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什麼一生不得志?

姜胃志


首先要搞清楚孔子的志向是什麼?

推行"天地人"的君子之道。

子曰: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沒有憂愁只有快樂,那便是人間天堂。

何謂君子?

用孔子的話說,君子是:弘"天地人"之道的人 ,能做到"盡人事以聽天命"的人。

君:古代譯為最高統治者,《儀禮·喪服》篇講:君,至尊也,《大學》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曾參在《大學》裡把一個普通人到平天下的君子的進化過程和邏輯關係寫得很清楚了。簡單地說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的,被孔子稱為"小人","小人"通過修身超越、突破"得失價值系統"成為君子,君子思想行為是立在了"小人"之上的,其本質等於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

因為人性相同,君子通過修身看透人性,看透人類社會的本末,通過人性能知道一個人的優缺點,通過優缺點能知道人的行為習慣,通過行為習慣能知道做事的結果。簡單的說就是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幹什麼,他可以推演出來。這是君子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這也是孔子為什麼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因,首先他得有能力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才有教的可能。

什麼是"五十而知天命"呢?

首先肯定不是到了五十就能"知天命"。"知天命"的基礎是"不惑",是極致的"盡人事"。孔子把人能做到的一面稱為"盡人事",極致的"盡人事"、論"本末"而求得事物的本相,事物本相又是指引人行為"盡人事"的明燈,他們相輔相成。而當這一切都極致以後,還不能得完美結果,那麼一定還有別的原因,這就是天命產生的原因。天命承擔了盡人事後而不得完美結果的責任,他是事物完滿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明白了這個道理,自然內心就能接受上天的各種安排。所以"盡人事、聽天命"二者組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宿命,就是"天地人"之道。也是"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基礎。

當一個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常常會引發災難。

像霸王項羽,因他而死的人以百萬計,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這是個極大的數字。又如諸葛亮、司馬懿對壘,故事的背後是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多少家破人亡的人間慘劇。而我們呢,日夜研究他們的三十六計、七十二般變化,背後的人間慘劇被所謂的"成功代價"一筆帶過。從人類的角度來說,這是靈魂缺失、喪失人性的行為。這是孔子反對戰爭的原因,他看到的不是一將功成的輝煌,而是萬骨枯的人間地獄。

子路問老師: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那怎麼行,要先問過父親、兄長才行。冉求問: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是的,聽到了就應立即實踐。他兩問問題的時候公西華都在旁邊,公西華就問老師:他兩問的問題一樣,為什麼老師給出的答案不一樣呢?孔子說:子路性格魯莽,所以讓他問父兄,以求減少行為過失。冉求優柔,做事不果斷,於是要打消他的疑慮,讓他放心去做。

孔子透過人性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想辦法幫別人在行為上彌補缺陷,而不是奴役、掠奪。這是儒家"德、仁"由來的原因,是曾參"止於至善"的原因,是王陽明"致良知"的原因。

當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以天下大同的思想境界去愛人,才是治國平天下的君子。

孔子及其弟子在周遊列國的途中遭遇最大的磨難是被困陳蔡。通過這個故事來看一看孔子為什麼不得志?

被困陳蔡

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

意思是我們既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為什麼被困在野外?我們是思想家、我們修道的目的是為了匡世濟民、伸張正義,按理說我們這樣的人應該人人都愛戴、處處都行得通才對嘛,為什麼現在搞得飯都沒有吃的、如此困頓呢?

子路答: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意思是:是不是我們還不夠仁呢?所以人們不信任我們,是不是我們還不夠智呢?所以別人不讓我們伸張。孔子反問:伯夷叔齊不夠仁嗎?可最後結局是餓死首陽山。王子比干不夠智嗎?卻被商紂王挖出心肝看看這聰明的人是不是心有七竅。

子貢答: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

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天下不能容,夫子是否可以把標準降低一些呢?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好的農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好的工匠只追求工藝的精湛、而不是為了順應市場、討好消費者。君子修其道應嚴肅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想著如何取媚大眾然後獲得名聲和財富。因此,子貢你的志向不遠啊,你抱著這樣的想法走不遠啊!

顏回答:“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

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世道容不下,雖然如此,夫子仍然推而行之,不容有什麼關係呢?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我們是思想家、我們是修道的,道沒修好是我們的恥辱。現在我們的道已經修好了,已經很完美了,卻不能被世道所容,那就不是我們的恥辱了,是有國者的恥辱,不容就不容吧,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

孔子欣然而笑曰:顏回這小子說到我心坎上了。

從世俗的眼光看,孔子一沒封王拜候,二沒富可敵國,他的一生是失敗的,孔子不得志是因為天下沒有容納"天地人"之道的土壤,導致他的思想主張不能在社會實踐中生根發芽。從君子的角度講,孔子在君子的國度當了幾千年的國王,還沒有下臺,因為還沒有更高級的思想去顛覆他。所以得志不得志,在於你看到了什麼?

王候將相不過時代的英雄,而孔則是世界的千古偉人。

下面的叫師說孔子偽仁、假義、不孝、無信、不忠、無法、禮教殺人。叫師找出來這麼多東西,除了證明自己無知外,無一是處!

面對這樣的叫師,孔子是怎麼做的呢?

子曰:六十而耳順。

我以前一直不太明白,孔子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人生總結。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需要耳順呢?我來問答不過十幾天,看到太多的反孔言論,而跟風點讚的人很多。從他們YY的話來看,我才明白,反對孔子並不是現在才有的,在孔子的當代就很流行。

什麼樣的人才會反對孔子呢?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權貴的紈絝子弟,因為孔子的政令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對他們形成了約束,他們因此不能為所欲為,便詆譭孔子。而普通百姓呢,又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只能從眾心態。於是到處都是叫師,吠聲一片。孔子因聽到太多的逆耳之言,才有耳順的境界。

什麼是耳順?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知道自己為什麼做,知道別人為什麼說,理解別人,堅持自己。

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夏蟲不可語冰也。"


擺渡天堂


孔子一生不得志,是因為他的學說與當時的社會狀況格格不入造成的。

孔子生長在春秋戰國時期,那個時代是天下大亂,社會動盪,群雄逐鹿的時代。各國都在為了戰爭而養民強兵,否則就會被其它國給吞掉了。《孫子兵法》也產生在這個時代,並且得到了充分的實踐應用,最終成了中國人的千古兵法。而孔子的學說確與這樣的時代相反。

比如孔子說,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人人都可能捲入戰爭中去,家家都可能處於不安定的環境裡,而孔老夫子確說出這樣的話,可想而知誰又會相信他的話呢?不僅民眾不會相信,就那些君王也會覺得他說的完全是廢話。

孔子的學說是面對當時所有中國人的,並不是面對某個國家和某個國家的人。孔子志向遠大,他要用他的仁愛理論改造所有中國人,打什麼仗呢?都是中國人,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可以這樣說,孔子的思想已經遠遠高於當時社會人們的視野,也就是說太超前了,太理想化了,這就是後世人為什麼把他的學說稱為儒教的原因。

那麼為什麼後世人會把他的學說推崇起來呢?

這主要是由社會發展自然形成的。當社會和平穩定了,物質財富豐富發展了,人們不在為生計而發愁了。人們自然有了更高的精神生活要求,故古人有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樣孔子的學說自然就被推上了歷史舞臺。

因為孔子的學說就講究怎樣做人,做人是有崇高道德標準的。所以孔子的學說符合了人們在具大物質財富下的精神生活需要,這才被推崇起來。從中國的歷史來看,儒學的興盛都是那個時代和平穩定,物質財富豐富的時候。就象現在的我們一樣,自然就傳承了儒學。


寂語堂齋


根據儒家“大德必受命”的觀點,孔子一生不得志(“未受命”)肯定是因為缺德。


孔子曰:“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他自己不但跑官要官十四年還一無所獲,未得其位,未得其祿,留下一個官迷的名聲,痛苦的活了個高壽。中國古人總結人生三大不幸:少年喪父、中年喪偶、老年喪子。這三大不幸,孔子佔全了。三歲喪父,十六喪母。中年離異。五十喪子。


不但未受命,還受了這麼多天譴,是因為太缺德了吧。


比如他夾谷之會時,以不合“禮儀”的名義腰斬多名無辜的喜劇演員,根本就是邪教的禮,缺了大德吧;比如他把女人不當人,缺了大德吧。

當代人還尊孔的,非奸即盜,缺德不孝。


猛哥厲史


孔子所處的是東周時代,諸侯大大出手,相互攻訐,孔子那套“說教”在那個時代沒市場;春秋戰國時代,中國沒有統一的,拳頭就是真理。

孔子主張施仁政、克己復禮等,這些在那個時代是不可能被採用的;諸侯們為了生存,為了土地的擴張,極力重視軍隊、暴力和嚴刑峻法的作用;所以法家的學說最有市場;法家的王霸之術十分符合統治者的需求;商鞅變法就是以法家學說為指導的;後來秦滅了六國,統一了中國,還用法家作為統治思想,就有點不合時宜了。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秦國得益於法家學說滅了六國;可統一了全國還採用嚴刑峻法的法家思想,就有問題了。嚴刑峻法,過度透支民力,秦最終二世而亡;隨後的西漢就學聰明瞭,兼收百家之長;先採用道家的黃老之學,採用無為而治的辦法恢復自秦亡以來飽受戰亂的農業生產;後來把儒家、縱橫家等學派的思想全納入進來,哪個實用用哪個,也就是說儒家沒在漢朝獨尊儒術;

孔子的學說在大一統環境中最有市場;在所有學說中,儒家學說是最有可能被大一統國家採用的學說。然而孔子出生在分崩離析的中國,可以提出這樣的學說,但沒有應用的市場。

孔子面對的是諸侯的相互攻伐,百姓流離失所,世風日下,道德淪喪;孔子才主張德政、仁政還重視教育的作用,他十分崇尚周禮,也就提出了克己復禮。孔子全是為那個時代開的藥方,可是他的學說只適用於大一統環境,所以一生不得志。


孔子也是人,那個時代儒家,僅是一個思想流派;儒家思想,僅是一種學說;只是後來的儒生,為了迎合統治者,神化了孔子,又在儒家思想裡面添加了新的成分而已。


過去即歷史


建議你去讀讀“東周列國志”!其實不是他一生不得志,而是他的哪套學說在哪個物質生產落後的年代根本就行不通。當時僅有極少數人可以不參加農業生產和武備的時代,他的學說卻對農業生產勞動極端鄙視,對武備完全漠視!

他執政過魯國的,但魯國卻被人輕鬆滅國。而且魯國被滅之後魯人一點反抗都沒有,在齊魯大地的文化傳統來說這是極少見的,也從側面說明了:其政治學說不僅未能富國強兵,在民間也得不到支持!

其次,此人完全沒有忠君愛國意識,魯國滅亡後,他都沒替魯君流過一滴眼淚就踏上了推銷自己的道路,這樣一個學識無用,又無忠貞誠信可言的人,誰又會繼續用他呢?當然哪個時代大部分能人基本都沒有忠君愛國意識,基本哪個國君或者權勢人物對門人客卿好,大家不論國別都願意蜂擁而至!

“倉檁實而知禮儀”其實是對儒家文化的駁斥,因為肚子沒吃飽你叫別人學什麼禮儀都沒有,但家有餘糧後自然就知道要尊禮守制!


交易邏輯分析員


孔子是奴隸主後代。奴隸制已經徹底地崩潰了。他不甘心其滅亡,將奴隸主的孩子們組成了學團,到處遊說列國,推銷“克己復禮”、“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思想體系。妄圖復辟奴隸制,新興的地主不買他的賬,被圍攻或驅逐,到處碰壁,似喪家之犬。因為他逆流而行,所以,沒人用他。


海闊天空146023514


靜夜思學的一篇文章;"王充槓孔孟;言行不一、前後矛盾,不被重用難到不是應該的嗎?。解釋了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