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一生争议不断,但没有他清朝早已衰亡

提起清朝的盛世,许多人都会想到“康乾盛世”,而康熙和乾隆中间的雍正帝,似乎一直是一个被遗忘的存在。爱新觉罗·胤禛,这位康熙帝的第四子,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算高,与他的父亲康熙和儿子乾隆相比,他不仅声名不显,而且争议不断。在人们的印象当中,雍正得位不正,他冷酷残忍,残害自己的亲兄弟,在继位以后,他排除异己,施政严苛,引得天下文人不满。这样的形象的确颇为不堪,但实际上,雍正是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他对于清朝的贡献,比之康乾只大不小。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一生争议不断,但没有他清朝早已衰亡

提起雍正,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九子夺嫡”,可以说,兄弟相残的悲剧,伴随着雍正的一生。自康熙四十九年,康熙第一次废掉太子时,清朝的“九子夺嫡”正式拉开序幕。在这场残酷的厮杀当中,雍正扮演着一位老谋深算的权谋家。论出身,雍正不如嫡出的皇太子胤礽,论人脉他不如皇八子胤禩,论在军中的影响力,他不如皇十四子胤禵。没有人会觉得胤禛将会在二十四位皇子中杀出重围,人们都把目光聚集在皇太子和皇八子身上。然而,胤禛却靠着自己的隐忍不发,韬光养晦,最终打败了所有的兄弟,登上皇位。

可是,雍正刚刚继位时,没有一天皇位是稳固的。不论是朝堂上,还是坊间里,都流传着胤禛勾结隆科多等人,篡改诏书,将“十”改为“于”,夺走了本该是皇十四子的帝位。这种流言蜚语对于一位刚刚继位的皇帝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朝廷里暗流涌动,胤禩等人不甘失败,与雍正继续斗争。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一生争议不断,但没有他清朝早已衰亡

雍正要面临的还不止这些,在他接手大清时,清朝的国库已经入不敷出。在夺嫡的过程当中,诸位皇子为拉拢朝中大臣,获得支持,往往对官员们许诺丰厚的条件,而这使得朝廷里贪腐成风。康熙晚年时重用贪官,懒政怠政,奢侈无度,让本来充裕的国库迅速枯竭。在雍正刚刚继位时,整个清朝的国库存银不足八百万两,国家随时会陷入财政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雍正的帝位不稳,就连清朝都有倾覆的危险。雍正针对这种情况,立刻采取措施。在政治上,雍正开始消除异己,将皇子集团分化。在雍正的打击下,反对他的皇子或被圈禁,或被发配。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清朝还发生了年羹尧案和隆科多案,雍正将肆无忌惮的年羹尧赐死,将隆科多圈禁致死。自此以后,在朝廷中,再没有人敢于向雍正叫板,雍正可以开始他的改革了。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一生争议不断,但没有他清朝早已衰亡

在雍正继位时,清朝的腐败程度可谓触目惊心,朝廷里的官员以贪腐为常事,文人们结成朋党,把持朝政。在这种情况下,雍正决心要进行改革,他上位以后,立刻下诏曰:“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面从背非,种种恶劣之习,皆朕之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较之古来以藩王而入承大统,如汉文帝辈,朕之见闻更过之。”(《雍正起居注》)

雍正主张”为政务实“,他重用田文镜、李卫等务实派官员,清查亏空,实行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政策,迅速扭转了国库亏损的情况。在改革的过程当中,雍正触犯到了读书人的利益,遭到激烈反对,但他雷厉风行,行政严猛,推动了各项改革的施行。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雍正也出现了严重的过失。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只要出现反对者,雍正不论具体情况,一概以反叛论处,杀无赦,甚至于“共在一处,虽非下手之人,在旁目观,即系同恶共济,均斩立决”。对民间秘密结社,雍正亦血腥镇压,他嘱咐官吏们“时时察访,弋获首恶,拔树寻根,永断瓜葛”。同时,雍正还实行文字狱,以打击政敌,稳固帝位,推行改革。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一生争议不断,但没有他清朝早已衰亡

然而我们不能因此抹除雍正改革的意义,以及雍正在改革过程中的巨大付出。在清朝的历代皇帝里,雍正最为勤政,他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到四个小时,即使是过年他也不会休息。雍正在位十三年朱批过的折子超过360卷,史书赞誉他是“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史学家昭梿亦在《啸亭杂录》里称赞道:“宪皇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余尝闻内务府司员观豫言,查旧案档,雍正中惟特造风、云、雷、雨四神祠,以备祈祷雨旸外,初无特建一离宫别馆以供游赏。故当时国帑丰盈,人民富庶,良有以也。”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雍正得病,“仍照常办事”,(《清世宗实录》),但两天以后,雍正突然驾崩。这位清朝的皇帝,在继位十三年以后,走完了他的一生,他在继位之后,没有过一天悠闲的日子,每日都要与勾心斗角和数不清的政务打交道。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一生争议不断,但没有他清朝早已衰亡

可以说,雍正的刻薄是真的,冷酷是真的,专制也是真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位十三年间,清朝吏治澄清,国库充足,百姓相对富足,正是他,奠定了乾隆盛世的基础,没有他,清朝早已经走向衰落。

《雍正起居注》

《清世宗实录》

《啸亭杂录》 昭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