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胡是民族乐器的一种,主要流传在哪个地区?

用户69001851


高胡是广东特有的民族乐器,是广东音乐、粤曲、粤剧的主奏乐器,是吕文成从二胡改革而来。比二胡高四、五度音。现在运用在民族乐队中,是高音拉弦乐器。其形、构造、演奏弓法与技巧以及所用演奏符号等,均与二胡相同,只是琴筒(共鸣箱)比二胡略小,常用两腿夹着琴筒的一部分演奏。

乐队中,高胡按实际音高记谱,定弦比二胡高纯五度或纯四度,即定弦为a(1)、e(2)或g(1)、d(2)。常用音域为a1(g1)至b3(a3)音,b3(a3)以上的音,发音紧张、尖锐,不宜多用。在常用音域范围,其音色明朗、清澈,适宜演奏优美、抒情以及秀丽、活泼的曲调,并经常与二胡构成八度奏。

高胡是“高音二胡”的统称,是在二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高胡的产生,和中国民间乐种广东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起源于当地的地方戏剧和民间音乐。起初广东音乐中并没有高胡这种乐器,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广东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吕文成先生对二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把传统二胡的丝弦改为钢丝弦,提高了定弦,并用两腿夹着琴筒进行演奏,这种音色清澈明亮的高音二胡,就被人们称作高胡,并且很快成为“广东音乐”中的灵魂乐器。

高胡是”高音二胡”的简称,它也是胡琴家族的一员,大约在20世纪20代在二胡的基础上改革而成的,但是它无论是在音色还是在表现力方面,都胜过二胡一筹,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起高胡的产生,我们首先得说说和高胡有着密切关系的--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是一种流行在广东省各地的民间器乐表演形式,它起源于我国清朝未年的广东粤剧,潮剧过场音乐,民歌和曲艺音乐。

知道了吗?高胡重要流传于广东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广外艺


高胡是民族乐器的一种,主要流传于广东省一带。用于演奏广东音乐。

在20世纪初的“第一代”广东音乐中,并没有高胡这种乐器,而是用二弦、大板胡、三弦、月琴和横箫等五种乐器进行合奏,因此,人们就把早期演奏广东音乐的乐队俗称为“五架头乐队”。同时,由于在“五架头乐队”中担任主奏乐器的二弦有弦粗弓硬,音色高亢明亮的特点,因此,人们又把这种“五架头”的组合形式称之为“硬弓乐队”。到了20年代前后,广东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吕文成先生对二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把传统二胡的丝弦改为钢丝弦,提高了乐器的定弦;同时,还首创了用两腿夹着琴筒的适当部位进行演奏的独特方法。吕文成研制出的这种新乐器很快就得到音乐界人士的好评,并且一致认同了它的新名称--高胡。就这样,有着明亮,柔美音色的高胡,在问世之初就和扬琴等乐器一起,加入到广东音乐的行列当中,组成了“第二代”广东音乐的组合形式——“软弓乐队”,并且很快就成为广东音乐乐队中的“灵魂乐器”。


十八缸水


高胡主要流传在广东地区。 高胡是高音拉弦乐器,是"高音二胡"的统称,是在二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高胡的产生,和中国民间乐种广东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同广东地区的粤剧有密切联系,曾作为粤剧伴奏的主奏乐器,因此,最初高胡也常称为“粤胡”。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广东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吕文成先生对二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把传统二胡的丝弦改为钢丝弦,提高了定弦,并用两腿夹着琴筒进行演奏,这种音色清澈明亮的高音二胡,就被人们称作高胡,并且很快成为"广东音乐"中的灵魂乐器。


命中注定9594


高胡是高音拉弦乐器。

其形、构造、演奏弓法与技巧以及所用演奏符号等,均与二胡相同,只是琴筒(共鸣箱)比二胡略小,常用两腿夹着琴筒的一部分演奏。

乐队中,高胡按实际音高记谱,定弦比二胡高纯五度或纯四度,即定弦为a(1)、e(2)或g(1)、d(2)。常用音域为a1(g1)至b3(a3)音,b3(a3)以上的音,发音紧张、尖锐,不宜多用。在常用音域范围,其音色明朗、清澈,适宜演奏优美、抒情以及秀丽、活泼的曲调,并经常与二胡构成八度奏。

高胡这乐器多流传于广东音乐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