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故事三則,發人深思


身邊的故事三則,發人深思


故事一、學霸宿舍

四川大學有一個學霸宿舍,宿舍六人全部成功保研,兩個保送本校,兩個保送到中山大學,另外兩個保送到上海交通大學。

從大三開始,六個人的目標就是全部保研。她們對於學習資料信息沒有敝帚自珍,一得到考試相關信息或資源就會馬上分享;她們還善於分工合作,因為期末複習科目很多,室友們就分工總結一些科目的重點;她們懂得一人之力有窮盡,所以在考前一晚還會一起押題、一起梳理知識點,就算是保研面試前的準備,她們也會一起練習。

兩年的互幫互助,兩年的攜手努力,最終,她們都達其所願。

【感悟】人生路上就是這樣,成全與被成全,幫助與被幫助,形成良性循環,所遇荊棘化為一片坦途,所歷苦難不再難熬。


身邊的故事三則,發人深思


故事二、人脈

一個朋友熱衷於結交各行各業的大咖,美其名曰積攢人脈。我們聚會聊天時,他動不動就把那些人名掛在嘴邊,那得意勁兒好像是他自己功成名就。

有一次,他們部門因為聽他提起過某位業內資深人士,就想讓他牽一下線,詢問對方否有合作意向。他拍著胸膛,打包票地跟部門負責人說:“放心,他前些天跟我可聊得熱乎,小事一樁。”但等發信息過去時,他尷尬地發現自己已經不是對方的好友了。說起這事,藉著酒意感嘆說:“自己沒那本事,價值不對等,人家根本不拿正眼瞧你。”

【感悟】也許微信有千人,但人情張張薄如紙,多的是人走茶涼的故事。自己若是有讓人正視的實力,自然八方賓客來至;自己若外強中乾,無價值可言,自然被他人棄之如敝屣。與其踮起腳尖去攀附別人,不如先埋頭好好努力。真正的強者,不是他認識多少人,而是多少人想認識他。


身邊的故事三則,發人深思


故事三、2個新手負責人

一個部門裡有兩個小項目急需負責人,所以趕鴨子上架,A和B各領了一個。因為都是新手,兩人推進項目時都遇到不少問題。

主管見之,讓他們分別覆盤一下自己的工作。

A很認真地檢討了一番,比如沒有及時反饋,沒有隨時跟進項目的進度……說完問題時,又一一對應地講了一下解決措施。

又說癥結又說藥方,聽得主管不禁點了點頭。

而B呢,一開口就成為了她個人的吐槽秀,一會兒埋怨其它部門辦事效率低,一會兒又對這個任務四處挑刺。

主管冷不丁地問B:“那你覺得自己有哪裡做得不好嗎?”

這一問就把B問懵了,支吾了好久,也沒蹦出一句話。

等談話結束後,B一路碎碎念:“整天為項目奔波,還問我哪裡有做不好,這可真可笑。”

漸漸地,A負責的項目漸入佳境,而B屢屢犯一樣的錯誤,負責的項目還是一團糟。

身邊的故事三則,發人深思

【感悟】失敗的人總想將失敗歸咎於外物,優秀的人卻喜歡自我反省。若是隻有抱怨,就會錯過自我成長的最佳機會。若是學會反思,那麼受過的傷、經歷的彷徨都會成為我們前行的動力;犯過的錯、踩過的坑都會讓我們走得更加順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