定,免去考研時間,更多精力可放在臨床;

2. 畢業時四證合一(畢業證,學位證,規培證,執醫證)。

缺點

1. 流動性差,最好考到自己想工作的城市;

2. 偏向臨床,在科研上沒什麼優勢。

適合學生

1. 堅定走臨床;

2. 求安穩,確定在報考城市工作。

03

八年制

“臨床醫學八年制”修業時間八年,

屬於“本博”連讀,而非“本碩博”連讀,以“八年一貫,本博融通”為原則,畢業時學生可獲得本、博畢業證、學位證、執醫證,這裡的博士學位是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M.D)。此外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單位的規定進行規培1~3年不等。

八年制並不是高考時努力一次就可以高枕無憂讀到博士,分流和淘汰制死守各學習階段關口,以確保培養質量。對於不能達到學校規定的相應要求或本人不願進入下一階段學習的學生,將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予以轉專業、本科畢業或結業;按學生實際達到的專業水平授予學士學位(或不授予學位)、授予碩士學位等。

教育部發函批准開設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的學校有14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南方醫科大學、復旦大學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武漢大學醫學部、浙江大學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二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優點

1. 開設八年制一般都是國內較為頂尖的醫學院校,並且會對八年制重點培養,學生能夠拿到更好的教育資源;

2. 省去了考研、考博的時間,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高的學歷;

3. 能夠考上八年制的學生可以直白的說都是學霸,未來八年的學習氛圍必定不會差。

缺點

1. 在較短的時間內科研臨床兩手抓,會出現兩邊都不足的現象,很多方面達不到博士的科研和臨床的標準;

2. 易兩級分化,有的人很厲害,有的人很水;

3. 八年一貫,學醫艱苦,戰線略長,對醫學不夠堅定的人很容易自我懷疑;

4. 學成時間短,執業前期不能獨當一面。

適合學生

1. 絕對分高;

2. 對醫學有堅定的理想和追求。

04

“4+4”碩博班

除上述三種學制外,還存在“4+4”學制,是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等高校參照美國模式舉辦的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探索“理工醫協同育人”體系,著力加強醫學生多學科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培養理工背景的臨床醫生和醫生科學家。

美國醫學生的成長路線是4年理工本科+4年醫學培養,即由理工專業背景的本科生考入醫學院進行專業的四年醫學培養。錄取門檻很高,但是四年下來淘汰率較小,學成之後美國的待遇和社會地位也是很不錯的。

在中國,這種“4+4”的培養模式還在探索中,不同高校的招生標準不同,但相同的是985/211已經是最低標準,畢業後可獲得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

優點

1. 在其他學科背景基礎上學習醫學,利用交叉學科思維開展更廣闊的醫學實踐;

2. 本科四年後對醫學行業有更深入的瞭解。

缺點

培養模式正在探索,並不完善。

適合學生

985/211畢業的優秀本科生(不同學校要求不同,如果有興趣直接去看學校的項目簡介)。

臨床醫學不同學歷就業情況

1就業準備

乾貨!臨床醫學5年制、5+3、8年制一文分清

5年制+規培3年=8年(畢業一年後考執醫證、三年規培後拿到規培證)

5年制+專碩3年=8年(畢業同時拿到畢業證、學位證、執醫證、規培證)

5年制+學碩3年+規培3年=11年(學碩偏向科研,畢業後必須規培三年拿規培證)

5年制+專碩3年+學博3年=11年(專碩偏臨床,學博補足科研上的不足)

5年制+專碩3年+專博3年=11年(偏臨床,科研會有不足)

5年制+學碩3年+學博3年(或碩博連讀5年)+規培3年=13年或14年(科研有優勢,學碩無法考專博)

8年制+規培3年=11年

以上為醫學生成為醫生前的理想準備時間。5+3一體化出來直接是專碩,與5年制+專碩的成長路線基本一致。如果遇到畢業延期、沒找到規培基地等情況,培養週期還會更長。

臨床醫學部分課程

乾貨!臨床醫學5年制、5+3、8年制一文分清

2就業情況

一般來說,醫學生學歷對就業限制很大。本科、研究生、博士的就業方向如下:

本科:社區衛生院、二級醫院、縣醫院一級

適合:喜歡穩定、安逸的人

適合:決定好未來生活的城市的人

適合:願意為醫學終身奮鬥不息的人

出國:考USMLE(美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去美國、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外執業,不同國家要求不一樣

適合:家底殷實

乾貨!臨床醫學5年制、5+3、8年制一文分清

大多數醫學專業學生以進入醫院為目標。但是如果無法在考研的千軍萬馬中闖過去,很難進入好一點的醫院。學醫耗時長,如果想在未來有更高的薪資和社會地位,那麼就要做好30歲之前靠父母接濟的準備。醫學生經過5年醫學歷練,專業性強,畢業後進入藥企,或是做醫藥自媒體也是不錯的選擇。

乾貨!臨床醫學5年制、5+3、8年制一文分清

畢業以後規培期間會有2000元左右的工資,讀專碩期間的規培一般沒有工資,但是研究生階段可以爭取獎學金。不同的學歷奠定了工資的起薪,之後的薪資與專業技術、科研成果、職稱有很大關係。2020年起,我國將建立完整的專培制度,即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目前還是自願形式為主,但毫無疑問會對未來的職稱評定有很大影響。另外,醫生的評價體系是科研導向,科研成果、發表文章數量對醫生職稱和發展也有影響,科研能力對於醫生十分重要。

醫學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強調終身學習,知識更新速度很快,在一個較高的平臺上,停滯不前就等於要被淘汰。醫生的培訓時間很長,而且臨床科研都要抓,很容易使學生陷入自我懷疑,與已經工作的同齡人比較從而放棄。所以,能夠有志於為醫學事業奮鬥,將救死扶傷作為理想,才是醫學生前進的動力。

臨床醫學五年制、5+3一體化和八年制各有利弊,但具體選擇還是要看學校和分數。一般來說,八年制>5+3一體化>五年制,分高的同學建議儘量按照這個順序去考慮。但如果能讀醫學名校的五年制,並有強烈考研志願和能力,建議不要報考普通學校的5+3,教學資源高下立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