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的思想的真諦是什麼?

段利東


仁可以分為幾個層面 一個是統治者對待百姓的仁政,一個是人與人之間的仁慈


虛假鳳凰


“仁”的思想真諦是儒家極廣的一種道德範疇。《說文--人部》“仁”,親也。《禮部--中庸》“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指人與人相親相愛。

孔子言:“仁”包括恭、寬、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弟……等內容,並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為實行方法。

“仁”指有仁德的人,仁者,無敵於天下,一切人類的價值基礎是仁愛美德。仁愛的力量是和平、美好。美好的生活是由愛所激勵、由知識所指導,愛與被愛是人生存中最大的快樂,仁愛可使世界轉動。


奇堯最棒


仁是儒學中一個內涵極為豐富的字,它在不同的範疇裡有不同的含義。”在《論語》中,它多以問答的形式出現,孔子回答其弟子的提問中,我們會見到孔子對仁因人、因時、因地而有不同的闡發。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子貢問仁,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從上面的話我們可以看出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一個字【變】


易中智慧


看到上邊筆者提問,我想到了孔子學府,很厲害的學校。

對於上邊問題我的理解如下:

首先,孔子的“仁”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

其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

總之,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蝸牛愛吃麵


中國儒家學派道德規範的最高原則,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仁”的最初含義是指人與人的一種親善關係。孔子把“仁”定義為“愛人”,並解釋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在回答子張問仁時還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為恭、寬、信、敏、惠。孟子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義聯繫起來 ,把仁義看作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其“義”,指正路,“義,人之正路也”。


歷史紀錄片


兩個人,便是仁。仁是如何處好人與人的關係。老子說,失道後德,失德後仁,其實仁是源於道的。所以沒有基於道,沒有基於德的仁是無根的,所以有人說假仁假義。古中國是大陸國家,社會的主要矛盾集中體現在如何平天下,治理國家,齊家,最終體現為個人的修身,修身的標準就是仁了。


歐陽池永


仁者,民心也。民心可用,處方而治天下。天下歸心,而天地大同,則無所不治。此為儒家之至高治世之思想。


聽風閣


孔子的“仁”的思想,講的是仁心,仁愛。所謂仁心,就是你不管幹什麼,不管遇到或處理什麼人或事,一定要有一顆平常心,大家都站在一個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礎上,心平氣和地去商議和解決問題,一件事情最終的處理結果,要達到雙方都信服,不會心生芥蒂,為日後埋下隱患。仁愛,講的是禮,有“非禮勿視、非禮勿動、非禮勿言、非禮勿行"。任何一種行為都要三思而後行,只有自己對別人的言行有禮有節,才能嬴得別人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魂縈母親河


孔子“仁”的思想的真諦是:“愛人”。

孔子的“仁”:即“愛人”,人人愛我,我愛人人,具有兩重性(兩個方面)的含義和意義。

孔子的“仁”:用於政治方面,君主要體恤、體察民情,尊重民意,愛惜民為,反對暴政和苛政。實踐仁道、仁德、仁政。臣子對君主要“忠”和“恕”。

孔子的“仁”:用於個人方面,人要愛人,人人愛我,我愛人人,關心人,體諒人,尊敬人,要有人性、人情…………等。


袁聰


儒家本質是人乘宗教,仁義禮智信對應佛法中的投人五戒,其中仁對應不殺生,義對應不偷盜,禮對應不邪淫,智對應不飲酒,信對應不妄語。所以儒家從天傳下來的本意中,仁指的是不殺生。

當然。一開始,仁者愛人,和合他人,寬容他人,敬老尊老,尊敬師長,這就是仁最初的意義,在這一層意義上,仁已經可以產生福報了。

後來,理學,先理後氣,就是天道是仁義禮智信,而不僅僅是人道。所以不僅僅要愛人。還要愛物,愛生命。宋一代,放生以此理論成熟而成為華夏普遍行為,初八成為放生日子,西湖南湖都成為放生池。並規定每年三月,無論僧俗,不得殺生,理論依據就在這裡。成就宋朝一代極端繁榮。

再後來,心學之後,仁是心性格化現,所以不論外境界,都要保持仁心,仁心在則仁行在。將仁的戒律要求真正變成自己的內心。明一代重禮,禮也有戒律的意思。持戒者仁。戒在則可以時刻找回本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