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百萬擴招”,特色職校怎麼做才能保證生源質量?

具有行業特色的高職院校是如何吸引優質生源並持續提升生源質量的?面對高職擴招的機遇和挑戰,滄州醫專又是如何應對的?


招生是人才培養過程的“入口”,能否吸引優質生源對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影響巨大。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滄州醫專”)作為河北省開辦醫學教育最早的學校之一,致力於培養面向基層的合格衛生技術人才。

這樣一所具有行業特色的高職院校,在吸引優質生源方面有哪些困難?學校是如何應對的?在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方面又做了哪些工作?滄州醫專招生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劉立新向《麥可思研究》(以下簡稱《麥》)做了詳細的介紹。


麥:招生是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一環,能否吸引優質生源關係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面對激烈的生源競爭,學校在吸引優質生源方面是否遇到困難?

劉立新:新生的高考成績是反映高校生源質量的一個方面。近幾年隨著生源數量不斷增加,我校錄取分數線逐年增長,如2018年(河北省)我校理科錄取線為354分,只比二本錄取線低了4分,文科錄取線為400分,錄取的新生中有一半以上的高考成績超過二本線,生源數量增加的同時質量也有明顯提高。

儘管如此,在優質生源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我校在生源質量的提升方面仍會面臨一些困難。

一是學校辦學層次所限。專科學校錄取批次靠後,只能在本科學校錄取完成後進行,所以很難錄取到高分學生。

二是招生錄取方式的變化。近年來增加了單招聯考和專項擴招兩種招生錄取方式,隨著生源多元化,學生綜合素質差異較大,學校如何讓起點各異、目標有別的各類學生完成學業,這無疑對學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

麥:滄州醫專作為一所具有行業特色的高職院校,面對招生挑戰和困難時,採取了哪些措施吸引優質生源?

劉立新:為了拓展優質生源,確保生源質量持續提升,學校不斷推進招生機制改革,及時調整和完善招生相關工作,其中包括:

制定全方位的招生宣傳體系,把握好招生宣傳的時間節點。每年針對不同特點的生源群體,學校分類制訂招生簡章,精準投放報考指南,並通過學校招生網實時向社會公開發布招生信息。

成立校級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確立全員招生工作機制。小組領導負責研究制訂招生宣傳總體方案,確定招生宣傳形式和內容,而各系主任和招生宣傳工作人員隸屬於該小組,負責推進具體的招生工作。

這種全員參與招生的形式,不僅有助於提高小組成員的凝聚力和執行力,而且可以督促各院系樹立主體意識,在招生工作中切實發揮主體作用。同時為了增強招生宣傳工作人員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讓其充分認識到生源質量對辦學的重要性,學校量化招生宣傳成效標準,並對招生宣傳工作人員實行考核及獎勵。

尋找優質生源基地,加強與同類院校的合作。與省內外中學在教育資源共享、創新人才培養、醫學知識普及、人生規劃指引等方面開展交流與合作,積極探索生源基地建設。

學校每年會選派專業資深教授和骨幹教師多次走訪生源基地並進行招生宣傳,發放學校宣傳佈袋和專業介紹資料,解答生源地教師、家長和學生的疑問;選派大學生組織、社團赴生源基地與中學生互動,增進感情;邀請中學師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夏令營活動、科技創新活動,讓他們感受學校的育人氛圍。

與各醫藥衛生類高職聯考院校創建單獨招考聯盟體制,各院校共同參與聯考試題的設計與規劃。並且在各院校間建立合作招生平臺、信息共享平臺,將招生條件限制和成績信息進行共享,實現招生資源的有效整合,從而幫助學校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不斷推進招生工作機制的最優化。

除此之外,我校還注重通過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和畢業生實習、就業渠道的拓寬,助力學校品牌的打造和其知名度、吸引力的提升:

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訂單+定向”“訂單班培養”等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成立醫院、企業冠名班11個,目前在校學員800餘人。同時學校還不斷加強與企業、醫院長期合作關係的建立,搭建“入學、培養、就業”直通車,實現校企(院)多方合作,深度融合。

重視特色專業人才培養基地的打造和服務類示範專業點的建立。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北京紅十字會急診搶救中心(北京999急救中心)已確定我校為“護理專業人才培養基地”,而且學校的臨床醫學和護理專業已被教育部確定為服務類示範專業點。

與河北醫科大學簽訂聯合辦學協議,積極推行專本聯合培養模式。目前,學校設置聯合培養的專業有臨床醫學、護理、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藥學等5個。據統計,2019年我校報名參加河北省專接本考試的考生達1500餘人,佔應屆畢業生總人數的近一半。

通過這種專本聯合培養模式,不僅有助於學校展示其人才培養實力,吸引優質生源,一定程度上也有助於提高本校學生的升學動力。

麥:依據《生源與招生評價報告》中的評價結果,學校對招生宣傳工作,譬如在宣傳渠道、宣傳內容、宣傳時間等方面進行了怎樣的調整,效果如何?

劉立新:通過對評價報告中數據的分析,我校不斷調整招生宣傳思路。

首先是關於招生宣傳渠道的相關調整。伴隨移動終端的普及,學生及家長的上網習慣發生了極大的轉變,所以學校在保留投放招生宣傳手冊(簡章)等傳統方式的基礎上,著力提高招生宣傳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更加註重網絡、手機通信的推廣和宣傳。

比如,藉助微博、微信、360教育在線等信息平臺,開展招生宣傳活動;豐富和完善招生宣傳官網,創建智能問答系統,定期發佈與招生有關的計劃,讓考生和家長對招生計劃有全面的瞭解,為生源儲備奠定良好的基礎。

專業的選擇對學生將來的就業、深造有直接影響,而學校專業的特色和實力則影響學生報考的意願。為此,學校通過分析報告中“本校招生宣傳中需要加強提供的信息”等數據,對相關招生宣傳內容進行針對性調整,在招生簡章中強化就業和升學方面的信息,以提高學校的吸引力。

同時踐行“以學生為本”的基本理念,學校增加專業人員介入招生諮詢工作,對考生和家長關於學校及專業特色等方面的疑惑給予專業、細緻的解答。另外,鑑於不同地域的生源關注招生信息的時間段有所差異,學校不僅要做好高考前夕的招生宣傳工作,還要適當拓寬宣傳週期,讓學生擁有充分的機會了解學校,並能根據自己的未來發展需求,理性填報志願。

同時,學校會根據各省的錄取時間調整招生宣傳時段,合理安排宣傳內容,以便充分利用高考填報志願的黃金時間段,提升學校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麥:據瞭解,學校不僅重視生源與招生的評價監測,還非常重視畢業生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學校在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方面,有哪些舉措?


劉立新:學校一直致力於招生、培養、就業的聯動工作,拿到第三方評價報告後,會對其中的生源特徵、新生期待等數據進行分析並將相關結果反饋給教務處,以便教務部門適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

此外,學校也非常重視畢業生跟蹤評價,每次拿到相關報告會召集相關部門對招生數據和畢業生數據進行聯動分析,將聯動分析的結果作為調整招生宣傳策略和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依據。根據我校的辦學條件和發展方向確定單招、高招的招生比例,協調好單獨招生和高考招生的關係,保證生源質量均衡。

通過專業評價我們還將對相關專業對應的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進行分析,總結學生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並將其作為人才培養重點關注和提升的方面,以此保證理論知識的應用度。

同時,為適應工作崗位需求和職業能力要求,學校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基礎、素質結構、能力體現,分別設計了人才培養方案。另外,學校還力圖創新校企合作機制,探索適合不同學習層次的培養模式,如訂單班、現代學徒制、農村定向生等模式。

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100萬人”。您認為目前高職院校在擴大招生規模方面面臨哪些主要問題?又有何應對措施?


劉立新:目前高職院校在擴招方面面臨的實際問題是“進一步增加了招生類別”,學校需對不同人群提出不同的人才培養要求。其中,對退役軍人、失業人員、農民工等特殊人群應更強調和突出的是其技能方面的培養,這對學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為了做好相關工作,學校需要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特色鮮明、業務水平高的師資隊伍,有效推動校企深度合作,深化校企協同育人。同時面對生源的多元化問題,學校需要將學歷教育和技能教育有機銜接、融合,對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體現的學習成果,進行合理的認定、積累和轉換,以拓寬各類生源的持續成長通道,為提升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創造有利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