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国庆以来,电影《攀登者》热映引起来褒贬不一的评论。故事讲述了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的故事。然而,真实的珠峰攀登过程,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得多……

自1953年新西兰登山家第一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之后,到2007年,共有3243人成功登顶,截至2012年,全世界登上珠峰的人数接近6500人,但是与此同时,从2002年至今,也有200人左右在攀登的途中不幸殒命。

看似大多数人成功了,但实际上牺牲者不仅人数重多,而且极其惨烈。到底是什么在支撑那群登山爱好者以各种名义攀登珠峰呢?

也许在登山者的眼里,珠峰的顶端就是人间最接近天堂的地方——这个地方让朝圣者神往,战胜了它,离心中的圣界就不远了,离梦想也不远了。所以有那么一群人“趋之若鹜”,像但丁攀爬净界山一样,即便是前面曲折迂回、千辛万苦,也要尽力而为,决不放弃——但丁知道,只要爬上了境界山,就能见到此生的至爱贝雅特丽齐。

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珠峰上的贝雅特丽齐也在等待自己的意中人,召唤那些登山者开始朝圣之旅。但是,珠峰这个可以俯瞰一切、仰视“天庭”的地球制高点,也极其冷酷险峻,不近人情。

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2013年4月18日,中国登山爱好者张翔海鼓起勇气,穿越群山,翻过了垭口,进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珠穆朗玛峰区域。

那一刻他知道,他的登山行动正式开始了。爬上5000米以上的珠峰,基本上就进入了死亡之地。果不其然,首先迎接张翔海的,就是耸立在山间的上百名遇难者墓碑群。这些墓碑群立于冰雪寒风之中,仿佛在告诫登山者不要轻易再往前踏进一步。

尼泊尔政府会定期清理山上的尸体,将遗体收集起来在山间集中掩埋。但是有些遗体因为夹杂在冰雪或山体的裂缝之中,或者海拔实在太高,很难运输并且处理。于是,这些遗体,就成了攀登珠峰后继者的路标——见到了尸体,登山者就知道了方向。

这多少让听者有些不寒而栗,更让那些踏出第一步的登山者心生畏惧。但是,即便如此,也鲜有人愿意闻风而逃。张翔海也知道,心中的贝雅特丽齐就端坐在珠峰之巅,只要不停地攀爬,不懈地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即便是途中死了又有何妨?他完全可以向前辈一样,把自己的“冻骨”奉献给后继者,让它成为他们的指向标,告诫他们朝着头颅的朝向、目光之所在,就可以找到通往封顶的康庄大道。

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19日,在经过一天的攀爬之后,张翔海到达了5400米的珠峰大本营。海拔垂直高度400米,他用了接近一天的时间——这中间得有多少曲折的路啊,第一天所遇到的艰辛不言而喻。

很多人在面临这种困境时,都会被恐惧笼罩,从而失去攀登的信心。成功只属于极少数临危不惧且富有攀援精神的人。张翔海很明显就是这样的人。

珠峰一共有5个营地,除了大本营之外,还有海拔5900米的一号营地,6400的二号营地,7500的三号营地和7950的四号营地。

乍看起来,营地与营地之间并不远。500米、900米、250米……但是,在这米与米之间的实际道路,却比想象中的要远很多,因为你不可能垂直攀爬,而是需要迂回前进。在前进的途中,冰天、雪地、大风、寒冷,每一个威胁都可能带走登山者的性命。

“煎熬”二字很难恰到好处地反映登山者的登山之旅。这种“煎熬”,一般人很难想象的出来,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真正懂得这种“煎熬”中的无奈和价值。

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又过了5天,24日,张海翔发现自己拉肚子越来越严重,鼻炎也快让自己在睡梦中窒息,记性和反应能力也在急速下降。他目光呆滞,如同秋木。他在日记中写道:回去还能做人否?

管它呢,已经爬了这么远了,怎么可能半途而废。

但真正的恐惧还在后面。6400米,昆布冰川——传言中,在这个地方有30%的人会命丧黄泉,所以登山者们也习惯称它为“恐怖冰川”。在6400米的这块地域,有成千上万条冰缝被冰雪掩埋,登山者一旦不幸踩中,就会立马掉进“深渊”,连尸体也找不到。而且,在这块地带也经常发生冰崩——冰缝可能会要了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命,但是一旦冰崩,几乎就会要掉全队的命。

从大本营到第一营地的途中,必须经过昆布冰川!如果想登顶,就必须越过这个地带。这个神秘的地带曾经让很多人在此殒命,它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生命的终结,但是,一旦攀爬过这个地带,离成功就又进了一步。这需要极大的耐心,也需要极大的勇气。登山者的品质,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能放弃!张海翔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住。他常常给自己打气,终于在28日身体状况得到些许改善,睡眠变好了很多,只是眼睛稍微有点红肿而已。但是紧接着,又有一个噩耗传来了。30日,马卡鲁传来一条消息,中国队员在该处登山时,不幸滑坠遇难。这是张海翔攀越珠峰的过程中第一次听到有人丧命的消息,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个中国人。

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紧接着又有坏消息传到了耳边——不,这一次是他亲眼所见——5月4日,张海翔见到了给自己分配的夏尔巴(夏尔巴人是住在中尼边境的跨国少数民族,他们身居深山老林,因为经常给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各国登山对当做向导或背夫而著名)。他的负重终于可以减轻一点了,他很庆幸自己终于得到了一点解脱,前面的路虽然越来越难走,但是至少多了一个人分担他的辎重。可是紧接着,一直到8日,连续有3名夏尔巴在刚出发不久后就坠落遇难。

经验丰富的夏尔巴尚且不能自保,何况自己呢?张海翔开始变得越来越焦虑。他在日记中写道:大本营就像一个白雪覆盖的星球,我们都是流放的犯人,每天看着来来往往的直升机,吹起漫天雪,等待冲顶后的刑满释放。

他仍然坚持着,因为在那样的高度,显然已经没有了退路。再往前坚持一点、再继续坚持一点,胜利指日可待。

5月18日早上,一切顺利,再往前爬一点就到了四号营地了。张翔海在做出发前的最后准备,他兴致勃勃地去“上了个厕所”,他走到帐篷外两米处的一边去接手,没想到一下子踩到了冰川暗裂缝,整个人都卡在了里面。他来不及紧张,来不及恐惧,而是凭借之前的各种经验,迅速朝着与冰川走势垂直的方向躺下,增加自己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过来一小会儿,一个夏尔巴发现了他,将他用冰镐从冰缝里面拉了出来。

如果掉了进去,恐怕很难再爬回来了,张翔海很感激自己当时没有过激的挣扎,而是用平稳的心态摆正姿势,等待救援。

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当天中午,张翔海到达了海拔7950米的4号营地。到了4号营地就意味着,下一步就是登顶了。他鼓足干劲,鼓舞晋升,准备做最后的冲刺。

同样是5月份——登临珠峰的最好季节,1953年第九支英国登山队从加德满都出发,于5月28日11时30分登上了世界之巅。站在珠峰的顶端,安德蒙·希拉里和旦增·诺盖相互拥抱。希拉里后来说,站在那里,我感觉好极了。旦增说,我想到了神明和神的创造。经过了一番生与死的较量,这种最简单的话语,代表了全部的挣扎于兴奋。

张翔海期待着那种感觉。

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1998年5月,美国四十岁的女登山家安森特卫在下山途中,因为极度缺氧而虚脱,倒在了珠峰顶端244米的地方。

“不要丢下我!”

这是安森特卫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队友没办法再去拯救她,所以不得不放弃她的生命,选择继续下山。在《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这本书中,作者乔恩·科莱考尔说:在海拔8500米以上的地带,人们无法苛求道德的尺码。

张翔海成功地登顶了,但是他知道,正恒的危险也许并不在登山的过程中,而在下山的过程中。如果他在下山的途中倒下了,不会有人拯救他——没有人愿意在带着成功的喜悦的归途中为了一名队友,而拖累自己。


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张翔海想,尽全力吧,已经登到山顶了,已经足够了,这一生还有什么遗憾呢?假如死于归途,那就继续让我的尸体做后继者的路标吧,告诫他们,成功就在不远之处。

在《登上地球之巅》这篇文章的最后写道: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多么激动的时刻!

这也是张翔海最激动难忘的时刻。

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真实的珠峰攀登,远比《攀登者》要惊心动魄

张海翔不是特例,在中国的另一个地方,有一个叫夏伯渝的人,用了40年的时间准备攀登珠峰。在这四十年里,他失去了双腿、他患上了癌症,他一共经历过4次攀登的失败——第一次遇到了暴风雪不得不撤退,第二天,他因为长时期受冻,失去了双腿。他装上了假肢,打算再次登山,却在这时有一个噩耗传来——他得了癌症。

紧接着就是和癌症的斗争,经过了四次手术之后,他终于战胜了它。第二次攀登珠峰,他意外受伤,不得不中途再次推出;第三次,因为雪崩他再次登山失败;第四次,他遇到了尼泊尔地震……但是他没有放弃,他克服了失去双腿的痛苦,战胜了癌症,甚至敢于和自然环境作斗争,最终于2016年4月3日第5次开始攀登珠峰之旅。

曾经有人问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为什么他那么执着地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乔治说:“因为他就在那儿。”乔治为了登上珠峰,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924年6月,乔治和他的登山伙伴安德鲁·欧文因为衣物和装备准备不充分,在距离珠峰顶端仅仅几百米的地方双双遇难。

人类能战胜大自然的品质是什么?是理想,也是精神。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理想即精神,精神即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