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剧王”于震:卖过车酒,一年“杀敌”无数,却仍遭网友调侃

娱圈兔八哥,等你上车!

说起硬汉,许多的人就会想到于震,因为许多人对他的五官都特别的熟悉。

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能在一些谍战片之中看到于震的身影,可以说于震对于这类片已经是信手拈来了。

“抗日剧王”于震:卖过车酒,一年“杀敌”无数,却仍遭网友调侃

曾做过许多职业,遇机会才成为演员

于震,1975年出生,北京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在进入中央戏剧学院之前,于震也接触过非常多的职业,他做过酒吧的服务生,做过洋酒推销员,在北京的吉普销售公司卖过车,在饭店做过前台经理。

“抗日剧王”于震:卖过车酒,一年“杀敌”无数,却仍遭网友调侃

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跟一位朋友一起报考了吕丽萍的表演学校,并且被成功录取了。

在毕业之后,于震成功考进了中央戏剧学院,在中戏的这段时间里,于震非常的努力,凭借着自己优秀的成绩成功的赢得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认可。

“抗日剧王”于震:卖过车酒,一年“杀敌”无数,却仍遭网友调侃

他还与许多的前辈一起表演话剧,还主演了《骆驼祥子》等影视作品。

于震受评价褒贬不一

后来于震慢慢的开始拍起了抗日剧,而抗日剧拍多了自然成为了抗日神剧专业户,他的风格也很符合观众们的口味。

于震如今也是被带上了“英雄专业户”、“杀鬼子专业户”的头衔。

“抗日剧王”于震:卖过车酒,一年“杀敌”无数,却仍遭网友调侃

近年来他参演的抗战剧之中,都是饰演硬汉风格的英雄或者是间谍。

不过因为他剧中有些剧情实在是太过雷人,他也被套上了“抗日烂剧之王”的称号。

在曾经之前剧情之中,出现过“包子雷”、“裤裆藏雷”之类的雷人剧情,而于震认为,我们不应该拿出这些老梗来事。

“抗日剧王”于震:卖过车酒,一年“杀敌”无数,却仍遭网友调侃

他认为,这些抗日神剧其中的雷人镜头也就那么几分钟而已,在整个影片之中也就一点点,所以不能直接把这部剧定义为抗日雷剧。

就相当于一个城市之中出现了几个小偷,你就把整座城市的人都当做是小偷。

而我们应该更多的去观赏整部影片传达的故事与力量,体会那种“民族的气节”、“英雄的气概”。

“抗日剧王”于震:卖过车酒,一年“杀敌”无数,却仍遭网友调侃

不过也有网友反驳,雷人的剧情相当一颗“老鼠屎”一样,出现就让整部剧的体验感直接下降。

而且这些关于历史的作品不应该被恶搞,应该严肃的对待。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点,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想法。

明星与演员不同

于震可以说是当代的一块标准“老腊肉”了,在这个小鲜肉横行的时代下,老戏骨雨痕于震的面容已经被很多的人记住了他硬汉的形象。

“抗日剧王”于震:卖过车酒,一年“杀敌”无数,却仍遭网友调侃

其实他平常的生活都非常的拮据,他曾说:

“演员是一个清贫的职业,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场话剧800左右,扣掉百分之二十的税,剩下600左右,也不是每天能演,一个星期最多六场,需要大量时间排练,付出与回报是相等的,明星可以很赚钱,但演员没有明星赚得多。”

“抗日剧王”于震:卖过车酒,一年“杀敌”无数,却仍遭网友调侃

许多的观众对于震也是褒贬不一,但于震出演过这么多的抗战片,在许多中老年人的心目中烙下他的形象。

许多人看电视剧也就是图个乐而已,而且也有解压的作用。

“抗日剧王”于震:卖过车酒,一年“杀敌”无数,却仍遭网友调侃

于震在他的片中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从主题上去领会每一个人物,去欣赏人物的表演,相信每个人都是可以接受的。

希望于震今后也能继续的给我们带来更优秀的影视作品!

关注上高速,跟上八哥的脚步!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