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的老師,“媚系”的家長,“暴系”的學生......

“佛系”的老師,“媚系”的家長,“暴系”的學生......

今日大家一定都關注到了四川學生磚砸老師的事件,看網絡報道老師至今還在重症監護室,生死未卜。不僅感慨,是什麼讓我們的孩子如此心狠?即使老師教育孩子,批評幾句,也不至於痛下殺手吧。讓老師今後的教育工作怎麼開展。大家都知道,在古代,不管是官學還是私學或者家學,只要孩子犯了錯誤,先生有權利懲戒,更嚴重的家長也要參與懲戒,孩子只有接受的份兒,所以,那個時候的孩子對老師是敬畏的,尊重的。家長對老師也是尊重和敬畏的。現在除了九零後和零零後,當下的七零後和八零後,都一定記得當年的小學和初中學習生活。因為物質條件的匱乏,師資力量不足,有些孩子上不起學,有些學校都請不到老師,所以大家對老師,對一些上幾年學有點文化的的人都是非常尊重的。可是現在呢?沒有不上學的孩子,師資力量也是逐年提升,以至於現在達到了飽和狀態,學生不再為上不起學而傷心,學校不再為沒有老師而發愁,但是新的問題又出來了,那就是頻頻出現我們的孩子手持利器傷害老師的悲劇。

“佛系”的老師,“媚系”的家長,“暴系”的學生......

我們也知道,由於社會的發展,亦或者說有些人思想的變化。在教師隊伍中確實存在一些“害群之馬”,因為個別人的不當言行影響到整個行業在社會上的影響,但是大多數的老師還是敬業的,是愛孩子的。說到這兒,可能有些朋友又會撇嘴爆出口,這都能理解,因為有些教師的言行確實“有失身份”。當然這其間有各種原因,我們要綜合看待,不可一概而論。所以,現在教育部門發文要整頓教師隊伍,提高教師師德建設,其中一條就是嚴禁體罰或者變相體罰。正面的體罰也就是肢體上的懲戒,變相體罰就是其他方式的懲戒,這就使得教師的膽子越來越“小”,學生的膽子卻越來越“大”,加上有些家長在孩子面前大肆詆譭老師,使得孩子感覺有人撐腰而“有恃無恐”,以至於出現毆打老師,傷害老師的悲劇。有的老師說,為了保住工作,為了保護自己的身體或者生命,但是也不誤人子弟,最好每天干好自己分內的事兒。上課,批閱作業就行,至於有些上課不認真聽講的,不寫作業的孩子,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管的太嚴了,心理脆弱的,跳樓跳河,內心“堅強”的,就報復打擊老師。使得老師不敢管孩子,不敢批評孩子,這種結果是誰造成的呢?

也是十一前後的一件事,有個朋友說了一件事,他們學校要參加一次藝術展演活動,在一個年級各班挑選了一些孩子進行排練。在排練過程中,有個孩子特別霸道經常欺負其他學生,甚至把另一個孩子的胳膊給弄傷了。組織學生的老師知道了,就教育批評了他。結果呢?受傷孩子的家長和他的家長溝通讓他教育自己的孩子,這個家長呢?不說自己的孩子做錯了,倒找上學校老師,質問老師:你又不是我孩子的班主任,憑啥批評我孩子?讓人很是無語,大家說,這樣的家長孩子能懂事麼?孩子之所以在學校這樣做,主要是家長的縱容。

現在許多媒體也發文討論,老師究竟該怎麼做?不懲戒不行,懲戒了也不行,最後權衡利弊,還是不要懲戒了,因為,對於不認真學習的孩子,你不懲戒他,最多他在學業上不是太理想,但是如果你懲戒了他,那將是“引火燒身”,甚至惹出“大麻煩”,所以,現在學校的“佛系”老師多了,但是“暴力”的孩子也多了。

當然,現在每個家庭也就一個孩子,從二胎放開後,有些家庭才有了第二個孩子。我們不否認孩子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性,但是既然我們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就應該關注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除了學校教育之外,更多的來自於家庭教育。雖說老師影響孩子的學業和精神成長,但是許多習慣還是來自於家庭教育。我們不贊成老師對孩子的懲戒過分,但是更不提倡家長對老師的過多的負面詆譭,尤其是在孩子面前。有時候你或許是為了一時痛快而言語不當,但是對於你的孩子來說卻是他對師長的認可和尊重,甚至是對父母的態度。就是因為我們的父母對孩子多了“妥協”,變成了“媚系”父母,所以我們的孩子才會如此“霸道。”

因此,為了我們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多麼希望先生的戒尺能夠重回手中,孩子能夠敬畏戒尺的威嚴。我們的家長能夠理解老師,讓孩子接受適度的懲戒,我們的社會能夠寬容一點,讓老師能夠正常的教學。誰人無過,誰人不犯錯,凡事都是相對而言,不是絕對的“對”或者“錯”。讓我們的孩子迴歸純真和可愛。

“佛系”的老師,“媚系”的家長,“暴系”的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