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分班教學,但初中卻不允許分班,分班教學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弊

現在幾乎所有的高中都採用分班教學。甚至一些頂級的名校,儘管本來的生源已經是優中選優,依然採取分班制度。

比如上海最好的高中上海中學,幾乎網羅了全上海最優質的生源,毫不客氣地說,能考進這所學校的幾乎全是學霸。

但即使這樣,這所學校依然採用分班教學的模式。很明顯,學校認為,分班教學更有針對性,儘管這些學生的程度相差並不懸殊,但分班依然可以把因材施教做到極致。

既然分班教學有這麼多好處,那為什麼這麼多人反對分班呢?理由通常有這些:

高中分班教學,但初中卻不允許分班,分班教學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弊

l 分班為了公平教育

只要學校分班,必然帶來教育資源的傾斜,好的老師和教育資源必然會向重點班傾斜,這樣的教育模式對普通學生並不公平。

有些學生雖然成績比不上那些頂尖的學生,但為了均衡教育,保障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為了公平起見,因此不允許分班。

l 差生扎堆容易無法管理

分班後,重點班沒有什麼問題,但差班問題就大了。本來一兩個孩子學習不好或者不是太想學習,如果班級的學習氛圍較好,這些孩子基本沒有搗亂的機會。很大可能在班級的學習氛圍帶動下,這些孩子也會慢慢的進入學習的狀態。

高中分班教學,但初中卻不允許分班,分班教學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弊

但如果是一個差班,這些孩子扎堆抱團,那基本就沒救了,甚至老師都可能無法維持正常的上課紀律,更不要說是改變這些學生了。

l 分班容易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分班等於人為地把孩子按照成績劃成3,6,9等,成績好的自然無所謂。但成績一般,特別是成績較差的學生,則有可能就此自暴自棄,完全失去進去心。

即使某些中等的孩子,沒有優等生作為榜樣,也會失去目標,從而失去學習的動力,最後慢慢淪落為差生。

高中分班教學,但初中卻不允許分班,分班教學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弊

但也有人認為,這些理由都不成立,原因是:

l 公平是相對的

這世界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分班憑藉的並非門第和財力,而是成績。這個是每個學生都可以通過自己努力來達到的。

所謂公平,更多應該體現在選拔的標準公開透明。只要標準一致,對所有人都一樣,那就是公平。

這個公平應該是每個人都有一樣的機會,而不是強求所有人必須完全平等,那不是公平,那叫吃大鍋飯,本質是是鼓勵後進。

高中分班教學,但初中卻不允許分班,分班教學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弊

l 分班能更有效的因材施教

不準分班,必然造成一個班的學生水平相差懸殊。而以目前的教育資源,不可能給全班每個學生都量身定做一套學習計劃。老師只能按照平均水平來進行授課。

優等生沒必要聽講,他們上課的時間完全浪費了,差生聽不懂,基本也是在浪費時間。唯有中等生能夠得益。

但一個班的學生水平相差越懸殊,受益的中等生人數也就越少。本質上是犧牲大多數學生的利益來成就少數學生。

高中分班教學,但初中卻不允許分班,分班教學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弊

l 分班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影響

學生的成績就放在那裡,並不因為不能分班,差生就有自信了,就成優等生了。自己是什麼水平難道自己不清楚?

差生不努力永遠都是差生,不分班並不能改善這種情況,最多就是把問題掩蓋起來,更多的是讓差生麻痺自己。

至於失去學習的榜樣更是可笑之極,優等生並沒有去火星,他們依然是在學校裡,他們的成績依然是放在那裡,目標不明確嗎?自欺欺人而已。

同樣以上海中學為例,平行班的學生失去動力了嗎?恰恰相反,排名年級前100的學生,至少有1/3是平行班的學生,其中不乏年級前十的。

高中分班教學,但初中卻不允許分班,分班教學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弊

只要學生自己想學習,即使不在重點班,依然可以和重點班的學生不相上下,甚至猶有過之。

反對分班的家長基本上都是孩子學習不怎麼樣的,很少有例外。儘管反對的理由有很多,甚至還有把分班加重學生負擔,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拿出來說事的。

但本質上就是兩點,其一是為了學生面子(也是家長的面子);其二就是水平不行,還不想付出努力但卻又想得到最好的資源。這和不勞而獲有什麼區別?

因材施教永遠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而分班就是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至少在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

高中分班教學,但初中卻不允許分班,分班教學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弊

而不分班教學,只不過是用虛假的表象掩蓋住內在的問題,根本無助於改變學生之間的差異。到了高考的那一天,依然是什麼程度的學生對應什麼層次的大學,這點並不會因為不分班而有任何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